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琴古琴自学教程上下册教程琴谱杨青主编古琴奏法教材古琴教程书籍 人民音乐出版社

学古琴古琴自学教程上下册教程琴谱杨青主编古琴奏法教材古琴教程书籍 人民音乐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古琴
  • 古琴教程
  • 自学教程
  • 琴谱
  • 杨青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乐器
  • 传统乐器
  • 音乐教材
  • 文化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汇文盛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50811
商品编码:25372984220
丛书名: 学古琴古琴自学教程
开本:16开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学古琴:古琴自学教程(套装上下册)》讲解精细、曲目丰富,堪称是目前国内内容*详实的古琴教程,书中*大的亮点和特点有三:1.收入历代典籍中所有能见到的及作者教学中总结新创的古琴所有指法;2.除了讲解学习琴曲外,详细介绍了琴歌的历史,收入琴歌曲目,使古琴的学习*加完整而全面;3.附DVD内容讲解与曲目(琴曲、琴歌)示范光盘,利于琴友自学。

作者简介

杨青,古琴艺术家,音乐教育家。现任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古琴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音协民族器乐学会副会长,北京乐器学会副会长,龙人古琴研究院导师,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学社传统文化领域顾问等。其录制古琴专辑《琴·歌》获2011年度十大发烧唱片奖;曾受邀担任2009年度及2012年度CCTV民族器乐大赛古琴组决赛评委。长年的教学经验使杨青先生总结出一套独特、高效的古琴教学方法,这本书是一本快捷传播古琴教学知识的作品,可让大众很快吸收琴文化艺术中的精华部分。因为杨青先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古琴的社会传承,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文化部为了健康开展全国的民族乐器考级.下设“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作者身为考官,寓教于乐,将用7天的课程,精妙展现名列古琴十大名曲之列的《阳关三叠》和《酒狂》这两首曲目的实际可操作性与功效,熟练这两个曲目,就可以直接达到古琴中级演奏级别了(《古琴考级曲集》分10级:1~3为初级,4~7为中级,8~10为高级。《阳关三叠》和《酒狂》两首曲目列为4级,属中级)。全书共附有T2个琴谱,165个减字谱提示符号,139张图,除了古琴常用调按音音位图、泛音音位图,还按照古琴音阶规律,标出滑音起始位置,以便帮助古琴初学者尽快熟悉古琴音位、把握音准。另外,本书赠送一张限量珍藏版教学DVD,好让习琴者有规律可循,弹奏一目了然。

目录

上册
一、古琴概述
(一)中国古琴艺术简介
(二)古琴创制年代考释
(三)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二、学琴准备
(一)古琴样式图说
(二)古琴形制与各部位构造名称
(三)绒扣的制作与穿法
(四)蜻蜓结的打法
(五)古琴上弦法
(六)古琴的保养与携带
(七)古琴的扩音方法
(八)怎样挑选古琴
(九)指甲的修剪与养护
(十)弹琴坐姿与琴桌尺度
三、古琴手势与指法
(一)古琴手势、指法来源说明
(二)古琴手势图说
1.右手手势图说
2.左手手势图说
(三)古琴谱字符号集注
1.右手指法符号说明
2.左手指法符号说明
3.左右手联动指法谱字说明
4.其他含义的谱字(注解、速度、力度等)说明
5.本教程所用新增标记与谱字说明
四、识谱
(一)传统“减字谱”的起源与发展
(二)减字谱的读谱规则
(三)减字谱读谱方式示例
(四)现代古琴教学中采用的谱式说明
五、定弦法
(一)正调(F调)定弦法
(二)古琴其他常用调式的定弦法
(三)电子校音器校准古琴的方法(正调)
