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瞭解語言器官、破解語法基因、進入人類心智的大門;一個關於語言問題專業的答案;一些令人信服、生動有趣的例證;一場常識對謬論的徹底勝利。
史蒂芬.平剋,齣生於加拿大濛特利爾,1976年取得麥吉爾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1979年取得哈佛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
1982年—200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係任教,並專心研究兒童的語言學習模式,並最終成為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神經學中心的負責人。1994年,他的《語言本能》一經齣版,就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並入選《美國科學傢》(American Scientist)評齣的20世紀100本閤適的科學書籍。
2003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2008年—2013年,被授予哈佛學院榮譽教授頭銜。
2004年,當選《時代》雜誌全球100位有影響力人物。2010年—2011年,兩度被《外交政策》雜誌評為全球思想傢。在2013年《前景》雜誌“偉大思想傢”的評選中,平剋名列第3。
★與我同年同月齣生的史蒂芬?平剋教授是我們這一代語言研究工作者的驕傲。作為繼喬姆斯基之後認知科學領域研究語言與心智關係的領軍人物,平剋在其可讀性極強的著作《語言本能》中為我們開啓瞭一扇瞭解語言器官、破解語法基因、進入人類心智本性的大門。平剋從生物進化論和心理語言學的交叉視角,以大量的基於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的語言案例,揭開瞭語言神秘的麵紗,證明瞭語言的生物學基礎和生物遺傳性。語言的無限魅力在於語言是人的一種本能。日常語言並非思維的惟一方式,由心智詞匯和心智語法構成的“心語”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思維語言。
——梅德明
著名語言學傢,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
贊譽/I
專訪史蒂芬· 平剋 /V
前言 語言的無限魅力 /VII
引言 語言是人的一種本能 /001
神奇的語言是如何産生的呢?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都認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一項文化創造。達爾文認為語言是“掌握一項技藝的本能傾嚮”,威廉 · 詹姆斯則認為語言和思想都是人的本能。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理論,是20世紀關於語言本能的最著名論斷。
◆ 神奇的語言
◆ “文化創造”論
◆ “語言本能”論
◆ 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
01 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就有語言存在 /013
我們本以為語言是文化的産物,錯誤地認為教育程度偏低人群的語言錶達能力也會差一些。但實際上,美國黑人在英語錶達方麵卻更勝一籌。語言的普遍性,並不意味著語言就是人的本能,我們還要觀察語言的進化過程。大腦,是語言産生的生物學基礎。
◆ 黑人英語更高明
◆ 語言普遍性≠語言即本能
◆ 從無到有的剋裏奧爾語
◆ 大腦,語言的生物學基礎
02 心語 /045
人們很容易高估語言的能力,以為語言決定著我們的思維。實際上,語言不是思維的唯一方式。心智計算理論是認知科學的基礎,無論是英語還是其他任何自然語言,都不能用作心智計算的介質。心語,纔是思維的語言。
◆ 語言不是思維的唯一方式
◆ 心智計算理論
◆ 英語不適於心智計算的5大原因
◆ 心語纔是思維語言
03 語言機製 /075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中都裝有一部“心理詞典”和一套“心理語法”,語言就是用語法規則組閤起來的詞語。若想領悟喬姆斯基的語言機製理論,我們首先要弄清這個理論是解決什麼問題的。有些語法規則在嬰兒誕生之初就存在於他們的大腦中,他們是天生的“語法專傢”。
◆ 心理詞典和心理語法
◆ 隻有上帝纔能造齣一顆樹
◆ 喬姆斯基的語言機製理論
◆ 有些語法規則是天生的
04 每個人的頭腦中都裝著一套構詞法 /123
通過構詞法,人們就可以將詞根擴展為詞乾,將詞乾擴展為詞語,從而創造齣韆韆萬萬的詞語。符號與意義之間的關係深深地紮根於兒童的頭腦中。我們的心智天生就是為瞭發現這個世界上所存在的各式各樣的物體和運動,並用單詞來一一標記它們。
◆ 形形色色的構詞法和不計其數的單詞
◆ 詞根,詞乾的最小組成部分
◆ 是Walkmen,還是Walkmans?
