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谷平海老师是李经梧大师的高足,他自少年起便常伴大师左右,几十年风雨无阻,精研细磨,苦练不辍,陈式、吴式及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太极刀、太极剑等尽得经梧大师真传。谷平海老师精于医道,善于思考,广纳雅言,博采众家之长,深得太极拳理精奥和推手技击之术,20世纪80年代即获全国太极拳推手冠军。
我是2006年与谷老师以武结缘的。那时佛山学太极拳的人很多,我的一些武友,如刘家荣、何润鉴、陈武海、吉荣军等,都历经多位太极名师,得以登堂入室,成为个中好手。他们认识当时从北戴河到佛山教拳的谷平海老师后,都说谷老师太极拳拳架工整、功夫纯正,而且人品好,为人正直,不保守,讲解拳理清晰易懂,善于引导学员,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好老师。由此,我通过朋友介绍见到了谷老师。不想一见如故,成为挚友。时至今日,10年来一直保持联系,远隔千里,仍不时通过电话、信息沟通、交流,互致问候。
记得在佛山铁军公司练拳时,有一位练拳多年的师傅一连几晚到场观看谷平海老师教拳,对谷平海老师教的太极拳颇不以为然,认为不实用、打不了人。后来下场执意要求和谷平海老师搭手。谷平海老师起初并不同意,坚决推辞,后来实在拗不过,答应点到为止。谁知一上场,那位师傅就频频用力向谷平海老师进攻,大有一击必中的意思。谷平海老师却十分淡定,顺势用了一招捋式,把对方摔倒在地。如此接连三次,那人都被摔倒,却拿谷平海老师无可奈何。那人当即转身离开了拳场。此事为我等亲见,后来则再没听谷老师提起过。由这件事可以看出,谷平海老师拳技高超,却为人平实淡泊、含蕴自持。
谷平海老师心胸广阔,没有门户之见,善于吸纳百家之长。我继承的是彭南咏春拳一脉,谷平海老师知道后,虚心向我请教咏春拳练习方法及要领,我也毫不保留地加以指点,教其心法和用法。不久,在佛山高明区,有位学员带着挑衅的心理请教被人抓住手如何解脱,谷平海老师就提出可以用咏春拳的摊手加以应对。那位学员非让谷平海老师现场演示,他用摊手当场就把那位学员制服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谷平海老师学艺认真,能活学活用,勇于实践,真是一个练武、教拳的好人才。如今谷平海老师正式著书立说,把自己几十年学艺练武的心得体会,毫不保留地形诸于文字、奉献于社会,志在让太极拳进一步得到普及、提高和发展,让人了解太极拳、学好太极拳。在此,我感谢谷平海老师为太极拳推广及太极拳理论研究做出的努力,也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认真阅读此书,以此来提高太极拳艺和拳理水平。
作者简介
谷平海先生,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现任秦皇岛市武术协会副会长、北戴河武术协会会长、第八届北戴河区政协委员,先后为中央领导、中科院院士、全国高级人才做太极拳指导。
谷平海自幼师从太极拳名家李经梧大师,研习太极拳、剑、刀、推手及太极拳内功心法,得其真谛,拳法精湛,是李经梧大师的得意弟子,为陈式太极拳第11代传人、吴式太极拳第5代传人,多次得到李秉慈、翁福麟、冯志强、李天骥等大家的指点。
1989年,荣获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56公斤。成为河北省在全国太极拳比赛中的第1个冠军。被中国体育报刊载,已编入秦皇岛市体育志。
1996年,入选《中国当代武术家辞典》、《中国太极拳大百科》。
2004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他在医学领域也颇有专长,精通中医推拿按摩。
2006年,他去广东佛山教拳,有缘结识了彭南咏春代表人物梁满枝老师,学习小念头、粘手、木人桩等基本理法,梁满枝老师以咏春秘笈相送。他与佛山家传莫桥功传人何润监老师一见如故,其以莫桥功相传。
2015年,由世界太极网、《中华武术》、《武当》、《武魂》四大媒体联合主办的“我*喜爱的中华太极人物”网络评选被评为百名太极人物。谷平海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太极拳的教学和普及工作,并且注重博采众长,在太极拳教学、推手、摔、打、擒拿等方面均有一定造诣。教拳近40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其弟子多次在全国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太极拳普及、发展和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太极拳总述