(四)古琴各弦按音与泛音音位图
六、开指练习
(一)调弦练习
1.正调(F调)调弦练习
(1)正调(F调)音域练习
(2)正调(F调)散、按音调弦练习
(3)正调(F调)泛音调弦练习
(4)正调(F调)泛音旋律调弦练习曲《沧海一声笑》
(5)正调(F调)泛音旋律调弦练习曲《菊花台》
2.紧五弦(bB调)调弦练习
(1)紧五弦(bB调)散、按音调弦练习
(2)紧五弦(bB调)泛音调弦练习
(3)紧五弦(bB调)泛音旋律调弦练习曲《有所思》
(4)紧五弦(bB调)泛音旋律调弦练习曲《佳人曲》
3.借正调(c调)调弦练习
(1)借正调(c调)散、按音调弦练习
(2)借正调(C调)泛音调弦练习
(3)借正调(c调)泛音旋律调弦练习曲《茉莉花》
(二)右手练习
1.散音“挑、勾”练习
2.散音“连挑、勾”练习(4种)
3.散音“托、擘、勾、剔”练习
4.散音“托、勾、挑、撮”练习
5.散音“抹、挑、打、摘”练习
6.散音轮指练习
7.“锁”组合练习
(1)散音“锁”练习
(2)散音“背锁”练习
(3)散音“短锁”练习
(4)散音“长锁”练习
8.泛音“索铃”练习
9.散音“滚拂”练习
10.散音“拂”旋律练习曲《沧海一声笑》
11.散、按音“打圆”练习
12.散音“大撮、小撮”及“反撮”练习
13.散音“挑、擘”练习
(三)左右手配合练习
1.音阶练习(五声音阶)
(1)七弦音阶练习
(2)六弦音阶练习
(3)五弦音阶练习
(4)四弦音阶练习
(5)三弦音阶练习
(6)二弦音阶练习
(7)一弦音阶练习
2.音位变化练习
(1)同音不同弦
(2)同弦不同音(含跪指练习)
3.散按音“拨、刺”练习
4.“掐撮三声”(罨、掐、撮)练习
(四)左右手综合练习
1.左右手综合练习(一)
2.左右手综合练习(二)
(五)古琴基础指法练习要领
七、附论
(一)习琴要略(初学琴曲要点)
(二)怎样学好古琴——兼谈“琴道”修养
(三)自学古琴常见问题解答
(四)基础乐理常识
(五)琴歌唱法浅析
(六)视障、失聪等有身体功能障碍者学习古琴的方法
(七)九嶷派古琴艺术简介
(八)我与王迪老师二三事
(九)古琴——优雅的生活方式
(十)少儿古琴谈
(十一)古琴,悦己亦悦人
(十二)古琴史话
(十三)三家风骨,琴者风度——杨青小传
后记
参考书目

下册
一、琴曲
1.仙翁操
2.凤求凰
3.秋风词(又名《秋风辞》)
4.良宵引
5.湘江怨(又名《湘妃怨》)
6.春晓吟
7.小草
8.酒狂
9.阳关三叠
10.鸥鹭忘机
11.关山月
12.茉莉花
13.平沙落雁
14.释谈章
15.忆故人
16.梧叶舞秋风
17.山居吟
18.醉渔唱晚
19.长门怨
20.春江花月夜
21.山水情
22.流水
23.渔樵问答
24.梅花三弄
25.欺乃
26.雉朝飞
27.离骚(节本)
28.捣衣
29.龙翔操
30.乌夜啼
31.秋塞吟
32.大胡笳
33.樵歌
34.潇湘水云
35.广陵散
36.胡笳十八拍
37.梅园吟
38.三峡船歌
39.风雪筑路
40.春风
二、琴歌
1.胡笳十八拍(九拍)
2.胡笳十八拍(十拍)
3.满江红
4.清平乐
5.杏坛
6.减字木兰花
7.竹枝词
8.伯牙吊子期
9.凤凰台上忆吹箫
10.钗头凤
11.钗头凤
12.沈园二首
13.慨古吟
14.阳关三叠
15.黄莺吟
16.鬲溪梅令
17.古怨
18.春光好
19.越人歌(电影《夜宴》插曲)
20.有所思(电视剧《笑傲江湖》插曲)
21.佳人曲(电影《十面埋伏》插曲)
2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3.长相思
24.忆王孙
25.子夜吴歌
26.客至
27.无题
28.山楂树(电影《山楂树之恋》插曲)
29.他哪里走,我哪里跟(电影《山楂树之恋》主题歌
30.青藏高原
31.长相知
32.知音(电影《知音》主题歌)
33.小燕子(电影《护士日记》插曲)
34.龙文
35.传奇
36.天路
37.几多愁
38.独上西楼
39.橘颂(电影《屈原》插曲)
40.蝶恋花答李淑
41.茉莉花
42.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越剧《红楼梦》选段)
43.我家有个小九妹(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44.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昆曲《牡丹亭·游园》选段)
