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谈话录

哲学谈话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爱比克泰德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对话
  • 思想
  •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 古希腊哲学
  • 西方哲学
  • 伦理学
  • 知识论
  • 政治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697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8693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在一个你无法把握的世界里,你能否让自己有限的一生散发出人性的极度光辉?在古代西方,这是斯多亚派哲学家zui为关注的问题。由爱比克泰德的学生阿里安(Arrian)汇集其老师的即席言谈而成的这本《哲学谈话录》,为我们展现的正是这位命途多舛的斯多亚派哲学家对人生至善的理性探讨,教诲我们智者应如何顺应人的本性而生活。


作者简介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公元55—135年),罗马时期斯多亚派三大著名哲学家之一。童年时被卖至罗马为奴,为奴期间曾师从当时著名的斯多亚派哲学家鲁福斯(Servius Sulpicius Rufus)学习哲学。他身体孱弱,一腿残疾。公元68年获释为自由人,尔后在罗马建立其学园。爱氏约于公元89年或92年被罗马皇帝图密善驱逐出罗马,移居尼戈坡里斯(Nicopolis),甘守清贫,继续主持他的哲学学校。


目录

2016年再版序1
2004年译丛总序1
中译者序1
第一卷
阿里安(Arrian)的开场白11
关于我们能控制的和不能控制的事物22
一个人如何在所有的时候都保持其本性53
从“天神是人的父亲冶这个命题怎么推出相关的结论?4
关于进步105
反学园派146
论天意157
关于歧义的前提、假言论证以及这类东西的使用198
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推理能力并不总能免于谬误229
如何从“我们同神有亲缘关系冶这个命题进而推出相关的结论?23
10论罗马那些一心想高升的人27
11关于亲情29
12关于知足33
13怎样做才能使每件事情都合乎众神之意?36
14神俯察万民37
哲学谈话录
第二卷39
16关于神之天意40
17必不可少的推理技艺42
18我们不应该和误入歧途的人生气45
19应当如何应对专制者?48
20理性能力如何思考它自己?51
21论那些想受人仰慕的人53
22关于我们的“把握性概念冶53
23对伊壁鸠鲁的回答56
24我们应该如何和困难作斗争?57
25关于相同论题59
26生活的准则是什么?63
27外部表象有多少种产生形式,以及我们应该做好何种准备加以应对?65
28我们不应该和人生气;什么是人类的小事和大事?67
29论坚定71
30在困境中,我们应该准备好的帮助是什么?78
1自信和谨慎并不冲突80
2论平静853答那些向哲学家举荐人的人88
4答在通奸中曾经被抓的人88
5慷慨与谨慎如何和谐共处?90
6关于无关紧要的事物94
7一个人应该如何使用占卜?96
8什么是“好冶的真正本质?98
第三卷
9我们未能履行一个人的职责,却选择了哲学家的职业101
10如何通过一个人的身份来揭示一个人的义务?104
11哲学的开端是什么?107
12关于论证的技艺110
13关于焦虑不安112
14与纳索的谈话116
15论那些一旦形成判断就固执己见的人119
16我们未运用我们对事物的“好冶与“坏冶之判断121
17我们应该怎样让“事先的理解冶适应具体情况?127
18我们必须怎样与我们的外部表象作斗争?132
19论那些只在口头上接受哲学家教诲的人135
20反伊壁鸠鲁主义者与学园派140
21谈前后不一致145
22谈友谊148
23谈表达能力154
24答某个被他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人160
25逻辑如何是必要的?164
26错误的显著特征是什么?164
1关于个人的装饰166
2一个追求进步的人必须从事的研究领域;我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172
3什么是好人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什么是我们应该练习的主要对象?175
4答在剧院里不合宜地支持喝彩的人177
第四卷181
7与自由城市的帝国执行官的谈话,此人是一个伊壁鸠鲁主义者182
8我们应该如何训练自己面对感觉表象?186
9答某位打算到罗马参加诉讼的雄辩家187
10我们应该怎样忍受疾病?190
11一些零散的话192
12关于训练193
13孤独状态的含义;孤独的人是哪一种人195
14一些零散的话198
15我们应该审慎地处理每件事情200
16一个人应该谨慎地社交202
17关于天意204
18我们不应该为任何消息所烦扰205
19俗众的立场是什么?哲学家的立场又如何?
20从所有外部事物中都能获益是可能的206
21论那些不经意地开始演说职业的人209
22论作为一个犬儒主义者211
23答那些为了炫耀的目的而讨论和阅读的人226
24我们不应该渴求不在我们控制之下的事物231
25答那些没有达到目标的人245
26答那些害怕短缺的人247
1论自由253
2论社交272
3论值得交换之物273
4答渴望平静生活的人275
5反对争斗与残暴280
6答因受到怜悯而烦恼的人284
7论摆脱害怕287
8反对随便披哲学家外衣的人292
9论变得无耻之徒296
10应该轻视的东西,应该重视的东西298
11论洁净302
12论注意力305
13批评随便说出自己事情的人307
译名对照表310


