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奈的绘画:米歇尔·福柯,一种目光
作者:米歇尔·福柯
ISBN:ISBN978-7-5649-2616-8
定价:52.00元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分类:艺术/哲学
内容简介
1971年,米歇尔·福柯在突尼斯做了一场关于马奈的重要讲座,对其十三幅绘画作品加以评论。此次讲座虽不为大众所熟知,却十分重要。2001年,马里沃尼·塞宗汇集了一批福柯研究专家和艺术史专家,借助自1971年以来有关马奈的研究,回顾并重新思考福柯的这篇文章。本卷同时包含了福柯的讲座文章和2001年部分与会者的文章。
作者简介
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影响。
目录
1引言
15马奈的绘画
63米歇尔·福柯,一种目光
65福柯在突尼斯(拉什达·特里基)
90马奈或观者的不安(卡罗尔·达龙-于贡)
119正面/反面,或移动的观者(大卫·玛丽)
141“啊,马奈……”(蒂里·德·杜夫)
——马奈是如何构建《弗里–贝尔杰酒吧》的
171福柯的现代主义(卡特琳娜·佩雷)
197美学中的话语形成(多米尼克·夏托)
217艺术与能说的目光(布朗迪娜·格里热)
233画面的权利(克洛德·安贝尔)
267译后记
封底文字:
1971年,米歇尔·福柯在突尼斯做了一场关于马奈的重要讲座,对其十三幅绘画作品加以评论。这场著名的讲座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让我们来简短回顾一下福柯在讲座最后所得出的结论:
马奈不一定发明了非表象性绘画,因为马奈的全部作品都是表象性的,但他在表现技巧中使用了绘画的基本物质元素,所以说,他正在发明一种,如果愿意的话,物-画,实物-绘画,而这正是人们最终可以摆脱表象本身,用油画纯粹的特性以及其本身的物质特性,发挥空间作用的基本条件。
2001年,马里沃尼·塞宗汇集了一批福柯研究专家和艺术史专家,借助自1971年以来有关马奈的研究,回顾并重新思考福柯的这篇文章。本卷同时包含了福柯的讲座文章和2001年部分与会者的文章。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强烈冲击,在于其对“观看”这一行为的彻底解构。它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将“观看”这一日常行为,置于一个巨大的、由历史、社会制度和权力机制构筑的熔炉中进行冶炼。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是如何观察周遭的一切,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视角,究竟是多么根深蒂固且难以撼动的“牢笼”。作者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关的案例和论证,最终指向了一个核心的困境:当我们试图“看清”某事物时,我们是否也同时被另一种我们看不见的力量所“塑造”和“定义”?这种反思的深度,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依然无法轻易回归到那种“无意识观看”的状态。走出房间,街道上的行人、广告牌上的图像,都带上了一层新的、令人不安的复杂性。这本书改变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如何知道自己正在观看”的那个基础认知。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脉络如同迷宫般复杂,作者似乎在刻意地引导读者在各种看似不相关的历史碎片和理论假设中穿梭。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梳理那些散落在字里行间的线索,试图拼凑出一个清晰的图像。然而,每一次我自以为接近真相时,笔锋又倏然一转,将我带入了另一个更为深奥的哲学境地。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间堆满了古董和禁书的阁楼里摸索,每当你以为找到了一件珍宝,却发现它只是另一件通往更深层秘密的钥匙。书中对特定历史事件的引用,往往带着一种解构的意味,它不是简单地叙述“发生了什么”,而是更专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发生”,以及这种“看待”本身如何建构了我们所理解的现实。这种对视角和权力结构的持续审视,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挑战,却也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尽管这种满足感并非来自于轻松的理解,而是来自于成功穿越了一片思想的荆棘丛。它要求读者放下既有的知识框架,以一种近乎于“赤裸”的状态去迎接作者抛出的每一个论断,这无疑是对传统阅读习惯的一种颠覆。
评分整本书的节奏感处理得极其精妙,仿佛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高潮与低谷的转换自然流畅,但其内在的张力却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那些描述性的段落,如同细腻的油画笔触,将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你几乎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气味,感受到光影在物体表面变幻的质感。然而,这种对感官世界的描摹,并非仅仅为了美学上的愉悦,它似乎总在暗中服务于某种更宏大的结构分析。作者处理细节的方式,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精确性,每一个措辞,每一个停顿,都像是经过了千百次的斟酌和打磨。读到某些章节时,我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句子,思考其中蕴含的语法结构和词语选择是如何强化了其论点。这种对语言本身的极端敏感度,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件由文字构筑而成的艺术品,其形式和内容达到了惊人的统一。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部作品的非线性叙事手法是其最具挑战性也最迷人的特点之一。它拒绝按照传统传记或历史书的规范来组织材料,而是像一幅复杂的挂毯,各个角落的图案都在互相呼应,但你必须走近、拉开距离、甚至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才能捕捉到它们之间的隐秘关联。书中对某些概念的反复触碰和不同角度的阐述,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深化。每一次重提,都因为前文积累的新信息而获得了新的维度和更深的含义。这要求读者必须保持极高的专注度,否则很容易在某次跳跃中迷失方向。这种处理方式成功地模拟了思想本身的生成过程——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系列试错、连接和重新定义的循环。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多维度的、不断在“显现”与“隐藏”之间摇摆的理论景观。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学术“远征”。它需要的不只是智力上的投入,更需要一种近乎于宗教般的热忱去追随作者的思路。与其说是在阅读一个既定的文本,不如说是在参与一个持续的、自我建构的思考过程。书中引用的那些晦涩难懂的典籍和哲学家的论述,起初让人望而却步,但作者高明的之处在于,他总能找到一种方法,将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理论,巧妙地系于具体的、可感知的现象之上。每一次成功理解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都会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但这种喜悦往往是短暂的,因为作者很快就会引入新的变量,提醒你,你所理解的“清晰”,不过是另一个阶段性的错觉。对于那些寻求轻松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剂猛药,但对于那些渴望与思想进行深度搏斗的人而言,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智力盛宴。
评分福柯+马奈哎,还能说啥。读起来了!
评分这个月活动很频繁,力度很大,继续收书
评分一篇文章,一批其他人的学术评价,一次会议文集
评分????马奈的绘画:米歇尔·福柯,一种目光
评分上河卓远的书,和布朗肖的书包装基本上差不多。没想到这个价钱这么薄。感觉好亏,不过装帧确实不错
评分一篇文章,一批其他人的学术评价,一次会议文集
评分不错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京东的送货速度绝对爽过瘾,让人很感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