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
作者:张星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印刷时间:2016-06-01
ISBN:9787115419095
字数:417000字
页码:180页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编辑推荐
955幅超细致一线职业教练员指导技术动作步骤分解照片
· 连贯动作多步骤图分解 。
· 每一个动作都有多视角的立体讲解 。
· 正确、错误动作对比,让您一目了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么改进才对。
· 关键的技术细节,不仅有教练的贴心提示,还有局部放大照片展示。
通过全方位的视听指导,您将学习到:
·27 种基础训练动作:握拍、引拍、挥拍、步法和球性训练
·53 种技术训练:发球、攻球、接发球、推挡球、削球、搓球、拉球、抽球、杀球、弧圈球
· 18 种对攻及双打战术要点,活用基础技巧于实战
·场下体能训练及场上比赛规则,提升球员身体素质及赛场智商
内容简介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是专门为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所设计的入门级图书。《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通过955幅超细致连拍步骤照片、多角度拍摄的技术动作照片、局部细节特写照片、正确错误动作对比照片等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图解了一线职业乒乓球教练员及其所带领队员的标准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从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场地、器材等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基础动作及其训练方法,如握拍、引拍、挥拍、步法等;基本技术及其训练方法,如发球、攻球、接发球、推挡球、削球、搓球、拉球、抽球、杀球和弧圈球等;体能训练方法,如耐力和力量训练;到比赛规则、裁判手势和对攻、双打战术等实战知识,帮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乒乓球、学习动作技巧,以及更好地应对比赛。
作者简介
张星杰
出生于中国武术之乡——山东菏泽,自幼习武,黄山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跆拳道四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术六段,跆拳道、武术套路、散打项目国家一级裁判,黄山市跆拳道协会副主席。获得过安徽省运动会、省锦标赛优秀裁判员、优秀教练员称号,并发表论文多篇。于黄山学院的武术、跆拳道协会担任总指导至今。其学生在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全国比赛、省运动会、省大学生表演赛等比赛中获得过冠、亚、季军等成绩。
副主编
蒋国强
体操项目***裁判,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校级“优秀教师”。长期以来主要承担体育系体操、乒乓球课程以及大学体育乒乓球、网球等选修课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曾获2008年院第二届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并参与多项
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校级课题。在***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体操》《体操学习指导》《健美操健美运动》等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曾多次担任全国及省内的各种体操比赛的裁判工作。
编委
钱煜文、汤思怡、杨康、张大卫
目录
第1 章准备 训练前的准备
场地
Step 1 球台 13
Step 2 球网 15
02 器材
Step 1 球 16
击球路线16
击球时间17
击球部位17
球的旋转和轨迹18
球拍Step 2 19
球拍的胶皮21
球拍种类19
03 人员
Step 1 准备姿势 22
Step 2 站位 23
横拍打法站位23
直拍打法站位23
双打站位24
第2 章基础训练
01 握拍方法
Step 1 直拍握拍法 26
中钳式握法26
大钳式握法27
弧圈球型握法28
直拍削球握法29
Step 2 横拍握拍法 29
02 引拍
Step 1 引拍姿势 31
典型的引拍方式32 Step 2
正手引拍32
反手引拍32
削球引拍33
03 挥拍
Step 1 反手挥拍 34
Step 2 正手挥拍 35
04 还原
05 步法
Step 1单步 39
Step 2 并步 41
Step 3 跨步 42
Step 4跳步 44
Step 5交叉步 45
正交叉步45
反交叉步46
06 球性训练
Step1 颠球练习 48
行走中颠球练习48
借助桌台面颠球练习50
原地颠球练习49
双面交替变换颠球练习51
对墙颠球练习52
Step 2 互动练习 54
二人对颠练习54
哇,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古典园林营造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不只是罗列那些亭台楼阁的样式,更深入地探讨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哲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在每一块假山、每一条曲径之中的。比如书中详细剖析了苏州拙政园中“远香堂”的设计,它如何通过借景的手法,将远处的山峦纳入画境,营造出一种咫尺之内,胸有天下的意境。我以前去园林里,总觉得那些石头摆得随意,现在才明白,每一块石头的位置、角度,都蕴含着设计师对自然、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尤其让我震撼的是关于“漏窗”的研究,那些窗格的图案,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光影的控制,是室内与室外空间的诗意对话。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打球的技巧,但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看”风景,如何去感受空间里的气韵。读完后,再去公园,眼光都不一样了,总忍不住去揣摩那些设计师的巧思,那种宁静致远的东方美学,真的需要沉下心来细细品味。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古代瓷器烧制工艺的巨著,我才意识到,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白”和“青”,背后隐藏着多少代工匠的失败与坚持。作者以时间为轴线,串联起了从原始陶器到宋代五大名窑的演变史,特别是对汝窑那种“雨过天青云破处”釉色的追求,描述得简直是文学性的再现。书中大量引用了当年的窑址发掘报告和化学成分分析数据,但叙述方式却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险的意味——仿佛跟随作者一起,在历史的尘埃中寻找失落的配方。它完全没有涉及任何体育活动,但它传递出一种与烧制瓷器极其相似的“耐心”和“火候的把控”。拉胚、上釉、入窑,每一步都不能操之过急,温度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这种对细节的偏执和对完美釉面的不懈追求,倒是给我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带来了一种新的启发:真正的成就,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收藏级的艺术品,光是拿到手里摩挲那烫金的书名和那仿宣纸质感的封面,就觉得心旷神怡。内容上,它聚焦于明清家具的榫卯结构艺术,详细到每一根枨子、每一块案板是如何通过巧妙的咬合,实现坚固与美观的完美统一。我特别喜欢它对“活榫”技术的解析,那种不使用钉子和胶水,仅凭木材自身的伸缩和结构力学来支撑百年乃至千年的重量,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书中配有大量高清的三维爆炸图和工匠手工绘制的结构草图,即便是对木工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直观地理解其中的精妙。它没有涉及任何运动竞技,但它教会了我如何欣赏“结构之美”——那种隐藏在表象之下,决定事物持久力的内在逻辑。这种对传统工艺的致敬,让我对“匠人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远比那些浮于表面的快餐文化要厚重得多。
评分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画的符号学意义,简直就是一本视觉解读的百科全书。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达芬奇或米开朗基罗作品表面的赞美,而是详细拆解了画作中每一个手势、每一种色彩、甚至背景中的每一棵树木所代表的特定神学含义。例如,书中花了整整一章来分析“圣餐”场景中面包和葡萄酒的摆放位置与光线处理,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神性临在”的集体信仰。它完全没有提到任何与体育训练相关的内容,但它教会了我如何“深度阅读”图像信息,如何透过表象去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密码。对我来说,这本厚重的理论著作,就像是一次智力上的马拉松,需要不断地查阅注释、对比不同的历史文献,来构建完整的理解框架。这种对知识的系统性梳理和钻研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的精神活动。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关于气候变化对极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报告,内容极其扎实,数据引用和模型推算严谨到让人脊背发凉。作者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述了冰川融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这对北极熊、海象等物种生存造成的直接威胁。书中充满了冰芯数据分析图表和全球温度异常的对比曲线,每一次翻阅都让人感受到地球正在经历的巨大压力。它没有一丁点关于运动技能指导的文字,但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责任”和“长远规划”的思考。就像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协作和长期的战略部署一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任何重大的、需要时间积累的成就(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个人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对未来风险的审慎评估之上。那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感,以及对人类干预后果的深刻反思,远比任何短期的成功经验都要来得震撼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