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符彦君、刘伟、单吉星编著的《有机蔬菜高效种植技术宝典》为“有机农业种养殖技术宝典系列书”中的一分册,针对不同蔬菜的有机种植概念、环境条件、种植过程、管理方法、除草工作和加工与运输等方面系统的进行阐释,把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与高效化的产业联系起来,让农民做起真正的有机产业,对现有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及相关环境条件进行深度总结,同时,对有机蔬菜的概念和系统的有机种植技术细节进行剖析,全面的让读者了解有机种植蔬菜不懂的死角,实现现代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由符彦君、刘伟、单吉星编著的《有机蔬菜高效 种植技术宝典》详细介绍了有机蔬菜的现状、意义及 发展前景等,帮助人们充分认识、了解有机蔬菜。本 书将有机蔬菜分为根类、茎类、叶类、果类,并对它 们的概念、种类、环境选择、种植过程、管理方法、 疾病防治、加工与运输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可为有机蔬菜种植者 提供技术支持与重要参考,同时也可供农业相关专业 人员和对有机农业感兴趣的相关人员参考,还可供高 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章 绪论
1.1 有机蔬菜
1.2 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的区别
1.3 有机蔬菜栽培中出现的问题
1.4 有机蔬菜的发展前景
第2章 根菜类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2.1 有机胡萝卜高效栽培技术
2.1.1 有机胡萝卜的种植概念
2.1.2 有机胡萝卜的种类
2.1.3 各种有机胡萝卜的环境选择
2.1.4 有机胡萝卜的种植过程
2.1.5 有机胡萝卜的管理方法
2.1.6 有机胡萝卜的病虫防治
2.1.7 有机胡萝卜的肥料选择
2.1.8 有机胡萝卜的加工与运输
2.2 有机土豆高效栽培技术
2.2.1 有机土豆种植概念
2.2.2 有机土豆的种类
2.2.3 各种有机土豆的环境选择
2.2.4 有机土豆的种植过程
2.2.5 有机土豆的管理方法
2.2.6 有机土豆的病虫防治
2.2.7 有机土豆的肥料选择
2.2.8 有机土豆的加工与运输
第3章 茎菜类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3.1 有机山药高效栽培技术
3.1.1 有机山药的种植概念
3.1.2 有机山药的种类
3.1.3 有机山药的环境选择
3.1.4 有机山药的种植过程
3.1.5 有机山药的管理方法
3.1.6 有机山药的病虫防治
3.1.7 有机山药的肥料选择
3.1.8 有机山药的加工与运输
3.2 有机莲藕高效栽培技术
3.2.1 有机莲藕的种植概念
3.2.2 有机莲藕的种类
3.2.3 有机莲藕的环境选择
3.2.4 有机莲藕的种植过程
3.2.5 有机莲藕的管理方法
3.2.6 有机莲藕的病虫防治
3.2.7 有机莲藕的肥料选择
3.2.8 有机莲藕的加工与运输
3.3 有机姜高效栽培技术
3.3.1 有机生姜的种植概念
3.3.2 有机生姜的种类
3.3.3 有机生姜的环境选择
3.3.4 有机生姜的种植过程
3.3.5 有机生姜的管理方法
3.3.6 有机生姜的病虫防治
3.3.7 有机生姜的肥料选择
3.3.8 有机生姜的加工与运输
3.4 有机芹菜高效栽培技术
3.4.1 有机芹菜的种植概念
3.4.2 有机芹菜的种类
3.4.3 有机芹菜的环境选择
3.4.4 有机芹菜的种植过程
3.4.5 有机芹菜的管理方法
3.4.6 有机芹菜的病虫防治
3.4.7 有机芹菜的肥料选择
3.4.8 有机芹菜的加工与运输
3.5 有机竹笋高效栽培技术
3.5.1 有机竹笋的种植概念
3.5.2 有机竹笋的种类
3.5.3 有机竹笋的环境选择
3.5.4 有机竹笋的种植过程
3.5.5 有机竹笋的管理方法
3.5.6 有机竹笋的病虫防治
3.5.7 有机竹笋的肥料选择
3.5.8 有机竹笋的加工与运输
第4章 叶菜类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第5章 果菜类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第6章 有机蔬菜的除草防治
第7章 有机蔬菜生产与运输**标准
参考文献
坦白说,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效的种植爱好者,最怕的就是那些只有理论、缺乏操作指导的“纸上谈兵”。这本书恰恰避开了这个陷阱,它的每一个技术点都紧密地与“高效”二字挂钩,充满了可操作性和量化的指标。举个例子,书中关于叶面肥喷施的最佳时间和浓度控制,给出了非常精确的数据范围,而不是模糊的“适量喷洒”。在描述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构建时,它不仅列出了所需的硬件清单,还细致地给出了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液配比公式,并且考虑到了不同水源硬度的调整方案,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是真正体现作者经验的地方。