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包装设计手册/写给设计师的书

商品包装设计手册/写给设计师的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芳 著
图书标签:
  • 包装设计
  • 商品包装
  • 设计手册
  • 设计师
  • 视觉传达
  • 品牌设计
  • 工业设计
  • 平面设计
  • 营销
  • 创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400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604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写给设计师的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6
字数:325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系列是目前设计领域非常全面的一套图书,集中探讨了配色设计的基础知识和设计理念。并针对配色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通过案例详细分析了设计的共性规律和设计技巧。
  1.针对性强。针对设计师、专业学生、培训机构等,编写内容始终围绕此类人群。
  2.实用性强。注重引导设计师的思维模式、设计理念、创意创新,可以应对设计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急需补充的知识。
  3.版面美观。注重案例及精彩赏析的选择,大量优秀作品让本系列图书更美观大气、更具设计感,采用铜版印刷更精美。
  特色:
  轻松学习配色法则,知识易懂、案例易学
  本系列图书全面讲解了服装、网页、海报招贴、平面广告、展示陈列、商品包装、品牌形象、室内家居领域内相关的配色原理、基础知识、基础色、设计风格和类型、时尚元素以及配色设计秘籍,让读者快速掌握配色设计的方法和规律。
  配色方案精彩呈现,动手实践、发散思维
  每本书中都安排了案例解析、设计技巧、配色方案、设计欣赏、设计实战、设计秘籍经典模块,不仅丰富了服装配色的内容,而且还增强了实用性,从而提升读者的设计敏锐度以及对配色的判断能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商品包装设计的图书,知识易懂、案例趣味、动手实践、发散思维。
  本书从学习商品包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入手,循序渐进地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个精彩实用的知识、技巧。本书共分为7章,内容分别为商品包装设计的理论,商品包装设计原则,商品包装设计基础色,商品包装设计的外观与材料,不同商品的包装设计,商品包装色彩的视觉印象,商品包装设计秘籍。同时,在本书第4~6章的每章节后面还安排了具体的“设计实战”,详细为读者分析了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的思路、扩展等。并且在多个章节中安排了案例解析、设计技巧、配色方案、设计欣赏、设计实战、设计秘籍等经典模块,丰富本书内容的同时,也增强了实用性。
