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丛书 周易选译(汉英对照)

东方智慧丛书 周易选译(汉英对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闰瑞琳,尹红,杨阳 绘,张葆全,选释,吴思远 译
图书标签:
  • 周易
  • 易经
  • 中国哲学
  • 传统文化
  • 汉英对照
  • 智慧
  • 经典
  • 文化
  • 哲学
  • 预测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854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5180
包装:精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0
字数:197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周易》又名《易经》,《周易》全书用六十四卦为象征符号,并通过卦爻辞,把宇宙人生的种种情状和变化以及人们应如何避凶趋吉含蓄地表达出来,以期用以往的智慧指导人们当前和今后的行为。居上古的“五经”(《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经》)之首,在传统学术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也是“大道”之源,是一部包含着中华文化大智慧的著作。《周易选译》(汉英对照)精选《周易》中具代表性的100则,精确释析,精心翻译,汉英对照,并配绘精美插图,为英语人群阅读《周易》提供一个优质读本,实现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播。


作者简介

张葆全,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广西儒学学会名誉会长,广西儒学学会孔子学院名誉院长。

吴思远,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助理研究员。

关瑞琳、尹红、杨阳,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

汤文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刘志强,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目录

1.元亨利贞

2.潜龙勿用

3.君子终日乾乾

4.飞龙在天

5.亢龙有悔

6.保合太和,乃利贞

7.自强不息

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9.无位无民无辅而有悔

10.与天地合其德

11.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12.厚德载物

13.直、方、大

14.龙战于野

1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16.磐桓,利居贞

17.发蒙,利用刑人

18.讼以中正为吉

19.师出以律

20.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21.履道坦坦

22.天地交而万物通

23.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24.天地不交,“否”

25.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26.君子以类族辨物

27.应乎天而时行

28.谦,亨

29.谦谦君子

30.天地以顺动

31.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32.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33.神道设教

34.明罚敕法

35.文明以止,人文也

36.厚下安宅

37.多识前贤往行

38.慎言语,节饮食

39.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40.以常德行,习教事

41.柔丽乎中正

42.以继明照于四方

43.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44.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45.远小人,不恶而严

46.非礼弗履

47.自昭明德

48.内文明而外柔顺

49.正家而天下定

50.言有物而行有恒

51.以同而异

52.反身修德

53.惩忿窒欲

54.损上益下,民说无疆

55.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56.顺德,积小以高大

57.致命遂志

58.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59.汤武革命,顺天应人

60.正位凝命

61.恐惧修省

62.动静不失其时

63.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64.女承筐无实

65.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66.申命行事

67.朋友讲习

68.天地节而四时成

69.制数度,议德行

70.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71.思患而豫防之

72.慎辨物居方

73.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74.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75.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76.观象玩辞,观变玩占

77.乐天知命故不忧

78.一阴一阳之谓道

79.生生之谓易

80.言行,君子之枢机

8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82.言语为乱阶

83.慢藏诲盗

84.极深而研几

85.开物成务

86.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87.《易》有太极

88.河图洛书

8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90.刚柔立本,变通趣时

91.穷则变

92.同归而殊途

93.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94.待时而动

9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96.安不忘危

97.见几而作

98.唯变所适

99.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100.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精彩书摘

1.元亨利贞

【原文】

乾:元亨,利贞。

《周易·乾》

【释文】

《乾》卦:非常亨通,坚守刚健之道是有利的。

【解析】

这是《乾》卦的卦辞。《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

第一卦,上下卦都是“乾”。“乾”代表天,其性为“刚健”。《乾》

卦的六爻都是阳爻,从“初九”到“上九”,以“龙”为“象”,

通过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的描写,展示了六个时

位,六种状态,六种应变的态度和做法,表示任何事情,甚至我们

的人生,往往都会经历孕育、发生、发展、高峰、衰落再到重生的

过程,从而昭示人们,必须坚守刚健之道,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勇往直前,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一步步走向成功。

1. Sublimity, Success, Power to further and Power to persevere

【Text】

The Creative hexagram manifests itself in four attributes of sublimity, success, power to further and power to persevere.

(Book of Changes·The Creative)

【Commentary】

This entry is the judgment of the Creative hexagram. Symbolizing heaven, it ranks first among all Sixty-four Hexagrams and possesses the “strong” character. All six lines are yang lines (undivided lines), from “Nine at the beginning” to “Nine at the top.” The descriptions of hidden dragon, appearing dragon, vigilant dragon, wavering dragon, flying dragon and arrogant dragon demonstrate six different phases, states, attitudes and methods toward changing circumstances, all of which indicate that all matters in the world will experience a repeated cycle: incubation, birth, growth, maturity and decline. This hexagram tells us that we must draw strength from within and remain untiring, and that we should march forward fearlessly and patiently till success is achieved.


