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古琴古琴自學教程上下冊教程琴譜楊青主編古琴奏法教材古琴教程書籍 人民音樂齣版社

學古琴古琴自學教程上下冊教程琴譜楊青主編古琴奏法教材古琴教程書籍 人民音樂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古琴
  • 古琴教程
  • 自學教程
  • 琴譜
  • 楊青
  • 人民音樂齣版社
  • 樂器
  • 傳統樂器
  • 音樂教材
  • 文化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匯文盛科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音樂齣版社
ISBN:9787103050811
商品編碼:25372984220
叢書名: 學古琴古琴自學教程
開本:16開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學古琴:古琴自學教程(套裝上下冊)》講解精細、麯目豐富,堪稱是目前國內內容*詳實的古琴教程,書中*大的亮點和特點有三:1.收入曆代典籍中所有能見到的及作者教學中總結新創的古琴所有指法;2.除瞭講解學習琴麯外,詳細介紹瞭琴歌的曆史,收入琴歌麯目,使古琴的學習*加完整而全麵;3.附DVD內容講解與麯目(琴麯、琴歌)示範光盤,利於琴友自學。

作者簡介

楊青,古琴藝術傢,音樂教育傢。現任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副會長,國際中國音樂傢聯閤會副主席,國際古琴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音協民族器樂學會副會長,北京樂器學會副會長,龍人古琴研究院導師,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北京大學國學社傳統文化領域顧問等。其錄製古琴專輯《琴·歌》獲2011年度十大發燒唱片奬;曾受邀擔任2009年度及2012年度CCTV民族器樂大賽古琴組決賽評委。長年的教學經驗使楊青先生總結齣一套獨特、高效的古琴教學方法,這本書是一本快捷傳播古琴教學知識的作品,可讓大眾很快吸收琴文化藝術中的精華部分。因為楊青先生一直在不遺餘力地進行古琴的社會傳承,在業內享有較高聲譽。文化部為瞭健康開展全國的民族樂器考級.下設“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中心”,作者身為考官,寓教於樂,將用7天的課程,精妙展現名列古琴十大名麯之列的《陽關三疊》和《酒狂》這兩首麯目的實際可操作性與功效,熟練這兩個麯目,就可以直接達到古琴中級演奏級彆瞭(《古琴考級麯集》分10級:1~3為初級,4~7為中級,8~10為高級。《陽關三疊》和《酒狂》兩首麯目列為4級,屬中級)。全書共附有T2個琴譜,165個減字譜提示符號,139張圖,除瞭古琴常用調按音音位圖、泛音音位圖,還按照古琴音階規律,標齣滑音起始位置,以便幫助古琴初學者盡快熟悉古琴音位、把握音準。另外,本書贈送一張限量珍藏版教學DVD,好讓習琴者有規律可循,彈奏一目瞭然。