《哲学对话录》 内容简介 《哲学对话录》是一部深入探索人类思想深邃奥秘的力作,它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论文集,而是一场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界限的思想盛宴。本书以一种独特而引人入胜的方式,邀请读者与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们进行一场场真诚而深刻的对话。它不仅仅是哲学概念的陈述,更是人类对存在、知识、价值、道德、自由、正义等永恒问题的反复追问与不懈探索的生动记录。 本书的编排巧妙,通过精心挑选的对话片段,呈现了不同哲学流派之间、不同时代思想家之间的碰撞与交融。读者将有机会“亲临”古希腊的广场,聆听苏格拉底如何以其独特的诘问法,引导人们审视自身信念的根基;将“置身”启蒙时代的沙龙,感受洛克、卢梭等思想家关于社会契约、自然权利的激烈辩论;更会“走进”近现代的学术殿堂,与康德、黑格尔、尼采等巨匠一同思索理性、意志、存在等宏大命题。 一、 思想的起源与方法的探索 《哲学对话录》的开篇,便将我们带回了哲学的滥觞之地——古希腊。在这里,苏格拉底的身影无处不在,他的“我一无所知”的谦逊,以及他通过不断提问来揭示无知、激发求知欲的方法,为整部作品奠定了基调。读者将看到,哲学并非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个持续追问的过程。通过对苏格拉底对话的细致呈现,本书揭示了哲学最初的勇气:敢于质疑常识,敢于挑战权威,敢于面对内心的不确定性。 除了苏格拉底的方法论,《哲学对话录》也触及了早期哲学家们对世界本源的朴素追问。从泰勒斯的水,到赫拉克利特的火,再到巴门尼德的“存在”,这些早期思想的碎片,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人类试图理解宇宙秩序的最初努力。本书将这些思想置于历史的脉络中,展现了哲学如何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逐步转向对抽象概念的思辨。 二、 认识的边界与知识的构建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认识论,《哲学对话录》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角力。柏拉图的“理念论”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越感官世界的“真实”领域,探讨了我们如何理解普遍性的概念,以及我们与知识的真实关系。他的洞穴寓言,至今仍是关于现实与幻象、知识与无知的经典隐喻,引发我们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深刻反思。 与柏拉图的理性主义相对,亚里士多德则更加注重经验的价值。本书将展现亚里士多德如何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细致观察和归纳,构建他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体系。他强调了经验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以及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等概念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 进入近现代,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标志着认识论的重大转折。本书将深入探讨笛卡尔如何通过怀疑一切来寻找不可动摇的知识基础,以及他关于心灵与身体二元论的深刻影响。紧随其后,洛克的经验主义则强调所有知识来源于感官经验,将“白板说”引入哲学讨论,引发了关于先天知识和后天习得的持久争论。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更是将认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本书将详细阐释康德如何试图调和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矛盾,提出“先验范畴”的概念,认为我们的认识是心灵主动构建的结果。他关于现象界与本体界的区分,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哲学走向,也促使我们思考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否就是“真实”的世界。 三、 价值的维度与道德的实践 《哲学对话录》对价值和道德的探讨,触及了人类行为的终极意义。古希腊的伦理学,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柏拉图的“善的理念”,再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勾勒出了一种以理性与德性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本书将呈现这些思想家如何试图回答“何为善的生活”、“如何实现幸福”等问题,以及他们对公民美德、政治德性的重视。 进入启蒙时代,功利主义的兴起为道德哲学带来了新的视角。边沁和密尔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将道德的衡量标准从内在的动机转向外在的后果,引发了关于个体权利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和协调的深刻讨论。 同时,《哲学对话录》也呈现了义务论的坚守。康德的“绝对命令”,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强制性,认为道德行为的价值在于其遵循普遍法则的意愿本身,而非其结果。这种对理性和责任的强调,构成了对功利主义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制衡。 