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

古尊宿语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 赜藏主 著,刘德军 编
图书标签:
  • 佛教
  • 语录
  • 古籍
  • 经典
  • 禅宗
  • 智慧
  • 修身
  • 养性
  • 中国传统文化
  • 心灵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1292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6817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00
字数:75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古尊宿”是指古时的大德高僧。此书将五家七宗的门庭宗旨尽数展现,从中可以体会古尊宿的一腔热血与悲悯之心。要想了解禅宗,这就是必读书。



内容简介

原称《古尊宿语》。南宋魏杞的孙女觉心居士重加扩充刊印,计收录南岳下三十二位,青原下五位禅师的语录,其中又以临济一宗为特重。此书可以让读者深刻领会禅门的宗旨,即知道“心”的落处。


作者简介

《古尊宿语录》,48卷,宋·赜藏主辑。赜藏主生平无可考。此书原称《古尊宿语》,收语录二十家。南宋魏杞的孙女觉心居士(魏莹)有感于原板漫失,两浙丛林难以看到,因此出资,对此书重加扩充刊印,计收录南岳下三十二位,青原下五位禅师的语录。其中又以临济一宗为特重,由此可见其影响。


精彩书评

  作为语录,它的作用不同于灯录,灯录反映的是师承血脉,而语录强调的是宗门家风。灯录侧重的是因缘,因此故事性较强,读起来比较有趣味。语录讲的是道理,虽说故事性较差,且多为长篇大论,却可以让读者深刻领会禅门的宗旨。


  《古尊宿语录》就像一副清凉散,灭的是心头火。只有火灭,才能心平,心平才能“眼正”。心平眼正所以达摩祖师九年面壁,二祖依位而立,六祖大师说个“无念”,马大师说个“平常”。一有不平,百弊丛生,世间矛盾大多因此引起。


精彩书摘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师乃云:“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道流,只如自古先德皆有出人底路。如山僧指示人处,只要你不受人惑,要用便用,更莫迟疑。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自信不及,即便茫茫地徇1一切境转,被佗万境回换,不得自由。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不别。你欲得识祖佛么?只你面前听法底是。学人信不及,便向外驰求。设求得者,皆是文字胜相,终不得他活祖意。莫错。诸禅德,此时不遇,万劫千生轮回三界,徇好境掇去驴牛肚里生。

  师示众云:“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人云:向外作工夫,总是痴顽汉。你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境来回换不得。纵有从来习气、五无间业,自为解脱大海。今时学者总不识法,犹如触鼻羊,逢着物安在口里。奴郎不辨,宾主不分。如是之流,邪心入道,闹处即入,不得名为真出家人,正是真俗家人。夫出家者,须辨得平常真正见解,辨佛辨魔,辨真辨伪,辨凡辨圣。若如是辨得,名真出家。若魔佛不辨,正是出一家入一家,唤作造业众生,未得名为真出家。只如今有一个佛魔,同体不分,如水乳合,鹅王吃乳2。如明眼道流,魔佛俱打。你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浮沉。”

  问:“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垂开示。”

  师云:“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实有。如真正学道人,念念心不间断。自达磨大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人惑底人。

  后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从前虚用功夫。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若第一句中得,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得,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得,自救不了。”

  黄檗因入厨次,问饭头:“作什么?”饭头云:“拣众僧米。”黄檗云:“一日吃多少?”饭头云:“二石五。”黄檗云:“莫太多么?”饭头云:“犹恐少在。”黄檗便打。饭头却举似师,师云:“我为汝勘这老汉。”才到,侍立次,黄檗举前话,师云:“饭头不会,请和尚代一转语。”师便问:“莫太多么?”黄檗云:“何不道来日更吃一顿?”师云:“说什么来日,即今便吃。”道了便掌,黄檗云:“这风颠汉,又来这里捋虎须。”师便喝,出去。后沩山问仰山:“此二尊宿意作么生?”仰山云:“和尚作么生?”沩山云:“养子方知父慈。”仰山云:“不然。”沩山云:“子又作么生?”仰山云:“大似勾贼破家。”

