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心理學(第3版)》是《心理學》(第2版)的修訂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國傢精品課程教材、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
全書有機整閤瞭“普通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等基礎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建構瞭一個由心理學概述,心理學研究,心理發展理論,認知心理,需要、動機和情緒情感,智力、能力和創造力,人格心理,品德心理.學習心理,課堂管理心理,教師心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組成的有內在邏輯的結構。為瞭滿足教育教學改革對高質量教材和資源建設的需要,《心理學(第3版)》還用二維碼關聯瞭微課視頻、拓展閱讀等數字資源,並用“考點鏈接”明確教師資格考試的相關要求。《心理學(第3版)》內容前沿、體係完整、結構閤理、形式新穎,有利於學生夯實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培養基本能力、提高基本素質。
《心理學(第3版)》可作為高等院校公共課教材,也可供高等師範院校心理學、教育學和一般院校管理學、社會學、哲學等專業的學生和普通心理學工作者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心理學的研究任務與研究內容
第二章 心理學研究
第一節 心理學研究概述
第二節 心理學研究的過程
第三節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
第三章 心理發展理論
第一節 心理發展理論概述
第二節 心理發展的基本問題
第三節 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
第四章 認知心理 8下
第一節 認知心理概述
第二節 注意
第三節 感覺和知覺
第四節 記憶
第五節 思維與想象
第五章 需要、動機和情緒情感
第一節 需要
第二節 動機
第三節 情緒和情感
第六章 智力、能力和創造力
第一節 智力
第二節 能力
第三節 創造力
第七章 人格心理
第一節 人格概述
第二節 氣質與性格
第三節 自我
第四節 人格完善
第八章 品德心理
第一節 品德心理概述
第二節 品德發展理論
第三節 品德的形成
第九章 學習心理 26下
第一節 學習心理概述
第二節 學習理論
第三節 學習策略
第四節 學習遷移
第十章 課堂管理心理
第一節 課堂管理概述
第二節 課堂心理氣氛
第三節 課堂問題行為
第十一章 教師心理
第一節 教師心理概述
第二節 教師專業素質
第三節 教師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節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節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第三節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測評
第四節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多次強調心理學發展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和凸顯地位,如“深化教育改革,增強學生心理健康,……加強國民營養計劃和心理健康服務,……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引導。……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係,加強對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導和矯治等”。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明確提齣,要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係建設和規範化管理。這些都充分體現瞭國傢對心理學及心理健康服務的重視,也反映瞭廣大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嚮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特彆強調:“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係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嚮上的社會心態。”近年來,我國心理學事業獲得瞭長足發展,心理學先後被國傢列為優先發展的學科、一級學科。心理學還成為高等院校的熱門專業。到2016年,我國高等院校已經有瞭366個心理學或應用心理學專業,擁有116個心理學碩士或博士學位點。不斷加強心理學教材建設正是為瞭追蹤心理學的最新前沿,同時也為瞭促進心理學的發展,提高人纔培養的質量。
本書源自《心理學新論》,由高等教育齣版社於2001年齣版;修訂版改名為《心理學》,由高等教育齣版社於2005年齣版;《心理學》(第2版)由高等教育齣版社2009年齣版。本書是在前三版的基礎上,結閤近些年心理學的最新發展,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心理學專業基礎綜閤考試大綱》的變化,以及教師資格證、入編考試等對心理學知識的要求,對本書的體係與內容、形式與體例等做瞭較大的修訂。本次教材修訂首先是順應信息化時代開展教學的要求,滿足教育教學改革對高質量教材和資源建設的需要。鑒於手機、網絡等技術手段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普及和滲透,通過與“互聯網+”技術的融閤,采取整體設計紙質教材、數字資源,同步規劃和建設的方式,實現紙質教材和數字資源相互融閤、一體化的有機結閤。其次,本次修訂也進一步突齣瞭教師教育的特色,麵嚮在校師範生和準備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的非師範生,緊緊圍繞《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和《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標準及大綱(試行)》,既符閤《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中與心理學相關的模塊,又覆蓋瞭《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及大綱(試行)》中與心理學相關的知識點。
本次修訂對內容結構體係進行瞭重新整閤,把心理學研究方法、課堂管理心理從一節擴充為一章的內容,刪除或閤並瞭上一版的教學心理與學校群體心理;對原有章節內容結構也做瞭進一步優化和調整,增加瞭心理學基本理論、規律在實際教學或生活中的應用。這樣的處理使得教材體係更貼近時代要求,符閤兼顧碩士研究生考試、教師教育的新要求,構建瞭一個完整且符閤公共心理學知識內在邏輯規律的教材體係。
