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理由(第7版)(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

道德的理由(第7版)(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詹姆斯·雷切尔斯,斯图尔特·雷切尔斯 著,杨宗元 译
图书标签:
  • 伦理学
  • 道德哲学
  • 应用伦理学
  • 道德推理
  • 伦理理论
  • 通识教育
  • 哲学入门
  • 道德困境
  • 价值观
  • 伦理学导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848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46787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
开本:异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页数:22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有趣的例子,简洁、生动、清晰地介绍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讨论了诸如社会公正、不同文化下不同的伦理规范、宗教对伦理观的影响、我们是否有帮助弱者的义务,如何面对安乐死,如何面对动物,人类的尊严等等问题;是伦理学入门读物的经典之作。可作为大学通识课读本。

作者简介

斯图亚特?雷切尔斯(Stuart Rachels,1969- )亚拉巴马大学伯哲学副教授,前美国国际象棋冠军,美国定约桥牌联合会终身大师。主编第四版《做正确的事:道德哲学基础读本》(The Right Thing to Do:Basic Readings in Moral Philosophy,2006,之前的版本由詹姆斯?雷切尔斯主编)。在多家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作者的个人主页http://www.jamesrachels.org/stuart/
詹姆斯?雷切尔斯(James Rachels,1941-2003)是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哲学教授。著有《生命的终点:安乐死与道德》(The End of Life:Euthanasia and Morality,1986)、《由动物创生——达尔文主义的道德意义》(Created from Animals:The Moral Implications of Darwinism,1990),《哲学的问题》(Problems from Philosophy,2005)、《伦理学能够提供答案吗》(Can Ethics Provide Answers,1997)。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道德
1.1定义问题
1.2第一个例子:宝宝特雷莎
1.3第二个例子:乔迪与玛丽
1.4第三个例子:特蕾西?拉蒂默
1.5理性和偏见
1.6道德的底线概念

第2章 文化相对主义的挑战
2.1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道德规范
2.2文化相对主义
2.3文化差异论证
2.4文化相对主义的后果
2.5文化差异似乎很大而其实不然
2.6所有文化共有的价值观
2.7批判一种不良的文化实践
2.8回顾五种主张
2.9我们能从文化相对主义中学到什么

第3章 伦理学中的主观主义
3.1伦理主观主义的基本思想
3.2理论的进化
3.3第一阶段:朴素主观主义
3.4第二阶段:情感主义
3.5理性在伦理学中的角色
3.6伦理学可以证明吗
3.7同性恋问题

第4章 道德是否依赖于宗教
4.1宗教与道德之间假设的联系
4.2神命论
4.3自然法理论
4.4宗教与特殊道德问题

第5章 伦理利己主义
5.1是否有责任帮助饥饿中的人
5.2心理利己主义
5.3伦理利己主义的三个论证
5.4反对伦理利己主义的三个论证

第6章 社会契约理论
6.1霍布斯的论证
6.2囚徒困境
6.3社会契约理论的优点
6.4和平反抗的问题
6.5理论的困难

第7章 功利主义进路
7.1伦理学革命
7.2第一个例子:安乐死
7.3第二个例子:大麻
7.4第三个例子:关于动物

第8章 关于功利主义的争论
8.1理论的古典版本
8.2快乐是全部重要的事情吗
8.3结果是全部重要的事情吗
8.4我们应该同等地关心每一个人吗
8.5为功利主义辩护
8.6结论

第9章 有没有绝对的道德规范
9.1哈里?杜鲁门与伊丽莎白?安斯科姆
9.2绝对命令
9.3康德关于撒谎的论证
9.4规范之间的冲突
9.5康德的视野

第10章 康德与对人的尊重
10.1康德的核心思想
10.2惩罚理论中的报复与功利
10.3康德的复仇主义

第11章 女性主义与关怀伦理学
11.1男人和女人对伦理学的思考方式不同吗
11.2道德判断的含义
11.3伦理学理论的含义

第12章 德性伦理学
12.1德性伦理学和正当行为伦理学
12.2美德
12.3德性伦理学的优势
12.4德性与行为
12.5不全面的问题
12.6结论

第13章 令人满意的道德理论是什么样的
13.1没有骄傲资本的道德.
13.2按其应得待人
13.3多种动机
13.4多重策略的功利主义
13.5道德共同体
13.6正义和公正
13.7结论
资料来源

精彩书摘

苏格拉底是第一位道德哲学家,也是最优秀的道德哲学家之一。他曾经说过,道德哲学涉及的“不是小事,而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正是在这种广泛的意义上,本书是一部道德哲学导论。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受这样的想法启发:假设一个人之前从未学习过伦理学,他现在想学伦理学,那么他首先应该学习什么?这本书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不想涉及这个领域的所有话题,甚至不想对所涉及的话题事无巨细地一一阐述,但我试图讨论初学者应该面对的那些最重要的思想。

