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諺語詞典

學生諺語詞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諺語
  • 學生
  • 詞典
  • 教育
  • 語言學習
  • 中華文化
  • 成語
  • 俗語
  • 啓濛
  • 知識
  • 工具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少兒專營店
齣版社: 廣東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40679279
商品編碼:1672921721
齣版時間:2010-12-01

具體描述

作  者: 袁暉 主編 定  價:55 齣 版 社:廣東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年12月01日 頁  數:778 裝  幀:平裝 ISBN:9787540679279 A
a阿大穿新,阿二穿舊,阿三穿補,阿四穿破(1)阿娘養我記不得,隻看當今自養人(1)
ai哀兵必勝,驕兵必敗(1)哀莫大於心死(1)挨過蛇咬怕鱔魚(2)挨金似金,挨玉似玉(2)挨一拳,學一招(2)挨著勤的沒懶的,挨著懶的沒攢的(3)
ai矮人看戲何曾見,皆是隨人說短長(3)矮簷之下齣頭難(4)矮子隊裏選將軍(4)
ai愛糞如愛金,纔算莊稼人(4)愛跟英雄戰,不跟狗熊鬥(5)愛花花結果。愛柳柳成蔭(5)愛火不愛柴,火從哪裏來(5)愛叫的麻雀不長肉(6)愛美之心,人皆有之(6)愛徒如子,尊師如父(6)愛之深,責之嚴(6)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7)礙瞭臉皮,餓瞭肚皮(7)
an安不忘危,治不忘亂(7)安榖則昌,絕榖則亡(8)安樂時頭要低,睏苦時頭要高(8)安樂須防患難時(9)安民則昌,約民則亡(8)安排香餌釣鰲魚(9)安危相易,禍福相生(9)鞍子再漂亮,也得看馬;衣服再華麗,也得看人(9)
an岸上不颳風,河裏不起浪(10)岸上學不好遊泳,嘴裏說不齣莊稼(10)按牛頭吃不得草(10)按下葫蘆浮起瓢(10)暗室逢燈,絕渡逢舟(11)暗透瞭便望得見星光(11)
ao熬過鼕就是夏(11)鰲魚脫卻金鈎去,擺尾搖頭更不迴(11)
ao傲慢是無知的兄弟(12)

B
ba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八成收(13)八個人也抬不走一個“理”字(13)八仙過海,各顯神通(13)八月十五大過年(13)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14)八字不見一撇(14)
ba拔齣膿來,纔是好膏藥(14)
ba把睏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彆人(15)
ba壩上好風光,羊肉蘑菇湯(15)
bai白刀子進,紅刀子齣(15)白的黑不瞭,黑的白不瞭(15)白米飯好吃田難種(15)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16)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16)白頭如新,傾蓋如故(16)白紙上寫著黑字(17)
bai百病從腳起(17)百病自有百藥醫(17)百不為多,一不為少(17)百尺竿頭,更進一步(18)百尺高樓從地起(18)百川歸海海不盈(18)百個懦夫百迴頭,一個勇士照樣走(18)百花引來萬花開(19)百密也有一疏(19)百渠一通,五榖豐登(19)百人百昧,眾口難調(19)百日笛子韆日簫,小小鬍琴拉斷腰(20)百日雞,正好吃;百日鴨,正好殺(20)百事不乾,百錯不犯‘(20)百事宜早不宜遲(20)百歲光陰如過客(21)百樣生意百樣做(21)百藝百窮,九十九藝空(21)百戰百勝,不如不戰(21)百足之蟲,死而不僵(22)
bai敗兵之將,不敢言勇(22)敗傢容易興傢難(22)敗子迴頭便作傢(23)拜師如投胎(23)稗草不拔,水稻不發(23)
ban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24)
ban闆闆六十四(24)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學生諺語詞典》內容簡介:諺語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與生産的結晶,一般都通俗簡練。含義深刻。例如“打蛇要打七寸”“天黃有風,人黃有病”等就是人民群眾長期生活、生産的經驗總結。再如“將軍額上能跑馬”“針鼻大的眼兒,鬥大的風”“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腰纏萬貫不如一技在身”等就運用瞭誇張、對比的修辭手法,用通俗簡潔、形象生動的語言錶達瞭相當豐富的內容和富有哲理的思想。      吃瞭是福。穿瞭是祿
    生活諺。常用在享受生活方麵。
    指吃穿是福氣。意謂有吃的、有穿的,纔是真正的福氣。
    ①常言道:“吃瞭是福,穿瞭是祿。”吃在肚裏,穿在身上,纔算是自傢的。
    ②你要想開點,不要一味苛刻自己。古話說:“吃瞭是福,穿瞭是祿。”該吃的要吃點,該穿的要穿點,適當改善自己的生活。
    吃瞭五榖想六榖
    諷誡諺。常用在描寫人們貪婪方麵。
    指吃瞭各種糧食,還要吃世等

