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广告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根 著
图书标签:
  • 广告设计
  • 平面设计
  • 设计基础
  • 创意
  • 排版
  • 色彩
  • 视觉传达
  • 营销
  • 品牌
  • 入门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387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628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3
字数:30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广告设计理论体系完整,特别适合广告设计和平面设计初学者和相关行业人员增强专业知识使用。
2、国际一线品牌产品的广告设计案例,非常具有欣赏性和启发性。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广告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结合广告实战运作的需要,以提高读者对广告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为目的,以更加透彻的知识点拨和专业的实例剖析为特色,详细介绍了广告设计的基本理论、广告设计心理学、广告设计策划执行、广告设计创意手法、广告设计构成元素和广告设计版面编排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国内外精美的广告设计案例,并从配色、构图、文字等多方面进行详细、专业的分析和讲解,对读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灵感一定会有较大启发。

作者简介

陈根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北京大学特邀课程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客座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导师;时任人民日报、第一财经、新浪、网易等多家媒体与期刊的特邀专栏作家,曾任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特邀策划。
出版专著30余本,涉及金融、科技、地产、医疗、设计等多个领域,在前沿科技领域有一定话语权。既有厚重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在战略规划、企业转型、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广告设计概论 / 001
1.1 广告的定义 / 002
1.2 广告的形式 / 002
1.2.1 按广告传播目的分类 / 002
1.2.2 按广告传播媒介分类 / 004
1.2.3 按产品生命周期分类 / 016
1.3 广告的功能 / 018
1.3.1 商业广告的功能 / 018
1.3.2 公益广告的功能 / 021
1.4 广告的特点 / 023
1.4.1 传播性 / 023
1.4.2 针对性 / 024
1.4.3 可读性 / 025
1.4.4 感官性 / 025
1.4.5 可存在性 / 027
1.5 现代广告发展 / 027
1.5.1 广告的起源 / 027
1.5.2 世界广告的发展史 / 028
1.5.3 中国广告的发展史 / 028
1.5.4 广告的普及 / 031
1.6 促进广告发展变化的因素 / 032
1.6.1 市场需求 / 033
1.6.2 商品的流通发展 / 033
1.6.3 产品技术需求 / 034
1.6.4 媒体发展 / 035

第2章 广告设计心理学 / 039
2.1 心理学在广告中的应用 / 040
2.1.1 吸引注意 / 041
2.1.2 激发兴趣 / 041
2.1.3 诱发联想 / 042
2.1.4 满足情感需要 / 043
2.2 消费者心理特征分析 / 044
2.2.1 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广告特征 / 045
2.2.2 吸引不同性别的广告特征 / 048
2.3 广告中的想象与暗示 / 049
2.3.1 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与联想 / 050
2.3.2 暗示对消费者的心理作用 / 053
2.4 广告心理学在设计中的使用原则 / 057
2.4.1 加强色彩对比 / 057
2.4.2 使用趣味图形 / 057
2.4.3 使广告具有深意 / 058
2.4.4 引发受众好奇心 / 059

第3章 广告设计策划执行 / 061
3.1 什么是广告策划 / 062
3.2 广告策划原则 / 062
3.2.1 统一性原则 / 062
3.2.2 调适性原则 / 063
3.2.3 有效性原则 / 064
3.2.4 操作性原则 / 064
3.2.5 针对性原则 / 065
3.3 广告策划流程 / 065
3.4 广告的市场定位 / 066
3.4.1 确立广告目标市场的重要性 / 066
3.4.2 品牌的定位 / 067
3.4.3 产品的定位 / 069
3.4.4 受众的定位 / 073
3.5 现代广告的策划与推广策略 / 075
3.5.1 广告目标 / 075
3.5.2 市场分析 / 077
3.5.3 广告策略 / 077
3.5.4 广告计划 / 083
3.5.5 广告效果的测定 / 084
3.6 广告媒体选择 / 087
3.6.1 广告媒体分类 / 087
3.6.2 媒体的传播途径 / 087
3.6.3 媒体的选择 / 088
3.7 广告的设计流程 / 089
3.7.1 熟悉了解工作任务 / 089
3.7.2 收集资料 / 090
3.7.3 创意构思 / 090
3.7.4 确立宣传媒介 / 094
3.7.5 广告设计制作 / 094
3.7.6 调整定稿 / 094

