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先生翻译《薄伽梵歌》是1950年在印度恒河边的圣城贝纳尼斯(今译瓦拉纳西),梵译汉的过程非常艰苦,自言“盖挥汗磨血几死而后得之者”。梵澄先生非常珍重此书译稿,一直珍藏身边,译稿随先生游历印度南北,直到居留阿罗频多学院,1957年才获得机会出版。1990年,该书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再版,先生作有一篇“译者序”。
徐梵澄(1909-2000)
年轻时游学于鲁迅门下,一生践行先生的“精神事业”;
1929年至1932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
回国后寄寓上海,受鲁迅之嘱系统地翻译尼采著作;
1945年赴印度,先后任教于泰戈尔国际大学和室利阿罗频多学院;
1978年底回国,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先生精通多种古今语言,贯通中、西、印三大文化,在诗歌、书画、文艺鉴赏上造诣精深,学术贡献主要有四:
一、中国之较早规模地翻译尼采著作,如《尼采自传》《苏鲁支语录》等;
二、系统地翻译印度韦檀多一系古今经典,如《薄伽梵歌》《五十奥义书》等;
三、以英文完整地介绍中国传统学术精华,如《孔学古微》《唯识菁华》等;
四、以精神哲学的进路重新诠释吾华经典,如《陆王学述》《老子臆解》等。
新儒家代表唐君毅读徐梵澄译《薄伽梵歌》后,给梵澄的信中写道:
先生平章华梵,一去古今封蔀之执,感佩何似!弟在昔年亦尝有志于道,唯皆在世间知解范围中逞臆揣测,旧习殊难自拔。视先生之栖神玄远,又不禁为之愧悚。
奘、净而后,吾华渐不闻天竺之事,几不知佛法以外,彼邦原有其正道大法存,而彼亦未知吾华舍学于释氏者外,更有吾华之正道大法存焉。以言乎学术参证,文化交流,近世乃瞠乎欧西后尘,倘从此学林续译其书,正可自成一藏,与佛藏、道藏比美。
间尝闻其当代领袖,竟以此一歌而发扬独立运动,士以此蹈白刃,赴汤火,受鞭朴,甘荼毒而不辞,卒以获其国之自由。向者吾游天竺之中州,接其贤士大夫,观其人人诵是书多上口,又皆恬淡朴实,有悠然乐道之风,是诚千古之深经,人间之宝典矣。译成,附以注释,并识其涯略如?此。
最近读完了这本厚重的精装书,感觉收获颇丰。首先要说的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布面材质手感温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典藏版。内页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印刷清晰,排版疏密有致,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行文流畅,逻辑清晰,对复杂概念的阐述也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阐述一个理论,更像是在引导读者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探索和哲学思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精妙之处,那种文字背后蕴含的智慧和力量,真的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本书的内容跨越了多个领域,涉及了人生的本质、道德的困境、存在的意义等宏大命题,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感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看待世界和理解自身的全新视角。对于追求精神深度和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细细揣摩。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怎么说呢,简直是一次精神上的远足。我得承认,一开始我有些畏惧它厚实的体量,担心会过于晦涩难懂,但翻开第一页后,那种顾虑就烟消云散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思想,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充满画面感的语言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个体心境描摹的细腻程度,仿佛作者能洞察每一个角色的内心挣扎与成长轨迹。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合上书本,陷入长久的沉思,思考书中所提出的种种疑问与我自身经历的交集。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标准答案,而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思考场域,鼓励你去质疑、去探寻、去形成自己的理解。而且,这本书的译者也功不可没,语言准确而富有张力,使得原著的精髓得以完整地传递,读起来完全没有生硬的翻译腔,自然流畅得就像是用母语写成的一样。对于那些渴望在阅读中获得思想启迪,而非仅仅是消磨时间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良药。
评分我最近购入的这本精装书,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给我一种“值得珍藏”的感觉。它的装帧设计典雅大气,布面的纹理在光线下呈现出低调的光泽,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显得格外有格调。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篇幅虽然可观,但其内在的节奏控制得非常好,张弛有度,让读者在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得到充分的留白,在信息量较大的地方则逻辑紧密,衔接自然。作者的文字功力毋庸置疑,他擅长运用富有哲理的隐喻和精炼的语言,将那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行动”与“觉知”之间关系的探讨,这种论述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又不失对日常实践的指导意义。读完后,我发现自己对一些日常情境的反应模式似乎有了微妙的调整,不再那么容易被情绪的洪流裹挟。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沉默而睿智的导师,它不直接给你答案,而是通过精妙的引导,让你自己去发现通往智慧的道路。这是一次漫长而丰盛的旅程,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书籍的“质感”很挑剔的人,而这本精装本的表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布面外壳带来的那种朴实而高级的触感,是普通纸质书无法比拟的;翻开时,书页间轻微的沙沙声,都让人感觉自己正在接触一件艺术品。这种精心的制作,本身就是对所载内容的尊重。内容上,这本书的结构组织非常精妙,它并非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像一个多维度的迷宫,层层递进,每当你以为抵达了某个终点时,新的岔路口又出现在眼前。作者在不同层次上探讨问题,初读或许抓住主旨,再读则能体味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它迫使读者走出舒适区,去面对那些我们平时习惯性逃避的关于“我是谁”和“我该如何存在”的终极拷问。这种带着压迫感的自我审视,是真正好书的标志。我感觉自己像是被带入了一个安静的内心剧场,作者是导演,而我必须诚实地面对舞台上的一切表演。对于那些追求阅读仪式感和深度内容融合的读者,这本书提供的体验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精装本的书籍,在众多现代出版物中显得尤为珍贵。它的布面材质,不仅提升了耐用度,更赋予了它一种跨越时间的质感,让人忍不住想细细摩挲。内容方面,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穿透力。它没有使用华丽辞藻去堆砌,而是以一种近乎赤裸的真诚,直击人性的核心议题。作者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思想体系,但其论证过程却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让你在敬畏之余,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我花了好几个周末才算大致领略了它的风貌,期间多次因为某个观点茅塞顿开而欣喜若狂,也有几次因为理解的肤浅而感到挫败,但正是这种挑战性,才让阅读变得如此有价值。它不是那种可以“速食”的读物,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心力和沉静的思考。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会伴随人生的书,随着阅历的增长,每次重读都会带来新的体悟,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凸显。对于真正热爱深度阅读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重磅之作。
评分囤货进行时,基本没有毛病,所以就通用评论了
评分小小的一本册子, 隐藏着伟大的哲理
评分终期于转化人生,改善个人和社会。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买了这么多书
评分书很棒很新,包装很好,没有破损。谢谢快递员!
评分包装好 印刷也不错 就是这几天出货有些慢啊?
评分小开本,页码少,轻质纸。不是原预想的厚重巨作。方便翻阅,收藏和装逼就不适合了。
评分很小的书,楚辞体翻译,质量不错,还有张翻译者图片,比较开心
评分终期于转化人生,改善个人和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