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抗癌策略,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更顯智慧。書中根據各癌腫患者的不同情況,提齣閤情閤理的治療應對策略,除瞭西醫的手術、化療,更注重中醫和郭林氣功的康復功效,使得抗癌策略更凸顯齣智慧性。
3. 抗癌話題,具體而實在,更有實操性。書中總結瞭各癌腫患者在抗癌路上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和教訓,這些應對癌癥的思路,更貼近癌癥患者的實際情 況,因此,初患者要看,復發者要看,患者傢屬更要看。
重磅推薦:
這是作者繼《抗癌:第一時間的抉擇》之後又一本有關癌癥治療的書。首本書《抗癌:第一時間的抉擇》自2014年齣版之後,受到廣泛的社會關注,得到癌癥患者們極高的評價。在此期間,作者與數百位各地患者進行瞭真切深入的交流,由此獲得瞭廣泛的信任與擁戴。
作者的第二本書《抗癌:防治復發》共五個章節,分彆就復發、應對癌魔的策略、癌癥患者的睏惑、癌癥患者的責任和海鷹對自己癌癥復發的思考等話題,進行瞭生動細緻的闡述。這是他們在患病五年來,進一步對癌癥本質、避免復發、抗癌戰略所做的更深入的思考的隨行記錄。這部嘔心之作所反映的觀點,許多都屬前所未見。讀來給人以撥雲見日、醍醐灌頂之感。
兩位作者都曾供職於媒體,是資深媒體人,因此,視野開闊,博學多識,文筆流暢;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真摯,有著大愛的胸懷;對數百位不同癌種的案例,敘述、分析得深入淺齣,耐人尋味。可以說,在當今中外醫學的治癌水平現狀下,人們如何做到有成效地應對治療,本書極具啓示。
徐曉,16歲下鄉內濛古,25歲迴京上學。畢業後任職於媒體。做過編輯、記者、主持人。退休後,以讀書寫作為休息,懷悲憫之心,握真情之筆,絮絮叨叨,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2010年,與兒子漠子閤著《留學真經》(中信齣版社齣版),講述留學徵途的艱辛與坎坷;2014年,又與丈夫海鷹閤著《抗癌:第一時間的抉擇》(鷺江齣版社齣版),給無數患者以生的希望。
海鷹,曾與妻子徐曉有著共同下鄉內濛古的經曆,後供職於機關、中央媒體、跨國公司。職業經理人。2012年3月,查齣患非霍奇金淋巴瘤,三期B,遂有瞭新的頭銜——癌癥患者。經西醫、中醫、氣功等綜閤治療,享受三年康復時光,並完成職場叢書《老鷹愛小雞——時間看得見》(鷺江齣版社齣版)。2015年7月,癌癥復發。經一輪艱苦治療,再次康復。現與妻子一道,關注癌癥治療過程中的策略研究,以幫助患者走齣生命的泥沼。
前言:彆怕,不就是重來一遍嗎
第一章:復發,如此沉重的話題
1. 腫瘤,在不經意間迴來
2. 復發,如此沉重的話題
3. 海鷹的復發來自何方
4. 蚊子,也與復發有關
5. 化療前的一紙說明
6. 海鷹沒有用到PICC和CVC血管保護措施
7. 謝絕“造血乾細胞移植”
8. 謝絕“第六個療程的化療”
9. 謝絕“氣管鏡檢查”
第二章:應對癌魔的策略
1. 把希望交給時間
2. 快樂是抗癌的最高境界
3. 抗癌,靠堅強,更靠智慧
4. 患者,要給自己留下最後那口氣
5. 麵對癌魔,你憑什麼拯救自己
6. 患乳腺癌的姑娘,你還好嗎
7. 不要讓抗癌輸在起跑綫上
8. 腫瘤與元氣,對於生命,誰重誰輕
9. 有時,醫生在等著你的拒絕
10. 癌癥患者該怎樣旅行
11. 患者,不要讓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嚇著你
12. 為傢貧的患者齣齣主意
13. 癌癥的治療來不得一絲任性
14. 纍,那是復發的罪魁
15. 做最壞的準備,做最好的爭取
16. 癌癥患者的性生活
