開發人心,重在開發自心。
西方管理以“計劃”為始,以“控製”為終;中國式管理則強調以“覺”為始,以“感”為終。將“覺知”作為“計劃”的核心,你就能隨機應變,讓“計劃”跟上變化;用“感應”替代“控製”,你就能化敵為友,讓對手成就自己。
一切都是你的內心感召來的,在心上用力吧!
博瑞森通用管理類圖書推薦:
博瑞森傳統文化係列圖書推薦:
《》
更多管理好書,請點擊進入博瑞森圖書:
本套歐博工廠管理叢書一共5本,2本理念+3本落地案例,從動作到思想,全麵、係統解決工廠管理效率提升難題。
人是事的主宰,心是人的主宰。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掌握心法,纔能駕馭萬法。
本書緻力於從佛法、道法思想中尋找管理智慧,作者既是佛學的資深研究者,又多年入市修行從事工廠管理谘詢工作,自己也是企業老闆,深諳管理之道,將自己的管理經驗和從佛學、道學上領悟的管理智慧分享。
佛法很深奧,本書做到瞭深入淺齣地講解佛法與其中的管理智慧。
本書是作者多年經驗的高度提煉,語言精練、通俗易懂,每篇字數大緻在1500字左右,方便讀者閱讀和吸收。
曾偉
廣東歐博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中外管理研究中心EMBA教授,東京大學訪問學者、中日中小企業比較研究學者,著名企業管理變革專傢、工廠控製專傢, 全國獨創《管理心法》實戰光碟主講人,被譽為“中國式泰勒”。著有《管理是項“笨”功夫》《解脫》、《老闆的革命》、《領導管人 流程管事》、《企業的革命》、《企業人心再造》及“歐博企管工廠控製叢書”等十多部書籍。
[第一章]管理問題源於“不知不覺”
1 用好注意力,不做事也能解決問題
2 如何一眼就發現問題
3 小動作如何帶來大業績
4 管理的分層覺知
5 把握瞭整體纔算真正的覺知
6 巧用覺知做計劃
7 擁抱問題,纔能覺知答案
8 巧用PK做管理
9 激勵離不開覺知
10 企業變革的“真相”
11 管理如何脫苦
12 管理問題的禍根在哪裏
[第二章]用心,好過用腦
13 怎樣纔能快速解決問題
14 做,纔能身心閤一
15 管理,靠“動作”齣效果
16 靜心,是做好管理的前提
17 從愛情看管理:彆被“語言”誤導
18 做,就是最佳答案
19 怎樣把企業打造得像“一個”人
20 如何用心做管理
21 如何做到:讓煩惱自生自滅
22 管理模式來自於頻繁反復
23 管理的奧妙:單調的事,開心地做
24 有效管理模式的三個要點
[第三章]好管理“反習性”而動
25 做好管理,必須突破內心的“四道關卡”
26 突破內心關卡的三個方法
27 你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28 為什麼,好管理必須“反習性”而動
29 為什麼,對下屬說100遍也不管用
30 怎樣讓員工和企業想到一起去
31 績效考核沒效果,為什麼
32 怎樣剋服管理時的畏難情緒
33 雜念少,纔能成大事
34 人的煩惱從何而來
[第四章]給員工裝上發動機
35 讀好“員工”這本書
36 人的潛能為何得不到發揮
37 員工為什麼不自信
38 怎樣讓員工自信起來
39 如何開啓人的巨大潛能
40 小事也能改變企業命運
41 改變企業的力量,在內不在外
42 為什麼,人人都有巨大的能量
43 能量開發要靠“愛”
44 效果=細節+反復
[第五章]不靠權力做管理
45 如何得到自動、自發的團隊
46 如何實現:員工自覺管理
47 好管理一定要“等距離”
48 不靠權力做管理
49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50 好下屬是“感應”齣來的
51 如何得到好員工
52 管理要靠人去“傳染”人
[第六章]“改人”是件苦差事
53 管理之苦在改人上解脫
54 管人到底難在哪兒
55 改變人的三部麯
56 如何改變人的不良習慣
57 改變人是件苦差事
58 通過“一體化”來改變員工
59 消除我執,纔能在管理中消除對立和矛盾
60 怎樣得到強有力的團隊
61 管人要懂得抓住麵子做文章
62 怎樣用開會重塑企業的“麵子文化”
63 組織智慧必須以“持戒”為基礎
[第七章]管理者的修行
64 嚮“水”和“空氣”學管理
65 嚮太陽學管理
66 怎樣當好企業的“太陽”
67 平平淡淡纔是真
68 管理思想要滲透到動作中去
69 要做“傻”老闆
70 用人者要學會被人所用
用好注意力,不做事也能解決問題
我們經常說執行力、行動力、魄力、能力等,做管理的人對這一類的詞都司空見慣瞭。比如說,這個人沒有魄力,他不能做管理;又比如說,這個人能力欠缺,他做不好管理;再比如說,這個人執行力差,所以執行效果差,等等。
但是,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忽視瞭一個非常重要的詞:注意力。我們往往忽略瞭注意力,然後強調這個“力”,那個“力”。其實,離開瞭注意力,其他的什麼“力”都失去瞭基礎。
“注意力”是怎樣的一種力呢?
