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防病:讓身體變年輕,就能百病不侵》特色:
1. 有別於市場上其他抗老保健書籍,以古中醫學和易經理論為基礎,打造個人專屬的抗老養生功法。
2. 用樓氏古中醫獨創的〈體質推算表〉,找出個人的老化病根,依照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六大方向,多元全方面地讓身體停止老化,回春祛病。
3. 隨書贈送:後天體質推算表與回春經絡拳示範光碟。
内容简介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不必一輩子吃藥,不是夢想而是真實。
百萬保健暢銷書《算病》作家 樓中亮醫師的最新力作!!
人類的天齡在120歲之上,因此人都該活到百歲。
用對了方法,就能讓各種慢性疾病、老化症狀不上身!
是的,你沒看錯。不管中醫角度或西醫的看法,人類是可以無病無痛地活到120歲以上,只是因為現代人太過追求慾望及生活舒適,而違反大自然規律,不懂得自我保健養生,才會導致快速老化,平均壽命比原來可能的壽命短少了40歲。《防病:讓身體變年輕,就能百病不侵》將告訴你:
讓身體細胞停止老化,逆齡回春可以很簡單
《算病》名醫 樓中亮醫師,用中醫學、易經理論及多年臨床的診療經驗為基礎,超過萬件看診案例的經驗——
120公斤胖美眉變成56公斤正妹
熟女二度發育罩杯由A變成C
不必做微整型斑點細紋消失
數千例不孕症患者成功生子
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由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地訂做自己專屬的抗老化養生法,逆齡回春,百病不上身。真正有效的抗老養生功法,是要量身訂做,從出生那一刻起的先天體質、弱臟,加上後天生活習性養成的病氣,一起加以調理,才能逆齡回春。
作者简介
樓中亮 醫師,「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現任「 樓中亮中醫體系」院長。 樓醫師兼具中西醫學養,從中國醫藥大學獲得「藥學士」、「醫學士」兩個學士學位後,持續精進,遠赴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醫學碩士,其後又在南京中醫藥大學取得醫學博士。求學期間跑遍中國大江南北,遍訪名醫、搜羅古籍,至今仍不斷精進,專精易經五行與人體健康之關係。
樓醫師將多年致力鑽研的「五運六氣天氣醫學」、「掌紋全息療法」等諸多古中醫精隨,統整於「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將這套獨創的古中醫療法「數位化」,並於網路平台創設「算病系統」、「算大限坎點(健康危險點)預測系統」及「防病系統」,使預防保健之衛教資訊生活化、客製化和普及化,讓一般民眾在家輕鬆保健、預防疾病,健康休閒相關產業用此提供客戶更有效的服務,使大家共同體驗「天人合一」的健康生活!
2013年12月推出最新著作《防病:讓身體變年輕,就能百病不侵》(高寶出版),延續其【算病系列】精髓,並更加普及化推廣「中醫預防醫學」觀念。樓醫師2010年出版《算病》一書廣受好評,本書即為延續《算病》的精髓,更進一步將《易經》與《黃帝內經》的精華發揮至淋漓盡致。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當身體變年輕
高血壓、糖尿病不須吃一輩子的藥
熟女二度發育,胸部由A罩杯變成C罩杯
皺紋、斑點、黯沉自然變淡消失
年過四十五的硬皮症患者,依舊懷孕生子
120公斤胖美眉變56公斤辣妹
推翻「五十歲之後減肥無法成功」的研究報告
第二章 生病,是因為身體提早老化
從細胞看老化
中醫怎麼看待老化
第三章 現代人為什麼老得快
不順天養生,壽命縮短四、五十年
不了解自己的體質,吃錯食物搞壞身體
吃太鹹、太甜,痰濕血瘀釀大病
熬夜、晚睡、失眠,加速耗損壽命
營養過剩,細胞過勞死
下半身無力,缺乏鍛鍊老得快
錯誤的減肥方式加速老化
動物性蛋白質不足,體弱多病容易老
第四章 你的身體老了嗎?