45.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昆曲《牡丹亭·游园》选段)
46.月明云淡露华浓(昆曲《玉簪记·琴挑》选段)
47.准提神咒
48.佛号唱颂
49.兰亭序
50.幽兰操(电影《孔子》主题歌)
51.琵琶语
52.雁南飞
53.好人一生平安(选自电视剧《渴望》)
54.我爱你,塞北的雪
55.大漠谣
56.心花自在
57.出塞
后记
参考书目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其他古琴学习相关书籍的详细介绍,旨在涵盖广泛的古琴学习领域,同时避开您提供的特定书籍《学古琴古琴自学教程上下册教程琴谱杨青主编古琴奏法教材古琴教程书籍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具体内容。 --- 雅乐薪传:中国古琴艺术深度探究与实践指南 本套丛书,汇集了当代古琴研究者与演奏家们的心血结晶,旨在为不同阶段的古琴学习者提供全面、系统且富有洞察力的学习资源。我们深知古琴作为“七弦之音”,其魅力不仅在于指尖的技巧,更在于心境的培养与文化的传承。因此,本套丛书力求在理论深度、演奏技巧的精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入三个维度上,为读者构建起坚实的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溯源与鉴赏——古琴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审美意境 这一部分重点关注古琴艺术的源流与深层文化内涵。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深入剖析了古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哲学思想的渗透以及审美风尚的演变。 1. 古琴发展史纲要与重要流派探析: 我们将追溯上古雅乐的遗风,梳理自先秦至近现代,古琴在文人阶层中的地位变迁。重点分析了如浙派、广陵派、梅花山派等主要流派的风格差异、代表人物及其独特的演奏处理方式。读者将了解到,为何同一首古曲,在不同流派的手中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韵”。我们详细考察了诸如“散吟”、“泛音的审美选择”、“按音的力度控制”等体现流派特色的关键技术点,帮助学习者建立宏观的历史认知框架。 2. 古琴形制、用材与音质的科学研究: 古琴的魅力源于其独特的物理结构。本章节详尽介绍了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古琴的典型形制特点(如伏羲式、仲尼式、古琴的“额”、“腰”、“肩”等部位的比例考究)。我们邀请了资深的制琴师,探讨了不同木材(如杉木、桐木)、漆料(如生漆、水漆)对音色的影响,以及“镶嵌”、“髹饰”工艺的文化意义。对于音色鉴赏,我们引入了现代声学分析的概念,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何为“七德”(如“圆”、“润”、“清”、“静”),并指导如何通过聆听,判断古琴的优劣与时代特征。 3. 琴谱的解读与文本考据: 古琴文献浩如烟海,但许多古谱的符号系统复杂晦涩。本部分专门设立章节,系统梳理了如减字谱、工尺谱等主要记谱法的演变和规范使用。我们精选了数首具有代表性的早期琴曲(如《广陵散》、《流水》的早期版本),进行详尽的文本校勘与符号释义,旨在消除初学者面对古谱时的“阅读障碍”,使其能更直接地与古人心意相通。 第二部分:精进与实践——科学的练习方法与演奏技巧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是面向实操层面的指导,注重科学性、系统性与针对性,旨在弥补传统教学中对个体差异关注不足的缺陷。 1. 基础功的系统化训练模块: 我们构建了从“定指”到“徽位”的渐进式训练体系。 指法精修: 对“勾、 ক্রমাগত、抹、挑、撮、打、摘”七大基本指法,不仅讲解其机械动作,更强调指尖的触感、放松度与力度转换的灵活性。例如,在“抹挑”的练习中,我们强调如何避免“僵硬”与“拖泥带水”,实现声音的颗粒感与连贯性。 传统“手势”与“身法”的现代解析: 深入解析了传统文献中对“坐姿”、“持琴”的描述,将其与人体工学相结合,指导学习者建立稳定、放松且符合传统美学的身体姿态,以减少运动损伤,提高演奏的持久性。 2. 