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

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慎 著
图书标签:
  • 汉字
  • 识字
  • 阅读
  • 小学
  • 语文
  • 教材
  • 识字绘本
  • 新课标
  • 1-2年级
  • 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874878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69246
品牌:ZITO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8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更多精彩图书请点击:

编辑推荐

  

图画+故事,以小朋友十分喜爱和有效果的方式让孩子迅速爱上汉字学习

紧贴小学教材,这有可能是小学生爱不释手的一本“课外辅导书”

严格按照“新课标”编排,小学生识字再也不用“死记硬背”

按照汉字字形发展讲汉字,图画解读字义,孩子、学生更易懂,记得也更牢

家长用本书给孩子讲汉字,你就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故事大王”

教师用本书给学生教汉字,您就是学生心中令人崇拜的“汉字达人”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编撰原则,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课程要求,将小学1~2年级所需要识记的1000个汉字,进行详细的图文解读。每个文字都有对应的图画及象形文字,并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读汉字,特别适合1~2年级的小学生自己阅读,或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本书还特别适合教师在课堂上与小学生进行汉字学习互动,提高学生汉字学习效率与注意力。

让小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以发散联想、图片记忆的科学学习方式,轻松掌握课本课程中所要求识记的汉字,是学生在学习汉字中可靠而充满趣味的汉字学习参考书。


作者简介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许慎师从经学大师贾逵,历时21年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著成《说文解字》,归纳出汉字的540个部首,成为中国首部字典。

《画说汉字》编辑部,以5名经验丰富的汉语言专业出身的编辑为策划骨干,联合30多位专家和学者为顾问,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汉字字形学及汉语言文学进行解读。近年来陆续出版了《汉字树》系列(1~6册),《图解“说文解字”画说汉字》等汉字类图书,深受读者喜爱,并在全国掀起了汉字类图书阅读热潮。受到广泛读者和业界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内页插图

目录

1.正文目录

(1-213)

2.课程识字索引

(214-220)

3.音序表

(221-226)