第4章 广告设计创意手法 / 097
4.1 广告创意原则 / 098
4.1.1 独创性 / 099
4.1.2 震撼性 / 099
4.1.3 关联性 / 100
4.1.4 合理性 / 102
4.1.5 实效性 / 103
4.1.6 亲和性 / 103
4.1.7 简明性 / 105
4.2 创意思维方法 / 105
4.2.1 逻辑思维 / 106
4.2.2 形象思维 / 108
4.2.3 综合思维 / 109
4.2.4 逆向思维 / 111
4.3 营造氛围的艺术手法 / 112
4.3.1 提高受众的兴趣度 / 112
4.3.2 增强受众的感知度 / 120
4.4 表达功能的特殊手法 / 128
4.4.1 延长受众的感知时间 / 129
4.4.2 增加受众的感知深度 / 135
4.4.3 把握画面的效果处理 / 138

第5章 广告设计构成元素 / 143
5.1 广告的文字设计 / 144
5.1.1 文字设计基本特征 / 144
5.1.2 字体设计的准则和运用 / 154
5.2 广告的图形设计 / 163
5.2.1 广告图形基本特征 / 163
5.2.2 图形的表现方法 / 170
5.3 广告的色彩设计 / 183
5.3.1 色彩原理 / 183
5.3.2 广告色彩心理 / 197
5.3.3 色彩三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 208
5.3.4 广告设计中的配色规律 / 215

第6章 广告设计版面编排 / 223
6.1 广告编排设计的基本原则 / 224
6.1.1 思想性 / 224
6.1.2 艺术性 / 225
6.1.3 趣味性 / 226
6.1.4 条理性 / 227
6.2 广告编排设计的构图模式 / 229
6.2.1 常用构图模式 / 229
6.2.2 经典构图模式 / 234
6.2.3 造型构图模式 / 237
6.2.4 特殊构图模式 / 239
6.3 广告编排设计的形式法则 / 243
6.3.1 视觉重心 / 243
6.3.2 视线轨迹 / 244
6.3.3 比例与分割 / 249
6.3.4 空白与疏密 / 250