目錄

上冊
一、古琴概述
(一)中國古琴藝術簡介
(二)古琴創製年代考釋
(三)古琴與古箏的區彆
二、學琴準備
(一)古琴樣式圖說
(二)古琴形製與各部位構造名稱
(三)絨扣的製作與穿法
(四)蜻蜓結的打法
(五)古琴上弦法
(六)古琴的保養與攜帶
(七)古琴的擴音方法
(八)怎樣挑選古琴
(九)指甲的修剪與養護
(十)彈琴坐姿與琴桌尺度
三、古琴手勢與指法
(一)古琴手勢、指法來源說明
(二)古琴手勢圖說
1.右手手勢圖說
2.左手手勢圖說
(三)古琴譜字符號集注
1.右手指法符號說明
2.左手指法符號說明
3.左右手聯動指法譜字說明
4.其他含義的譜字(注解、速度、力度等)說明
5.本教程所用新增標記與譜字說明
四、識譜
(一)傳統“減字譜”的起源與發展
(二)減字譜的讀譜規則
(三)減字譜讀譜方式示例
(四)現代古琴教學中采用的譜式說明
五、定弦法
(一)正調(F調)定弦法
(二)古琴其他常用調式的定弦法
(三)電子校音器校準古琴的方法(正調)
(四)古琴各弦按音與泛音音位圖
六、開指練習
(一)調弦練習
1.正調(F調)調弦練習
(1)正調(F調)音域練習
(2)正調(F調)散、按音調弦練習
(3)正調(F調)泛音調弦練習
(4)正調(F調)泛音鏇律調弦練習麯《滄海一聲笑》
(5)正調(F調)泛音鏇律調弦練習麯《菊花颱》
2.緊五弦(bB調)調弦練習
(1)緊五弦(bB調)散、按音調弦練習
(2)緊五弦(bB調)泛音調弦練習
(3)緊五弦(bB調)泛音鏇律調弦練習麯《有所思》
(4)緊五弦(bB調)泛音鏇律調弦練習麯《佳人麯》
3.藉正調(c調)調弦練習
(1)藉正調(c調)散、按音調弦練習
(2)藉正調(C調)泛音調弦練習
(3)藉正調(c調)泛音鏇律調弦練習麯《茉莉花》
(二)右手練習
1.散音“挑、勾”練習
2.散音“連挑、勾”練習(4種)
3.散音“托、擘、勾、剔”練習
4.散音“托、勾、挑、撮”練習
5.散音“抹、挑、打、摘”練習
6.散音輪指練習
7.“鎖”組閤練習
(1)散音“鎖”練習
(2)散音“背鎖”練習
(3)散音“短鎖”練習
(4)散音“長鎖”練習
8.泛音“索鈴”練習
9.散音“滾拂”練習
10.散音“拂”鏇律練習麯《滄海一聲笑》
11.散、按音“打圓”練習
12.散音“大撮、小撮”及“反撮”練習
13.散音“挑、擘”練習
(三)左右手配閤練習
1.音階練習(五聲音階)
(1)七弦音階練習
(2)六弦音階練習
(3)五弦音階練習
(4)四弦音階練習
(5)三弦音階練習
(6)二弦音階練習
(7)一弦音階練習
2.音位變化練習
(1)同音不同弦
(2)同弦不同音(含跪指練習)
3.散按音“撥、刺”練習
4.“掐撮三聲”(罨、掐、撮)練習
(四)左右手綜閤練習
1.左右手綜閤練習(一)
2.左右手綜閤練習(二)
(五)古琴基礎指法練習要領
七、附論
(一)習琴要略(初學琴麯要點)
(二)怎樣學好古琴——兼談“琴道”修養
(三)自學古琴常見問題解答
(四)基礎樂理常識
(五)琴歌唱法淺析
(六)視障、失聰等有身體功能障礙者學習古琴的方法
(七)九嶷派古琴藝術簡介
(八)我與王迪老師二三事
(九)古琴——優雅的生活方式
(十)少兒古琴談
(十一)古琴,悅己亦悅人
(十二)古琴史話
(十三)三傢風骨,琴者風度——楊青小傳
後記
參考書目

下冊
一、琴麯
1.仙翁操
2.鳳求凰
3.鞦風詞(又名《鞦風辭》)
4.良宵引
5.湘江怨(又名《湘妃怨》)
6.春曉吟
7.小草
8.酒狂
9.陽關三疊
10.鷗鷺忘機
11.關山月
12.茉莉花
13.平沙落雁
14.釋談章
15.憶故人
16.梧葉舞鞦風
17.山居吟
18.醉漁唱晚
19.長門怨
20.春江花月夜
21.山水情
22.流水
23.漁樵問答
24.梅花三弄
25.欺乃
26.雉朝飛
27.離騷(節本)
28.搗衣
29.龍翔操
30.烏夜啼
31.鞦塞吟
32.大鬍笳
33.樵歌
34.瀟湘水雲
35.廣陵散
36.鬍笳十八拍
37.梅園吟
38.三峽船歌
39.風雪築路
40.春風
二、琴歌
1.鬍笳十八拍(九拍)
2.鬍笳十八拍(十拍)
3.滿江紅
4.清平樂
5.杏壇
6.減字木蘭花
7.竹枝詞
8.伯牙吊子期
9.鳳凰颱上憶吹簫
10.釵頭鳳
11.釵頭鳳
12.瀋園二首
13.慨古吟
14.陽關三疊
15.黃鶯吟
16.鬲溪梅令
17.古怨
18.春光好
19.越人歌(電影《夜宴》插麯)
20.有所思(電視劇《笑傲江湖》插麯)
21.佳人麯(電影《十麵埋伏》插麯)
2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3.長相思
24.憶王孫
25.子夜吳歌
26.客至
27.無題
28.山楂樹(電影《山楂樹之戀》插麯)
29.他哪裏走,我哪裏跟(電影《山楂樹之戀》主題歌
30.青藏高原
31.長相知
32.知音(電影《知音》主題歌)
33.小燕子(電影《護士日記》插麯)
34.龍文
35.傳奇
36.天路
37.幾多愁
38.獨上西樓
39.橘頌(電影《屈原》插麯)
40.蝶戀花答李淑
41.茉莉花
42.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越劇《紅樓夢》選段)
43.我傢有個小九妹(越劇《梁山伯與祝英颱》選段)
44.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昆麯《牡丹亭·遊園》選段)
45.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昆麯《牡丹亭·遊園》選段)
46.月明雲淡露華濃(昆麯《玉簪記·琴挑》選段)
47.準提神咒
48.佛號唱頌
49.蘭亭序
50.幽蘭操(電影《孔子》主題歌)
51.琵琶語
52.雁南飛
53.好人一生平安(選自電視劇《渴望》)
54.我愛你,塞北的雪
55.大漠謠
56.心花自在
57.齣塞
後記
參考書目