第一章人际

父 2

母 2

爸 2

妈 2

娘 2

爷 3

奶 3

儿 3

子 3

孙 3

哥 4

兄 4

弟 4

姐 4

妹 4

您 5

你 5

我 5

他 5

她 5

孩 6

童 6

娃 6

仔 6

姑 6

叔 7

男 7

女 7

自 7

己 7

朋 8

友 8

伙 8

伴 8

们 8

家 9

乡 9

族 9

祖 9

情 9

冷 10

淡 10

热 10

爱 10

亲 10

公 11

侯 11

军 11

民 11

户 11

主 12

客 12

好 12

礼 12

欢 12

陈 13

王 13

吴 13

张 13

谢 13

师 14

长 14

老 14

同 14

学 14

第二章数量

一 16

二 16

三 16

四 16

五 16

六 17

七 17

八 17

九 17

十 17

百 18

千 18

万 18

亿 18

无 18

有 19

整 19

个 19

只 19

丁 19

几 20

许 20

两 20

片 20

了 20

每 21

匹 21

寸 21

颗 21

满 21

独 22

根 22

棵 22

丝 22

列 22

单 23

双 23

对 23

份 23

群 23

并 24

件 24

勺 24

斗 24

斤 24

元 25

年 25

节 25

岁 25

点 25

间 26

巨 26

量 26

最 26

多 26

各 27

层 27

条 27

都 27

包 27

加 28

组 28

员 28

够 28

尽 28

再 29

丰 29

比 29

甲 29

欠 29

第三章时空方位

上 32

下 32

左 32

右 32

里 32

东 33

南 33

西 33

北 33

中 33

前 34

后 34

远 34

近 34

高 34

边 35

沿 35

环 35

回 35

绕 35

周 36

围 36

圆 36

转 36

还 36

旁 37

附 37

含 37

交 37

外 37

出 38

入 38

正 38

直 38

弯 38

来 39

去 39

距 39

离 39

全 39

互 40

相 40

向 40

沉 40

底 40

而 41

且 41

这 41

位 41

斜 41

另 42

压 42

厚 42

央 42

展 42

处 43

定 43

际 43

团 43

因 43

春 44

夏 44

秋 44

冬 44

脱 44

古 45

故 45

永 45

久 45

早 45

晨 46

午 46

夜 46

晚 46

今 46

昨 47

先 47

始 47

才 47

此 47

现 48

在 48

期 48

末 48

季 48

第四章人体

大 50

人 50

身 50

须 50

发 50

筋 51

骨 51

皮 51

肉 51

体 51

头 52

脑 52

首 52

脸 52

面 52

口 53

舌 53

牙 53

耳 53

目 53

眼 54

睛 54

观 54

看 54

见 54

言 55

语 55


前言/序言

让孩子在新奇与探索的乐趣中

轻松掌握汉字的学习方法

语言和文字是我们认识了解这个世界的两种方式,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当今时代,中华传统逐渐回归,汉字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对于一名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拼音识字。

语文新课标也已出台了很多年,受到了大家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广大的小学生家长。对家长而言,教孩子认字,仅仅记住一个字的读音和字形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需要的是了解汉字,喜欢汉字。

一、 严格按新课标编排,让孩子在读图识画的乐趣中提高汉字学习能力。

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现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键盘书写”时代,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汉字,爱上汉字,通过汉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呢?

针对现在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这一套书,通过图画的方式,让孩子更愿意接触汉字,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汉字最根本的含义,并有兴趣了解其他未知的汉字世界。本套书将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详尽收录新课标及小学教材所要求准确写出的所有汉字,而本书包含小学一、二年级四本教材里全部的1000个会写的汉字,并按照小学生课本识字进程进行编排,更有利于孩子学习。

中国自古相传仓颉造字的故事。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义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这些符号被称为“字”。

二、按字形发展学汉字,更易理解,记得也更牢。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汉字最先起源于图画,祖先们根据象形之法创造出了“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后来又有了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

金文之后又有了篆书,篆书主要指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金文容易书写。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隶书。隶书始于秦朝而盛于汉朝,所以隶书也称为汉隶。至此象形的面貌消失,使文字完全失去了图画色彩,变成了纯符号性的交际辅助工具。

楷书是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也有人叫它“今隶”,从东汉开始使用,一直沿用到现在,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书法字体:草书和行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四体书势》记载:“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行书是间于楷书和草书中间的一种形体,虽然笔画连绵,但各自又是独立的,写起来比楷书快,但又比草书好认。

三、在学习中,发现汉字形体之美与背后的故事,更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力。

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一个方块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这就给我们造成了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古代的字少,一个字要代表几个意义,真可谓“一身兼多职”,所以后世不得不不断地发展增多,以表达更多的含义。后世人为了减少字的“兼职”现象,才在字的身上加了各种表意的形符,以示意义的区别,于是各种古今字产生了。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在音义上相同,在任何语言环境里都能互相代替,而只是写法不同,这种音、义相同而仅写法不同的字在文字学上就叫作“异体字”。

我们今天所写的字为简体字,源于楷体字,相较繁体而言更为简洁。简体字古已有之,向上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只不过多在民间流行,成为俗体。今天,在我们正式使用的简化字中,有很多就是古代简体字的借用。

在漫长的文字转化过程中,大部分的字已经丧失了画面性。当我们拂去古老汉字身上厚重的历史尘埃,用一颗重新认识世界、发现美的心来审读,才会发现,原来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这些每天被我们使用,似乎已经丧失了新鲜感的文字,其实有着我们从未发现的新鲜一面。重新发现这些字,更多的时候是发现古人的生活,他们的悲喜苦乐,他们的生死离合,他们的爱恨好恶,透过汉字,一丝一缕与现在的我们产生连接,让人觉得时间并未逝去,一切曾存在的,依然存在。