我立刻根据书中的推荐,调整了我家阳台上的番茄灌溉方案,仅仅一周,植株的叶片色泽和活力就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这种即时且积极的反馈,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深入研究的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封面采用了哑光处理,触感温润细腻,那种沉稳中透露着自然的气息,让人一上手就觉得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读物。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不仅保证了印刷色彩的鲜活度和文字的清晰度,而且在长时间翻阅时,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布局上的用心,图文并茂的排版逻辑清晰,无论是复杂的实验流程图还是精致的植物解剖插图,都标注得详尽到位,即便是初次接触园艺技术的朋友,也能迅速找到重点。特别是那些细节部分的放大图,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看得出作者团队在资料收集和制图环节投入了巨大的心力。而且,我注意到书中大量的图示都采用了手绘风格的线条勾勒,这种有温度的表达方式,拉近了专业知识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得那些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非常适合作为案头工具书,随时翻阅,随时实践。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物理品质,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载的专业内容。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农业教材那样严肃刻板,反而带有一种老农的淳朴和科学家的严谨的完美融合。作者在讲述一些复杂的病虫害识别时,常常会穿插一些形象的比喻,比如形容某种真菌孢子的扩散像“微小的烟雾弹”,使得原本令人头疼的知识点瞬间变得直观易记。这种“接地气”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同时,它又非常注重术语的规范性,当你第一次接触到一个科学名词时,作者会立刻在旁给出清晰的释义,确保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不理解一个词汇而卡壳。整体阅读下来,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又不失幽默感的资深农艺师,坐在你身边,手把手地传授秘诀,那种交流的亲切感和知识的可靠性,是其他任何工具书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沉浸在它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的论述中,那份深度和广度,着实令人叹服。它不仅仅停留在“施用有机肥”这种表层的概念上,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微生物在营养物质循环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比如固氮菌、解磷菌的活性条件,以及如何通过调整pH值和有机质含量来优化它们的生长环境。作者对“平衡生态系统”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哲学思辨的层面,将农田视为一个复杂的、自洽的生命共同体来对待。书中关于生物防治的部分,更是充满了实战智慧,它没有盲目推崇昂贵的生物制剂,而是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田间的伴生植物、诱集带以及人工修复的生态屏障来控制虫害,这种从源头治理、减少外部干预的理念,非常符合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有机”的理解得到了极大的深化,不再是简单的“不打农药”,而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尊重和顺应。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逻辑安排堪称一绝,简直是为零基础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学习路径图。它不像很多专业书籍那样,上来就堆砌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采取了“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开头几章对不同气候带和季节的种植基础要素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确保读者在开始动手之前,脑海中已经建立了一个稳固的知识框架。随后,它巧妙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比如如何根据不同品种的需光量来设计温室的朝向,如何通过调整浇水频率来应对突发的梅雨季。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实践自检清单”,这些清单简洁明了,能帮助我们立刻检查自己是否掌握了本章的核心技能。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单向的信息灌输,而更像是一场有引导的、积极的探索之旅,让人充满了掌控感和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