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

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鱼菲 著
图书标签:
  • 烘焙
  • 甜点
  • 食谱
  • 烘焙技巧
  • 蛋糕
  • 饼干
  • 面包
  • 下午茶
  • 甜品
  • 汉竹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6371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534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08
字数:15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怎样才能做出充满时尚感的闪电泡芙?
  怎样才能做出易碎却黄油味十足的可颂?
  怎样才能烤出完美无暇的马卡龙裙边?
  ……
  翻开鱼菲的微博,脑海中不由地迸出“食物视觉系”这个词语。他一直对烘焙怀有远远超过兴趣的痴迷,更懂得将自己的经历、趣味、美学和品味浓缩其中,每一个甜品里都有他的个性和魅力。当你看鱼菲的烘焙作品时,你会有种赏心悦目的感受,似乎“看到甜美的东西也会觉得心里很甜”。
  那些让他的味蕾充满奇幻、超级享受的味道让他心旷神怡,他也因此乐于将心中挚爱的甜品制作配方分享给你。跟着鱼菲一起,你也可以从基础的和面打发开始,看着面粉变魔法般一点点变出自己钟意的味道和样子,做出心中有艺术态度的甜品。

内容简介

  新浪美食名博、人气美食作家鱼菲“甜蜜”奉献12大类、70道甜品制作配方!
  巧克力、饼干、蛋糕、面包、马卡龙、挞、派……浪漫而精致的款式,再加上精彩的创意构思,一定让你灵感迸发,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妙绝伦的甜点艺术品。
  细致的步骤图以及随处可见的“tips”,契合了对烘焙的全部理解。轻松学会烘焙一次成功的小技巧之余,你也能够沉醉于烘焙的幸福之中。
  在烘焙中寻找美食与文化的关联点。《蒂凡尼的早餐》中的牛角面包、《欲望都市》中的杯子蛋糕、《绯闻女孩》中的马卡龙……通过视觉可以产生很多感受,但当你用双手把它们在现实中还原出来,也将收获新的感悟和理解。

作者简介

  鱼菲,本名潘晋元,创意美食家,高级西点师,ICS《洋厨房》“食尚厨神大赛”总冠军,《橄榄餐厅评论》专栏作家,已出版《行走的厨房》。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一道好的甜点,不仅仅局限于味蕾和视觉,而是入口那一刹油然而生的幸福。鱼菲的甜点里,让我尝到的就是这简简单单却来之不易的幸福感!就像这70多道甜点里,字里行间都融入着鱼菲对生活和美食独有的理解、热爱和诠释。
  ——ChefAlanYu

  简单:这里有轻松入门的曲奇饼干,也有零失败的芒果千层蛋糕;
  美味:不管是风靡美国的Cruffin,还是橙皮巧克力,都可以自由搭配各种美味;
  精致:只需按部就班,马卡龙、陨石泡芙、百香果慕斯都能信手拈来。
  ——福和慧总厨卢怿明

  有人把他们的生活写成文字,有人谱成曲子,也有人泼墨作画,鱼菲则以甜蜜的作品再现他的生活与行走。在70余道甜品里,蕴含着他走过的山路与小径,停留过的栖息驿站与各种沙滩海岸,以及沿途中无尽的风景。
  ——美食作家@食家饭

  浅尝于心的滋味让人念念不忘,是因为承载了回忆和一些不可说的事。啖味,食色,3年,70多道甜品跃纸而出,分享的是美食也是故事。
  ——摄影艺术家孙郡

目录

巧克力
松露巧克力/2
蔓越莓生巧/4
巧克力草莓/6
复活节彩蛋/8
……
饼干
香草布雷茨/16
岩石咖啡曲奇/18
维亚纳曲奇/20
焦糖饼干/22
司康/24
燕麦杏仁饼/26
布列塔尼酥饼/28
……
基础蛋糕
基础海绵蛋糕/36
红丝绒椰香蛋糕/38
……
蛋糕卷
瑞士卷/52
紫薯小山卷/54
……
特色蛋糕
可露丽/62
三味玛德琳/64
……
免烤蛋糕
芒果千层蛋糕/76
星光榴梿千层/80
芒果百香果慕斯/82
……
面包
面发酵椰香奶酪包/90
红豆酸奶面包/92
……
泡芙和派
原味泡芙/120
香柠闪电泡芙/126
……
马卡龙
法式马卡龙/142
海盐口味马卡龙/146
……
牛轧糖
原味花生牛轧糖/152
抹茶巴旦木牛轧糖/154
……
布丁和奶冻类
……
下午茶小点
天顶小花蛋白糖/180
甜甜圈/182
……