太极拳的源流
陈式 太极拳简介
陈式 太极拳的几个特点要求
第二章 陈式 太极拳第一路
第一式 预备式
第二式 起式
第三式 第一金刚捣碓
第四式 懒扎衣
第五式 六封四闭
第六式 单鞭
第七式 第二金刚捣碓
第八式 白鹤亮翅
第九式 斜行拗步
第十式 初收
第十一式 前蹬拗步
第十二式 第二斜行拗步
第十三式 再收
第十四式 前蹚拗步
第十五式 掩手肱捶
第十六式 第三金刚捣碓
第十七式 披身捶
第十八式 背折靠
第十九式 青龙出水
第二十式 双推掌
第二十一式 三换掌
第二十二式 肘底捶
第二十三式 倒卷肱
第二十四式 退步压肘
第二十五式 中盘
第二十六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七式 斜行拗步
第二十八闪通背
第二十九式 掩手肱捶
第三十式 大六封四闭
第三十一式 单鞭
第三十二式 云手
第三十三式 高探马
第三十四式 右擦脚
第三十五式 左擦脚
第三十六式 左蹬一根
第三十七式 前蹚拗步
第三十八式 击地捶
第三十九式 翻身二起脚
第四十式 兽头式
第四十一式 护心捶
第四十二式 旋风脚
第四十三式 蹬一根
第四十四式 掩手肱捶
第四十五式 小擒打
第四十六式 抱头推山
第四十七式 三换掌
第四十八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九式 单鞭
第五十式 前招
第五十一式 后招
第五十二式 野马分鬃
第五十三式 大六封四闭
第五十四式 单鞭
第五十五式 双震脚
第五十六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七式 懒扎衣
第五十八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九式 单鞭
第六十式 云手
第六十一式 摆莲脚
第六十二式 跌叉
第六十三式 左右金鸡独立
第六十四式 倒卷肱
第六十五式 退步压肘
第六十六式 中盘
第六十七式 白鹤亮翅
第六十八式 斜行拗步
第六十九式 闪通背
第七十式 掩手肱捶
第七十一式 大六封四闭
第七十二式 单鞭
第七十三式 云手
第七十四式 高探马
第七十五式 十字摆莲
第七十六式 指裆捶
第七十七式 白猿献果
第七十八式 六封四闭
第七十九式 单鞭
第八十式 铺地锦
第八十一式 上步七星
第八十二式 退步跨虎
第八十三式 转身双摆莲
第八十四式 当头炮
第八十五式 金刚捣碓
第八十六式 收式
第三章 陈式 太极拳第二路
第一式 至第六式
第七式 搬拦肘
第八式 护心捶
第九式 斜行拗步
第十式 煞腰压肘
第十一式 井揽直入
第十二式 风扫梅花
第十三式 金刚捣碓
第十四式 披身捶
第十五式 撇身捶
第十六式 斩手
第十七式 翻花舞袖
第十八式 掩手肱捶
第十九式 飞步拗鸾肘
第二十式 云手(前三)
第二十一式 高探马
第二十二式 云手(后三)
第二十三式 高探马
……
第四章 陈式 太极推手
第五章 学习太极拳的技巧要领
前言/序言
谷平海老师是李经梧大师的高足,他自少年起便常伴大师左右,几十年风雨无阻,精研细磨,苦练不辍,陈式、吴式及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太极刀、太极剑等尽得经梧大师真传。谷平海老师精于医道,善于思考,广纳雅言,博采众家之长,深得太极拳理精奥和推手技击之术,20世纪80年代即获全国太极拳推手冠军。
我是2006年与谷老师以武结缘的。那时佛山学太极拳的人很多,我的一些武友,如刘家荣、何润鉴、陈武海、吉荣军等,都历经多位太极名师,得以登堂入室,成为个中好手。他们认识当时从北戴河到佛山教拳的谷平海老师后,都说谷老师太极拳拳架工整、功夫纯正,而且人品好,为人正直,不保守,讲解拳理清晰易懂,善于引导学员,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好老师。由此,我通过朋友介绍见到了谷老师。不想一见如故,成为挚友。时至今日,10年来一直保持联系,远隔千里,仍不时通过电话、信息沟通、交流,互致问候。
记得在佛山铁军公司练拳时,有一位练拳多年的师傅一连几晚到场观看谷平海老师教拳,对谷平海老师教的太极拳颇不以为然,认为不实用、打不了人。后来下场执意要求和谷平海老师搭手。谷平海老师起初并不同意,坚决推辞,后来实在拗不过,答应点到为止。谁知一上场,那位师傅就频频用力向谷平海老师进攻,大有一击必中的意思。谷平海老师却十分淡定,顺势用了一招捋式,把对方摔倒在地。如此接连三次,那人都被摔倒,却拿谷平海老师无可奈何。那人当即转身离开了拳场。此事为我等亲见,后来则再没听谷老师提起过。由这件事可以看出,谷平海老师拳技高超,却为人平实淡泊、含蕴自持。