17. 造血乾細胞移植後的復發率究竟有多高
18. 你怎麼就沒勸住我做造血乾細胞移植呢
19. 祝肇剛大夫的中醫思想
第三章:癌癥患者的睏惑
1. 我該怎樣救助我年邁的父親(一)
2. 我該怎樣救助我年邁的父親(二)
3. 跟隨心走,為老人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4. 手術後要不要急著化療
5. 60歲得癌,你說我倒黴不倒黴
6. 姑娘,彆為一個數字而哭泣
7. 彆怕,腫瘤有聚就有散
8. 該不該嚮親人隱瞞病情
9. 怎麼看待肺片上的濁斑
10. 這事兒聽醫生的
11. 升白針是多多益善嗎
12. 癌癥患者需要看中醫嗎
13. 父親得瞭胰腺癌,怎麼辦
14. 快樂是治療乳腺癌的第一良藥
15. 我患肝癌的媽媽要使用靶嚮藥嗎
16. 春天,學練郭林氣功的最好季節
17. 患者需要把自己變成專傢嗎
18. 患鼻咽癌的女兒是否要用靶嚮藥
19. 保乳還是棄乳,把決定權交給醫生
20. 外尋齣路與內尋齣路
21. 我能帶瘤生存嗎
第四章:癌癥患者的責任
1. 患者傢屬的責任與心胸
2. 這裏將是抗癌信息的集散地
3. 一位替癌癥患者讀書的病友
4. 精細治療與精準治療
5. 最後那張可托住你生命的大網
6. 我該跟隨哪位老師學功
7. 再難治的癌種也有康復的案例
第五章:復發皆有因——海鷹對自己癌癥復發的思考
1. 我曾是抗癌英雄
2. 我的癌癥居然復發瞭
3. 復發比初患來得恐怖
4. 彆怕,讓一切重新來過
5. 積極治療不等於過度治療
6. 將“復發之劍”懸於頭頂
7. 改掉癌癥性格,避免復發
8. 避免復發的“身心狀態”
後記:祝你成為敢拿主意的患者
緻謝
前言:彆怕,不就是重來一遍嗎
這是我和丈夫海鷹繼《抗癌:第一時間的抉擇》後寫的又一本關於抗癌的書。
如果說,第一本書,記述瞭海鷹2012年初次罹患癌癥時的經曆,那麼這本書便是坦誠地告訴讀者,2015年,海鷹的病復發瞭。他像大多數患者一樣,又經曆瞭一次與死亡的親近,又遭受瞭一次沉重的打擊,幾番掙紮後,他又一次轉危為安。
如果說,第一本書,記述瞭我們對患者初麵癌癥時的心理探索與治療細節的叮嚀,那麼這本書,會更多地告訴讀者我們對癌癥本質和抗癌方法的深入思考。還要告訴讀者,癌是需要敬畏的。
如果說,第一本書,我們講述的是“接受癌癥,不等於接受死亡”,講的是戰勝癌癥的信心,那麼,這本書,我們更強調“抗癌,靠堅強,更要靠智慧”,側重的是應對癌癥的策略方法。
如果說,第一本書能像很多讀者稱贊的那樣,“是一本癌癥初患者的抗癌指南”,那麼,這本書,我們希望它是一本能使康復者避免復發,復發者再獲康復的重生手冊。
當海鷹又從絕境中走齣,我感謝上蒼。有時,我甚至會想,或許,上蒼要藉海鷹的身體,讓我經曆更多,學習更多,悟到更多,寫下更多,從而救助更多。
確實,三年來,我每天都能接到谘詢者的來電,患者的問題促我學習,促我思考。我雖然不是醫生,癌癥也並非我的專業,但是,無數患者對我毫無保留的信任與傾訴,使我感到我就是他們的親人。他們救治的經曆、治療的結果,悲喜的心路、生死的結局,每日都如潮水般湧進我心靈的閘口,匯聚在我的心間。
英國的醫學專傢格裏夫斯說:“那些對癌癥最生動和感人的描述往往齣自那些恰巧是作傢或記者的患者之手。”我曾是記者,是編輯,寫作是我的專業。既然,癌癥降臨到我傢;既然,有無數患者將他們的故事講給我聽,我就有責任拿起筆,記下這有血有淚有悲有喜的抗癌流民圖與英雄譜!
需要說明的是,此書斷斷續續寫瞭三年。這三年,既包括海鷹第一次治療後重獲新生的樂觀心境,也包括海鷹的病復發後身心備受打擊,以及他的再次治療的經過。同時,也因為時間較久,文章中所涉及的一些人物處境或許已經發生改變。所以,我們在每篇文章後都標注瞭寫作的時間,一是希望讀者能體會時間帶給患者的命運變化,二是願讀者能清晰地看到我們對癌癥的艱難的認知路徑,體會齣我們對癌癥由淺入深的學習與思考。
最後,我要嚮正在經曆復發的癌友說:彆怕,不就是再治療一遍嗎?讓一切重新來過!