好的,這是一份針對其他古琴學習相關書籍的詳細介紹,旨在涵蓋廣泛的古琴學習領域,同時避開您提供的特定書籍《學古琴古琴自學教程上下冊教程琴譜楊青主編古琴奏法教材古琴教程書籍 人民音樂齣版社》的具體內容。 --- 雅樂薪傳:中國古琴藝術深度探究與實踐指南 本套叢書,匯集瞭當代古琴研究者與演奏傢們的心血結晶,旨在為不同階段的古琴學習者提供全麵、係統且富有洞察力的學習資源。我們深知古琴作為“七弦之音”,其魅力不僅在於指尖的技巧,更在於心境的培養與文化的傳承。因此,本套叢書力求在理論深度、演奏技巧的精進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融入三個維度上,為讀者構建起堅實的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溯源與鑒賞——古琴文化的曆史脈絡與審美意境 這一部分重點關注古琴藝術的源流與深層文化內涵。我們並非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深入剖析瞭古琴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社會功能、哲學思想的滲透以及審美風尚的演變。 1. 古琴發展史綱要與重要流派探析: 我們將追溯上古雅樂的遺風,梳理自先秦至近現代,古琴在文人階層中的地位變遷。重點分析瞭如浙派、廣陵派、梅花山派等主要流派的風格差異、代錶人物及其獨特的演奏處理方式。讀者將瞭解到,為何同一首古麯,在不同流派的手中會呈現齣截然不同的“氣韻”。我們詳細考察瞭諸如“散吟”、“泛音的審美選擇”、“按音的力度控製”等體現流派特色的關鍵技術點,幫助學習者建立宏觀的曆史認知框架。 2. 古琴形製、用材與音質的科學研究: 古琴的魅力源於其獨特的物理結構。本章節詳盡介紹瞭唐、宋、明、清等不同時期古琴的典型形製特點(如伏羲式、仲尼式、古琴的“額”、“腰”、“肩”等部位的比例考究)。我們邀請瞭資深的製琴師,探討瞭不同木材(如杉木、桐木)、漆料(如生漆、水漆)對音色的影響,以及“鑲嵌”、“髹飾”工藝的文化意義。對於音色鑒賞,我們引入瞭現代聲學分析的概念,旨在幫助學習者理解何為“七德”(如“圓”、“潤”、“清”、“靜”),並指導如何通過聆聽,判斷古琴的優劣與時代特徵。 3. 琴譜的解讀與文本考據: 古琴文獻浩如煙海,但許多古譜的符號係統復雜晦澀。本部分專門設立章節,係統梳理瞭如減字譜、工尺譜等主要記譜法的演變和規範使用。我們精選瞭數首具有代錶性的早期琴麯(如《廣陵散》、《流水》的早期版本),進行詳盡的文本校勘與符號釋義,旨在消除初學者麵對古譜時的“閱讀障礙”,使其能更直接地與古人心意相通。 第二部分:精進與實踐——科學的練習方法與演奏技巧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是麵嚮實操層麵的指導,注重科學性、係統性與針對性,旨在彌補傳統教學中對個體差異關注不足的缺陷。 1. 基礎功的係統化訓練模塊: 我們構建瞭從“定指”到“徽位”的漸進式訓練體係。 指法精修: 對“勾、 ক্রমাগত、抹、挑、撮、打、摘”七大基本指法,不僅講解其機械動作,更強調指尖的觸感、放鬆度與力度轉換的靈活性。例如,在“抹挑”的練習中,我們強調如何避免“僵硬”與“拖泥帶水”,實現聲音的顆粒感與連貫性。 傳統“手勢”與“身法”的現代解析: 深入解析瞭傳統文獻中對“坐姿”、“持琴”的描述,將其與人體工學相結閤,指導學習者建立穩定、放鬆且符閤傳統美學的身體姿態,以減少運動損傷,提高演奏的持久性。 2. 吟猱與滑按的意境化處理: 古琴的“韻”主要體現在“按音”技巧上。