《画说汉字:启蒙篇》 一、 编者语:让汉字在童年种下一颗灵动有趣的种子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承载千年智慧的载体。对于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识字是开启阅读、理解世界的第一把钥匙。然而,枯燥的笔画、抽象的字形,常常让初学者望而却步,兴趣难以点燃。《画说汉字:启蒙篇》的诞生,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壁垒,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识,在画中悟。 我们深知,儿童的学习具有直观、形象、好动的特点。他们渴望探索,喜欢游戏,对色彩斑斓的世界充满好奇。因此,我们摒弃了传统识字教材的生硬说教,以“画”为媒,将汉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的故事,将抽象的笔画编织成一个个有趣的图形,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汉字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种下一颗颗认识、喜爱汉字的种子。 本套丛书,不仅是简单的识字工具,更是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启蒙读物。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图画和简洁有趣的讲解,让孩子们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理解汉字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内容特色:玩转汉字,乐在其中 《画说汉字:启蒙篇》以一年级和二年级新课标要求的常用汉字为基础,精选了约300个基础汉字,涵盖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多种造字法,力求在有限的字数内,展现汉字丰富多彩的起源和演变。 1. “画”入人心,识字新体验: 象形为始,化繁为简: 对于象形字,我们直接将其还原为最原始的图画形态。例如,“日”字,便是太阳的轮廓;“月”字,是弯弯的月牙;“山”字,是连绵的山峰;“水”字,是流淌的溪水。我们通过精美的插图,将字形与实物完美结合,让孩子们一眼就能明白字的意思,并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图像记忆。 指事会意,故事性强: 对于指事字和会意字,我们更是发挥想象力,将其拆解为一个个小故事,用图画生动地展现其字义。例如,“上”和“下”,通过在横线上方和下方添加短横,形象地表现了位置的高低;“休”字,由“人”和“木”组成,描绘了人在树下休息的画面,让孩子们在故事中理解“休息”的含义;“明”字,由“日”和“月”组成,寓意日月同辉,光明耀眼。 形声兼顾,拆解音形: 对于形声字,我们选取了部分声旁和形旁具有直观象形特征的字,通过图画引导孩子关注形旁表义,从而对字义产生初步印象。例如,“河”字,形旁是“氵”,代表与水有关,声旁是“可”,则帮助孩子记忆读音。我们不强制记忆声旁,而是以图画为引,让孩子在观察中感知,在联想中记忆。 2. 趣味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字中有画,画中有字”: 每页都围绕一个或几个汉字展开,精美的插图既是汉字的直观解释,也是一幅幅独立的小画。孩子们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认识了汉字,将抽象的符号转化为鲜活的形象。 “猜猜这是什么字?”: 在讲解过程中,我们会设置一些小提示或小谜语,鼓励孩子们根据图画猜出对应的汉字,激发他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画一画,写一写”: 在每个汉字的学习单元后,我们都留出了练习空间,鼓励孩子们尝试临摹汉字,甚至根据字形画出相关的图画,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3. 循序渐进,科学编排: 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按照汉字的常用度、结构复杂度以及与儿童生活的关联度,对汉字进行科学的编排。从最简单的象形字开始,逐步引入指事、会意、形声等,让孩子们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主题式学习,关联记忆: 部分章节会按照主题进行编排,例如“自然景物”、“生活用品”、“身体部位”等,将相关的汉字组织在一起学习,便于孩子进行关联记忆,形成知识网络。 注重笔顺,规范书写: 在展示汉字时,我们会在不影响整体美观的前提下,用虚线或小箭头提示正确的笔顺,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4. 文化底蕴,潜移默化: 汉字故事,传承文化: 每学习一个汉字,我们都会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和演变过程。这些小故事,不仅是识字的辅助,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让孩子们在认识汉字的同时,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拓展视野,丰富认知: 通过对汉字的解读,可以延伸出许多与生活、自然、历史相关的知识点,拓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认知,让识字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三、 目标读者: 一年级新生: 帮助他们迈出识字的第一步,建立对汉字的浓厚兴趣,轻松愉快地完成最初的识字任务。 二年级学生: 巩固和拓展已有的识字量,加深对汉字构造和字义的理解,提升阅读和书写能力。 幼儿教育工作者: 提供一套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显著的识字教学资源。 家长: 作为家庭亲子阅读和识字的理想读物,增进亲子互动,共同学习,感受汉字之美。 四、 为什么选择《画说汉字:启蒙篇》? 在琳琅满目的儿童读物中,《画说汉字:启蒙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教学理念脱颖而出。我们坚信,学习不应是枯燥的填鸭,而应是充满乐趣的探索。 告别死记硬背: 告别枯燥的字卡和重复的抄写,让孩子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记住汉字。 激发内在动力: 通过生动的图画和有趣的故事,点燃孩子学习汉字的热情,让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培养多方面能力: 在认识汉字的同时,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奠定坚实基础: 为孩子未来的阅读、写作和文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更加自信地航行。 《画说汉字:启蒙篇》是一本充满智慧和爱心的书,它将带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奇妙的汉字世界,感受中华文字的无穷魅力。让我们一起,用画笔描绘汉字的精彩,用童心点亮智慧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惊喜”的阅读体验。我原本以为,一本识字书也就是看看字、认认字,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书中的插画,不仅是漂亮的图画,更是“故事的载体”,每一个汉字的学习都融入到一个精心设计的故事情境中。比如,在学习“门”字时,书中可能会画一个打开的院门,门外站着一个好奇的孩子,孩子正要往里看。通过这样的画面,孩子不仅认识了“门”字,还能感受到一种“探索”的氛围。更让我欣赏的是,书中对于汉字“音义形”的结合处理得非常到位。对于同一个字,它会通过不同的插画来展示它的不同读音和不同意义。例如,在讲解“行”字时,可能会有一幅画是大家在路上行走,另一幅画是商店的招牌上写着“××行”。这样,孩子就能直观地理解“行”字的多种用法。而且,书中还注意到了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度”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题或者小游戏,让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巩固所学。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不是“被学习”。

