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②官印 私印
原:30.00元
作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编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1 2015年10月第10次印刷
ISBN:9787807152408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录
封泥
封泥
官印
秦
漢初
西漢
新莽時期
東漢
三國
巫曰
十六國
南北朝
私印
秦
漢初
两漢
多面印
漢初
两漢
三國晉
肖形印
肖形印
内容提要
秦汉南北朝是篆刻史上的时期,较战国玺印有明显的差别。秦印线条均匀协调,文用小篆,多为白文凿刻,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居多。由于秦朝享祚仅十五年,所以传世之秦印较少。汉承秦制,汉初官印与秦印差别不是很大,但秦印多凿,汉印多铸。魏晋时期官私印形式和钮制均沿袭汉代,然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线条稍显纤弱。传世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若刻若凿,风格舒放自然,从而成为这一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
奉书收录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兀前三世纪至公元八世纪》玺印,计封泥二十六件,官印五六十四方,私印、肖形印六六十一方,依时代、国别进行排列,其中官印按官位大小排列,私印按样式、形式等考虑依姓字部首排列,选用各种印谱中钤印精良者为范本,按原大,全面匡不出秦汉印的风格特征,是书法篆刻爱好者较佳的学习模板。
赠送的篆刻学习视频资料请收到货联系
客服自行下载
收到货后我立刻去对比了手头其他几本关于古代印章的书籍,最大的区别在于这本书对“秦至南北朝”这个特定时段的聚焦和深度挖掘。市面上很多印谱会横跨很长的历史时期,导致对早期和过渡期印章的展现往往比较单薄,但这本书完全弥补了这一空白。它所选取的官印,如里耶秦简相关的印文风格,以及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碑刻上常见的印记风格,都展现了极高的史料价值。我注意到,它对印文的释读和边款的说明都非常严谨,很少出现模糊不清的地方,这对于做学术研究或者高阶的篆刻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是那种可以快速翻阅打发的读物,更像是一本需要时常翻检、做笔记的工具书,非常扎实可靠。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主要是想深入了解秦汉到南北朝时期篆书在印章上的具体应用和演变脉络。这本书的专业性确实没让我失望,它收录的印章样本非常具有代表性,不像有些选本那样东拼西凑,这里面挑选的每一方印章似乎都经过了精挑细选,每一页都像是一堂生动的古代文字课。我尤其关注了秦代的半砖文和圆形官印,那种古拙雄健的气韵,即便是通过印刷品呈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也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上手去临摹体会。相比于那些只注重数量堆砌的图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学术价值。对于想系统学习篆刻入门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佳的范本,但可能需要一些基础的篆书知识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奥妙。总之,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连接古代匠心与现代审美的桥梁,是我书房里不可或缺的一本“字典”。
评分坦白说,刚翻开的时候,那种满屏密密麻麻的古文字和印蜕,对非专业人士来说确实有点挑战性,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和对照。不过,一旦沉浸进去,那种感觉就很奇妙了,仿佛能听到当年刻刀与石料摩擦的声音。我发现这本书在版式设计上还是做了很多考量的,虽然内容密度很大,但通过合理的留白和清晰的图文对应,阅读体验远超我的预期。我特别喜欢它对私印的收录,相较于工整规范的官印,私印更显个性解放,那些魏晋时期的私章,字形自由奔放,已经开始透露出隶书的笔意,这种过渡时期的艺术特征被捕捉得非常到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时间轴,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篆书是如何从秦代的规整走向魏晋的灵动,这对于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的说,光是拿到手就能感觉到沉甸甸的分量,封面那种古朴的质感,一下子就把你带回了那个刀光剑影、文字初创的时代。里面的纸张选得也很有讲究,厚实且略带米黄色,不像现在很多书那种刺眼的白,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累。我特别喜欢它对细节的处理,比如那些篆刻印章的拓片,边缘的清晰度和纹理的还原度都非常高,能清晰地看到刀痕的力度和转折的微妙之处。这不仅仅是一本印谱,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放在书架上都觉得倍有文化气息。虽然我不是专业的篆刻爱好者,但光是欣赏这些流传下来的珍贵印章,就已经觉得心满意足了。尤其是那些官印,印文的布局、字体的结构,无不体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威严和规范,和后世的印章风格有着明显的区别,看得出编者在资料搜集和整理上的用心良苦,绝对是值得收藏的精品,对研究古代权力象征和书法演变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呈现,尤其是那些印章的放大图和拓片,给我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让人对古代工匠的技艺产生由衷的敬佩。我尝试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些线条的起收,能明显感受到不同时期用刀的差异,比如秦印的方折感,和稍晚一些时期略带圆润的过渡。这本书的装帧虽然复古,但装订工艺却是现代化的,可以平摊阅读,这对于学习临摹时至关重要,不用费力去压着书页。虽然我更偏爱秦汉的古朴,但南北朝时期那些已经初具雏形的行草意趣的私印,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灵感。总的来说,它是一部兼具博物馆级展览水准和学术研究深度的印谱,远超出了普通“图书满减”活动能带来的心理预期,是爱好传统文化人士的案头必备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