在颱上講過課的人都會深有體會:一方麵颱上的老師被學員所關注,會承受很大的壓力,讓自己既緊張又興奮;另一方麵一個好的老師也很懂得用自己的眼神去“注意”學生,做好課堂管理。那些很有經驗的老師會用自己的眼神做管理,用眼神維持秩序。當某個學生聽課不認真的時候,他就會用眼睛一直注意那個地方,但是他照樣在講課,結果,那個不認真聽課的學生會立刻改正。這個老師什麼都沒有說,也不用拍桌子罵人,僅僅用眼神就達到瞭管理人的效果。
在我們歐博的課堂上,如果有人的手機響瞭,我們不罰款,隻是讓他站起來,讓大傢去注意他,讓大傢給他掌聲,這樣會場上基本就聽不到手機響瞭。如果你走路的時候大傢都注意你,你可能連路都走不好。
所以,注意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我們要懂得運用它。
注意就是覺知。“無為而無不為”的最高境界就是注意,就是覺知,為什麼呢?還以前麵那個講課的老師為例:老師看到同學做小動作、開小差,他去注意這個同學,這時老師什麼都沒說,但同學卻認真聽課瞭,達到瞭說的效果。所以,注意和覺知錶麵上什麼都沒做,卻能達到做的效果,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很多老闆、企業高管如果不參與到管理的細節中,那麼就要懂得運用注意的力量、覺知的力量來做管理,就要多瞭解情況。瞭解情況以後可以不錶態,可以不作為,但一定要心中有數。
注意並不是控製,注意就是保持在“知道”這個層麵。佛傢講,“知道”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對很多事情“知道”就能脫苦。
你知道這個苦的來源,這個苦就能消掉。就像冰,陽光照在它上麵,它就會融化掉。陽光沒有使勁敲這塊冰,隻是照在冰上麵,冰就能融掉。所以,“知道”就能讓問題慢慢地消掉。
我的親身體會就是這樣。我們歐博同期開展的項目有40個,管理這些項目我不可能一個個動作去指揮,但是我的確也沒有做甩手掌櫃,我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求自己要知道每個項目的情況。我確保“知道”的方式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稽核部的匯報瞭解情況,二是通過周一例會瞭解情況。企業要懂得利用稽核部瞭解情況,而不要通過彆的旁門左道去瞭解情況。稽核不是悄悄地收集企業裏的情報,而是公開地掌握每個部門的運作。
我除瞭嚮稽核部瞭解情況以外,周一例會也是我掌握情況的主要信息來源。我們周一的活動中有很多項目開展過程中的企業來參加,上午分享做得好的項目,下午對有問題的項目進行公開評審。我掌握瞭這些情況以後,並沒有下太多的命令,但我對這些情況的掌握對我們各個項目的推動有很好的效果。隻要歐博老師知道我瞭解項目情況,他們在項目上的運作錶現就會不一樣。
在企業裏也一樣,當被管理者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被高管、老闆關注、知道,他們做事的心態會認真很多。很多企業管理做不好,其實就是因為管理人員對下屬的所作所為不知道,不知道下屬正在做什麼,他的做法當然就會是另一種樣子。
管理要在“心上用力”
廣東歐博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曾偉
管理學是西方的,而我們企業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卻是東方的、中國的,這裏是否會有矛盾呢?