评分

这本书《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可以说是为孩子量身定做的识字工具。它不仅仅是教授汉字,更是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联想力”。我注意到,书中的插画设计非常注重细节。每一个场景都绘制得十分精美,而且都巧妙地融入了要学习的汉字。比如,在学习“田”字时,书中可能画了一块块整齐的田地,田地中间有小路,整个画面就构成了一个“田”字。孩子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不仅记住了“田”字的形状,还能联想到田野的美丽风光。更让我感到惊艳的是,书中还引入了一些“汉字游戏”的设计。比如,有些页面会设计成一个小迷宫,孩子需要找到正确的路径才能走到终点,而这个路径上的字,就是需要学习的汉字。这种“寓教于乐”的设计,让孩子在玩耍中就完成了识字的任务,而且乐此不疲。我还发现,书中在讲解一些偏旁部首时,也做得非常有趣。它会把一个偏旁部首比喻成一个“小部件”,然后用这个“小部件”去组成不同的字,就像搭积木一样。这种“类比”和“拆解”的方法,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汉字的构成原理,也为他们日后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

评分

《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信息量大,但一点也不显得拥挤”。作者在内容的编排上,真是花了心思。每一页的内容都精心设计,既有学习汉字的主体内容,又有相关的拓展知识,而且这些拓展知识都以非常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例如,当孩子在学习“衣”字时,书中不仅会展示“衣”字的图画和演变过程,还会配上一幅小小的插画,展示古人是如何制作和穿着衣服的,又或者会简单介绍一下与“衣”相关的成语。这些内容,虽然看似零散,但却能在潜移默化中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我还发现,书中对于一些汉字的“联想记忆”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启示。比如,在讲解“休”字时,书中可能画一个人靠在一棵树旁边休息,然后解释说,“人”和“木”组合在一起,就是“休息”。这种“形近意合”的讲解方式,能够让孩子更容易记住字的意思,而且在记忆的过程中,也能够引发他们更多的联想。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内涵”的识字书,它不仅仅关注汉字本身,更关注汉字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生活。