教材的編寫體例也做瞭較大的調整。首先,在每章前增加瞭知識導圖、學習目標、學習重點與難點,其中知識導圖是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錶現齣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顔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其次,在每章用二維碼關聯瞭數字資源,具體內容是編者或其他教師的微課視頻、視頻資料、拓展閱讀等,方便學生使用手機及時查看,深入拓展與學習相關的知識。通過二維碼鏈接的資源極大地拓展瞭相關知識的背景信息,也增強瞭趣味性、可讀性、互動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提供瞭可能,也滿足不同學校、教師、學習者的個性化教學、學習的需要。最後,對原有模塊做瞭一些調整或名稱做瞭一定修改,並在呈現形式與內涵上都有瞭新的變化,如上一版的“反思與探究”改為“反思與探索”,雖然是一字之差,但在實際修訂時要求在問題設計上更加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希望通過全新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內容解決更加復雜、更加真實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相關知識,開展實地調查、實踐訓練,從而提齣獨到的見解。
《心跡:探尋人類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內容簡介: 《心跡》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對人類內心世界進行全麵探索的著作。它超越瞭簡單的心理學概念羅列,而是以一種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揭示瞭我們思維的運作機製、情感的復雜性以及行為背後的驅動力。本書旨在帶領讀者踏上一段自我發現的旅程,理解那些塑造我們日常生活的無形力量,並提供實用的工具與視角,以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提升幸福感。 本書的首要目標是為讀者構建一個堅實的認知基礎。我們從人類意識的起源與發展入手,追溯心智的演化曆程,探討大腦結構與功能之間的精妙聯係。我們將深入研究感覺、知覺是如何將外部世界轉化為我們內在體驗的,以及注意力、記憶等認知過程是如何工作,成為我們學習、決策和記憶的關鍵。讀者將瞭解到,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瞬間,都離不開復雜的大腦活動支撐。 接下來,《心跡》將筆觸轉嚮人類情感的廣闊領域。我們不再將情緒視為單一的反應,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下進行審視。本書將剖析不同情緒的生理基礎、心理機製以及它們在社會互動中的作用。從喜悅、悲傷到憤怒、恐懼,我們探究這些情緒的本質,理解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判斷和行為。此外,我們還將深入探討情緒的調節與管理,提供科學可行的方法,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駕馭自己的情緒,減少不必要的痛苦,增強積極體驗。 人類行為的奧秘是本書的核心關注點之一。我們不僅僅描述行為,更緻力於探尋其背後的深層原因。《心跡》將從動機理論齣發,解釋是什麼驅使我們行動,無論是生物本能還是社會文化的影響。我們將探討學習理論,理解我們如何通過經驗積纍知識、習得技能,以及如何改變行為模式。社會心理學的視角也將貫穿其中,揭示群體動力、人際關係、說服與社會影響等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我們的個性和行為。讀者將有機會審視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從而獲得更深刻的理解。 《心跡》還特彆關注個體的獨特性與成長。本書將深入探討人格的形成與發展,介紹不同的理論模型,並解釋是什麼造就瞭我們獨特的個性和風格。我們將討論自我概念、自尊與自我效能感,這些內在的認知如何影響我們的自信心和行動力。同時,本書也將探討人類發展的各個階段,從童年期的探索與學習,到青少年期的身份認同,再到成年期的職業發展與人際關係,以及晚年期的反思與接納,幫助讀者理解生命全程的心理變化與挑戰。 除瞭對個體心理的深入剖析,《心跡》同樣重視心理學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本書將探討常見的心理障礙,如焦慮癥、抑鬱癥等,以一種富有同情心和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行介紹,幫助讀者消除對心理健康的誤解,並瞭解尋求幫助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將介紹心理谘詢與治療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為那些麵臨心理睏擾的人提供希望與方嚮。 《心跡》的敘事方式力求生動、引人入勝。書中將穿插大量的真實案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以及發人深省的思考題,引導讀者主動參與到探索過程中。我們相信,理解人類心靈並非枯燥的理論學習,而是一場充滿驚喜和發現的冒險。通過本書,讀者不僅能獲得知識,更能培養一種更敏銳的觀察力、更深刻的同理心以及更強大的自我洞察力。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綜閤性和前瞻性。它不僅僅局限於某一特定的心理學分支,而是力求將認知、情感、行為、人格、發展以及臨床應用等多個維度融會貫通,形成一個完整的心理學圖景。我們還關注心理學研究的最新進展,並探討這些發現如何為我們理解當代社會和個人生活提供新的啓示。 《心跡》是一本為所有對人類心靈充滿好奇的讀者而寫的書。無論您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從業者,還是僅僅希望更深入地瞭解自己和身邊的人,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和實用的指導。它將幫助您: 解鎖思維的奧秘: 理解注意力、記憶、學習等認知過程如何運作,以及如何提升這些能力。 駕馭情感的洪流: 識彆、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培養更健康的情感狀態。 洞察行為的根源: 探究動機、學習和社會影響如何塑造我們的行為,以及如何進行積極的改變。 認識獨特的自我: 理解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提升自我認知和自尊。 理解生命的軌跡: 把握不同人生階段的心理特點與挑戰。 應對生活中的睏境: 瞭解常見的心理問題,以及尋求幫助的途徑。 培養更深刻的人際關係: 運用心理學知識,提升溝通與理解能力。 《心跡》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是一個邀請,邀請您踏入人類心靈的浩瀚宇宙,去探索那些最深刻、最普遍的真理。通過這本書,您將有機會以全新的視角審視自己,重新認識世界,並最終活齣更充實、更有意義的人生。這是一次關於理解、成長和內在平和的非凡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