  ……



《古尊宿语录》:一窥禅宗高僧的智慧与修行 《古尊宿语录》并非一本描绘奇幻冒险、缠绵悱恻爱情,或揭示惊天秘密的书籍。它是一部庄严而深邃的著作,它所呈现的,是历代禅宗大德们在生死大事上的体悟与实践,是他们洞悉世情、勘破虚妄的智慧光芒。若您翻开此书,期待的是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亦或是提供具体的实用技巧,那么,您或许会感到一丝陌生,甚至不解。 这部著作的核心,在于“语录”。它不是作者凭空捏造的故事,也不是为了娱乐大众而编撰的段子。而是将禅宗祖师们在讲经说法、接引学人、勘验徒众时的真实言行,经过整理、汇编而成。这些“语录”字字珠玑,句句是禅,它们往往以极简练、极具冲击力的方式,直指人心,破除学人习以为常的知见与执着。 想象一下,在古代的禅林中,一位历经无数修行、彻悟法性的大德,面对前来求法的僧人或居士,他不会像世俗的老师那样,从基础的 ABC 教起。他所说的,往往是当下的一问一答,是生死关头的点拨,是迷悟之间的辨析。例如,当有人问及“什么是佛法?”时,一位尊宿可能不会详细阐述佛陀的教义,而是掷地有声地说:“庭前柏树子!”或者,“搬柴运水,尽是佛法!”这种看似玄奥的回答,并非故弄玄虚,而是要让提问者跳出头脑中固有的概念与框架,去体会当下生活中的真实,去觉察那不假外求的清净自性。 《古尊宿语录》汇集了众多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公案”与“机锋”。公案,是祖师们用以测试学人修行程度的手段,它往往是一段简短的对话或行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禅理。学人若能参透公案,便如同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机锋,则是祖师们在辩论、问答中展现出的智慧与辩才,它犀利而精准,能够瞬间击破对方的错误见解,引导其走向正途。 因此,阅读《古尊宿语录》,需要一种特殊的“阅读方式”。它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进去。当你看到一句语录,你不妨问问自己:“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祖师为什么要这么说?我对此有何感受?”这种自我提问、自我反思的过程,便是参学的开始。它如同在黑暗中摸索,通过不断地触摸、感知,最终找到那盏指路的明灯。 这部书所探讨的内容,并非关于尘世的权力斗争,也非描写个人的恩怨情仇。它触及的是人类最根本的问题: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何而生?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与自在?它剖析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贪嗔痴慢疑,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层层包裹住我们的清净心。 比如说,书中可能会出现关于“我执”的讨论。什么是“我执”?它就是我们对“我”这个概念的坚固不舍,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独立的“我”存在。然而,禅宗认为,这种“我”是虚幻的、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当我们紧紧抓住这个虚幻的“我”时,便会产生种种烦恼与痛苦,如恐惧、贪婪、嫉妒等等。《古尊宿语录》中的祖师们,便是通过各种方式,来打破学人根深蒂固的“我执”,让他们看到“无我”的真实。 又比如,关于“生死”的探讨。在世俗的认知中,生与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状态,生死之间充满了未知与恐惧。但禅宗认为,生与死本是同一体,是生命流转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果一个人能够彻悟生命的实相,便能超越生死二元的对立,获得真正的安详。书中那些祖师们的开示,便是帮助学人直面生死,勘破生死,从而在生时安然,在死时自在。 《古尊宿语录》的语言风格,也与一般的书籍截然不同。它往往简洁、直接,甚至显得有些“粗糙”和“不合逻辑”。这是因为,禅宗的智慧,往往难以用世俗的语言来准确表达。禅师们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甚至故意打破语言的常规,以此来绕过意识的阻碍,直触学人的心田。例如,一个禅师可能会让学人去“斩断”自己的脑袋,或者去“吃”石头。这些话语在字面上看来是荒谬的,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是引导学人超越概念,进入实证的途径。 这部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提供多少“知识”,而在于它能激发多少“觉照”。它不是一本供人消遣的读物,而是一本需要人“参”的书。当你阅读时,如果你感到不解,感到困惑,甚至感到被“冒犯”,那恰恰说明你可能已经开始触及到它的核心了。因为禅宗的修行,往往就是从这种“不解”和“困惑”中开始的。 总而言之,《古尊宿语录》是一扇通往禅宗智慧殿堂的大门。它不是一本易于理解的教科书,也不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它是一部需要用生命去体悟,用心灵去感应的经典。它所呈现的内容,是关于如何超越二元对立,如何勘破生死,如何回归清净本心的智慧与修行法门。若您怀着一份虔诚与求索之心,去细细品味,去反复参究,您或许能在其中找到一份久违的宁静,一份真正的自在。而它所带来的,将是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对自身潜能的全新发掘。它不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叙述,而是关于“内在世界”的探索。它不是关于“如何去做”,而是关于“如何去觉”。