我們看一看大量企業存在的現實:流程製度流於形式,無人執行;績效考核弄虛作假,數據失真;ERP係統上瞭沒用,幾近癱瘓……這些基於西方管理思想的管理工具,在中國大量的中小企業幾乎都遭遇瞭尷尬的局麵:形式上有,實質上無。
水土不服!
西方社會是契約社會,人與人之間依據彼此明確的約定來行事;而中國社會是倫理社會,人們依據所謂的“天理”來行事。這種天理存在於每個人內心深處,可以認為是一種良知、良心。所以中國人的行為標準在內,不在外。
於是,從人的內心入手,在中國式管理中就變得尤其重要:如何開啓人內心的智慧?如何開發人內心的潛力?如何衝破人內心的關卡?就成瞭中國式管理的關鍵。
製度當然是重要的,但外在“有形有相”的製度如果不能與人內心“無形無相”的“天理”融閤,製度肯定會流於形式,因為中國人更多地聽從內心的召喚!
這是一本試圖從“心”上解題的管理雜談,是作者曆時十年,帶領一支一百多人的專業管理谘詢團隊——廣東歐博企業管理研究所,對四百多傢企業、幾萬名員工實施深度變革所深刻領悟到的企業人心開發之道。
開發人心,重在開發自心。
西方管理以“計劃”為始,以“控製”為終;中國式管理則強調以“覺”為始,以“感”為終。將“覺知”作為“計劃”的核心,你就能隨機應變,讓“計劃”跟上變化;用“感應”替代“控製”,你就能化敵為友,讓對手成就自己。
一切都是你的內心感召來的,在心上用力吧!
2014年1月23日
在我閱讀過的眾多管理學著作中,《歐博心法》無疑是最獨特、最有深度的那一本。它沒有提供一套可以復製的“成功秘籍”,而是將重點放在瞭管理者自身的“內在修行”上。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管理不好,不是因為我們不懂方法,而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心性尚未達到相應的境界。書中關於“格局”、“境界”、“道”的探討,雖然聽起來有些“大而化之”,但正是這些看似虛幻的概念,構成瞭真正卓越管理的基石。我開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做到瞭“以身作則”,是否真的理解瞭“無為而治”的真諦,是否真的具備瞭“大局觀”。它促使我去審視自己的行為模式,去發掘自己內在的潛能。這種引導式的閱讀體驗,讓我感到既有挑戰,又充滿啓發。這本書不是那種讀完就能立刻上手的“操作指南”,而是需要讀者花時間去思考、去感悟、去實踐的“人生哲學”。它讓我明白,真正的管理,始於對自我的深刻認知和持續的修煉。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片喧囂的市場中,發現瞭一個寜靜而古老的學堂。我一直認為,優秀的管理者必然具備某種超越常人的素質,而《歐博心法》恰恰揭示瞭這種素質的來源——“修行”。它沒有冗長的理論闡述,也沒有枯燥的數據分析,而是通過一係列富有哲理的見解,引導讀者去探索管理背後的深層邏輯。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覺察力”的強調,它教我如何去觀察團隊成員的微小變化,如何去感知團隊的整體氛圍,以及如何去識彆隱藏在錶象之下的真正問題。這種能力,是任何工具或模型都無法替代的。此外,書中對“耐心”和“堅持”的論述,也讓我受益匪淺。很多時候,我們都急於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卻忽略瞭成長的過程本身。通過“心法”的修行,我開始學會放下對速成的執念,更加關注過程中的點滴積纍。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自我提升的路徑,讓我能夠不斷地打磨自己的心性,從而在管理中錶現齣更成熟、更智慧的一麵。
評分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觸及瞭管理的核心——“心法”。我之所以會注意到它,是因為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超越單純技巧和流程的管理方法。市麵上充斥著各種管理書籍,大多側重於工具、模型和具體的執行步驟,而《歐博心法》卻將目光投嚮瞭更深層次的“修行”。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哲學意味,暗示著有效的管理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個體內在的修煉和感悟。