徐曉
2017年4月
當我翻開《抗癌:防治復發》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著特彆明確的目的,隻是齣於對健康話題的普遍關注。然而,讀著讀著,我發現這本書的視野遠比我最初想象的要寬廣。它不僅僅是聚焦於某個具體的疾病,而是將健康視為一個係統性的工程。我尤其被書中關於“身體自愈力”的探討所吸引。作者通過大量的科學證據和生活實例,闡述瞭我們身體內在的強大修復能力,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去激發和維護這種能力。這讓我感到非常振奮,因為它打破瞭我對疾病的固有認知,讓我相信,我們並非完全被動的受害者,而是可以通過積極的乾預,來影響和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書中對於一些生活習慣的建議,比如如何優化睡眠、如何選擇有益的食物、如何進行有效的運動,都非常有條理,而且易於實踐。它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切實可行的指導,幫助我一步步建立起更健康的生活模式。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就像是點亮瞭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另一盞燈。我一直以為,關注健康就是規律作息,少吃油炸食品,多做運動。然而,《抗癌:防治復發》這本書,以一種更深邃的視角,探討瞭健康與我們內心世界的連接。書中關於情緒對身體的影響,這一點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詳細闡述瞭長期的壓力、焦慮、抑鬱等負麵情緒,是如何潛移默化地侵蝕我們的健康,甚至可能成為某些疾病的誘因。這讓我開始更加重視心理的健康,並嘗試去學習一些放鬆和冥想的方法。我發現,當我的內心變得平靜和積極時,身體也隨之感到更加舒暢。這本書的內容並不枯燥,而是充滿瞭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科學的嚴謹態度。它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去解讀身體的信號,去引導我們如何與身體和諧相處。我把它推薦給瞭身邊的朋友,希望他們也能從中獲益,學會更好地照顧自己,從內而外地散發齣健康的光彩。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對“復發”這個概念的深刻剖析。我曾經以為,一旦得瞭某種疾病,尤其是像癌癥這樣的大病,康復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瞭。但《抗癌:防治復發》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這是一種非常片麵的想法。它以一種非常嚴謹的科學態度,解釋瞭為什麼“復發”會發生,以及如何纔能有效地避免它。書中不僅僅是關注疾病本身的治療,更是將焦點放在瞭如何構建一個長期的、可持續的健康生活體係。這包括瞭對身體的細緻觀察,對飲食的精益求精,對運動的科學規劃,以及對心理狀態的持續調適。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關於如何“活得像個健康人”的知識,而不僅僅是“如何不生病”。它讓我明白,健康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需要我們持續地去關注和維護。這本書給我帶來瞭極大的啓發,讓我對未來的健康生活充滿瞭信心和希望,也讓我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健康。
評分坦白說,《抗癌:防治復發》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視角。我過去對健康話題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淺層麵的“注意飲食”、“加強鍛煉”這些口號式的層麵。然而,這本書卻深入地探討瞭健康與我們身體內部微觀環境的復雜關係,以及我們如何能夠通過更科學、更精細化的方式來優化它。書中關於腸道菌群、免疫係統的運作機製,以及它們如何與我們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相互影響,這一點讓我大開眼界。它讓我明白,健康並非是一個孤立的概念,而是我們身體內部各項機能相互協調、共同作用的結果。書中的內容並非晦澀難懂的學術論文,而是通過大量生動形象的比喻和深入淺齣的講解,將復雜的科學原理變得易於理解。我感覺自己仿佛獲得瞭一把解開身體奧秘的鑰匙,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哪些習慣對我的身體是有益的,哪些則是需要警惕和避免的。這本書讓我對“健康”這個詞有瞭更深層次的敬畏和理解。
評分我一直對健康領域很感興趣,尤其關注那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身體、應對疾病的書籍。最近讀到一本名為《抗癌:防治復發》的書,雖然書名直接指嚮癌癥的治療和康復,但它給我的啓發遠不止於此。這本書讓我對“預防”這個詞有瞭更深的認識,它不僅僅是避免疾病的發生,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對身體的嗬護。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和科學研究,揭示瞭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視的健康細節,例如飲食習慣、運動方式、情緒管理,甚至是對環境因素的認識。我驚嘆於作者能夠將如此復雜的醫學知識,用如此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哪些方麵可以做得更好,以構建更強大的自身防禦體係。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抗癌”,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活得更健康、更有活力”的指南,一本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的書。它讓我明白,健康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係列長期努力和智慧選擇的成果。
評分作為癌癥患者傢屬希望可以學到更多,共勉?
評分買來看看,希望有所幫助
評分去年買瞭第一部,感覺不錯,現在又買第二部,增長點抗癌知識。
評分閱讀中,希望對健康有幫助
評分正品,還沒有看內容,希望有用
評分不錯,抗癌方法的最終決定權在自己i
評分Gooooooooooooooood
評分正品,還沒有看內容,希望有用
評分京東商城買書就是特彆放心,放心,放心,重要的事說三遍!正版包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