参考文献 / 253

前言/序言

广告——“广而告之”,广告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科技的进步、传播信息手段的多样化,广告的定义、内涵与外延、类别也在不断变化。广告主要通过视觉或与听觉相结合来展现。想要设计出成功的广告,首先广告的内容要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并且满足广告观众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广告设计执行中,如何灵活运用心理学,使广告效果更接近大众的期望,有助于广告的传播和发展也成为品牌传播和产品宣传的重要课题。
在日新月异的传媒背景下,如何通过设计使广告具有鲜明的特点、很强的可读性、正确的针对性,从而达到应有的传播效力?
本书立足广告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结合广告实战运作的需要,以提高读者对广告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为目的,以更加透彻的知识点拨和专业的实例剖析为特色,对广告设计进行阐述。第1章广告设计概论,包括广告的定义、广告的形式、广告的功能、广告的特点、现代广告发展及促进广告发展变化的因素。第2章广告设计心理学,包括了心理学在广告中的应用、消费者心理特征分析、广告中的想象与暗示以及广告心理学在设计中的使用原则。第3章广告设计策划执行,对广告策划的概念、广告策划原则、广告策划流程、广告的市场定位、现代广告的策划与推广策略、广告媒体选择、广告的设计流程进行了说明。第4章至第6章为本书的重点。其中第4章广告设计创意手法,从创意原则、创意思维方法、如何通过艺术的手法提高受众兴趣度和感知度来营造广告的氛围、如何通过延长受众的感知时间和增大受众的感知深度以及把握画面的效果来表达广告的功能进行重点阐述。第5章广告设计构成元素,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剖析对象,阐述了文字设计的基本特征及字体设计的准则;广告图形的基本特征及表现方法;色彩基本原理、色彩心理特征、色彩三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及配色规律。第6章广告设计版面编排,条理清晰地论述了思想性、趣味性等版面编排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称型、均衡型、交叉型、标题型、圆型、散点型、指示型等众多的构图模式;以视觉重心、视线轨迹、比例与分割等为主的形式法则。
书中穿插了国内外众多精美的广告设计案例,并从配色、构图、文字等多方面进行详细、专业的分析和讲解,揭示了所在章节内容的实质内涵。这样的形式和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提高对广告设计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品位、激发创造灵感。
本书读者可包含:
1.广告行业内从事品牌策划、产品推广、市场营销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2.想要进入广告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创业、从业人员;
3.设计咨询公司、设计公司、策划公司等相关从业人员;
4.高等院校广告设计、平面设计、品牌管理、设计营销、新闻、传媒和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师生。
本书由陈根编著。陈道双、陈道利、林恩许、陈小琴、陈银开、卢德建、张五妹、林道娒、李子慧、朱芋锭、周美丽等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及时间所限,书中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及专家批评指正。