每一章都可以单独阅读——事实上,它们是各自独立的文章。对伦理利己主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第5章,找到对这一理论完备而自足的介绍。然而,当你依序阅读时,这些章节或多或少又能够讲述一个连续的故事。首先呈现的是道德的“底线概念”,中间的章节覆盖最重要的伦理学理论,最后,我阐述了自己对什么是令人满意的道德理论的观点。

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提供对伦理学“真理”的整齐划一的描述,那是介绍这个主题的拙劣方式。哲学与物理学不同。在物理学中,已经确立了一个初学者必须耐心掌握的巨大的真理体系。(物理学导师很少要求研究生对热力学定律提出他们自己的思想。)当然,物理学中也存在悬而未决的矛盾,但是这些问题一般建立在广泛一致的基础上。相反,在哲学中,每一件或者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存在争议。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部好的道德哲学导论不会试图掩盖这些多少有些令人尴尬的事实。

你会在本书中发现相互竞争的思想、理论和观点的概述,我认为有些观点比其他观点更有吸引力,而且对这些观点有不同评价的哲学家无疑会撰写出与本书不同的著作来。因此,我自己的观点无疑使这种介绍更为丰富。我力图公平地呈现相互竞争的理论,而且当我对某种观点表达某种判断时,我会尽力解释原因。总而言之,哲学像道德本身一样,是理性的训练——我们应当坚信那些有充分理由支持的思想。如果本书是成功的,那么读者就能够开始评判理性的砝码之所在。

前言/序言


《道德的理由(第7版)(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并非一本单纯罗列道德准则或道德说教的教科书,而是邀请读者踏上一场引人入胜的理性探索之旅,去审视那些支撑我们行为、塑造我们社会的基本原则。本书致力于揭示“为什么”我们认为某些行为是道德的,而另一些行为则应受到谴责。它并非提供一套固定的道德蓝图,而是提供一套探索道德地图的工具和视角,让读者自己去绘制、去理解、去辩驳。 核心探究:道德的基石是什么? 本书的核心任务是深入探讨道德的根本理由。它会引导读者思考,我们为何会对某些行为产生“对”或“错”的直觉?这些直觉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它们是来自神圣的启示,还是源于人类理性的构造?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书将触及几个关键的哲学分支和思想流派: 功利主义的视角: 读者将有机会了解,如何通过最大化整体幸福感来衡量道德的善恶。这意味着,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它所带来的快乐或痛苦的总体数量。本书会探讨功利主义的经典论证,例如边沁和密尔的思想,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例如,是否为了多数人的幸福,就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当不同人的幸福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权衡?这些都是功利主义需要面对的难题。 道义论的审视: 相对于结果的导向,道义论更关注行为本身是否符合某种义务或规则。康德的绝对命令是这一流派的代表,它强调人类的理性能力,并将道德法则视为普遍的、无条件的。读者将学习如何理解“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的深刻含义,以及如何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去审视自己的行为。本书会探讨,当义务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抉择?例如,是否撒谎永远都是错误的,即使是为了拯救生命? 美德伦理的关怀: 这种视角将焦点从行为转移到行动者的品格。一个道德的人,不是因为他遵守规则或追求效益,而是因为他拥有并践行某些优秀的品质,如诚实、勇敢、公正、仁慈等。亚里士多德关于“中道”的思想,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培养和展现美德的框架。本书会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美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会让我们反思,与其纠结于某个行为是否“正确”,不如关注我们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契约论的构建: 这种理论认为,道德规则是我们为了共同生活而自愿或隐含地达成的社会契约。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思想家,将通过他们的社会契约理论,帮助读者理解社会秩序和政治权威的道德基础。本书会探讨,为什么我们需要遵守法律和规则?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我们为了获得安全和秩序,又放弃了什么? 挑战与反思:道德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道德的理由(第7版)(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并非满足于呈现单一的道德理论,而是通过引入各种挑战和反例,来展现道德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相对主义的困境: 读者将接触到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即道德标准因文化、社会或个人而异。本书会深入探讨,这是否意味着没有绝对的道德真理?我们该如何在不同文化价值观并存的社会中,寻找共同的道德基础? 情感与理性的交织: 道德判断往往与我们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本书将探讨,情感在道德决策中扮演何种角色?我们是纯粹的理性思考者,还是情感的奴隶?休谟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是否道出了真相? 伦理困境的模拟: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的应用,本书将穿插大量生动的伦理困境案例。从经典的“电车难题”到当代社会热议的生命伦理、科技伦理问题,读者将被置于情境之中,被迫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些案例的设计,旨在激发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体验到道德决策的艰难与重要。 跨学科的视角: 道德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专利。本书还会适时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见解,来丰富我们对道德起源和运作机制的理解。例如,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人类的合作与互助是否是道德进化的产物? 阅读体验:不止于思辨,更添乐趣 本书并非枯燥的哲学论述,而是力求以“妙趣横生”的方式呈现。 通俗易懂的语言: 复杂的哲学概念将被剥离其晦涩的外衣,以清晰、生动的语言呈现,确保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 引人入胜的叙事: 理论的阐述将穿插丰富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和现实案例,让读者在故事中体会哲学的魅力。 互动式的引导: 书中会设置引导性的问题和思考练习,鼓励读者主动参与到思考过程中,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多元的视角呈现: 本书会尽可能呈现不同学派和思想家的观点,鼓励读者进行比较和对比,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本书的目标:成为一个更明智的道德行动者 《道德的理由(第7版)(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的终极目标,是帮助读者成为一个更明智、更负责任的道德行动者。通过学习和反思,读者将: 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 能够更清晰地分析道德问题,识别潜在的偏见和逻辑谬误。 深化对自身价值观的理解: 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道德立场,并为其提供坚实的理由。 增强沟通和说服力: 能够更有效地与他人讨论道德问题,并以清晰的逻辑和充分的理由说服对方。 做出更审慎的决策: 在面对复杂的道德选择时,能够做出更理性、更公正的判断。 总而言之,《道德的理由(第7版)(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是一次关于人类道德本质的深刻探索,一次关于如何构建更美好社会的理性寻根。它邀请每一位读者,放下预设的答案,跟随思想的火花,在概念的迷宫中探索,在伦理的困境中思考,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坚实的道德理由。这是一场关于智慧、关于良知、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非凡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中最让我感到愉悦的一点,是作者时不时穿插的那些幽默而又恰到好处的旁白和脚注。这些小小的“花絮”就像是在漫长旅途中偶遇的清泉,瞬间缓解了思辨带来的疲劳感。它们并非单纯为了逗乐而存在,很多时候,这些俏皮的评论反而能一语中的地指出某个理论的潜在局限性,或者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深化了核心观点。我感觉作者对读者的心态拿捏得极其精准——知道何时该严肃,何时可以放松。这使得整本书的阅读节奏保持在一个非常舒适的区间,既保证了知识的密度,又避免了读者的审美疲劳。这种平衡的艺术,实在令人叹服。

