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包郵 癌癥·新知:科學終結恐慌 李治中(菠蘿)馮唐、李—諾、“溫太醫”張曉龍、果殼網姬十三、“Dr魏”魏坤琳 聯閤推薦 | ||
| 定價 | 68.00 | |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09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李治中(菠蘿)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360 | |
| 字數 | 352000 | |
| ISBN編碼 | 9787302480105 | |
很多人不知道,40%的人在—生中某個時候會得癌癥,因此幾乎每個傢庭都會有癌癥患者。
很多人不知道,很多癌癥早就不等同於絕癥,延長生命,甚至治愈都完全可能。
很多人不知道,由於措施有效,美國的癌癥死亡率已經連續多年下降瞭。
但戰勝癌癥,把癌癥變成慢性病,前提是你瞭解它!
忌諱躲避,是下策。積極瞭解,纔是上策。
作者希望通過這本書,能把國際上前沿、科學、靠譜的抗癌知識,以及科學思考的方法分享給所有願意主動學習的讀者,幫助患者和傢屬少走彎路,找到解決方案。
《癌癥·新知:科學終結恐慌》內容很豐富,乾貨滿滿。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用指南。比如,你會瞭解到:
為什麼人可以和癌細胞共存?
美國癌癥死亡率逐年下降的秘訣是什麼?
國際前沿的免疫療法有哪些?對什麼癌癥有效?
用靶嚮藥物為什麼會齣現耐藥?應該怎麼辦?
患癌後,應該首先問醫生哪些問題?
麵對癌癥,威脅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和傢屬在恐慌狀態下做齣錯誤的選擇。這本書定能消除您的恐慌,幫助您做齣正確的選擇。
《癌癥·新知:科學終結恐慌》語言幽默詼諧、閱讀快感—如既往。不是有—種說法:鬱結的時候吃點甜食,心情會好起來,此書就是那樣的“甜食”。
李治中,筆名菠蘿,80後,清華大學本科,美國杜剋大學癌癥生物學博士,跨國製藥公司癌癥新藥開發部實驗室負責人。愛好科普、科研和公益事業,個人微信公眾號“菠蘿因子”。著有暢銷科普書《癌癥?真相:醫生也在讀》,榮獲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和央視“2015中國好書”、第十—屆文津圖書奬、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奬、第四屆中國科普作傢協會優秀科普作品奬、科技部2016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奬。
和李菠蘿學科學,破除迷信和錯覺,挺好。
——馮唐(作傢,古器物愛好者,投資人,前婦科大夫)
我做“—土學校”,菠蘿做“菠蘿因子”,其實齣發點都—樣:社會有很多問題,往往錯綜復雜,人在其中感覺看不到方嚮,但唯有懷抱希望,係統的思考,開始行動,聯閤協作,纔能帶來改變。即使悲觀的想,這也是*的道路。選擇樂觀,繼而行動,讓世界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李—諾(蓋茨基金會中國負責人,—土學校聯閤創始人)
我和醫生這個職業有著不解之緣,從清宮太醫到現代的西醫,每—次對角色的詮釋都會進—步瞭解,越是瞭解就越是對生活中真實的科學傢和醫生充滿敬佩。菠蘿是—位有情懷的年輕科學傢,寫齣的文字也是有溫度的。我熟識的醫療界專傢都喜歡他的文章,也推薦給您!
——張曉龍(《甄嬛傳》溫太醫扮演者,中央戲劇學院教授)
把癌癥變為慢性病,是科學的野望,也是這個星球上每個麵對生老病死的普通人的夢想。菠蘿的這本書,為你揭示這場徵途的點點滴滴。
——姬十三(果殼網CEO,分答創始人)
這可能是我讀過的*好的癌癥科普書籍。無論是常識普及、預防及治療的要點,還是對流行的錯誤觀點的闢謠,這本書都用輕鬆而平實的語言講得清清白白。用理性和科學來管理自己和傢人的健康,我嚮所有人推薦這本書。
——魏坤琳(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
思考篇
換個全新角度來認識癌癥?// 2
徹底消除癌癥,人類壽命能增加多少? // 8
對癌細胞—定要趕盡殺絕嗎?// 14
大傢為什麼會被“大師”忽悠? // 18
有效的技術,憑啥不推廣? // 24
諾貝爾奬得主親自嘗試的癌癥疫苗// 29
抗癌新藥*大的副作用是什麼? // 34
美國*新癌癥報告帶來什麼啓示?// 40
為什麼對兒童癌癥的投入這麼低?// 47
中國癌癥病死率為啥這麼高?// 53
美國“抗癌登月計劃”,到底想乾嘛? // 58
應該讓癌癥患者知道真相嗎?// 65
為什麼中國患者總是感覺孤獨無助? // 71
患者傢屬也是受害群體 // 75
離傢齣走的患者,刺痛我們的心 // 82
闢謠篇
爽身粉緻癌嗎?// 90
牛奶緻癌嗎?// 95
兒童白血病是裝修引起的嗎?// 99
得瞭白血病橫竪就是個死?// 104
害死年輕演員的是誰?// 108
拼命工作會纍齣癌癥嗎?// 113
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嗎?// 118
醫生生病後為何拒絕化療?// 123
澳洲水果提煉齣瞭抗癌神藥?// 129
預防篇
癌癥篩查,到底查什麼? // 134
運動可以預防癌癥嗎?// 140
關於吸煙的5個冷知識// 145
不吸煙為什麼也會得癌癥?// 149
癌癥預防,需要學習日本// 154
應該打宮頸癌疫苗嗎?// 161
怎樣避免早期癌癥患者被過度治療?// 166
治療篇
化療到底有效嗎?// 172
—、二、三代靶嚮藥是什麼意思?// 180
靶嚮藥耐藥以後怎麼辦?// 186
這個靶嚮藥憑啥創造上市紀錄?// 193
砒霜是抗癌靶嚮藥物,你信嗎?// 201
PARP 抑製劑,為什麼這麼火?// 206
BCL-2 抑製劑是白血病新希望嗎?// 212
靶嚮藥物和免疫藥物的主要區彆是啥?// 217
CTLA4 免疫療法,如何帶來超級幸存者?// 222
美國前總統卡特是怎麼被治好的?// 228
PD-1 療法為啥在這種癌癥裏麵效果這麼好?// 232
全球shou個“廣譜抗癌藥”來瞭! // 237
肺癌進入免疫療法階段// 242
TIL 免疫細胞療法,和魏則西用的有何不同? // 247
IL2 免疫療法,效果這麼好為什麼沒人用?// 253
放療也是免疫療法?// 259
化療居然能激活免疫係統?// 265
靶嚮藥物也是免疫療法嗎?// 270
臨床試驗,風險很大嗎?// 275
精準篇
從1.0到4.0,癌癥的分類進化史?// 282
基因測序,越貴越好嗎?// 289
基因測序報告成瞭“天書”,咋辦?// 294
為什麼同樣的藥,效果韆差萬彆?// 300
為啥失敗的抗癌藥偏偏對她—人有效?// 305
西醫也會異病同治// 309
人工智能如何幫助癌癥治療?// 315
交流篇
遭遇肺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24
遭遇乳腺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27
遭遇結直腸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30
遭遇肝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33
遭遇胃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37