本部分將“吟”、“猱”、“綽”、“注”、“上”、“下”等滑音技巧進行細緻分解: 韻律的數學化理解: 分析不同“吟”的周期、幅度與音高變化的關係,幫助學習者實現音高控製的精準性。 情感的“微錶情”: 指導學習者如何根據麯目的情緒起伏(如錶現“憂思”、“高古”、“清逸”),調整吟猱的快慢、輕重,使之成為錶達內心世界的有效手段,而非單純的技巧展示。 3. 獨奏麯目的深入解析與演奏示範(非楊青主編版本麯目): 本叢書精選瞭數十首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獨奏麯目,進行分層級的深度解析,例如針對不同調性的選擇、段落的情緒劃分、核心音高的強調等。對於如《平沙落雁》中“散音的鋪陳與收束”,《梅花三弄》中“泛音的對比與層次感”等難點,我們提供瞭詳盡的段落解析和練習路徑,幫助學習者理解作麯傢的創作意圖,形成自己的演奏理解。 4. 閤奏與配器入門: 鑒於古琴在現代音樂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本部分介紹瞭古琴與其他樂器(如簫、笛、箏、小提琴)進行閤奏的基本原則,包括音域的避讓、節奏的協調以及如何保持古琴特有的“空靈感”在閤奏中的不被淹沒。 第三部分:修身與緻遠——古琴與中國傳統哲學的融匯 古琴被稱為“文人之音樂”,修習古琴是修身養性的過程。本部分引導讀者超越技術層麵,進入到更深層次的精神修煉。 1. 道傢思想與琴學的關聯: 探討瞭《道德經》、《莊子》中關於“虛靜”、“自然”、“無為”的思想如何體現在古琴的演奏和創作之中。特彆是如何通過練習達到“心靜體鬆”,以“空”的狀態去聆聽和發齣聲音。 2. 儒傢倫理與琴德: 分析瞭孔子“君子之音”的內涵,強調古琴學習中的“禮儀規範”與“道德自律”。理解古琴藝術如何服務於個人品德的完善,以及在雅集場閤中應有的風範。 3. 琴傢傳記與藝術人生: 通過對古代著名琴傢的生平事跡(如嵇康、郭德春、查阜西等),展現不同時代知識分子在政治動蕩與藝術追求之間的掙紮與堅守,為現代學習者提供精神上的藉鑒與激勵。 總結: 本套叢書力求成為一套立足於傳統、麵嚮未來的綜閤性古琴學習工具。它不僅教授“如何彈奏”,更闡釋“為何而彈”。讀者將通過係統、深入的學習,逐步領悟古琴“大音希聲”的境界,真正實現指、心、琴三者閤一的藝術追求。它不是一本簡單的技巧速成手冊,而是一部陪伴學習者長期成長的案頭參考與精神導師。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教材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其對古琴音樂文化背景的融入。它不僅僅是一本純粹的樂譜和指法講解,更像是一個引我走進古琴世界的嚮導。在講解每個樂麯之前,通常會有一段關於該麯目創作背景、流傳故事、音樂內涵的介紹。這些文字的描述非常優美且富有感染力,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體會音樂的意境。比如,在學習《流水》這首麯子時,教材會介紹“伯牙子期”的典故,並詳細解讀樂麯如何通過音效模擬齣山泉、激流、瀑布等景象,這讓我不僅僅是在彈奏音符,更是在用音符描繪一幅壯麗的山水畫捲。此外,教材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古琴曆史、琴傢軼事、古代文人對古琴的理解等內容,這些文化層麵的知識,讓我對古琴這件樂器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古琴“非士不能品”的雅緻。這種將音樂學習與文化熏陶相結閤的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一項技能,更是在傳承一種文化。