前言/序言

总 序

文化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季羡林先生曾指出,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文化一旦产生,就必然交流,这种交流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由于文化交流,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才能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才能形成今天世界上万紫千红的文化繁荣现象。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亦然,并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中国与东盟许多国家地理相接,山水相连,不少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着跨居、通婚现象,这为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地理与人文基础。其次,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起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中国与东盟诸多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民族进行思想与文化对话,自然离不开翻译。翻译活动一般又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类。有史记载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口译活动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但严格意义上的笔译活动则出现在明代,至今已逾五百年的历史。

在过去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东盟国家大量地译介了中国的文化作品,其中不少已经融入到本国的文化中去。中国译介东盟国家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以文字为载体的相互译介活动,更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推上了更高的层次。

2013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与东盟携手开创了合作的“黄金十年”。他呼吁中国与东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新的“钻石十年”。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于是,把中华文化的经典译介至东盟国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还蕴含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所谓交流,自然包括“迎来送往”,《礼记》有言:“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中国与东盟国家一样,既翻译和引进外国的优秀文化,同时也把本国文化的精髓部分推介出去。作为中国最具人文思想的出版社之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构想了“东方智慧丛书”,并付诸实践,不仅是中国翻译学界、人文学界的大事,更是中国与东盟进行良好沟通、增进相互了解的必然选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作为翻译工作的主要承担方,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东盟语言文字的翻译优势。三个单位的合作将能够擦出更多的火花,向东盟国家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认为,“文化交流是新的全球化现象”。 我们希望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与时代趋势,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是为序。