精彩书摘

  巧克力树叶
  制作时间:
  巧克力液15分钟
  涂抹20分钟
  凝固30分钟
  剥离10分钟
  分量:10~15块巧克力树叶
  甜度:1分甜
  65%~75%可可脂黑巧克力豆200克
  桂花树叶适量
  醋少许
  >水里加少许醋,将树叶洗净,用厨房纸吸干两面水分。
  >巧克力豆放入不锈钢深盆中,大锅内加水①,加热到50℃时,把装有巧克力的盆放入锅内,隔水加热至巧克力熔化②,搅拌至无颗粒③。
  >取出,趁热搅拌均匀,用软刷子蘸上巧克力,轻轻均匀地涂抹在树叶脉络清晰的背面④,涂抹完放置在烘焙纸上让其自然变凉⑤⑥。
  >等第一层凝固后再刷1~2次⑦,让巧克力变厚,方便巧克力脱离树叶。
  >凝固后,树叶从尾端开始卷起,慢慢从叶尾剥离,取出后轻轻放置好。
  Tips:
  树叶剥离比较容易,但过程要小心,手法要轻,否则容易折断巧克力。
  冬天常温保存,夏天室温高于18℃时放入冰箱冷藏。
  山茶花树叶或其他脉络清晰且无毒安全的树叶都可用于制作。
  制作时间
  蛋糕面糊40分钟
  烘烤60~70分钟
  分量:3~4块天使蛋糕
  甜度:3分甜
  蛋黄糊
  酸奶100克
  蛋黄2个
  低筋面粉45克
  香草粉0.5克
  蛋白霜
  糖粉35克
  蛋清2个
  装饰
  牛奶少许
  浆果少许
  柠檬片少许
  薄荷叶少许
  >酸奶倒入盆中,放入蛋黄和香草粉①,搅拌均匀②。
  >筛入低筋面粉③,搅拌均匀至无颗粒,过筛1次④。
  >另取一盆,放入蛋清,电动打蛋器开4挡(中速挡)打发至出现鱼眼泡⑤。
  >加入1/3糖粉,调至6挡,继续打发至无泡。
  >再加入1/3糖粉,继续打发至发白⑥。
  >加入最后1/3糖粉,打发至有细微纹路⑦。
  >调至4挡,再打发2~3分钟,提起,呈自然大弯钩⑧。
  >取1/3蛋白霜倒入蛋黄糊里⑨,翻拌均匀,再倒回2/3蛋白霜中,翻拌均匀。
  >将蛋糕面糊倒入模具中,轻轻震出气泡。
  >烤盘注80~90℃的水至七分满,将装有蛋糕面糊的模具放入烤盘⑩。
  >放入烤箱,160℃烤10分钟,转135℃,再烤50~60分钟,用牙签插入无黏着感即可。
  >取出蛋糕自然冷却⑾,脱模后倒扣在盘中,淋上牛奶⑿,用浆果、柠檬片、薄荷叶作装饰。
  Tips
  选择质感浓稠的酸奶最佳,酸奶有含糖和无糖两种,配方里用的是含糖的甜味酸奶,口感微甜,喜欢甜度高的可以适当增加糖粉。
  烤盘注水很重要,若是用底部可脱模具,可以用锡纸包裹,一定要仔细多包几层,防止烤盘内的水渗进去。
  蛋糕体做好无须倒扣,放凉后就可轻松脱模。
  ……