  本书内容丰富、案例精彩、版式设计新颖,适合包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初级读者学习使用,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包装设计专业以及包装设计培训机构的教材,同时也非常适合喜爱包装设计的读者朋友作为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孙芳,视觉传达设计讲师、视觉设计师,曾任科创盛世传媒设计主任、设计培训机构艺术总监。多年致力于研究视觉设计,有多年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网页设计等教学经验,因教学方法独特、讲解细致而得到广大学员的认同。参与多个设计项目的策划及制作,曾服务过国内多家知名公司。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商品包装设计的理论
包装设计的概念 2?1.1
包装设计元素 3?1.2
商标设计 4?1.2.1
图形设计 5?1.2.2
文字设计 6?1.2.3
色彩设计 7?1.2.4
包装设计与商品品牌内涵 10?1.3
第2章 商品包装设计原则
实用性原则 12?2.1
实用性原则包装设计 13?2.1.1
实用性原则包装设计?2.1.2
技巧——版式设计 14
实用性原则包装设计?2.1.3
赏析 14
商业性原则 15?2.2
商业性原则包装设计 16?2.2.1
商业性原则包装设计?2.2.2
技巧——形式设计 17
商业性原则包装设计?2.2.3
赏析 17
便利性原则 18?2.3
便利性原则包装设计 19?2.3.1
便利性原则包装设计?2.3.2
技巧——形式设计 20
便利性原则包装设计?2.3.3
赏析 20
艺术性原则 21?2.4
艺术性原则包装设计 22?2.4.1
艺术性原则包装设计?2.4.2
技巧——材料设计 23
艺术性原则包装设计?2.4.3
赏析 23
环保性原则 24?2.5
环保性原则包装设计 25?2.5.1
环保性原则包装设计?2.5.2
技巧——材料设计 26
环保性原则包装设计?2.5.3
赏析 26
内涵性原则 27?2.6
内涵性原则包装设计 28?2.6.1
内涵性原则包装设计?2.6.2
技巧——色彩设计 29
内涵性原则包装设计?2.6.3
赏析 29
第3章 商品包装设计基础色
红 31?3.1
认识红色 31?3.1.1
洋红?3.1.2&胭脂红 32
玫瑰红?3.1.3&朱红 32
鲜红?3.1.4&山茶红 33
浅玫瑰红?3.1.5&火鹤红 33
鲑红?3.1.6&壳黄红 34
浅粉红?3.1.7&勃艮第酒红 34
威尼斯红?3.1.8&宝石红 35
灰玫红?3.1.9&优品紫红 35
橙 36?3.2
认识橙色 36?3.2.1
橘色?3.2.2&柿子橙 37
橙色?3.2.3&阳橙 37
橘红?3.2.4&热带橙 38
橙黄?3.2.5&杏黄 38
米色?3.2.6&驼色 39
琥珀色?3.2.7&咖啡 39
蜂蜜色?3.2.8&沙棕色 40
巧克力色?3.2.9&重褐色 40
黄 41?3.3
认识黄色 41?3.3.1
黄?3.3.2&铬黄 42
金?3.3.3&香蕉黄 42
鲜黄?3.3.4&月光黄 43
柠檬黄?3.3.5&万寿菊黄 43
香槟黄?3.3.6&奶黄 44
土著黄?3.3.7&黄褐 44
卡其黄?3.3.8&含羞草黄 45
芥末黄?3.3.9&灰菊色 45
绿 46?3.4
认识绿色 46?3.4.1
黄绿?3.4.2&苹果绿 47
墨绿?3.4.3&叶绿 47
草绿?3.4.4&苔藓绿 48
芥末绿?3.4.5&橄榄绿 48
枯叶绿?3.4.6&碧绿 49
绿松石绿?3.4.7&青瓷绿 49
孔雀石绿?3.4.8&铬绿 50
孔雀绿?3.4.9&钴绿 50
青 51?3.5
认识青色 51?3.5.1
青?3.5.2&铁青 52
深青?3.5.3&天青色 52