◆ 單詞的記憶過程
05 語音的奧秘 /159
我們有喉頭、軟齶、舌麵、舌尖、舌根、雙唇六個語音器官,再結閤喉頭是否振動、軟齶張閉、舌根是否緊張以及雙唇是否撮起,我們在英語中就可以形成40個音素。不同語言的語音模式也韆差萬彆。語音之所以難以識彆,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和口頭之間存在許多不相配的地方。
◆ 元音和輔音
◆ 發音器官的組閤方式
◆ 語音模式
◆ 為什麼語音識彆如此之難
06 會說話的大腦 /197
在科學傢看來,人腦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實在超乎想象。人們幾乎可以“同步”完成接收和理解語言這一極其復雜的任務。記憶負擔輕的語言,纔是好語言;不産生歧義的句子,纔是好句子。語跡,是理解語言的必要心理活動,腦電圖證實瞭這種記憶負擔的存在。
◆ 人腦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超乎想象
◆ 記憶負擔輕的語言,纔是好語言
◆ 不産生歧義的句子,纔是好句子
◆ 語跡,理解語言的必要心理活動
07 為什麼地球上會存在那麼多不同的語言 /241
目前,世界上仍有5 000多種不同的語言存在。從單詞和語素的排列次序角度看,這些語言至少有45個共同點。無論哪一種語言,我們都能輕鬆找齣幾十個獨特的地方。遺傳、變異、隔離是導緻語言差異的三大原因。在不遠的將來,人類大多數語言都將徹底消失。
◆ 語言的共性與差異
◆ 導緻語言差異的三大原因(遺傳、變異、隔離)
◆ 語言的源頭
◆ 令人擔憂的未來:大多數語言都將消失
08 孩子天生會說話 /273
所有的嬰兒都是帶著語言能力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們3~4歲就能自如運用語言。聲音環境、母親式語型、父母的迴應與自我實踐,是兒童學會語言的3大要素。人的語言能力與大腦發育是直接相關的。嬰兒大腦的代謝能力,在4歲左右達到峰值。6歲之前,是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
◆ 兒童是學習語言的天纔
◆ 兒童學會語言的3大要素
◆ 語言能力與大腦發育
◆ 6歲之前,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
09 語言器官和語法基因 /313
神經科學傢在左腦發現瞭語言運作的痕跡。在所有由腦損傷引發的語言障礙中,損傷部位位於左側大腦外側裂周區的病例占到98%,因此,我們可以稱這一區域是人類的“語言器官”。有些基因似乎會對處理語法的神經迴路産生特定影響,這為語法基因的存在提供瞭間接證據。
◆ 我們都在用左腦說話
◆ 人類的“語言器官”:左側大腦外側裂周區
◆ 語法基因存在的間接證據
◆ 語言的遺傳與變異
10 人類語言的起源 /349
人類語言就如同大象的鼻子,是自然界中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黑猩猩是人類的近親,但他們的語言能力遠不及嬰兒。語言並非産生於“大爆炸”,這隻不過是一種錯覺,因為我們那些懂一些語言的祖先都已滅絕瞭。人類語言已有400萬年的進化曆程,我們的語言能力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大象的鼻子
◆ 黑猩猩的語言能力為什麼遠不如嬰兒
◆ 語言能力“大爆炸”隻是一種錯覺
◆ 從0到1,語言的進化
11 語言專傢 /389
每個人說齣的話,從語言機製的角度看可能閤乎語法,從規定性的角度看又可能不閤乎語法,“雙重否定”就是最好的例子。對於這一問題,眾多的語言專傢各有高見。其實,對已經成為社會標準的方言,甚至俚語,我們都應該多學多用。在語言運用方麵,最應該改善的是寫作的明晰和文體的得當。
◆ 規定性規則與描述性規則
◆ 幾個正確的“錯誤”
◆ 4類語言專傢的高見
◆ 我們該怎麼辦
結語 語言,洞悉人性的一扇窗 /427
語言本能既源於遺傳,也離不開環境的影響。受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的啓發,人們將會找到潛藏於所有文化下的普遍行為模式。按“相似度”進行歸納,是人類天生就有的一種學習能力。盡管我們說著不同的語言,但我們擁有相同的心智結構,語言是洞悉人性的一扇窗。
◆ 語言本能離不開遺傳和環境
◆ 從普遍語法到普遍人性
◆ “相似度”歸納,人類天生的學習能力
◆ 不同的語言,相同的心智結構
附錄 “語言本能”的研究進展 / 453
譯者後記 / 469
這本書的標題實在太吸引人瞭!《語言本能: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光是聽著就覺得裏麵藏著驚人的秘密,能一下子觸及到人類最核心的特質。我一直對語言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又是如何如此自然而然地掌握一門語言充滿好奇。小時候學說話,感覺就像是天生的技能,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學”,就能咿呀學語,然後慢慢變成能清晰錶達思想和情感的成人。這種“本能”到底是什麼?它是我們基因裏就有的程序,還是後天環境塑造的奇跡?這本書的名字直接點破瞭這個我長久以來縈繞在心頭的疑問,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語言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我們獨有的工具,又是如何深刻地影響瞭我們的思維、社會結構乃至文化。我期待書中能有精彩的論證,揭示語言背後隱藏的生物學和認知科學的奧秘,或許還能解釋為什麼不同語言有如此大的差異,卻又能在根本上實現交流的功能。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位在語言學、心理學或人類學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專傢,能夠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將那些復雜的理論和研究成果呈現給普通讀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場智慧的盛宴,讓我對“人”這個物種,以及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語言,有全新的、深刻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寫作風格真是太獨特瞭!我通常不太喜歡過於學術化的書籍,但《語言本能》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印象。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而且充滿瞭個人魅力。他(她)善於運用各種生動的比喻和貼切的例子,將那些原本枯燥的理論變得妙趣橫生。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對兒童語言習得過程的描述,那簡直就像是在講述一個奇妙的童話故事。一個小小的嬰兒,如何在短短幾年內,就掌握瞭如此復雜精密的語言係統,這簡直是個奇跡!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可能存在爭議的觀點,而是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引導讀者去思考和探索。書中也引用瞭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並沒有讓人覺得信息過載,反而像是在讀一本偵探小說,一步步跟著作者去解開語言進化的謎團。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書中流露齣的那種對人類語言的深深熱愛和對未知的好奇心,這種情緒也深深感染瞭我,讓我讀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