编著者
深入理解品牌叙事与视觉锤炼:一本关于现代营销传播的深度指南 图书名称: 品牌叙事的力量:从概念构建到情感连接的营销全景解析 图书简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仅仅依靠漂亮的设计或一句响亮的口号已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成功的品牌不再是产品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编织的故事、清晰的价值观和能够引发受众深层共鸣的情感连接。本书《品牌叙事的力量:从概念构建到情感连接的营销全景解析》,旨在为市场营销人员、品牌策略师、创业者以及所有渴望在复杂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系统、前沿且实用的品牌叙事构建与传播框架。 本书摒弃了对单一设计技巧的过度聚焦,转而将视角提升至战略高度,全面剖析“叙事”如何在现代营销生态中发挥核心驱动力。我们深知,好的产品需要一个伟大的故事来赋予其生命和意义。 第一部分:叙事基石——理解品牌的本质与文化内核 (Foundation of Narrative) 本部分奠定了品牌叙事的基础理论。我们首先探讨品牌不再是徽标或颜色的简单集合,而是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集合与情感契约。我们将深入解析品牌身份(Brand Identity)与品牌形象(Brand Image)之间的动态平衡,强调清晰的“为什么”(Why)比“做什么”(What)更为关键。 文化土壤的挖掘: 探索如何从企业创始人的愿景、历史沿革、目标市场的文化习俗中提炼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文化透镜分析法”,帮助企业识别并放大其内在的独特价值主张(UVP)。 原型与镜像: 借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品牌如何通过运用经典的叙事原型(如英雄、导师、探索者等)来快速与受众建立潜意识的连接。书中详细列举了数十个成功运用原型建立情感锚点的案例分析。 价值观的落地: 阐述“价值观”是如何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行为和承诺。我们将探讨如何确保企业的每一个触点——从客户服务到供应链管理——都与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性,避免“漂绿”或“漂白”的风险。 第二部分:叙事构建——从模糊概念到清晰蓝图的转化 (Constructing the Compelling Story) 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品牌叙事,需要精密的结构和精确的语言。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完成从战略构思到文本定稿的全过程。 “冲突-解决”的核心张力: 借鉴经典戏剧结构,指导读者如何定位目标受众面临的“核心痛点”(即叙事中的“冲突”),并清晰地将品牌定位为提供独特“解决方案”的那一方。我们提供了一套“叙事蓝图矩阵”,用于测试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 受众角色的界定: 强调叙事并非是品牌单方面的宣告,而是与受众的共同创作。我们将区分“目标受众画像”(Persona)与“叙事参与者角色”(Co-Creator),指导如何设计让受众渴望参与其中的情节转折点。 语态与调性的确立: 深入分析不同行业和不同代际受众偏好的语言风格。无论是权威性的、幽默的、还是极简主义的,本书提供了详尽的“品牌声调词汇库”,确保品牌声音的稳定性和辨识度。 第三部分:叙事传播——多维度的全渠道激活 (Multi-Channel Narrative Activation) 一个再好的故事,如果无法在正确的时机、通过正确的渠道被感知,也等同于不存在。本部分专注于叙事在现代数字和物理环境中的落地执行。 内容矩阵的策略部署: 探讨如何将一个核心叙事分解为适应不同媒介特性的“碎片化内容模块”。例如,核心故事如何转化为短视频脚本、信息图表、深度白皮书或线下活动的主题。我们提供了“叙事保真度检查表”,确保信息在跨平台传播中不失真。 体验式叙事的设计: 重点关注物理空间、客户旅程(Customer Journey Mapping)中的叙事植入。如何通过零售店的灯光布局、产品包装的触感、甚至是退换货流程中的措辞,来讲述品牌的故事。本书详尽分析了“沉浸式品牌体验中心”的设计原则。 社区驱动的共创与反馈循环: 在社交媒体时代,品牌叙事不再是单向输出。本部分教授如何利用社群工具,鼓励用户分享他们与品牌共同创造的故事,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将用户生成内容(UGC)反哺至战略优化中。 第四部分:叙事衡量与迭代——确保故事的生命力 (Measurement and Evolution) 品牌叙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的监测和适应性调整。 超越传统的KPI: 提出衡量叙事影响力的独特指标,例如“情感契合度指数”(ECI)、“故事穿透率”以及“价值共鸣度得分”。我们提供了量化这些软性指标的方法论。 危机中的叙事管理: 论述在品牌遭遇公关危机时,如何利用预先构建的叙事核心来稳定局势。强调在危机中,诚实、透明和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是恢复信任的唯一叙事路径。 面向未来的叙事演进: 探讨技术进步(如元宇宙、AI交互)将如何改变品牌的叙事方式,并指导读者如何保持叙事的连续性,同时拥抱新兴的表达媒介。 本书特色: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其高度的实操性和前瞻性。它不是一本理论堆砌的教科书,而是基于对全球数百个成功和失败品牌案例的深度拆解,提炼出的可复制的战略工具箱。书中穿插了大量的“策略拆解工作表”、“叙事结构模板”以及“高管访谈录”,确保读者在阅读后能够立即将理论转化为行动。 《品牌叙事的力量》将引导您超越视觉的表象,直击品牌营销的灵魂——那个能够穿越时间、跨越媒介,最终赢得人心的故事。它将教会您,如何将您的产品或服务,打造成一个值得人们记住、谈论并追随的文化符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包容性和前瞻性。它没有将自己局限在传统的平面设计范畴内,而是将视野扩展到了数字媒体和用户体验(UX)的交叉地带。在讨论“品牌识别”那一章节时,作者不再仅仅关注Logo本身的设计,而是探讨了如何将这套视觉系统延伸到网站界面、社交媒体动图甚至是线下活动的空间布置中。这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彻底颠覆了我过去“一份海报搞定所有事”的陈旧观念。此外,书中还涉及了版权常识、项目管理中的创意提案技巧等软技能内容,这在很多纯技术类的书籍中是很少见的。它仿佛在暗示读者:要成为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光有技艺是不够的,还需要懂得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管理自己的创意产出。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纯粹的设计教程,更像是一本职场进阶的宝典。