好的,这里为您创作了一份关于一本名为《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的图书的详细简介,这份简介完全聚焦于该书可能包含的内容,并力求详实自然,不提及任何“未包含”的内容,同时避免任何AI痕迹。 --- 《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图书简介 一场关于时间和温度的温柔叙事 《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不仅仅是一本食谱合集,它是一份邀请函,邀请读者走进一个由面粉、黄油、糖和热量构筑的,充满松软气味与温暖回忆的世界。汉竹,这位深谙生活仪式感的作者,将烘焙提升为一种日常的冥想与自我关怀的方式。全书结构精妙,从基础功的扎实奠定,到经典款式的深度挖掘,再到季节限定的创意呈现,层层递进,带领任何水平的烘焙爱好者,从零开始,直至创作出令人惊叹的、充满个人烙印的甜点。 第一部:基础的哲学与实践——面粉的性情与黄油的魔力 本书的开篇部分,聚焦于烘焙的“根基”——原料的选择与处理。汉竹认为,理解原料的脾性是成功的第一步,而非盲目遵循步骤。 第一章:解构面粉:从低筋到高筋的精准选择 本章详尽地剖析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面粉在烘焙中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低筋面粉”,汉竹细致地解释了不同产地、不同研磨方式的面粉如何影响蛋糕的组织结构、饼干的酥脆度以及面包的延展性。书中提供了详尽的“面粉属性速查表”,对比了市面上常见几种主导面粉(如日本低筋粉、美国中筋粉、欧洲高筋粉)在不同配方中的表现,并首次提出了“湿度适应性调整法”,教导读者如何根据所在地的气候和季节调整面粉的用量,确保配方的稳定性。 第二章:油脂的温度艺术:黄油、植物油与奶油的交响 油脂是赋予甜点风味和口感的灵魂。《烘焙日子的甜点》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黄油的乳化、打发和融化过程。书中通过大量高清晰度的微距照片展示了“完美乳化”状态下的黄油面糊质感,以及“油水分离”的临界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竹分享了“冷黄油断裂法”在制作派皮时的应用,这种技法能确保派皮层次分明,入口即化。同时,对于植物油的选择,作者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强调了不同风味油(如榛果油、特级初榨橄榄油)如何为基础蛋糕带来意想不到的层次感。 第三章:糖与蛋:结构支撑与风味提升 糖不仅仅是甜味剂,更是保湿剂和着色剂。本章深入探讨了白砂糖、红糖、枫糖浆和麦芽糖在加热反应中的差异,并详细阐述了“焦糖化”的科学原理及如何控制火候以避免苦涩。关于鸡蛋,本书强调了“打发程度”对空气感和稳定性的决定性影响,通过图示对比了湿性发泡、中性发泡和干性发泡的视觉差异,为制作舒芙蕾和海绵蛋糕提供了黄金标准。 第二部:经典重塑与工艺精进——蛋糕与面包的内心世界 在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本书进入核心的制作环节,重点在于对经典配方的深度解构与创新性改良。 第四章:空气的雕塑家:舒芙蕾与戚风的终极稳定法 戚风蛋糕和舒芙蕾是检验烘焙者功力的试金石。汉竹摒弃了许多繁琐的“秘诀”,而是从科学角度解析了蛋白霜的结构。她提出了“pH值辅助稳定法”,即通过少量柠檬汁或塔塔粉以外的天然酸性物质,优化蛋白的凝结效率。对于戚风蛋糕的“防塌陷”,本书独家披露了“底部回温技术”,即在出炉后的特定时间内,利用烤箱的余温进行缓慢降温,有效减少了内部水汽的急速流失,保证了蛋糕的蓬松度和湿润度。 第五章:酥松的艺术:法式挞皮与千层派的结构秘密 制作一块酥松的挞皮,关键在于如何将黄油的“冷”与面粉的“干”完美结合。《烘焙日子的甜点》详细介绍了使用食物处理器和手工揉捏的优缺点,并重点推崇“冰水浸泡法”的面团处理。针对千层派,本书提出了“薄煎与冷藏交替法”,确保每一层薄饼在堆叠后都能均匀吸收奶油的湿润度,避免出现口感分离的现象。 第六章:发酵的韵律:欧包的自然之味与丹麦酥的层次叠放 对于酵母与面团的互动,汉竹展现了深厚的理解。她不仅仅关注揉面时间,更着重于“发酵环境的精确控制”。书中提供了不同温度、湿度下,酵母活性的对照表。在欧式硬皮面包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高湿度蒸气注入法”如何形成迷人的焦糖化外壳。在丹麦酥部分,则通过详尽的步骤图,展示了如何精确地完成“三次折叠与两次休息”,以实现百层的松脆结构。 第三部:味觉的旅程与季节的馈赠——创意甜点与生活场景 本书的后半部分,将烘焙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提供了大量富有季节感和主题性的创意甜点。 第七章:四季的馈赠:从春日花香到冬日醇厚 这一章是作者个人情感与技艺的集中体现。春日篇推荐使用新鲜的接骨木花、紫罗兰等进行马卡龙的调味,重点讲解了如何提取花卉的香气而不引入多余水分。夏日篇则围绕水果的酸甜平衡,介绍了一款无需烤箱的“意式奶冻慕斯”,强调了吉利丁片的溶解温度控制。秋日,作者钟情于坚果和香料,分享了使用烤箱余温来烘烤核桃和榛果的技巧,以增强其天然油脂的香气。冬日,则回归到浓郁的巧克力和咖啡主题,介绍了如何利用“巴氏杀菌法”提升蛋奶酱的顺滑度,以制作最顶级的热巧克力布朗尼。 第八章:派对与日常的仪式感:定制化与装饰艺术 烘焙的乐趣在于分享与展示。《烘焙日子的甜点》的收官之作,聚焦于如何让甜点更具故事性。书中介绍了“镜面淋面”的理想粘稠度判断标准,以及如何利用天然色素(如甜菜根粉、菠菜汁)为奶油霜调色。此外,作者还设计了几套“主题甜点桌”方案,例如“维多利亚式的下午茶”和“现代极简主义的甜品台”,教会读者如何通过摆盘、器皿的选择,将烘焙作品提升为视觉盛宴。 --- 《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致力于打破烘焙的神秘感,用科学的严谨态度和人文的温暖笔触,引导读者享受从称量原料到品尝成果的完整过程。它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用双手创造美好日常的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故事感”。我不是那种只追求效率的烘焙者,我更享受制作过程中那种慢下来的时光,以及每一份甜点背后可能蕴含的故事。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就非常有这种味道,它不像一本硬邦邦的食谱,更像是一本带着温度的日记,记录着作者在烘焙中的点点滴滴,那些成功的喜悦,那些失败的教训,以及那些因为烘焙而带来的美好瞬间。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季节限定”的甜点,因为我觉得,最美好的味道往往与特定的时节息息相关,用当季的食材制作甜点,更能品尝到大自然的馈赠。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烘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与家人朋友分享爱的方式。它让我觉得,每一次的烘焙,都是一次充满爱意的仪式,而这本书,就是这场仪式最好的指南和见证。