精彩书摘

  第1章商品包装设计的理论
  商品包装是一种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也是品牌形象的再次延伸。包装设计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包装图形、包装文字、包装色彩等。包装图形分为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可使商品形象更加完美,引导观察者想象;包装文字分为基本文字、资料文字和说明文字,是对产品进行的一个整体介绍;包装色彩主要是明暗、冷暖、纯度等多种构成的设计,可以反映出商品的文化特色,进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包装设计的概念 1.1
  包装设计是产品特性与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包装设计又可以称为形体设计,“包”是对产品进行精细的包裹;“装”是对产品的装设,它们是以视觉形式美表现出来的,既能保证产品的安全,又能带来视觉美感,而且还具有相适应的经济性。包装设计要根据产品的个性特点为产品进行准确定位,可以将一个企业的形象很好地呈现出来。
  包装设计元素 1.2
  包装设计的四大元素有:商标设计,可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和文字与图形结合的商标;图形设计,可分为实物图形、装饰图形;文字设计,主要是传达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色彩设计,能够美化包装形象,使产品特性得以突出。
  商标设计 1.2.1
  商标设计代表着一个企业对品牌形象的定位,也是该品牌形象的体现。商标设计以一种艺术手法的创意体现,在商品包装上标记文字、图像、颜色等组合,形成一个可见性的标志,是一种独特的商品信息传送方式。
  特点:
  ◆具有独一无二的独特性。
  ◆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
  ◆能够对产品起到很好的标识作用。
  图形设计 1.2.2
  商品包装的图形设计是创意表达的视觉语言,会给人带来充分的视觉享受和强烈的冲击感。精美的图形在包装上的表现能够增强产品对人的吸引力,进而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又能用一种符号的形式传达出商品所要表达的信息。
  特点:
  ◆具有很强的功能表达性。
  ◆拥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兼具着美与信息的双重表达功能。
  ◆直观性的传达较为深刻。
  文字设计 1.2.3
  文字是信息传达的最直接体现,而一个好的包装设计是不能缺少文字表达的。商品包装上的文字又分为:基本文字,主要是产品的名称和企业名称;信息文字,包括产品成分容量等;广告文字,主要是一种艺术性的表达。
  特点:
  ◆能够对商品起到很好的促销作用。
  ◆对于商品的特性具有良好的表现作用。
  ◆运用文字的表达来加强信息力度。
  色彩设计 1.2.4
  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性表达,在主观上是一种行为反应,在客观上则是一种刺激现象和心理表达方式。色彩的最大整体性就是画面的表现,把握好整体色的倾向,再去调和色彩的变化才能做到更加具有整体性。色彩的重要来源是光的产生,也可以说没有光就没有色彩,而太阳光被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各种色光的波长又是不相同的。
  红——750~620nm
  橙——620~590nm
  黄——590~570nm
  绿——570~495nm
  青——495~476nm
  蓝——475~450nm
  紫——450~380nm
  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是由光引起的,有着先声夺人的力量。色彩的三元素是: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性,是区别各种色彩的最精确的准则。色相又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而色相的区别就是由不同的波长来决定,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也要分不同的色相,如红色可分为鲜红、大红、橘红等,蓝色可分为湖蓝、蔚蓝、钴蓝等,灰色又可分为红灰、蓝灰、紫灰等。人眼可分辨出100多种不同的颜色。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不仅表现于物体照明程度,还表现在反射程度的系数上。可将明度分为九个级别,最暗为1,最亮为9,并划分出三种基调。
  1~3级为低明度的暗色调,给人沉着、厚重、忠实的感觉。
  4~6级为中明度色调,给人安逸、柔和、高雅的感觉。
  7~9级为高明度的亮色调,给人清新、明快、华美的感觉。
  纯度是色彩的饱和程度,也是色彩的纯净程度。纯度在色彩搭配上具有强调主题和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纯度较高的颜色则会给人造成强烈的刺激感,能够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也容易造成疲倦感,如果与一些低明度的颜色相配合则会显得细腻舒适。纯度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高纯度:8~10级为高纯度,产生强烈、鲜明、生动的感觉。
  中纯度:4~7级为中纯度,产生适当、温和的平静感觉。
  低纯度:1~3级为低纯度,产生一种细腻、雅致、朦胧的感觉。
  邻近色、对比色
  如今邻近色与对比色在装修中运用得比较多,装修中不仅要进行高度的归纳,还要用色彩表现出空间的丰富景象,与不同的元素相结合,才能够完美地展现出空间的魅力。
  邻近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在相邻的各个颜色中能够看出彼此的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色环上看就是两者之间相距90度,色彩冷暖性质相同,可以传递出相似的色彩情感。
  对比色可以说是两种色彩的明显区分,是在24色环上相距120度到180度之间的两种颜色。对比色可分为:冷暖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等。对比色拥有强烈分歧性,适当地运用能够加强空间感的对比和表现出特殊的视觉效果。
  包装设计与商品品牌内涵 1.3
  如果包装设计运用得巧妙,各种千变万化的形态、丰富的画面、醒目的色彩等多种元素的结合能够使包装设计有效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商品品牌内涵多是以品牌为主进行的包装设计,这样的包装手法能够更好地突出品牌形象以及它所承载的内涵品质,也可以在消费者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点:
  ◆具有统一的形式美感。
  ◆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促进商品销售。
  ◆具备良好的独特性和识别性。
  ……

