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概念速成围棋基础篇上
很多小朋友在学围棋,这对围棋界来讲是令人振奋的。有儿童教育是百年大计的说法,所以围棋从儿童抓起对于围棋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黄焰、 金成来认识到入门教育的弊端和问题的严重性,为克服这些问题出版了《速成围棋》这套教材。此教材适当降低了已有教材的难度,为改变以往把围棋看成是吃子游 戏的错误想法,从1卷开始收入了地(空)和行棋等围棋基础概念。同时收录了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注意力训练问题也是提高围棋兴 趣的内容。 黄焰、金成来编著的《速成围棋(上基础篇)》简单易懂,是学习围棋的好帮手,非常适合作为儿童围棋教育的教材。
黄焰,1965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5年升为五段;1989年获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 获“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获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奖“敢斗奖”;为1994年、1995年、1998年 一、二、五届“宝海杯”世界比赛本选。 金成来,1996年入段。 2002年教育学硕士。 2003年韩国KT杯16强。 韩国明知大学围棋系兼职教授。
21世纪新概念速成围棋基础篇中
目录 1.叫吃以后 2.连和断 3.滚包 4.对杀 4-1.数气 4-2.对杀 5.扑 6.区别重要的子 7.黑的控制点、白的控制点 围棋小常识 8.行棋的步法 8-1.长(a.防守形) 8-1.长(b.攻击形) 8-1.长(c.守地) 8-2.扳 8-3.一间 8-4.二间 常用的6种行棋的步法 9.死活 9-1.区分假眼 9-2.缩小眼位 9-3.二次扑 9-4.提后的死活 9-5.活形与死形 10.布局 10-1.三线和四线 10-2.角 10-3.一间守角 10-4. 二间守角 10-5.一间挂角 10-6.二间挂角 10-7.边 10-8.在边上下二间 10-9.在边上下一间 10-10.边上的争斗 围棋小常识 围棋小常识 实力测验
不得不提的还有卡尔·萨根的《宇宙》。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天文学”的刻板印象。萨根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能让你理解那些深奥的物理定律和宇宙尺度,更重要的是,他能让你“爱上”宇宙。他将科学的严谨性与诗人般的热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读起来完全没有枯燥感。他带领我们回顾了人类对星空的探索史,从古代观测到现代航天技术,每一步都充满了人类好奇心和不屈不挠的求知欲。特别是当他描述到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的可能性时,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设计也极其精良,辅助理解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视觉上的震撼力。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处的地球是多么渺小而又独特,这份认知不仅没有带来虚无感,反而激发了我更强烈的珍惜当下和探索未知的欲望。这本书更像是一种心灵洗礼,让人从日常琐碎中抽离出来,去感受宏大时空的脉搏。
评分这本《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尤瓦尔·赫拉利以一种近乎上帝视角的宏大叙事,将智人从非洲大陆蹒跚学步,一直描绘到如今科技革命的巅峰,中间穿插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这三大转折点。他毫不留情地剖析了我们是如何一步步构建出那些虚构的故事——比如宗教、国家、金钱,以及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各种社会结构。最让我震撼的是他对“想象的共同体”的论述,原来我们所有宏大的社会秩序,比如法律和人权,都不过是群体共识下的“故事”。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挑战,甚至开始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信念体系。这本书的叙事张力极强,文字流畅且充满洞察力,即使是面对复杂的历史和生物学概念,作者也能用清晰的逻辑将其串联起来,让读者在阅读中既感到知识的充盈,又有一种深刻的敬畏感。它不仅仅是历史书,更像是一部关于“我们是谁,我们将往何处去”的哲学思辨录。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视角都被拔高了一个维度,看待新闻事件和日常互动时,总能联想到背后更深层的驱动力。
评分近期阅读的《设计心理学》,对我工作和生活习惯的改善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唐·诺曼的这本书,将复杂的心理学原理,特别是人机交互方面的知识,用非常生活化的案例进行了阐述。比如“可见性”、“心智模型”、“约束”这些概念,通过对门把手设计失败、厨房用具反直觉操作的分析,被解释得淋漓尽致。我以前总以为设计就是美观,读完后才明白,好的设计首先必须是“易于使用”和“易于理解”的。作者犀利地指出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却又极其反人类工程学的设计缺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框架,下次再遇到一个令人抓狂的App界面或一个难以理解的说明书时,我不再是简单地抱怨,而是会本能地去分析:“这里的哪个设计原则被违背了?”对于任何从事产品、服务或内容创作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经典,它让你学会从用户的角度,而不是设计者的角度去审视世界。
评分谈及文学的深度和对社会的反思,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是近几年读过最沉重也最有力量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以极其晦涩、破碎却又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奴隶制遗留下来的深刻创伤,聚焦于一个逃亡的奴隶母亲所做的极端选择。莫里森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用大量的回忆、梦境和超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构建出一个充满鬼魂和记忆的文本迷宫。阅读它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因为你必须主动去拼凑那些被压抑、被扭曲的历史碎片。书中对“失去”和“拥有”的探讨,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道德评判,直指人性深处被剥夺尊严后的扭曲形态。女主角塞丝的形象是如此复杂和令人心碎,她对过去的执念和对未来的恐惧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这本书的文字密度极高,读完后感觉心神俱疲,但那种对历史不正义的有力控诉,以及对生命韧性的深刻描摹,却久久无法散去。它是一部挑战读者阅读习惯,但回报以巨大精神冲击的杰作。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那种湿漉漉的、带着一丝颓废感的青春气息,简直能穿透纸面。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和失去的故事,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与孤独共存的教科书。渡边彻这个角色,他的迷茫、他的疏离感,以及他对逝去友人的复杂情感,都让人感同身受。村上对细节的捕捉极其精准,无论是雨夜的咖啡馆,还是林间空寂的电梯,那种氛围的营造能力简直是大师级的。尤其喜欢他描写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那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字字珠玑的语言风格,常常让我停下来,反复咀嚼一句话,思考它背后的多重含义。书里对于性与爱的探讨,也显得格外真挚和克制,没有矫揉造作,只有年轻生命面对情感迷宫时的真实探索。每次读完,我都会陷入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自己也曾是那个在人群中寻找某种特定频率电波的年轻人。对于喜欢安静、注重内心世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精神上的镇静剂,尽管主题略显忧伤,但那种美感是无可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