脾虛的女人容易老
腎虛的男人老得快
不爽的人容易老,罹癌快
測驗你的老化指數
1.檢測老化指數―女性版
2.檢測老化指數―男性版
第五章 以食、衣、住、行、育、樂,逆齡祛病
「食」在回春:吃對了,就能越吃越年輕
「衣」法抗老:穿出健康新時尚
青春永「住」:打造健康的療癒住宅
逆齡「行」動:外出遠遊,創業就業,一路順遂
不老境「育」:提昇心靈智慧,邁向不老境域
玩「樂」抗老:玩對了,就能越玩越健康、年輕
第六章 讓時光倒流的回春功法
1、3、5、7、9回春方案
回春經絡拳
附錄 後天體質推算表
光碟 回春經絡拳示範
精彩书摘
高血壓、糖尿病不須吃一輩子的藥
高血壓治療沒有固定模式,但可以根治無疑
在我治療高血壓患者的時候,初期用的藥物,其功能只是調整血壓的輔助品,在調整的過程就會搭配回春的方法,讓患者的身體年輕化,恢復血管彈性,往後的血壓就不會再往上升,從此不必再吃任何藥物,當然也就打破了「高血壓必須吃一輩子的藥」的迷思。
有位五十幾歲的患者陳先生,個性非常容易緊張,因為胸悶問題而去醫院檢查,被確診出狹心症,結果從此以後他的人生變得更加黑白了。他開始每天擔心自己會死掉,擔心死後小孩沒人照顧,擔心這、擔心那,晚上睡覺又擔心壞人闖進來,看到電視新聞及政論節目就擔心這國家快亡了,長期下來血壓當然居高不下,大約170/100mm Hg。不久之後,又新增了許多病症:胃痛、手腳發麻、失眠…等。很明顯的,這位陳先生的病情因為自己給自己的精神壓力,而朝向更複雜的情況發展。這在醫學上大多會被判定為恐慌症或憂鬱症,中醫則稱為肝鬱。雖然他是因為高血壓才來找我,但我開給他的藥,主要是以疏肝解鬱,調整情緒的藥為主。同時要求他不要吃鹽,並教他一些修身養性的方法,叮囑他如果怕死就要努力學會自保之道。經過半年左右的治療,他的血壓就恢復正常了。目前已追蹤兩年多,血壓都還是維持在正常水平,這就是因為他的身體經過調養之後已經變年輕,五臟六腑恢復正常,心臟血管變得強壯,血壓自然恢復年輕人該有的水準了。
另外一位患者鄭女士,六十多歲,身材削瘦,因為坐骨神經痛加上嚴重失眠來找我看診。剛來的時候走路一跛一跛的,臉上浮現出大大的兩個字「疲累」,她自述每天都全身痠痛,經常頭暈。因為睡不好及疼痛讓她只能吃止痛藥及安眠藥度日,她活得很不快樂,想擺脫藥癮卻又無法承受不吃藥的痛苦。她來看診前的平均血壓是170~180 mm Hg左右,吃降血壓藥之後大約150 mm Hg。由於鄭女士是腎虛體質,調理上我特別注重補腎益腎,改善她心腎不交造成的失眠問題。用中藥調理之後不僅好睡,痠痛改善很多,血壓也恢復正常值。經過四個月的治療之後就不用再吃藥。追蹤到現在一年多了,血壓都還維持在正常的120/70 mm Hg。其實當她開始能不靠安眠藥入睡時,就表示身體已經逐漸修復過來,血壓也主動調降了。誰說高血壓一定要吃降壓藥,有些人只要吃睡正常血壓就能回復到年輕人的水平了。
高血壓治癒的個案實在族繁不及備載,但他們治療的時候,剛開始都是中西合併用藥,只是吃藥時間需隔一個小時,待血壓正常後西藥減半,接著西藥停掉只吃中藥,然後換中藥減半,直到血壓都正常最後再停中藥。如果追蹤一段時間血壓都維持正常就代表身體恢復健康了。高血壓並不限於哪一種體質,好了還會復發,一定要讓身體回復年輕,否則任何藥物都無法根治。
……
《四季食养:顺应天时,调理五脏的自然疗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深度融合中国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营养学观点的实用指南,旨在指导读者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调理,顺应自然界四时节律的变化,从而达到平衡五脏、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终极目标。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对“健康”的追求已不再是简单的“不生病”,而是追求一种由内而外的生命活力与内在平衡。本书正是为寻求这种深度健康的人士量身定制的。 第一部分:天人合一的养生哲学 本书首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天人合一”在中医学和食养学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强调,人体的生理变化与外界气候、季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阴阳五行与脏腑对应: 详细解析了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如何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以及这些脏腑在不同季节的盛衰规律。