本书还涵盖了虚无主义的挑战。尼采关于“上帝已死”的宣言,以及他对传统道德价值的解构,向我们提出了关于意义的危机和个人价值创造的严峻课题。他关于“权力意志”的论述,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动机的深层动力。 四、 社会的构成与政治的理想 《哲学对话录》深入探讨了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质,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公正而有序的社会。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勾勒出一个由哲学家王统治的理想城邦,探讨了正义、阶级划分以及教育在国家中的作用。他的思想,虽然带有乌托邦的色彩,却引发了人们对理想政治秩序的持久思考。 亚里士多德则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分析了不同政体的优劣,强调了中庸之道和混合政体的优越性。他关于公民、法律、宪法等概念的论述,至今仍是政治哲学的重要基石。 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现代政治思想奠定了基础。本书将呈现他们如何论证个人将部分权利让渡给政府以换取安全和秩序,以及人民主权和革命权利的观念如何冲击了君权神授的旧秩序。 近现代政治思想家们,如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为我们理解社会不平等和革命的动力提供了深刻的洞见。而哈耶克等自由主义者则强调个人自由、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的重要性,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运作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五、 存在的意义与自由的边界 《哲学对话录》的探索,最终将我们带向了对生命意义和人类自由的追问。无论是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关于接受命运、追求内在本真的生活方式,还是萨特关于“存在先于本质”的激进论断,都迫使我们直面存在的荒诞和个体选择的重担。 本书将呈现不同思想家如何看待人生的意义。是追求短暂的快乐,还是追求永恒的真理?是顺应自然,还是主动创造?是融入集体,还是坚持个体?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 对于自由,本书也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是从摆脱外在束缚的政治自由,到克服内在欲望的道德自由,再到认识到必然性后的哲学自由,每一种自由都揭示了人类不同层面的追求。本书通过呈现这些对话,鼓励读者独立思考,审视自身的自由状态,以及如何在一个充满限制的世界中实现真正的自我。 总结 《哲学对话录》不是一本仅仅提供知识的书,它更是一个邀请,邀请读者参与到人类最深刻、最持久的思考之中。它以对话的形式,剥去了哲学理论的繁复外衣,展现了思想家们鲜活的思维过程,以及他们对生命、世界和我们自身永无止境的探索。阅读本书,将是一次智力的冒险,一次心灵的旅程,一次与人类最伟大的头脑对话的宝贵机会。它将激发你的好奇心,挑战你的固有观念,并最终帮助你以更深邃的目光去审视你所处的世界,以及你自己的生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作品给我带来了一次难以言喻的思维洗礼,它像一束精准的光,照亮了那些平日里我习惯性忽略的认知盲区。作者的叙事方式极其克制,但字里行间又蕴含着磅礴的力量,他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而是更专注于构建一个提问的“场域”。我尤其欣赏它在探讨复杂概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游刃有余的平衡感——既没有陷入晦涩难懂的学院派术语泥潭,也避免了过度简化带来的肤浅。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让自己沉浸在那种被激发出来的内在对话之中。它迫使我重新审视那些根深蒂固的预设,那种感觉就像是拓荒者在未知的领域中小心翼翼地试探脚下的土地,每一步都充满敬畏与探索的激情。它不是那种读完就能立刻产生“顿悟”的快餐读物,而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需要耐心的深度潜水,每次浮出水面,世界都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色彩变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高质量的“精神伴侣”,能陪伴你进行最诚实的自我拷问,其影响力在于潜移默化,而非一蹴而就的冲击。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它在保持思想独立性的同时,却又展现出惊人的兼容性。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试图建立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更像一个开放的平台,不断地引入和对话不同的思想源流。你会发现,作者非常擅长在看似矛盾的观点之间架设一座坚固的桥梁,让原本水火不容的学说能够在同一片思想沃土上共存、激荡。这种对话的姿态,而非裁决的姿态,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考边界。我不再觉得“非黑即白”是唯一的选择,而是开始欣赏那种光谱上的过渡与交织。它教会了我如何“容忍模糊”,如何从不确定性中提取出更有价值的洞见。对于那些在求索真理的路上感到迷茫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指引的灯塔,它不会给你固定的航线,但会确保你的罗盘永远朝向正确的方向——那就是不断提问和探索本身。