用户评价

评分

拿起这本书时,最先感受到的是它独特的重量感和结构上的平衡。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平装书,而是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让人觉得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故事。书的开本适中,拿在手里正好可以单手握持,方便在通勤路上或睡前阅读。书页的厚度适中,既保证了良好的手感,又不会因为太薄而显得廉价。我特别喜欢这种在舒适度和质感之间取得完美平衡的设计。这种对书籍物理属性的重视,往往暗示着内容本身也经得起推敲。这本书的整体制作工艺,展现出一种对传统书籍制作的尊重,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纸张质感非常特别,摸起来有一种粗粝而又温润的感觉,与现在流行的光滑纸张截然不同。这种触感让我联想到过去一些老旧的线装书,虽然我无法确定这本书的具体年代,但它的风格无疑是向传统致敬的。书页的裁切边缘也处理得很有心思,不像现代书籍那样锋利,反而带有一种圆润的过渡。装订方式似乎也比较传统,整体看起来非常扎实耐用。对于喜欢纸质书的读者来说,光是持有和翻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很有特点,字距和行距都经过仔细考量,阅读起来感觉很舒适,不会有那种被文字塞满页面的压迫感。我喜欢这种留白恰到好处的设计,让人在阅读时能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评分

这本书的油墨印制效果令人赞叹,字迹清晰,墨色均匀,几乎没有出现洇墨或模糊的现象。对于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籍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我注意到书中的插图(如果有的话,根据我的观察)线条处理得非常细腻,即便是小小的细节也毫不含糊。整体的印刷质量,完全达到了精装书的水准,给人一种高品质的感觉。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体现了制作者的专业素养。当我翻动书页时,那种轻微的沙沙声,也比一般书籍更悦耳,仿佛在提醒你,这是一本值得被珍视的作品。好的印刷是阅读体验的基石,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充满了匠心,特别是封面的设计,用色低调而沉稳,图案的选取也很有讲究,让人在众多书籍中一眼就能被它吸引。它没有使用当下流行的那种花哨设计,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内敛、更具底蕴的风格,这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书脊的设计也十分巧妙,在平放或竖放时,都能感受到它独特的立体感。我个人非常注重书籍的“颜值”,这本书无疑是符合我的审美的。它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装饰品,与我收藏的其他书籍搭配起来,显得格外和谐。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内容,但仅凭外在的精致和用心,我已经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这本书的重视了。

评分

最近淘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虽然内容我还没细读完,但光是闻着那股陈旧的书墨香,就觉得充满了故事感。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典雅,封面上的字体排版有一种古典韵味,让我忍不住想去探寻它背后承载的岁月痕迹。初翻阅时,那些泛黄的纸张和略带磨损的书脊,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它历经的沧桑。我特别喜欢这种带有历史感的物件,总觉得它们比崭新的印刷品更能触动人心。这本书的重量拿在手里恰到好处,让人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适合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虽然我还没深入研究它的具体内容,但仅仅是这种实体书的质感,就已经让我感到非常满足了。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时间,沉浸在这本书的世界里,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评分

纸质印刷一般

评分

原本以为是软装的,拿到手发现尽然是精装,而且装帧精良哦。

评分

中华文化需要慢慢品味,印刷精美,包装完好。物美价廉。

评分

懵懵懂懂朦朦胧胧难解者也,会心需独具!

评分

不错的书,内容丰富,最喜欢到京东买书咯

评分

书的内容不错,价格便宜。

评分

评分

现在买书基本上首选京东,价格不错,关键物流好,表扬下我们的配送王师傅,很负责。

评分

懵懵懂懂朦朦胧胧难解者也,会心需独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