刘志强



《东方智慧丛书:周易选译(汉英对照)》 一、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瑰宝——《周易》概述 《周易》,一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经典,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之一,更被誉为“东方智慧的源泉”。它不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蕴含着宇宙万物运行规律、人生哲理、政治智慧、道德修养的百科全书。其成书年代久远,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历经春秋战国、秦汉等多个朝代的增补、注释和阐释,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周易》体系。 《周易》的核心思想在于“变易”。它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而这种变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不易”与“变易”的辩证统一。“不易”是指事物变化的根本法则,而“变易”则是法则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这些规律的认知和把握,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顺应自然,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和谐发展的目标。 《周易》的构成主要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经”部分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由六个爻组成,卦象和爻辞是其核心内容。卦象是象征性的图形,代表了某种特定情境或事物的发展趋势;爻辞则是对卦象的解读,阐述了在该情境下的吉凶祸福,以及应采取的行动和态度。 “传”部分则是由历代圣贤对《周易》经文的解释和发挥,其中最重要的是“十翼”,即《彀辞传》、《象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这些传文不仅深化了对卦爻辞的理解,更将《周易》的思想体系扩展到了哲学、伦理、政治等诸多领域,使其成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智慧之书。 《周易》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核心概念包括: 阴阳五行: 这是《周易》理解世界的基本框架。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基本力量,五行(金、木、水、火、土)则代表了物质的五种基本属性和相互关系。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构成了万物生生不息的动力。 天人合一: 《周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天道,才能实现自身的和谐与发展。 中庸之道: 提倡不偏不倚、适度适中的处世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过激或不足,寻求一种平衡的状态,才能保持稳定和长久。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是《周易》所倡导的两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个人应积极进取,不断努力;“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强调个人应宽厚仁慈,包容万物。 二、《周易》的深远影响与当代价值 《周易》自诞生以来,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化、哲学、政治、经济、艺术、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哲学思想: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源头,其辩证思维、变化观、天人观深刻影响了儒家、道家等主要哲学流派,并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与军事: 《周易》中的许多思想,如“以人为本”、“顺势而为”、“审时度势”等,都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决策和军事战略的制定中,为历代帝王和将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文化艺术: 《周易》的卦象、象征意义,以及其蕴含的宇宙观,为中国的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表现素材。 伦理道德: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伦理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准则,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 现代应用: 尽管《周易》诞生于古代,但其蕴含的智慧和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变化中的不变,寻求平衡与和谐,应对不确定性,这些都是《周易》能够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例如,在商业管理中,预测市场变化、制定灵活策略;在个人成长中,认识自身优势劣势,把握人生机遇;在社会治理中,处理复杂矛盾,寻求共赢局面,都可以在《周易》的智慧中找到深刻的共鸣。 三、《周易选译(汉英对照)》的价值与意义 《东方智慧丛书:周易选译(汉英对照)》旨在将这部中华文化的瑰宝以更加 accessible 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智慧,又受限于语言障碍的读者。 汉英对照,跨越语言鸿沟: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汉英对照的编排方式。这不仅为英语母语者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触《周易》原文及其精髓的窗口,也为中国读者在理解英文翻译时,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原文的含义,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理解。通过对照阅读,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原文的意境和翻译的准确性,从中学习到经典的表达方式。 精选译文,突出核心智慧: 《周易》内容浩瀚,初学者往往望而却步。《周易选译》在内容上进行了精心挑选,选取了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周易》核心思想的卦象和爻辞。并通过专业的翻译和注释,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深意,使读者能够快速抓住《周易》的精髓,理解其重要的哲学概念和人生智慧。 “东方智慧丛书”的定位,彰显文化价值: 作为“东方智慧丛书”的一部分,《周易选译》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翻译作品,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智慧的载体。它邀请读者一同踏上探索东方智慧的旅程,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从中汲取应对现代生活挑战的灵感和力量。 面向全球读者的文化桥梁: 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周易选译(汉英对照)》以其科学严谨的编排和高质量的翻译,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理解东方思维模式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学习与研究的宝贵工具: 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中国文化、汉学研究等领域的学生和学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学习和研究工具。通过对照原文与译文,可以深入分析其语言特点、哲学内涵,为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于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文化启迪。 四、 结语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集大成者,其思想穿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东方智慧丛书:周易选译(汉英对照)》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让我们能够以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去学习、去理解、去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不仅能领略《周易》的博大精深,更能从中汲取智慧,启迪人生,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并在变动不居的时代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质量,我个人认为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原文进行字面转换,更重要的是,译者似乎花了大量的心思去捕捉和传达《周易》中那种深邃的哲理和文化的意境。很多原本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在英文的对照下,变得豁然开朗,尤其是一些关键概念的对应词汇选择得非常精准到位,既保留了古文的韵味,又符合现代读者的理解习惯。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周易但又苦于古文功底不足的读者来说,这种汉英对照的形式简直是如虎添翼,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照系,让人可以在不同的语言维度上去理解同一句话的内涵。我常常会同时对照中英文来回阅读,这种跨语言的对比阅读,极大地加深了我对易理的理解,比单纯阅读单一语言的版本要深刻得多。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其本身的定价,尤其对于那些需要进行跨文化交流或研究的学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桥梁。我曾经尝试向一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朋友介绍周易,但总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材料能够让他们快速上手。现在有了这本高质量的汉英对照版本,我感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推荐读物。它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对译,更像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转译,让西方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接触到东方思想的精髓。从使用体验上来说,它足够精美到可以作为馈赠佳品,内容上又足够深刻到可以作为案头常备的参考书目,这种双重属性,使得它在众多同类书籍中显得尤为突出和珍贵。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很有分量,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摸上去很舒服。封面那种古朴又不失典雅的风格,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种沉静的阅读氛围中。尤其是那个书脊的设计,排版布局都很讲究,放在书架上绝对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作为一名中华文化的爱好者,我非常看重书籍的实体呈现,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了真功夫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让人在翻阅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一种对经典的敬意。我本来还担心这么专业的译本会不会在印刷上有所疏漏,但仔细翻阅后发现,无论是文字的清晰度还是版面的排布,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体验,让人愿意花时间去仔细研读其中的精妙之处。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传统文化的学习者,我一直试图寻找那种既有学术严谨性又不失可读性的周易读本,而这套书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个需求空白。它在学术性的注释上做得很扎实,对于一些典故和术语的考证清晰明确,没有那种故弄玄虚的空洞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和理性的态度去解读古人留下的智慧结晶。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书中的解释深信不疑,也为我后续的更深层次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对照英文来看那些复杂的概念时,会发现这种多角度的审视,能够有效避免单一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偏差,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想要系统、全面学习易经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

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是这本书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它并非是将《易经》的六十四卦简单地罗列出来,而是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组织,挑选出那些最具有代表性和学习价值的部分进行深入的阐释。这种取舍非常体现了编者的专业素养和对初学者的关怀。章节的过渡非常自然流畅,使得原本可能让人望而生畏的经典,变得更容易被接受和消化。我发现,编者在解释卦象和爻辞时,往往会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或普遍的哲学思考进行阐发,这使得那些古老的智慧不再是高悬于空的理论,而是真正能指导我们日常决策的实用工具。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学习的热情,不会轻易产生疲倦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