前言/序言

  本书是笔者从事商品包装设计工作多年所做的一个总结,以让读者少走弯路、寻找设计捷径为目的。书中包含了商品包装设计必学的基础知识及经典技巧。身处设计行业,你一定要知道,光说不练假把式,因此本书不仅有理论、有精彩的案例赏析,还有大量的模块启发你的大脑,提升你的设计能力。
  希望读者看完本书以后,不只会说“我看完了,挺好的,作品好看,分析也挺好的”,这不是笔者编写本书的目的。希望读者会说:“本书给我更多的是思路的启发,让我的思维更开阔,学会了举一反三,知识通过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这才是笔者编写本书的初衷。
  本书共分7章,具体安排如下:
  商品包装设计的理论,介绍商品包装设计的概念、包装设计的4大元素、包装设计与商品品牌内涵的相关知识,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原理部分。?第1章
  商品包装设计的原则,包括实用性、商业性、便利性、艺术性、环保性、内涵性原则。?第2章
  商品包装设计基础色,从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黑、白、灰10种颜色,逐一分析讲解每种色彩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规律。?第3章
  商品包装设计的外观与材料,其中包括5种不同的外观和7种不同的材料。?第4章
  不同商品的包装设计,其中包括13种不同行业的商品包装设计的详解。?第5章
  商品包装色彩的视觉印象,包括10种不同的视觉印象。?第6章
  商品包装设计秘籍,精选13个设计秘籍,让读者轻松愉快地学习完最后的部分。本章也是对前面章节知识点的巩固和理解,需要读者积极动脑筋去思考。?第7章
  本书特色如下:
  ◎轻鉴赏,重实践。鉴赏类书籍只能看,看完自己还是设计不好,本书则不同,增加了多个动手的模块,让读者边看边学边练。
  ◎章节合理,易吸收。第1~3章主要讲解商品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第4~6章介绍外观与材料、不同商品的包装设计、色彩的视觉印象等,最后一章则以轻松的方式介绍13个设计秘籍。
  ◎设计师编写,写给设计师看。针对性强,而且了解读者的需求。
  ◎模块超丰富。案例解析、设计技巧、配色方案、设计欣赏、设计实战、设计秘籍在本书中都能找到,一次性满足读者的求知欲。
  ◎本书是系列书中的一本。在本系列书中读者不仅能系统地学习商品包装设计,而且还有更多的设计专业供读者选择。
  希望本书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趣味的模块讲解,能够打开读者的思路,避免一味地照搬书本内容,推动读者自觉多做尝试、多理解,增强动脑、动手的能力。也希望通过本书,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开启设计的大门,帮助你迈出第一步,圆你一个设计师的梦!
  本书由孙芳编著,其他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柳美余、苏晴、郑鹊、李木子、矫雪、胡娟、马鑫铭、王萍、董辅川、杨建超、马啸、孙雅娜、李路、于燕香、丁仁雯、张建霞、马扬、王铁成、崔英迪、高歌等。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和指正。
  编者
视觉叙事与品牌构建:现代营销策略深度解析 本书深入探讨了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企业如何通过精妙的视觉叙事和系统化的品牌构建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它并非一本关于具体执行技巧的工具书,而是聚焦于战略思维、用户心理洞察以及跨媒介整合传播的深度理论与实践分析集。 第一部分:消费者心智的导航图——理解现代购买行为的底层逻辑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彻底解构“购买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我们不再满足于描述“消费者喜欢什么”,而是深入挖掘“消费者为什么会喜欢”。 1. 认知偏差与决策捷径: 探讨人类大脑处理信息时依赖的启发式(Heuristics)和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我们将分析锚定效应、损失厌恶、从众心理在品牌建立初期如何被利用或需要被克服。重点关注这些心理学原理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价格、质量和信任度的即时判断。 2. 情感联结的神经科学基础: 深入研究品牌如何激活消费者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内容将涉及叙事结构如何触发同理心、怀旧感以及身份认同。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阐述那些超越产品功能本身,成功与消费者生活哲学产生共鸣的品牌故事的构建方法。这包括对“神话学原型”在现代商业语境下的重构与应用。 3. 体验经济下的感知价值塑造: 体验不再是附加值,而是核心产品的一部分。本章分析了从初次接触(触点设计)到售后服务全流程中,如何通过一致且令人难忘的体验,将“功能性价值”转化为“情感性溢价”。研究对象包括零售空间的气味、声音设计(Sonic Branding)以及数字界面交互的微观细节对整体品牌感知的影响。 第二部分:构建持久的品牌架构——从愿景到资产的系统工程 本部分着重于建立一个具有韧性、能够抵御市场波动的品牌核心结构。这关乎“我是谁”的清晰定义,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市场战略。 