《古今詩詞賞析與鑒賞》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係統梳理中國古典詩詞發展脈絡,深入剖析各個曆史時期代錶性詩人及其作品的鑒賞之作。全書以時間為序,從《詩經》《楚辭》的源頭開始,直至唐宋的鼎盛,再到元明清的流變,力求勾勒齣一幅完整而精妙的中國古典詩詞藝術圖景。 第一部分:詩歌的濫觴與奠基——先秦至兩漢的恢弘序章 本部分聚焦於中國詩歌最古老的形式及其早期的演進。我們首先深入探討《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與“賦、比、興”的藝術手法,結閤周代禮樂製度與社會風貌,解析其周頌、雅、風中蘊含的質樸情感與曆史信息。緊接著,我們轉嚮《楚辭》,重點分析屈原“香草美人”的象徵體係、浪漫主義的想象力,以及其在語言結構和韻律上對後世的影響。 進入漢代,本書詳細闡述瞭漢樂府的口語化、敘事性與民間色彩,如何成為承接《詩經》現實關懷的重要載體。同時,對漢賦的鋪陳、對仗、辭藻的華麗進行瞭細緻的描摹,分析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其與詩歌的相互影響。在這一階段的鑒賞中,我們著重探討瞭早期詩人如何通過樸素的語言錶達復雜的情感,為後世的抒情傳統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部分:詩歌的黃金時代——唐詩的輝煌與多維 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本書用三分之一的篇幅來闡釋這一時期的壯麗景觀。我們根據詩歌風格與地域流派,將唐詩劃分為初唐的承襲、盛唐的磅礴、中唐的轉嚮與晚唐的感傷四個階段。 盛唐氣象的深度解讀: 重點分析瞭“李杜”的藝術成就。對李白,我們探討其“謫仙人”的浪漫情懷、對自由的極緻追求,以及其詩歌中奔放的想象力與獨特的樂府體創新。對杜甫,則著重分析其“詩史”的地位,如何將個體生命融入國傢興衰的宏大敘事中,探討其“沉鬱頓挫”的格律美學。此外,對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我們細緻辨析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禪宗意境與色彩描繪技巧。對孟浩然的清淡自然,也進行瞭獨到的闡釋。 中晚唐的轉嚮與深化: 探討瞭白居易新樂府運動的社會責任感及其平易近民的語言藝術。對韓愈、柳宗元的古文運動在詩歌上的反映,即對奇險和哲理的探索,進行瞭剖析。晚唐李商隱與杜牧的並峙,前者用典繁復、意境迷離的唯美主義,後者雄健冷峻、詠史感懷的現實關照,構成瞭風格迥異的藝術高峰。 本書在唐詩鑒賞中,不僅關注內容,更注重格律、對仗、意象的運用,力求讓讀者領略格律詩在音韻上的和諧之美。 第三部分:詩歌的成熟與轉型——宋詞的興盛與精微 宋代是詞的黃金時代,本書將重點放在詞體藝術的成熟與流派的紛呈上。我們首先梳理瞭詞體的起源與發展,從燕詞的婉約起步,到蘇辛的豪放突破,再到南宋的理趣與格調。 婉約派的極緻展現: 深入賞析柳永對都市生活、市民情感的細膩捕捉,及其對慢詞(長調)格律的貢獻。對李清照,則側重分析其在國破傢亡背景下,女性視角下哀愁、懷舊、傷逝情感的真摯錶達,以及其語言的自然與洗練。 豪放派的雄闊意境: 重點剖析蘇軾如何以詩為詞,拓寬瞭詞的錶現領域,將哲理、議論融入詞中,創造齣曠達灑脫的風格。對辛棄疾,則側重分析其“稼軒體”中那股強烈的愛國情懷、用典的博洽以及氣勢磅礴的敘事能力。 宋詞的精微之美: 鑒賞瞭周邦彥的格律規範、薑夔的清雅脫俗,以及晚宋文天祥等人的慷慨悲歌,揭示宋詞在音律、鋪陳和情思的細膩度上所達到的高度。 第四部分:元明清的流變與詩詞的格局 在唐宋的輝煌之後,詩詞並未停滯。本書簡要迴顧瞭元麯(散麯與雜劇)對傳統詩詞的衝擊與補充,分析其口語化、世俗化的特點,以及在抒情達意上的自由與灑脫。 在明清時期,本書關注復古思潮與個性解放的交織。對明代詩歌的擬古與創新,以及清代詩學對格律、聲律的精細考究,進行瞭論述。重點探討瞭清代乾嘉學派對古典詩詞的整理與考證工作,及其對後世詩歌研究的影響。通過對不同時期風格的對比,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中國古典詩詞在近韆年發展中,如何不斷地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最終形成一個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藝術體係。 本書的行文風格力求典雅而不晦澀,分析精準而富有溫度,旨在引導讀者真正走進古人的精神世界,體味詩詞之美。全書配有精選的注釋與原文對照,便於讀者深入理解和吟詠。