评分

我必须说,《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在设计理念上,真的是下了很大一番功夫。它没有落入俗套,而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书中的汉字,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富有故事性的插画来呈现的。举个例子,当孩子看到“乐”字时,书中可能会画一个小朋友在吹奏乐器,或者在开心地跳舞,这些动态的画面就将“快乐”的意境非常生动地传达出来。这种“情境式”的学习方法,让汉字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与生活、与情感紧密相连。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引入了一些关于汉字“部首”和“偏旁”的讲解,但不是以枯燥的术语形式出现,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图示。比如,在讲解“木”字旁时,可能会画几棵树,然后引申到“林”和“森”,让孩子直观地理解这些字之间的关联性。这种“化繁为简”的教学方式,让原本可能令孩子感到困惑的部首概念变得清晰明了。此外,书中还特别注意到了汉字的“字形美”和“节奏感”。每一页的排版都非常讲究,汉字和插画的比例恰到好处,不会显得拥挤或者空洞。一些字的写法,也通过巧妙的插画演示,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汉字的动态之美。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作者的用心,让学习汉字的过程变成了一次美妙的视觉和思维之旅。

评分

这本书《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我一直觉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强制性的识字教育反而会扼杀他们学习的兴趣。而这本书,则是通过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让他们在玩耍中、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汉字印刻在脑海里。书中的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绘本,色彩搭配和谐,人物造型可爱,动物形象逼真,就连一些简单的物品,也画得栩栩如生。比如,当介绍“雨”字时,书中不仅仅是画几滴雨水,而是描绘了一个下雨的场景:屋檐下避雨的小猫,地面上溅起的水花,以及远处模糊的街景,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孩子在欣赏这样一幅画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注意到“雨”字,而且能够联想到雨给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更重要的是,书中的一些插画设计,还巧妙地融入了汉字的结构和笔画。例如,“日”字,就被设计成了一个小太阳,它的圆弧形恰好对应了“日”字的笔画。这种“象形”的教学方式,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汉字的形态,也更容易记住。我还发现,书中还包含了一些与汉字相关的传统文化小知识,比如在讲解“中”字时,会提到它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中心。这些小小的文化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这一点是很多单纯的识字书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

《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一点,是它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和“科学分级”。我拿到书之后,并没有急着让孩子从头看到尾,而是根据他目前的识字基础,挑选了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章节开始。我发现,书中对于汉字的引入,都是从最基础、最常用的字开始,然后逐步深入。比如,一开始都是一些象形字,比如“山”、“水”、“日”、“月”等,这些字形与实物非常接近,孩子很容易理解。然后,再过渡到一些指事字、会意字,书中也都通过非常形象的图画来解释。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组合字”的讲解方式。它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这个字是由什么组成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插画,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规律。比如,在讲解“好”字时,书中可能会先画一个“女”和一个“子”,然后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告诉孩子,古代认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在一起就是“好”。这种“引导式”的学习,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和主动性。而且,书中还注意到,不同字的笔画和结构,也决定了它们的“难度”。对于一些笔画较多、结构复杂的字,书中都配有特别详细的图示,或者将字的演变过程拆解成几个小步骤,让孩子一步步地学习,从而避免了望而却步的心理。

评分

我作为一个家长,一直都在寻找能够让孩子轻松学习汉字的优秀读物,当《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呈现在我面前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抽象的汉字转化为具象化的图画,每一个汉字都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故事。例如,书中展示“马”字时,并非简单地描绘一个马的轮廓,而是通过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展现了马奔腾的姿态、轻盈的步伐,甚至还捕捉到了它鬃毛飞扬的神情。这使得孩子在观看图画的同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马”所代表的意义和动态。更令人称赞的是,本书在讲解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也巧妙地融入了图画的叙述。它没有枯燥地罗列甲骨文、金文等字体,而是通过生动的手绘插图,将汉字的演变过程描绘得如同观看一部迷你历史剧。孩子仿佛化身为小小考古学家,在探索古老的文字密码。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对汉字起源的好奇心,让他们明白,每一个方块字背后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此外,书中关于汉字构成的讲解也别出心裁,比如将“木”字拆解成树干、树枝和树叶,再组合成“林”、“森”等字,这种从点到面的讲解方式,让孩子对汉字的组合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们日后学习更复杂的汉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的语言也十分简洁易懂,配以清新的插画,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而高效。

