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肯普编著的《跟老婆一起怀孕(写给准爸爸的孕期指导书)》是一本准爸爸和准妈妈**指南,全书12个章节,详细描述从孕期到宝贝出生的问题和建议,条理清晰,内容实用,书中不仅有作者自身经历,还有大量来自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的怀孕和育儿建议,为新手爸爸和新手妈妈提供全面和专业的指导。这本书是送给准爸爸珍贵的礼物!请让他仔细阅读,共同参与到这段辛苦与幸福并存的过程中,让怀孕变得*有意思,让你们的关系*加亲密!
罗布·肯普,自由记者、《父亲季刊》杂志的自由撰稿人、《男性健康》杂志的特约编辑。其文章主题包括孕婴和父亲角色,均发表于英国国内知名杂志和报刊,包括《卫报》《男性健康》《父亲季刊》《孕婴》《你和宝贝》《怀孕和生育》《母亲和孩子》等。 肯普与妻子阿曼达和儿子斯坦利生活在伦敦西部。 吴凡,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研究生,获得人事部二级笔译证书,曾出国交换学习,有长期的笔译工作经验以及多次的大型会议口译经验。
Chapter 1 发现自己要做爸爸了 孕期:0~8周
1 我是不是要当爸爸了?
2 验孕方法有哪些?
3 老婆怀上了有什么“好的”?
4 准爸爸们都有何反应?
5 怎么计算预产期?
6 为什么预产期这么重要?
Chapter 2 开始承担爸爸的职责 孕期:9~12周
1 每个孕期都该做什么?
2 怀上以后,准爸爸要做什么?
3 孕妇现在是什么感受?
4 我适合当爸爸吗?
5 孕妇还能锻炼身体吗?
6 有什么“双人项目”能让母婴*健康?
7 什么时候能对外宣告我要当爸爸了?
Chapter 3 孕检过程 孕期:13~16周
1 老婆做B超检查,我应该做什么?
2 孕期都有哪些重要检查?
3 B超检查是怎么进行的?
4 准爸爸需要做检查吗?
5 老婆怀上多胞胎怎么办?
Chapter 4 孕期性事与准爸胎教:大肚子不再是负担 孕期:17~20周
1 我们还能过性生活吗?
2 哪些体位*适合“孕期性爱”?
3 宝宝出生多久我们就可以恢复性福生活了?
Chapter 5 平稳期的准备工作 孕期:21~24周
1 准爸爸如何做胎教?
2 陪老婆一起怀孕?
3 准爸爸们可以开始准备了?
4 我们应该为了孩子搬家吗?
5 养个孩子得花多少钱?
6 该在哪里买婴儿用品?
7 需要准备哪些婴儿用品?
8 如何选购婴儿车?
9 选择儿童安全座椅有什么讲究?