評分對於我這樣對人類起源和發展史一直抱有濃厚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及時雨。我一直覺得,語言是區分人類與其他動物最關鍵的特徵之一,它承載瞭我們的曆史、文化、情感和思想。而這本書,就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語言進化奧秘的大門。書中對人類早期社會是如何發展齣語言,以及語言又是如何反過來塑造瞭人類社會結構的探討,讓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為語言隻是一個工具,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更深層的意義——它是一種內在的“本能”,一種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作者的論述邏輯嚴謹,證據充分,讓我對那些曾經模糊不清的疑問,有瞭清晰的認識。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語言通用性和語言多樣性的討論感到著迷,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種不同的語言,但它們又能在很多底層結構上有著驚人的相似性?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人類思維的統一性,也讓我對不同文化和語言之間的聯係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我是一個對科學理論嚮來比較“敬而遠之”的讀者,但《語言本能》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嚮我們揭示瞭人類語言這個復雜而迷人的課題。我發現,原來語言的奧秘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遙不可及,它就隱藏在我們每一次的對話、每一次的思考之中。書中的很多觀點都讓我感到“豁然開朗”,比如關於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期”的解釋,以及為什麼我們能夠理解和運用那些從未聽過的句子。作者並沒有給我灌輸生硬的理論,而是通過一係列引人入勝的案例和深入淺齣的分析,讓我自己去體會和領悟。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次愉快的思想旅行,而不是枯燥的學術研讀。它讓我開始關注自己說話的方式,思考語言的力量,甚至對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現象,都産生瞭前所未有的好奇心。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語言的書,它更是一本關於“人”的書,關於我們如何思考,如何交流,如何構建世界的書。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好像穿越瞭時空,親眼見證瞭人類語言的誕生和演變過程。作者以一種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抽象的語言學理論和艱深的人類學研究,編織成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不同語言現象的剖析,比如那些看似不閤邏輯但卻在特定語境下非常有道理的語法結構,或者是一些古老語言中保存下來的獨特發音和詞匯。這讓我意識到,語言不僅僅是簡單的溝通工具,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摺射齣不同族群的曆史、文化和思維方式。書中對“創造性”的論述也讓我印象深刻。我們每個人都能創造齣無數新的句子,錶達前所未有的想法,這種能力是多麼瞭不起!它不像計算機程序那樣隻能執行預設的指令,而是充滿瞭無限的可能性。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每天都在使用的語言,不再僅僅是機械地遣詞造句,而是開始思考語言的內在邏輯,以及它如何塑造瞭我的認知和情感。我感覺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瞭,也對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充滿瞭敬畏。
評分當然很多經不起推敲的東西都會消失,比如所謂輪迴,其實是沒有的,報道都是臆想沒人任何的科學道理的,畢竟物質的時間纔是研究的基礎。
評分吾已京東消費數年,深知各産品琳琅滿目。然,唯此寶物與眾皆不同,為齣淤泥而不染。使吾為之動容,心馳神往。乃至飯不能食,寢則不安,輾轉反側,無法忘懷。於是乎緊衣縮食,湊齊銀兩,傾吾所能而買。強哥之熱心與快遞員之殷切讓人感染,感激憐涕。打開包裹之時,頓時金光四射,屋內升起七彩祥雲,處處都是祥和之氣。吾驚訝之餘更是欣喜若狂,嗚呼哀哉!此寶乃是天上物,人間又得幾迴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禱告後與傢人共賞此寶。妻叫贊嘆不已,不僅贊嘆此寶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價比!且贊吾獨具慧眼與時尚品位。更予紅唇相贈。産品介紹果然句句實言,毫無誇大欺瞞之嫌。此屬大傢風範,忠義之商賈。
評分之前看第三種動物的時候,裏頭就說瞭,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彆在於,人有瞭語言,纔可能有思想,有藝術,等等行為,造就瞭今天最不一樣的人,這本就是來講,語言本能的,在講人類語言進化史,然後就特彆,想看一下
評分柳比歇夫的日誌是“事件——時間日誌”。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高級。李敖的事件日誌,往往隻能記錄事件的名稱,是一種基於結果的記錄;而柳比歇夫的事件——時間日誌是一種基於過程的記錄。它們的細微差彆在於,基於過程的記錄要比基於結果的記錄更為詳盡。
評分書的裝幀很不錯,內容深入淺齣,得花時間消化消化,增長見聞
評分京東是窮瘋瞭麼,包郵費不停的往上漲,賣個書原來還拿紙盒包,現在就一個破袋子,什麼防護都沒有
評分很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這種裝幀其實不是很方便閱讀,比較適閤收藏。字體稍微有些大,習慣小字。
評分非常好,物有所值,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