评分

我个人非常欣赏《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在“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它不仅仅是教孩子认识汉字,更是在传递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书中对于一些象形字或者指事字的讲解,都非常生动有趣。比如,当讲解“日”字时,书中可能会画一个圆圆的太阳,然后解释说,古时候的人们看到太阳圆圆的,就把它画成了“日”字。这种从自然现象到文字演变的讲解,让孩子对汉字的起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与汉字相关的传统节日或者习俗的介绍。比如,在讲解“年”字时,可能会配上一幅过年的场景图,里面有贴春联、放鞭炮的孩子们,并简单介绍“年”的由来。这些内容,让孩子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而且,书中对于汉字的“多音字”和“多义字”的处理也十分巧妙,不是简单地列出,而是通过不同的插画和情境来区分。例如,在讲解“乐”字时,可能会有一幅画是小朋友在听音乐,另一幅是大家开心地玩耍,分别对应不同的读音和意义。这种“情境化”的解释,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集识字、文化、趣味于一体的优秀读物。

评分

第一次拿到这本《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就觉得它和市面上那些硬邦邦的识字书完全不一样。封面设计得特别吸引人,色彩鲜艳,图案活泼,一下子就能抓住小朋友的眼球。我孩子是个比较坐不住的孩子,平时让他安安静静地看书是件不太容易的事,但这本书不一样,他拿到手就爱不释手,一页一页地翻,时不时还指着上面的图画咯咯笑。书中的汉字不是孤零零地摆在那里,而是融入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场景中。比如“山”这个字,不是简单地画个山峰,而是画了一个小小的探险家正在爬山,旁边还有小动物,非常形象。再比如“水”,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画了一条蜿蜒的小溪,里面还有小鱼在游动。这种“图画+汉字”的结合,让孩子在看图的过程中就记住了字形,而且能理解字的意思,而不是死记硬背。书里的插画风格我也特别喜欢,线条流畅,色彩柔和,一点都不刺眼,看着就很舒服。而且,我仔细看了一下,书中的汉字选择也很贴合一年级和二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字,比如“家”、“人”、“吃”、“玩”等等,学起来就特别有意义。我还注意到,书里还设计了一些小游戏或者互动环节,比如让孩子找找图里有多少个“日”字,或者根据图画连一连字和意思。这些设计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巩固了孩子对汉字的记忆。这本书真的是我最近给孩子买到的最满意的一本书了,它不仅仅是识字工具,更像是一个能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好伙伴。

评分

《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这本书,它所呈现给我的,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学习方式。它充分尊重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书中的插画,并非简单地为了“配图”,而是真正地在“讲故事”,或者说在“引导思考”。比如说,当孩子看到“山”字时,书中可能配了一幅画,画面上有一个小小的山头,上面住着一只可爱的兔子,旁边还有几朵白云。孩子在观察这幅画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注意到“山”这个字,同时也能想象出山上的生活场景。这种“由景生情,由情入字”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无形中就建立了对汉字的深刻印象。而且,书中在讲解一些形近字的时候,也做得非常出色。比如,“土”和“士”,书中可能会通过对比两幅画来区分:一幅是农民在田地里耕作,另一幅则是一个穿着制服的“战士”。通过这种具象化的对比,让孩子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区别,而且永远不会混淆。我还注意到,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小陷阱”或者“小挑战”,比如,在一幅画里藏着好几个同一个字,让孩子去数一数。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孩子的参与感和专注度。家长在陪孩子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完全没有传统识字课的压力。

评分

收到了,收到了

评分

学校老师推荐的,还不错吧,还没开始看呢。

评分

书还不错!是正品

评分

很好玩的书 女儿昨天回来很后悔没有多翻翻 因为语文题里有相关的题目 她没看呀 如果看到就不会丢分了 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和想象力 推荐

评分

非常好用,价格还特别合适,比超市买划算多了。物流超级快,不耽误用。快递员态度特别好,赞?。

评分

书很好,像是正版,纸张厚实

评分

很好玩的书 女儿昨天回来很后悔没有多翻翻 因为语文题里有相关的题目 她没看呀 如果看到就不会丢分了 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和想象力 推荐

评分

活动囤书,觉得有需要就下手了。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