……
Chapter 6孕中期的其他准备:育儿室和父亲身份 孕期:25~28周
Chapter 7准备好应对突发情况 孕期:29~32周
Chapter 8***开始 孕期:33~36周
Chapter 9准备卸货 孕期:37~40周
Chapter 10 宝宝出生
Chapter 11带宝宝回家 宝宝:1~2周
Chapter 12 第六周的“警告”…… 宝宝:3~6周
*后的赠言:新爸爸“十要十不要”——新妈妈的奉劝
孕产术语自查表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第一次当爸爸的“菜鸟”量身定做的!我记得我刚看到它的时候,心里还充满了对未来生活一团乱麻的恐慌,感觉自己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九个月。翻开第一页,那种直击灵魂的亲切感就来了,它不像那些冷冰冰的医学教材,把怀孕描绘得充满了各种并发症和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甚至带点幽默感的语气,把准爸爸应该知道的一切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特别是关于如何“融入”孕期这件事,书里提到很多小细节,比如怎么陪老婆做产检才不显得多余,怎么在餐桌上巧妙地避开那些让孕妇不适的食物,甚至是如何在深夜里处理突如其来的孕期情绪波动。这些内容太实用了,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了这场奇妙的生命旅程中。读完前几章,我回家就主动去研究了怎么做月子餐的基本原则,虽然最后做的还是很粗糙,但老婆看我的眼神明显柔和了许多,那种成就感,比我搞定一个复杂的项目报告还要让人满足。这本书成功地将“责任感”转化为“行动力”,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充满了期待而非恐惧。
评分这本书在“实用工具箱”这个层面上做得极其细致,简直称得上是准爸爸的“保命指南”。我是一个比较注重逻辑和计划性的人,而这本书提供的日程表和检查清单,简直是我的福音。它把整个孕期分成了好几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明确列出了准爸爸需要学习的知识点、需要准备的物资清单,甚至是哪些情况下必须立刻联系医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待产包”的准备建议,不是那种笼统的列出“尿布、奶瓶”这种基础物品,而是深入到了“如果你选择顺产,需要准备哪些特定的小工具来缓解疼痛”这种非常精细的层面。更棒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针对不同职业背景(比如IT、金融、教育工作者)的准爸爸的应对策略。这表明作者是真正考虑到了不同读者群体的生活状态。有了这些明确的步骤和计划,我感到自己对即将到来的“大事件”有了掌控感,焦虑感被极大地稀释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井然有序的准备状态。
评分从装帧设计和排版上看,这本书也体现出一种对读者体验的极致追求。它的字体大小适中,间距舒适,即使在深夜里光线不好的时候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没有采用那种严肃的学术论文式图表,而是大量使用了简洁明了的手绘插画和信息图表来解释复杂的生理过程。比如,解释胎儿听力发育的章节,配上的图画直观地展示了声波如何穿过母体,这种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高效得多。此外,书中附带的一些“迷你测试”和“自省小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会让人感到被审问,而是自然地引导你停下来思考:“我上一次认真倾听老婆的担忧是什么时候?”这种互动性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持续性的自我反思和伴侣交流的契机。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设计者希望帮助每一位准爸爸“平稳、高效且充满爱意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的良苦用心。
评分这本书最独特的一点,是它大胆地触及了“准爸爸的心理压力”这个常常被忽视的话题。我一直以为,孕期的辛苦都是老婆的责任,自己只要提供物质支持就好。但读到书中关于“角色转换焦虑”的描述时,我简直要拍案叫绝——原来我时不时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点“被边缘化”的感觉,是完全正常的。作者没有将这种焦虑简单归结为“不够男人”,而是系统地分析了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转变过程中,男性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书中建议的应对方式也非常新颖,比如鼓励准爸爸提前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放松仪式”,或者主动承担起婴儿用品的采购和组装工作,以此来确立新的“掌控区”。这种深层次的共情,让我感到自己被理解了。它让我意识到,孕期不仅是老婆一个人的战斗,也是我们夫妻共同需要升级打怪的过程,我们需要一起学习如何面对“失控感”。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高明,它不是那种按部就班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更像一个资深老友在分享他“踩过无数坑”的经验。我尤其欣赏它对“情感连接”的强调。在很多关于育儿的书籍里,焦点往往集中在胎儿的发育数据上,但这本书却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夫妻关系如何在孕期经历一次“重塑”。我最喜欢其中一个章节,讲的是如何进行“非言语沟通”——比如,当老婆因为孕吐难受时,一个恰到好处的拥抱和轻拍后背,比一万句“多喝热水”都有用。作者用非常生动的例子描述了那些尴尬又感人的瞬间,让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前几周陪老婆去公园散步时,她突然因为脚踝酸痛停下来的情景。当时我只是笨拙地扶了一下,事后读到书里的建议,我才明白,那种时刻需要的是一种“预判式”的关怀。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教会你如何用“心”去观察,而不是仅仅用“眼”去看待怀孕这件事,这对于维持婚姻质量和迎接新生命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