评分

《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这本书,我不得不说,它确实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烘焙的那个最原始的渴望。我并非专业的烘焙师,甚至可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厨房小白”,但每次看到精致的甜点,心里总是痒痒的,想要自己也动手尝试。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不是烤焦就是塌陷,失败的经历让我一度想要放弃。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它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专业术语堆砌的冰冷感,读起来就像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她会耐心地跟你讲每一个步骤,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烘焙的温度”的描述,感觉作者不仅仅是在教你做甜点,更是在传递一种温暖的情感,一种通过双手创造美味的幸福感。我非常期待书里那些“失败也能变美味”的技巧,因为在我看来,烘焙的乐趣不仅在于成功,还在于那些过程中的小插曲,以及如何将“意外”变成惊喜。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烘焙的另一面,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快乐。

评分

终于收到这本期待已久的《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迫不及待地翻开,虽然还没来得及全部细读,但光是目录和前言就足够让人心潮澎湃了。我平时就喜欢在周末的时候捣鼓一些烘焙,但总是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很多时候都是凭着感觉来,结果自然是参差不齐。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非常贴合“烘焙日子”这个主题,感觉作者很用心,不仅仅是提供食谱,更像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关于烘焙的美好愿景。封面设计就很吸引人,那种温暖柔和的色调,加上精致的甜点图片,一下子就能让人沉浸在甜蜜的氛围里。我尤其期待书里关于基础技巧的部分,比如如何掌握面糊的稠度,如何让蛋糕体更加蓬松,还有那些让甜点看起来更专业的小窍门,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据说这本书还包含了一些不容易找到的独家秘方,这点让我非常好奇,希望能解锁一些新的味蕾体验。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本烘焙生活指南,让我对接下来的烘焙时光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成为我厨房里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评分

拿到《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这本书,我首先被它那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纸张吸引了。触感非常舒适,翻动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这在如今电子书盛行的时代,实体书的这种质感显得尤为珍贵。我是一个对烘焙充满热情但技术尚浅的爱好者,常常在网络上搜罗各种食谱,但信息零散,也缺乏系统的讲解。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我迷茫的烘焙之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它并非那种高高在上的“大师级”教程,而是充满了亲切感和实用性,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手把手地教你。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几页,发现里面不仅有精致的甜点图片,更重要的是,每一步的操作都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连一些细节上的注意事项都标注得很清楚。这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烘焙陷阱”的讲解,很多时候失败就在于一些不起眼的小错误,如果能提前知道,就能有效避免,提高成功率。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不会过于拥挤,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烘焙不再是件难事,而是一种享受。

评分

刚拿到《烘焙日子的甜点(汉竹)》,第一感觉就是它与众不同。市面上关于烘焙的书籍确实不少,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是过于复杂的技巧,要么是千篇一律的配方。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背后逻辑,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步骤。我非常欣赏作者在介绍每个甜点时,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会分享一些关于食材选择、温度控制、发酵原理等基础知识,这对于真正想要理解烘焙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风味组合”的探讨感到好奇,很多时候我们能做出形态不错的甜点,但在味道上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那将是巨大的进步。这本书让我觉得,烘焙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它鼓励我们去探索,去创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引导,让我对未来的烘焙探索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评分

学习,希望能做好,嗯嗯嗯嗯嗯

评分

评分

学着做了里面的蛋糕,成功了。

评分

不喜欢,翻完一整本,也没找着一款想要做的,还不如花钱去下厨房买课程

评分

包装完好 发货及时 物流给力 书品很不错 满意

评分

学着做了里面的蛋糕,成功了。

评分

很喜欢这本书!

评分

很实用的一本书,包含很多食谱,满意

评分

很实用的一本书,包含很多食谱,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