理解了这一基础结构,才能明白为何在特定季节需要侧重调理特定脏腑。 “未病先防”的智慧: 区别于事后治疗,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治未病”。通过对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精微分析,指导读者如何在疾病的萌芽期,通过饮食干预,将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体质的辨识与分类: 提供了简便易行的自我体质辨识方法,将人体划分为九大基本体质类型(如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等)。强调了“因人而异,辨证施食”的重要性,指出同一种食物对不同体质的人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 第二部分:四季流转的饮食策略 本书的核心篇幅聚焦于如何将季节变化融入日常三餐之中,实现动态的、与时俱进的饮食调理。 春季:疏肝升发,顺应生发之气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阳气也随之开始升发。此时调养的重点在于“养肝”与“疏泄”。 时令食材推荐: 详述了春季上市的绿色蔬菜,如菠菜、荠菜、韭菜等,其性味偏于甘酸,有助于肝气的舒展。 烹饪要点: 推荐清淡、少油、少酸的烹饪方式,避免过于滋腻或辛辣的食物,以免阻碍肝气升发。 经典食方解析: 介绍了如“枸杞桑叶茶”、“春笋排骨汤”等,并从药食同源的角度解析其对缓解春季易发的头痛、抑郁情绪的作用。 夏季:清心祛湿,注重养阴固表 夏季炎热,出汗多,心火易旺,且湿气重。调养目标在于“清心”与“祛湿”。 消暑饮品的精妙: 区分了“解渴”与“养阴”的不同需求,推荐了如绿豆、莲子、百合等具有清热解毒、养心安神功效的食材。 湿热的应对之道: 详细指导如何利用薏米、冬瓜、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物,避免过度贪食生冷寒凉之品,损伤脾胃阳气。 午后小憩与饮食搭配: 提出了夏季午餐宜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并强调了晚餐不宜过饱,以利于晚间心血的收藏。 秋季:润燥养肺,收敛神气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出现“燥象”,尤其影响肺部。养生的核心在于“润燥”和“收敛”。 滋阴润肺的药材选择: 深入介绍了银耳、百合、雪梨、山药等滋阴润肺的佳品,并提供了制作“秋梨膏”的传统方法及其科学原理。 “少辛增酸”的原则: 解释了为何秋季应减少辛辣食物(易耗伤津液),适当增加酸味食物(可收敛肺气)。 起居与饮食的同步: 强调秋季应早睡早起,收敛心神,饮食上宜温软,避免过度进补造成内火。 冬季:温补养肾,潜藏阳气 冬季是万物闭藏、人体休养生息的最佳时节。此时应侧重于“温补”和“固摄”。 温补的尺度把握: 详述了羊肉、牛肉、黑芝麻、核桃等传统温补食材的正确用法,强调“宜温不宜燥”,避免过度温补导致上火。 重在养肾: 解释了肾为先天之本,冬季是培补肾精的最佳时期,推荐了如黑豆、芡实、枸杞等入肾经的食物。 “藏精于肾”的饮食结构: 提倡冬季饮食结构应以精微的蛋白质和适量的优质脂肪为主,为来年储备能量。 第三部分:日常保健的细节与误区 本书不仅提供宏观的季节指导,更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容易忽略的细节,澄清常见的养生误区。 饮水哲学的重建: 探讨了喝水的时间、温度与量的科学性,指出盲目大量饮用白开水或冷饮可能带来的水湿问题。 药食同源的实践应用: 详细列举了姜、葱、蒜、醋等常见调味品在食疗中的具体作用,指导读者如何“用厨房代替药房”。 应对现代生活挑战: 针对久坐、熬夜、高压工作等现代生活方式,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食谱调整方案,如针对屏幕蓝光损伤的护眼食疗,以及针对压力性失眠的睡前饮品推荐。 结语 《四季食养》不是一本教人忍耐或节食的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倾听身体、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哲学书。通过对食物的重新认识和对季节的尊重,读者将能够建立一套持久、自然、无需依赖药物的健康维护系统,让身体在岁月的流转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