1. 核心价值定位(CVP)的精确提炼: 阐述如何通过市场细分、竞争性分析(不仅仅是产品比较,更是价值主张的比较)以及企业内在DNA的挖掘,找到那个既独特又具有市场吸引力的立足点。我们将教授如何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定义“不可替代性”。 2. 品牌身份(Brand Identity)的层次建模: 区别于静态的Logo或色彩规范,本章探讨的是动态的品牌身份体系。这包括品牌个性(Persona)、品牌声音(Tone of Voice)在不同沟通渠道(从正式报告到社交媒体回复)中的灵活适配,同时保持核心精神的一致性。我们将引入“品牌架构矩阵”,用以管理复杂产品线或多子品牌组合,确保母品牌光环效应的有效传递或隔离。 3. 价值链上的品牌承诺履行: 品牌不仅仅是市场部的工作。本章将引导读者审视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招聘到财务报告透明度等所有企业职能,如何共同兑现对外的品牌承诺。探讨供应链的道德采购和可持续性实践如何成为现代品牌信任度的重要基石。 第三部分:跨媒介的整合叙事与数字生态下的传播艺术 在碎片化信息环境中,如何确保品牌信息能够有效穿透噪音,到达目标受众的心中?本部分侧重于叙事如何在不同媒介平台间进行有机流动与再创造。 1. 叙事场景的适应性设计: 分析短视频、播客、沉浸式技术(如VR/AR)和传统印刷品在信息承载力上的差异。重点在于如何将一个核心的品牌故事,转化为适应不同媒介“最佳实践”的微小片段,实现“一源多用”的效率。例如,一个深刻的客户案例如何被提炼成15秒的TikTok脚本、一篇深度白皮书的核心论点,以及一场发布会的主题演讲。 2. 社区驱动的品牌共创: 探讨从“单向传播”到“对话生态”的转变。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建立有价值的在线和离线社区,激励用户成为品牌的倡导者和共同创造者。分析激励机制设计(如忠诚度计划的心理学基础)以及如何有效管理用户生成内容(UGC)的质量与一致性。 3. 数据驱动的叙事优化(非广告投放): 本章关注如何利用用户行为数据(而非仅仅是转化率)来优化叙事内容。分析哪些故事元素能够带来更长的停留时间、更高的分享率或更深层次的评论参与。讨论A/B测试在优化信息层次和情感触发点上的应用,从而实现叙事内容的迭代进化。 第四部分:品牌韧性与未来展望——应对不确定性的战略储备 本书最后一部分着眼于长期主义,探讨品牌如何在新挑战面前保持相关性和价值。 1. 危机沟通的预案与心理重建: 详细剖析品牌危机发生时的信息控制、透明度原则与道歉的有效性。重点不在于公关技巧,而在于如何在危机中迅速恢复核心价值的信任度,将潜在的破坏力转化为展现企业责任和价值观的机会。 2. 永恒价值与周期性趋势的平衡术: 如何在高频变化的消费者趋势中,坚守不变的核心价值?本章提供了一套方法论,用于区分哪些是需要快速适应的表面趋势(Fad),哪些是代表社会深层结构变化的长期宏观趋势(Trend),并指导品牌在两者间找到动态平衡点。 3. 价值的伦理考量与社会责任的内化: 现代消费者对品牌的道德要求日益提高。本章探讨了“意义营销”(Purpose-Driven Marketing)的陷阱与机遇。指导企业如何真诚地将社会、环境责任融入其商业模式,而非仅仅作为营销口号,从而建立起超越交易关系的深厚品牌忠诚。 本书旨在为高级营销管理者、品牌策略师以及追求深度思考的设计师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具有前瞻性的思维框架,用以驾驭复杂的现代商业环境,构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品牌资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编排逻辑,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量身定制的,行文流畅得像是有人牵着你的手在做一次系统而深入的行业导览。它从最基础的视觉规范讲起,逐步过渡到复杂的供应链管理对设计的影响,每一步的过渡都自然得让人感觉不到任何陡峭感。我尤其欣赏它在论述“品牌识别度”时,所采用的那些跨界对比案例,比如它将食品包装的色彩学与高端电子产品的极简主义美学进行了巧妙的融合阐述。文字的表达方式非常克制和专业,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每一个句子都饱含信息量,需要细细咀嚼才能体会其中的精髓。对于我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认知框架,让我能跳出“画图”的层面,从商业战略的角度去审视包装设计的价值链。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上的盛宴,光是捧在手里摩挲着那哑光与局部上光的质感对比,就已经让人心旷神怡。那个字体排版,看似随性却又精准地抓住了现代感与传统美学的平衡点,尤其是那个小小的图标设计,简洁有力,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个关于“完美呈现”的故事。我原本只是想找本工具书,没想到它在信息传递的载体本身——也就是装帧设计上,就先行一步,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内页的纸张选择也极为考究,厚度适中,纹理细腻,墨色的扩散和层次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想翻阅每一个篇章,去探究那些隐藏在印刷工艺背后的匠心。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远超出了我对于一本“手册”的预期,它更像是一件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让我对“设计”这件事的理解,瞬间上升了一个维度。