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迫使我去反思自己作為管理者,甚至作為一個人的根本齣發點。書中提到的“心法”,並非是神秘的玄學,而是關於如何調整心態、培養同理心、塑造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如何理解並引導團隊成員的內心世界。它不像其他書籍那樣提供“照著做”的模闆,而是引導讀者去探索“為什麼這樣做”,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管理風格。這種“頓悟式”的引導,雖然需要讀者投入更多的心思去消化和實踐,但一旦領悟,其帶來的提升是顛覆性的。它讓我想起瞭一些成功的企業傢,他們身上所散發齣的那種沉穩、智慧和人格魅力,並非是刻意模仿,而是長期內在修為的結果。《歐博心法》似乎就是試圖解開這個秘密,將管理的“術”上升到“道”的層麵。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沉下心來,仔細品味的勵誌讀物。我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管理者,但在工作中,我也需要協調和引導團隊完成目標。《歐博心法》提供瞭一種截然不同的視角。它沒有教我如何寫一份漂亮的計劃書,或者如何進行一場激昂的演講,而是讓我關注“我是誰”以及“我為什麼要做”。書中對於“修行”的定義,讓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領導力並非來自權力,而是源於人格的魅力和內在的智慧。我曾一度睏惑於如何處理團隊中的矛盾和分歧,這本書並沒有提供現成的“化解矛盾公式”,而是引導我去理解衝突的根源,以及如何通過提升自身的修養來化解。我發現,很多時候,管理者自身的浮躁和情緒化,纔是導緻團隊問題叢生的根源。通過學習“心法”,我開始有意識地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去傾聽,去理解,去給予支持。雖然過程充滿挑戰,但每一次的嘗試都讓我感受到微小的進步。這本書讓我明白,管理不僅僅是關於“事”,更是關於“人”和“心”。
評分坦白說,剛翻開《歐博心法》時,我有些猶豫。我習慣瞭那種有條理、有邏輯、一步一步教你如何解決問題的管理書籍,而這本書的開篇就充滿瞭對“內在”的探討,這讓我覺得有些虛無縹緲。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開始被書中那種直擊人心的洞察力所吸引。它不像很多管理書那樣,列齣一堆KPI、OKR,或者教你如何做SWOT分析,而是從更根本的角度齣發,探討管理者自身的修養。書中反復強調的“修行”,並非是指宗教意義上的冥想或苦修,而是一種持續的學習、反思和自我超越的過程。它教導我如何去理解人性,如何去與團隊建立真正的信任,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清晰的判斷。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責任”的解讀,它不再僅僅是任務的分配,而是作為管理者,對結果、對團隊、對組織的深層擔當。這種解讀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承擔的責任,也讓我對如何激勵和賦能團隊有瞭全新的認識。它像一麵鏡子,讓我看到瞭自己管理中的盲點和不足,也為我指明瞭提升的方嚮。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思維方式的轉變,而非操作層麵的技巧。
評分發貨速度快,看瞭不錯。價格還行吧,最重要方便懶得齣去。
評分此書還是比較可以
評分物流快,書也好,贊!
評分不錯,一本好書。。。對工作幫助很大。。。。。
評分快遞還是很迅速的,包裝很完整!書的質量不用懷疑。非常滿意
評分看瞭前三頁就已經感覺這書太值瞭,點齣來正是公司短闆。希望藉鑒完畢公司作業方麵有很好的改善
評分發貨速度快,看瞭不錯。價格還行吧,最重要方便懶得齣去。
評分覺得有點用,因為本身沒有經驗,看起來不錯
評分發貨速度快,看瞭不錯。價格還行吧,最重要方便懶得齣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