用戶評價

評分

要說這本《學生諺語詞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地方,那一定是它對“跨文化交流”視角的引入。我平時接觸的語言學習材料大多集中在主流的西方或東方經典諺語上,但這本書展示瞭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它收錄瞭不少從不同民族、不同語言體係中提煉齣來的、但內涵卻異麯同工的諺語,並進行瞭對照分析。這種對比讓我震撼於人類共同的情感和經驗是多麼相似,而錶達方式又是多麼多樣。特彆是書中關於“時間觀念”的諺語對比,一邊的慢節奏文化與另一邊的快節奏文化對時間的理解和珍惜方式,通過幾句精煉的諺語展現得淋灕盡緻。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學生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不僅教會我如何使用語言,更教會我如何通過語言去理解和尊重差異。它打破瞭知識的壁壘,讓我感覺自己好像擁有瞭一把能打開世界各地心靈之門的鑰匙。這本書的格局,遠超齣瞭一個“學生工具書”的範疇,它更像是一部微縮的人類智慧發展史。

評分

作為一名文學係的預科生,我對語言的精妙之處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市麵上很多所謂的“學生用書”都流於錶麵,追求數量而犧牲瞭質量。《學生諺語詞典》恰恰相反,它給我的感覺是“少而精,精而深”。它的排版設計是我最喜歡的一點——簡潔的留白,清晰的字體,沒有花裏鬍哨的裝飾,把焦點完全集中在瞭文字本身的力量上。每一條諺語的釋義部分,作者似乎都下瞭極大的功夫去考證其原始齣處和文化根基,這對於我們進行文本溯源研究非常有幫助。我特彆喜歡它提供的“現代語境轉換”部分,它會示範如何用現代白話文去重構或引用這些諺語,避免瞭生硬的堆砌感。例如,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是會提供一個情境:“當知識的流動性日益增強時,我們更應重視信息的有效捕捉與記錄,這正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現代迴響。”這種處理方式,讓古老的智慧煥發齣瞭實用的生命力。這本書,是真正能提升我們文本厚度和思想深度的輔助讀物。

評分

我是一個偏愛邏輯推理甚於情感錶達的人,所以一直覺得諺語這類東西多少有些“感性殘留”,直到我開始使用這本《學生諺語詞典》。我之所以願意給它這麼高的評價,是因為它在“邏輯結構和辯證思維”方麵的闡釋力度非常強。它沒有僅僅停留在告訴你“做什麼”或“不要做什麼”,而是深入剖析瞭這些諺語背後的因果鏈條和哲學對立。比如,書中對“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解析,不僅僅是損失與獲得的關係,更是對“確定性”這一概念的探討,它引導讀者思考:我們所謂的“福”和“禍”的標準,是否具有絕對性?這種帶著思辨色彩的講解,極大地滿足瞭我對知識深度挖掘的渴望。我發現,很多看似簡單的生活經驗,在經過詞典的梳理後,竟然蘊含著一套完整的方法論。我甚至開始嘗試在我的辯論賽準備中,利用書中的結構化諺語來構建有力的論點支撐。這本書就像是一套語言的“骨骼強化劑”,讓你在錶達時能站得更穩,邏輯更清晰。

評分

這本《學生諺語詞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正在為寫作和口頭錶達而苦惱的學生量身定做的寶典!我拿到它的時候,首先被它的裝幀設計吸引瞭,那種樸素中帶著智慧的光芒,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試讀瞭幾頁,我發現它收錄的諺語數量極其可觀,而且排列得井井有條,查找起來異常方便。更難能可貴的是,每一條諺語後麵不僅僅是簡單的解釋,還附帶瞭詳細的語境分析和實際應用案例。比如,當我不知道“磨杵成針”究竟該用在鼓勵長期堅持的哪個具體情境下時,書裏給齣的那個關於準備高考的模擬對話場景,簡直是醍醐灌頂。它沒有停留在枯燥的定義上,而是真正教會我們如何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現代的學習和生活中去。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批判性思維”的諺語部分,它們引導我們不要人雲亦雲,學會獨立思考,這對於我們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來說,比任何考試技巧都重要。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博學的導師,時刻提醒著我們語言的力量和思考的深度。我感覺我的作文立意一下子拔高瞭不少,連老師都好奇我最近引用的例子怎麼這麼精準到位瞭。

評分

我拿到這本《學生諺語詞典》純屬偶然,本是想找一本普通的成語詞典,結果卻淘到瞭這個“意外之喜”。坦率地說,一開始我對“諺語詞典”這個概念是持懷疑態度的,總覺得諺語不就是那些老掉牙、在課本裏反復齣現的幾句“老生常談”嗎?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編纂視角非常新穎,它不僅僅羅列瞭我們熟悉的,比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之類的,更深入挖掘瞭許多地域性、行業性的諺語,並且非常智慧地將其分類。比如,有一章專門討論“團隊協作與個人責任”的諺語群,裏麵的內容讓我立刻聯想到瞭小組項目閤作中的種種矛盾與和解之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一些具有雙重含義諺語的處理方式。它會清晰地指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或不同語氣下,同一句諺語可能傳達的微妙差異,這極大地拓展瞭我理解復雜人際互動的能力。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地會停下來,對著鏡子裏的自己說上幾句,感受那種古人言簡意賅的智慧是如何穿透時空限製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你如何“聽懂”生活中的潛颱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