评分

如果说市面上很多设计书籍都是堆砌华丽的成品图来炫技,那么这本真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更像是一本实战指南,充满了“干货”和“避坑”经验。我过去尝试过看一些国外引进的书籍,那些复杂的软件操作和本土化差异让我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重点完全放在了“思维”的建立上,它强调的是设计背后的商业逻辑和目标受众分析。比如,它花了很大篇幅讨论如何为不同的行业(快消品、金融服务、文化活动)量身定制不同的视觉语言,这一点对我这种需要为小型企业做市场宣传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信息层级”的讲解,作者用生动的图示说明了如何通过大小、粗细、位置的微小变化,引导读者的视线,确保核心信息能够在三秒内被捕获。这种注重效率和结果导向的教学方式,让我意识到,设计工作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而是一项严谨的问题解决过程。它教会我的,是如何从一个“美工”的心态,转变为一个“策略师”的视角。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对细节要求近乎苛刻的读者,很多号称“全面”的书籍,往往在某个关键环节会显得力不从心。但这本在排版和字体搭配的深度上,让我非常惊喜。它不仅仅停留在“衬线体适合正式场合,无衬线体适合现代感”这种基础论断上,而是深入到了字距(Kerning)、行高(Leading)对阅读体验的细微影响。书中提供了一系列针对不同情绪和媒介(印刷品与屏幕)的字体配对建议,并且给出了具体数值参考,这对于追求像素级精度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更妙的是,它将设计原理与实际工具的应用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讲解如何利用特定软件的蒙版功能来实现某种视觉效果,但它强调工具只是手段,最终服务于创意本身。这本书的行文流畅,没有那种为了凑字数而堆砌的冗余内容,每一页的信息密度都非常高,需要反复阅读和消化,这正是我喜欢的——有挑战性,但收获巨大。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设计一窍不通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原本以为设计这东西离我很遥远,是那种需要天赋和长期训练的技能。谁知道,这本书从最基础的色彩理论、版式布局讲起,那种娓娓道来的讲解方式,让我丝毫没有压力。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像一个耐心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观察生活中的优秀设计,并把那些看似玄妙的“设计感”拆解成可以理解的模块。我特别喜欢它对“视觉传达”这一概念的阐释,让我明白设计不只是好看,更是有效沟通的工具。书里穿插的案例分析也非常到位,不是简单地展示成品,而是深入剖析了设计师的思考路径:为什么选择这种字体?这个构图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读完前几章,我竟然开始尝试自己去修改一些日常的宣传单,那种从迷茫到略有所得的转变,带来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它成功地搭起了一座让我从门外汉走向初学者的桥梁,让我对这个领域燃起了真正的兴趣,而不是一时的冲动。

评分

老实说,我本来对市面上那些动辄宣称“精通”的书籍持怀疑态度,因为“精通”二字意味着对领域所有细微差别的掌握,这几乎是不可能在单一册子里完成的。然而,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巧妙地规避了“大而空”的问题。它采用了模块化学习的路径,从基础概念的扎实奠定,到中级技巧的实操演练,再到高级趋势的探讨,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检验标准。最值得称赞的是,它非常坦诚地指出了设计领域不断迭代的本质,并鼓励读者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而不是依赖书本提供的一套“标准答案”。比如,在介绍最新的趋势时,它不会盲目追捧,而是分析这些趋势背后的设计动机和局限性。这种辩证和批判性的思维引导,让读者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和判断。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副清晰的地图和指南针,而不是最终的宝藏本身,它指明了方向,让读者自己去探索更广阔的领域,这才是真正的“入门到精通”的开始。

评分

买到这本书立即推荐给了做广告公司的亲戚,非常有借鉴价值

评分

活动囤货卖的,希望好,还没看

评分

买到这本书立即推荐给了做广告公司的亲戚,非常有借鉴价值

评分

活动囤货卖的,希望好,还没看

评分

活动囤货卖的,希望好,还没看

评分

很好,很满意,很喜欢,是本好书

评分

很好,很满意,很喜欢,是本好书

评分

入门学习

评分

活动囤货卖的,希望好,还没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