评分

这部作品的体量不算庞大,但其密度之高,绝对是近些年来我阅读过的数一数二的。每一页都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没有一个多余的词汇,每一个论断都仿佛经过了极其严苛的逻辑检验。我发现自己不得不采用一种非常缓慢的阅读速度,几乎是逐字逐句地去体会其中蕴含的重量。作者在构建概念模型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几何学般精准的结构感,令人叹为观止。它不仅仅是在讨论“是什么”,更是在探讨“如何成为”的过程中,我们所必须面对的内在冲突和逻辑陷阱。如果说大部分哲学书籍是在提供一个“地图”,那么这部作品更像是在教授你“绘制地图”的方法和原则。它对读者的智力要求很高,但回报也极其丰厚,它给予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更高阶的提问工具,这对于任何严肃的思考者来说,都是无价的馈赠。

评分

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接触到这样一部如此精致、如此富有韵律感的文本。这本书的结构处理得非常巧妙,它不是线性推进的,更像是一张层层叠叠的蜘蛛网,每个观点都互相牵连,但又各自独立成章。文风上,我感受到了强烈的“音乐性”,句子结构的长短错落有致,仿佛作者在雕琢每一个音符,读起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流畅感,让人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在阅读文字,而是在聆听一场精心编排的独白。其中对于“时间”与“存在”关系的论述,尤其让我感到震撼,它没有使用任何宏大的哲学宣言,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场景模拟和对话片段,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那种细腻的笔触,让人在不经意间就被带入到一种近乎冥想的状态。我已经开始推荐给所有我认识的,对深度思考抱有兴趣的朋友,并告诉他们,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慢读”佳作,它需要你投入时间去感受其内在的脉动,去体会那种结构美学。

评分

坦率地说,我最初对这类题材是持保留态度的,总担心会遇到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哲学论述。然而,这部作品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语言是如此的亲切和接地气,尽管讨论的主题极其宏大和深刻,但作者似乎总能找到最日常的那个切入点,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思辨拉到我们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内。读到某个关于道德困境的段落时,我甚至笑出了声,不是因为幽默,而是因为那种被精准命中的尴尬感——作者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自欺欺人”地规避掉那些真正棘手的问题。这种直白却不失优雅的批判力量,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是在说教,而是在邀请你一起,用一种更坦诚、更无畏的目光去审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排毒”,那些积压已久的认知上的包袱被轻轻卸下,视野豁然开朗。

评分

京东的东西不错,速度快。

评分

义务教育教科书·学生学具卡片:数学二年级上册(配课标)

评分

京东搞活动买的,发货快,价格好,淘书首选京东!

评分

争取做个不受别人影响的人。

评分

挺喜欢的,这次活动还挺给力的,希望京东继续做下去,嗯,社科文献出版社非常好

评分

书已收,质量没说的,存起慢慢研读。

评分

囤起来慢慢看,十分好评!

评分

所购图书质量不错 快快快 服务到位 外包装 认真点儿

评分

非常好的书,非常好的服务,装帧设计很好,包装运输很好,谢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