評分

初次接觸古琴,完全是齣於對這種古老樂器的神秘與沉靜的嚮往。我並非科班齣身,也無任何音樂基礎,所以選擇一本能夠從零開始、循序漸進的教材顯得尤為重要。在朋友的推薦和一番細緻的對比後,我最終選擇瞭這套教材。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被其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紙張的觸感很舒服,印刷清晰,字跡也很大,非常適閤我這種初學者。最讓我驚喜的是,教材的前期內容幾乎都是從最基礎的古琴常識講起,比如古琴的構造、指法的基本概念、古琴的定弦方法等等,這些內容對於一個完全的門外漢來說,無疑是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書中還配有大量的圖片和圖示,非常直觀地展示瞭每一個指法的動作要領,這對我這種看圖學東西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更重要的是,教材並沒有一開始就堆砌復雜的麯譜,而是先從最簡單的練習麯入手,比如一些基礎的颳奏、勾托等指法練習,每一個練習都有詳細的動作分解和注意事項,讓我能夠一步一步地糾正自己的錯誤手型,建立正確的演奏習慣。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讓我感覺學習古琴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和成就感的探索過程。

評分

這套教材在演奏技巧的講解上,可以說是極其詳盡和細緻入微的。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齣各種指法名稱,而是深入剖析瞭每一個指法在實際演奏中的運用場景和細微差彆。例如,在講解“勾”這個指法時,它會詳細說明勾指的力度、角度、觸弦位置對音色的影響,甚至會提到不同流派對“勾”的理解和實踐差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一些看似簡單的指法,比如“抹”、“挑”、“剔”等,都進行瞭多角度的分解和演示,甚至還用文字描述瞭指尖在弦上的“軌跡”和“感覺”,這種細膩的描述方式,大大降低瞭理解的難度。同時,教材還非常注重指法之間的銜接和過渡,會詳細講解如何將連續的指法流暢地連接起來,避免齣現生硬、斷裂的感覺。對於一些重要的、常齣現的指法組閤,教材更是進行瞭專題性的講解和練習,幫助我們鞏固和熟練掌握。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古琴演奏的“道”與“理”的論述,比如如何調息、如何體會“氣”的運用,這些內容雖然抽象,但卻為我理解古琴的意境和精神層麵打開瞭一扇窗。

評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古琴的麯譜部分有些擔心,畢竟我看過一些其他樂器的教材,常常是麯譜密密麻麻,看起來就令人頭疼。但這套教材的麯譜部分,卻給瞭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它在選擇練習麯和名麯時,非常有針對性,並且會根據指法的掌握程度進行科學的編排。從最簡單的單指練習麯,到雙手配閤的初級樂麯,再到中高級的經典麯目,整個學習麯綫非常平緩。最重要的是,每一首麯譜都配有詳細的指法標注,包括每個音需要使用的指法、右手運指的方嚮、左手按弦的力度等等,這些標注都非常清晰,並且會根據不同的指法類型采用不同的符號或者顔色,避免瞭混淆。對於一些難度較高的樂句,教材還會進行專門的提示和拆解,幫助我們攻剋難點。而且,教材的選麯也很有代錶性,涵蓋瞭一些古琴學習的必修麯目,比如《梅花三弄》、《廣陵散》的片段等,讓我在學習基本功的同時,也能接觸到一些經典的古琴音樂,這極大地激發瞭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評分

作為一本自學教程,這套教材在內容的組織和呈現上,充分考慮到瞭自學者的需求。首先,其結構非常清晰,上下冊的劃分也體現瞭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基礎到進階,過渡自然。每一章的開頭都會明確本章的學習目標,結尾也會有相應的練習和總結,幫助我檢驗學習成果。其次,語言錶達非常簡潔明瞭,避免瞭過於學術化或者晦澀的術語,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在講解一些容易齣錯的地方,比如左手按弦的力度和位置,或者右手指法的力度和速度控製時,教材會反復強調,並且提供多種角度的說明和糾正方法。此外,教材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學習建議,比如如何安排練習時間、如何進行視聽結閤練習、如何利用網絡資源輔助學習等等。這些建議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有指導意義,能夠幫助我少走彎路,提高學習效率。總而言之,這套教材就像一位耐心而又淵博的老師,引導我一步步地在古琴的世界裏探索和成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