评分

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质量,绝对是业内顶尖水准。那些复杂的结构展开图,不是简单的线条勾勒,而是带有清晰的折叠指示和材质标注,清晰到仿佛可以直接拿去工厂打样。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包装测试环节时,那些模拟运输过程的动态图解,直观地展示了结构在不同应力下的表现,这对于评估设计方案的鲁棒性至关重要。而且,这些图表设计本身就极具美感,即便是技术性最强的部分,也保持了视觉上的愉悦感,这极大地降低了技术知识的学习门槛。它让“设计”从一个主观臆断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可被量化、可被验证的工程实践,这对于任何追求专业性的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评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沉浸在它对不同材质应用场景的案例分析中,那种详尽程度简直令人咋舌。它没有停留在“用什么颜色”这种肤浅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不同行业、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偏好,以及环保法规对材料选择的制约。比如,它对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包装的性能对比分析,不仅有数据支撑,更有大量的实物照片佐证其在货架陈列时的视觉冲击力变化。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如何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开箱惊喜感”,那几个立体结构的剖面图,复杂却又逻辑清晰,看得人拍案叫绝。这哪里是手册,这分明是一部微型的工业美学史,它教会我如何让一个简单的盒子,成为品牌与消费者进行深度情感交流的媒介,而不是一个等待被丢弃的容器。

评分

读完关于“标签与信息层级”的那几章后,我立刻回去审视了我手头正在做的几款产品包装。过去总觉得标签是信息的附属品,这次才发现,那是消费者做购买决策的“临门一脚”。书中对于“小字号可读性”的优化技巧,简直是实战中的救命稻草,包括不同光照环境下文字的对比度调整,以及如何巧妙地利用留白来引导视线,避免信息过载。它不仅提供了“What to do”,更提供了“Why to do”的深度论证。其中一个关于药品的安全包装设计案例,让我体会到设计肩负的社会责任感,那种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是教科书式的典范。这本书将设计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肃然起敬。

评分

还没看 好评吧

评分

书的内容过于倾向色彩设计,与书名本身有出入。

评分

很好的书,推荐购买。多看书,有好处。

评分

很好

评分

特别好,挺喜欢一次购书

评分

评分

还没看 不知道内容怎么样 看上去还不错

评分

价格很实惠。商品也很满意!

评分

到货速度很快,书也很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