评分

这本书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书本本身,它对我近期的行为模式产生了微妙但持久的改变。过去,面对一些道德困境或社会热点问题时,我可能更多依赖直觉或者从众心理来形成观点。但现在,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尝试用书中学到的框架去解构问题,去追问“这个判断背后的根本原则是什么?”这种思维习惯的养成,才是阅读任何一本深刻著作所能带来的最大馈赠。它不仅填充了我的知识库,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了我的认知工具箱。我甚至开始期待与朋友们讨论时,能够运用更具思辨性的语言去交流,这都归功于这本书在我脑中播下的那颗审慎思考的种子。

评分

我刚开始接触这类主题的书籍时,总是担心会遇到晦涩难懂的术语和过于学术化的论证,读起来会像啃石头一样。然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出乎我的意料。作者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将那些原本听起来高深莫测的概念,用极其生动、贴近日常生活的例子娓娓道来。我发现自己常常读到一些特别能引发共鸣的场景描述,会忍不住停下来,思考:“对啊,我以前遇到类似情况时,思维方式是不是也受制于此?”这种‘啊哈’时刻在阅读过程中频繁出现,让我感觉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深入对谈,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发现的惊喜。它成功地将理论的深度与阅读的流畅性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在同类书籍中是相当难得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体验一下子提升了不少。封面上的配色和字体选择,透露出一种经典而又不过时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想马上翻开它。装帧的细致程度,比如书脊的处理和内页的排版,都显示出出版方在细节上下的功夫。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不仅要有内涵,外在的呈现方式也同样重要,它能直接影响到读者翻开书本时的第一感受。这次的实体书质量,绝对是收藏级别的,无论是作为案头书还是送礼佳品,都拿得出手。每次看到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都觉得心里踏实,仿佛多了一个可靠的知识伙伴。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编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优秀范例。每一章节的逻辑递进都设计得非常巧妙,前一个论点为后一个论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起来毫无跳跃感或突兀感。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议题时所展现出的清晰的脉络梳理能力。当涉及一个多角度的争论时,作者不会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耐心地引导读者审视问题的各个侧面,列出支持与反对的有力论据,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批判性思维。我很少看到一本书能如此有条不紊地带领读者穿越迷雾,最终抵达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地带。对于想要系统构建自己思考框架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架构无疑提供了绝佳的蓝图。

评分

通俗易懂

评分

这个是必读的啦,经典的

评分

让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理性,值得看看。

评分

好书

评分

很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思修要用的书,还未翻看,不过质量还不错,至于值不值得看,还是去找书评吧

评分

喜欢这本书,送人的,应该是正品

评分

东西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