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实用中药歌诀(第三版)
原价:38.00元
作者:温长路著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06755979
字数:319000
页码:577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温长路编著的《实用中药歌诀(第3版)》是在全面总结古今本草著作,系统研究药性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上,以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等,准确反映药性与实用的关系,使每味药的性能功效与临床实效相印证,内容更加全面,更突出其实效性。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学生、教师、中医药人员,以及中医药爱好者使用。
目录
总论 一、中药源流歌 二、中药采集歌 1.植物药生长环境歌 2.中药采收时令歌 三、中药炮制歌 1.药物炮制歌 2.药应忌铁歌 3.六陈歌 4.常用制剂歌 四、中药性能歌 1.四气五味歌 2.五味所伤歌 3.药分阴阳歌 4.药有升降浮沉歌 5.药分上下内外气血歌 6.引经报使歌 五、中药运用歌 1.中药配伍歌 2.十八反歌 3.十九畏歌 4.妊娠禁忌歌 5.五病所禁歌 6.脏腑辨证用药歌 (1)心与小肠 (2)肝与胆 (3)脾与胃 (4)肺与大肠 (5)肾与膀胱各论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 葱白 鹅不食草 胡荽 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附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实用中药歌诀(第三版)》,简直是我药学道路上的“及时雨”!作为一名初入中医药领域的小白,那些复杂的中药名称、功效、炮制方法,一开始真的让我头疼不已。翻阅过不少教材,总是觉得枯燥乏味,记忆起来费时费力。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太棒了!书中的歌诀朗朗上口,比我小时候背的古诗还要容易记住。比如,我之前一直对辨别不同党参的真伪感到困惑,自从有了这本书,关于党参的歌诀直接点明了关键特征,比如“根茎粗壮,表面有皱纹,气微,味甘微苦”,这一下子就让我心里有了底。不仅如此,书中将每味药的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都巧妙地融入歌诀中,学习起来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像在玩一个有趣的记忆游戏。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方剂的歌诀化阐述,这让我对这些方剂的配伍原理和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温胆汤”的时候,歌诀“半夏茯苓陈皮胆草香,竹茹甘草共煎调理畅”就让我迅速记住了组成,并且也暗示了其“清胆止呕,理气化痰”的功效。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人性化,将歌诀、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信息清晰地呈现在同一页面,便于对照学习。印刷质量也是相当不错的,纸张厚实,排版清晰,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中医药爱好者、学生以及临床工作者,这本书绝对是提升中药记忆和理解效率的利器!
评分作为一名在中医药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深知“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药的学习和应用方面,总会有一些细节容易被遗忘,或者在新的研究进展面前感到知识有所滞后。当我拿到《实用中药歌诀(第三版)》时,我首先关注的是它是否能够帮助我快速回顾和巩固那些“容易忘记”的知识点,以及是否能提供一些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即查即用”的信息。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将大量繁杂的中药信息,通过精心设计的歌诀,以一种高度概括、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将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甚至是一些临床经验都巧妙地串联起来。比如说,在记忆一些含有“毒性”药物的方剂时,歌诀会通过一些隐晦但又非常形象的提示来提醒我们注意剂量和配伍,这无疑增加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我曾经在临床上遇到过一些疑难杂症,需要快速查阅不同药物的鉴别要点,这本书里的歌诀,很多时候能够迅速指向关键之处。而第三版的更新,也让我看到了不少新鲜的内容,一些近年来的新研究成果,或者是一些新的临床应用思路,也巧妙地融入了歌诀之中,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的临床医生来说,是极大的福音。这本书的实用性,在于它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活”的、能够随时调用和应用的知识储备。
评分说实话,我起初对《实用中药歌诀(第三版)》抱持着一丝怀疑,毕竟“歌诀”这种形式,总让人觉得有些“小儿科”,担心它过于浅显,无法满足深入学习的需求。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在保留了歌诀的易记性优势的同时,却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做得相当出色。它并没有为了“歌诀化”而牺牲药理、药性、炮制等关键知识点,而是以一种更加精炼、更加系统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例如,对于一些功效相似但药性微妙不同的药物,歌诀会通过一些生动的比喻或者重点提示来帮助区分,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书中对于不同炮制方法的讲解,也同样巧妙地融入了歌诀,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炮制工艺对药效的影响。我曾经对“熟地”和“生地”的区别一直有些模糊,看到书中的歌诀“生地凉血而止血,熟地滋阴功效卓”,一下子就点醒了我,让我清晰地记住了它们各自的核心功效。而且,这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对单味药的记忆,它还将很多经典方剂的组方思路和临床应用巧妙地融入歌诀中,例如关于“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歌诀,就让我在记忆组方的同时,也理解了其“辛温发汗,和解表里”的治法,对于临证辨治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趣味性,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我非常欣喜地发现,这本书的第三版在内容上又有所更新和完善,看得出编者在力求与时俱进,不断优化。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对中医药有着深厚感情,但又苦于记忆效率不高的人来说,《实用中药歌诀(第三版)》这本书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总觉得在记忆中药的名称、功效、炮制等方面,总是存在着一些瓶颈。直到我接触到这本书,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油然而生。书中的歌诀,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记忆辅助工具,它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复杂的中药知识梳理得井井有条。我尤其喜欢它将各种药的鉴别要点、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等关键信息,都巧妙地融入到朗朗上口的歌诀中。比如,之前我对一些容易混淆的解表药,总是记不住它们的具体区别,这本书的歌诀一下子就帮我理清了脉络,例如“麻黄发汗散寒,表实无汗用之;桂枝发汗解肌,表虚有汗用之”,这几句话就清晰地指出了麻黄和桂枝在治疗风寒感冒时的不同侧重点。而且,书中对一些经典方剂的歌诀化解析,也让我对这些方剂的配伍原理和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能够举一反三。第三版的更新,更让我感受到编者们的用心,它在内容的丰富度和实用性上都做了进一步的提升,让我对中医药的学习和应用充满了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它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引领我走进中医药的精彩世界。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中药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浩瀚的知识海洋的探索,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宝藏”,但同时也布满了“迷雾”。《实用中药歌诀(第三版)》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一张绘制得精巧绝伦的“藏宝图”,它能够引导我以一种更加高效、更加有趣的方式,去发现和获取那些宝贵的知识。我并不是科班出身,对中医药的接触更多的是出于兴趣,所以我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理论体系,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歌诀形式,恰恰解决了我的痛点。它将那些原本枯燥的概念,转化成了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文字,让我能够像吟诵诗歌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内化。我发现,通过歌诀,我对于一些药物的归经、功效主治的记忆,比之前死记硬背的效率要高出许多。例如,在记忆“当归”的功效时,歌诀“当归辛甘温,活血调经为先”一下子就让我抓住了它的核心作用,再结合其他信息,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而且,这本书在对每味药的介绍上,都力求精炼而全面,包含了从性味归经到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并且通过歌诀的形式,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对于建立药物知识体系非常有帮助。第三版的更新,更是让我感到惊喜,它在内容上更加丰富,也更加贴近实际的临床需求,让我对中医药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