谷平海老师心胸广阔,没有门户之见,善于吸纳百家之长。我继承的是彭南咏春拳一脉,谷平海老师知道后,虚心向我请教咏春拳练习方法及要领,我也毫不保留地加以指点,教其心法和用法。不久,在佛山高明区,有位学员带着挑衅的心理请教被人抓住手如何解脱,谷平海老师就提出可以用咏春拳的摊手加以应对。那位学员非让谷平海老师现场演示,他用摊手当场就把那位学员制服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谷平海老师学艺认真,能活学活用,勇于实践,真是一个练武、教拳的好人才。如今谷平海老师正式著书立说,把自己几十年学艺练武的心得体会,毫不保留地形诸于文字、奉献于社会,志在让太极拳进一步得到普及、提高和发展,让人了解太极拳、学好太极拳。在此,我感谢谷平海老师为太极拳推广及太极拳理论研究做出的努力,也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认真阅读此书,以此来提高太极拳艺和拳理水平。
《武林秘传:形意内功精要》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深入挖掘形意拳内功精髓的武学著作,旨在揭示形意拳之所以能成为内家拳宗师的奥秘所在。本书并非泛泛介绍形意拳的招式套路,而是将焦点完全集中于形意拳独特的内功修炼体系,从根源上阐述其劲力生成、内外兼修的独到之处。全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力求让读者在理解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切实地进行功法实践,最终达到脱胎换骨、技击升华的境界。 第一章:形意拳内功之根基——“意”的修炼 形意拳,顾名思义,以意为先,形为末。本书将详尽阐述“意”在形意拳修炼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将从“意”的起源、作用,以及如何培养纯粹、坚定的意念入手。 “意”的本质与形意拳的关系: 探讨“意”如何引导劲力,如何激发身体潜能,如何将人体锻造成一个整体。我们将引用古代武学经典,结合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理论,深入剖析“意”的科学性与神秘性。 意念的培养与集中: 教授读者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意念训练方法,包括观想法、入静法、观照法等,帮助读者克服杂念,达到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 意念与呼吸的结合: 阐述意念如何与呼吸产生共鸣,如何通过呼吸的深沉、均匀来带动意念的流动,从而实现“意动身随,气随息转”。 “三体式”中的意念运用: 以形意拳的基石——三体式为例,详细讲解在站桩过程中,如何将意念渗透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如何体会“气贯周身”的妙处。 第二章:形意拳内功之核心——“气”的修炼 “练内功,终究在练气”。本书将系统介绍形意拳如何通过特定的方法来积聚、运用和升华“气”。 “气”的定义与形态: 区分形意拳中“气”的概念,理解其并非简单的呼吸,而是包含先天气、后天气、真气、元气等多种层次的生命能量。 导引内气的关键: 详细介绍几种形意拳特有的内气导引法,如“吐纳法”、“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法”等,并详细阐述其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内呼吸”的感知与提升: 重点讲解如何感知和运用“内呼吸”,即身体内部的气机运行。我们将教授一些初步感知气感的方法,以及如何逐渐增强和稳定气感。 “气沉丹田”的实践: 深入解析“气沉丹田”为何是形意拳内功修炼的基石,以及如何通过桩功、调息等方法,有效地将气沉入丹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强大的内气储备。 “周天”的初步认识与实践: 简述形意拳对“小周天”和“大周天”的认识,并提供一些初步的“周天”运行感知方法,为日后的深入修炼打下基础。 第三章:形意拳内功之载体——“形”的修炼 形意拳的“形”并非僵硬死板的动作,而是承载“意”与“气”的活泼载体,是“内外相合”的体现。 “身法”的要领与奥秘: 详细解析形意拳独特的身体姿态,如“曲则有伸”、“松而不懈”、“顶天立地”等,阐述这些看似简单的姿态蕴含的深刻劲力原理。 “八刚十二柔”的内涵: 深入剖析形意拳的“八刚十二柔”,并非单纯的刚猛与柔韧,而是劲力转换、刚柔相济的精妙配合。我们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结合具体功法,讲解如何做到刚柔并济。 “骨节”的松活与劲力传导: 强调形意拳对骨节松活的要求,并阐述松活的骨节如何成为劲力传导的“桥梁”,如何避免劲力在身体局部滞涩。 “桩功”的内涵与实践: 将“桩功”置于核心地位,不仅是基础,更是贯穿始终的修炼方法。详细讲解“三体式”、“五行拳”基础桩法,以及在不同桩功中如何体会“内气鼓荡”、“形随气走”。 “五行”动作的劲力特点: 逐一解析“劈”、“崩”、“钻”、“炮”、“横”五种基本拳式的劲力来源、运行轨迹和技术要点,以及它们各自的五行属性与相互关系。 第四章:形意拳内功之升华——“劲”的修炼 形意拳的精髓在于“用劲”,而这种“劲”并非皮毛之力,而是来源于深厚的内功。 “整劲”的生成与运用: 探讨如何将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协调一致,形成一股整齐划一、强大无比的“整劲”。我们将讲解“整体力”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顺逆”、“开合”等技法来激发。 “崩劲”、“弹劲”、“穿劲”的奥秘: 详细阐述形意拳特有的几种爆发性劲力,如“崩劲”的瞬间爆发、“弹劲”的弹簧般反弹、“穿劲”的穿透力等,并提供相应的训练方法。 “十二形”的劲力演变: 讲解形意拳“十二形”的仿生学原理,以及各种动物形态所蕴含的独特劲力,如何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技术。 “发劲”的原理与时机: 深入解析“发劲”的瞬间技巧,何时发、如何发、发到何处,以及如何通过腰、腿、背的配合,将内气瞬间爆发于拳掌之上。 “明劲”、“暗劲”、“化劲”的渐进过程: 描绘形意拳内功修炼的几个重要阶段,从初步的“明劲”显现,到逐渐掌握“暗劲”的蓄势待发,最终达到“化劲”的炉火纯青。 第五章:形意拳内功之实践——技击与养生 内功修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战应用和身心健康。 形意拳的技击原理: 结合内功修炼成果,阐述形意拳在技击中的核心战术,如“进退顺逆”、“抢步”、“打法”、“跌法”等。 “打人如走路”的境界: 探讨如何通过内功将复杂的技击动作变得如同呼吸般自然流畅,达到“打人如走路”的最高境界。 防守中的内功运用: 强调形意拳在防守中的主动性,如何利用内劲化解对方的攻击,并伺机反击。 形意拳的养生之道: 介绍形意拳内功修炼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如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调和脏腑功能等。 内功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引导读者将内功的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在行走坐卧中保持身体的松活与气机的流畅,达到身心和谐。 本书特点: 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 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又有详细的功法指导,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和模仿。 注重根基修炼: 强调内功的极端重要性,从“意”、“气”、“形”、“劲”等核心要素入手,帮助读者打下坚实的根基。 循序渐进的修炼体系: 科学的章节划分和内容安排,适合初学者入门,也为有一定基础的练习者提供更深入的指导。 摒弃花哨套路: 专注于形意拳最核心的内功修炼,避免了对外部招式的繁杂描述,回归武学本质。 强调身心同步: 不仅注重身体的锻炼,更强调精神层面的修养,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武林秘传:形意内功精要》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形意拳内功修炼指南,无论您是形意拳爱好者,还是对中华传统武学内涵感兴趣的读者,本书都将带您走进一个更加深邃、精妙的武学世界。本书旨在帮助您真正理解形意拳的灵魂,掌握其核心的内功技巧,从而开启一段 transformative 的武学与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