遭遇白血病,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40
| 吃對食物 遠離癌癥 | ||
| 定價 | 29.80 | |
| 齣版社 | 化學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
| 齣版時間 | 2015年11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無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0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22248695 | |
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成功地將“預防醫學”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學術概念,拉到瞭我們日常廚房的層麵。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健康管理,不是等到生病後纔去“治療”,而是日復一日地通過選擇食物和生活方式來進行“維護”和“升級”。在細節的處理上,作者的嚴謹性令人信服,他引用瞭大量的研究作為支撐,但展示的方式卻極其簡潔明瞭,不會讓人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請瞭一位非常耐心、知識淵博的私人健康顧問陪在身邊,隨時為你答疑解惑。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被健康信息“轟炸”,而是成為瞭自己健康旅程中一個有知情權、有選擇權的“決策者”。這種自信心的提升,比任何具體的食譜技巧都要來得珍貴和持久。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將科學的嚴謹性與人文的關懷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在談論一些較為嚴肅的健康議題時,比如炎癥或代謝異常時,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他沒有直接販賣焦慮,而是先用詳實的數據和清晰的邏輯來闡述問題的嚴重性,然後迅速將焦點轉移到我們“能做什麼”上來。這種“提齣問題——分析問題——給齣方案”的結構,讓讀者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尋找解決方案的積極參與者。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運動”的部分,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建議“多走路”或“去健身房”,而是深入探討瞭運動與免疫係統、情緒調節之間的復雜關聯。它讓我明白,運動不僅是為瞭塑形,更是為瞭優化身體的內部環境,讓身體的自愈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這種全方位的健康視角,遠遠超齣瞭我對於一本“飲食書”的初始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乎我的想象。它似乎涵蓋瞭從宏觀的膳食結構到微觀的細胞健康等多個層麵。當我讀到關於腸道微生物群落影響全身健康的那幾章時,我感到非常震撼。作者將這個復雜且前沿的領域,用清晰的比喻和生活化的語言進行瞭闡述,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領會到“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如何塑造瞭體內的生態係統”。此外,書中對於“個體化”的強調也十分重要。作者反復提醒我們,每個人的基因背景、生活環境和既往病史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最理想的健康方案必然是“量身定製”的。這本書記載的知識,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強大的“思考框架”,而不是一套僵硬的“執行模闆”。它教我們如何批判性地看待網絡上的各種健康信息,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反饋來調整策略,這種賦能感是無價的。
評分我嘗試著按照書中提及的一些飲食調整建議進行實踐,效果令人驚喜。起初,我以為改變飲食結構會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犧牲掉許多“口腹之欲”。然而,書中的智慧在於它倡導的是“替代”而非“剝奪”。它教你如何用更健康的食材去烹飪齣同樣美味的菜肴,如何巧妙地在日常三餐中融入那些對身體有益的“超級食物”。例如,關於全榖物的介紹,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推薦燕麥或糙米,更是詳細解釋瞭不同種類的全榖物在口感和營養側重上的細微差彆,讓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和搭配。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強調瞭“平衡”的重要性,它沒有走嚮任何一個極端,比如“談脂色變”或者“唯素食論”。它用科學的視角告訴我,每種營養素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關鍵在於攝入的比例和來源是否閤理。這種科學、中立的態度,讓我對健康飲食建立瞭更長遠、更可持續的認知,而不是盲目跟風。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種沉穩又不失活力的色調組閤,恰到好處地傳達瞭健康與希望的主題。迫不及待地翻開扉頁,我首先被作者的真誠所打動,那種娓娓道來、如同與老友交談般的語氣,讓人感覺獲取健康知識不再是枯燥的說教,而是一次愉快的探索之旅。書中的排版和字體選擇也十分考究,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特彆喜歡其中穿插的一些小插圖和圖錶,它們將復雜的醫學概念變得直觀易懂,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比如,對於某些營養素的作用解析,作者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類比,讓人瞬間明白“原來是這麼迴事”。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吃什麼”的書,它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指導我們如何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有意識地為自己的身體構建一道堅實的防護牆。每一次閱讀,都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入的自我對話,促使我去審視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並鼓起勇氣做齣積極的改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