吟猱与滑按的意境化处理: 古琴的“韵”主要体现在“按音”技巧上。本部分将“吟”、“猱”、“绰”、“注”、“上”、“下”等滑音技巧进行细致分解: 韵律的数学化理解: 分析不同“吟”的周期、幅度与音高变化的关系,帮助学习者实现音高控制的精准性。 情感的“微表情”: 指导学习者如何根据曲目的情绪起伏(如表现“忧思”、“高古”、“清逸”),调整吟猱的快慢、轻重,使之成为表达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段,而非单纯的技巧展示。 3. 独奏曲目的深入解析与演奏示范(非杨青主编版本曲目): 本丛书精选了数十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独奏曲目,进行分层级的深度解析,例如针对不同调性的选择、段落的情绪划分、核心音高的强调等。对于如《平沙落雁》中“散音的铺陈与收束”,《梅花三弄》中“泛音的对比与层次感”等难点,我们提供了详尽的段落解析和练习路径,帮助学习者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形成自己的演奏理解。 4. 合奏与配器入门: 鉴于古琴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部分介绍了古琴与其他乐器(如箫、笛、筝、小提琴)进行合奏的基本原则,包括音域的避让、节奏的协调以及如何保持古琴特有的“空灵感”在合奏中的不被淹没。 第三部分:修身与致远——古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汇 古琴被称为“文人之音乐”,修习古琴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本部分引导读者超越技术层面,进入到更深层次的精神修炼。 1. 道家思想与琴学的关联: 探讨了《道德经》、《庄子》中关于“虚静”、“自然”、“无为”的思想如何体现在古琴的演奏和创作之中。特别是如何通过练习达到“心静体松”,以“空”的状态去聆听和发出声音。 2. 儒家伦理与琴德: 分析了孔子“君子之音”的内涵,强调古琴学习中的“礼仪规范”与“道德自律”。理解古琴艺术如何服务于个人品德的完善,以及在雅集场合中应有的风范。 3. 琴家传记与艺术人生: 通过对古代著名琴家的生平事迹(如嵇康、郭德春、查阜西等),展现不同时代知识分子在政治动荡与艺术追求之间的挣扎与坚守,为现代学习者提供精神上的借鉴与激励。 总结: 本套丛书力求成为一套立足于传统、面向未来的综合性古琴学习工具。它不仅教授“如何弹奏”,更阐释“为何而弹”。读者将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逐步领悟古琴“大音希声”的境界,真正实现指、心、琴三者合一的艺术追求。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技巧速成手册,而是一部陪伴学习者长期成长的案头参考与精神导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教材在演奏技巧的讲解上,可以说是极其详尽和细致入微的。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出各种指法名称,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指法在实际演奏中的运用场景和细微差别。例如,在讲解“勾”这个指法时,它会详细说明勾指的力度、角度、触弦位置对音色的影响,甚至会提到不同流派对“勾”的理解和实践差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指法,比如“抹”、“挑”、“剔”等,都进行了多角度的分解和演示,甚至还用文字描述了指尖在弦上的“轨迹”和“感觉”,这种细腻的描述方式,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同时,教材还非常注重指法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会详细讲解如何将连续的指法流畅地连接起来,避免出现生硬、断裂的感觉。对于一些重要的、常出现的指法组合,教材更是进行了专题性的讲解和练习,帮助我们巩固和熟练掌握。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古琴演奏的“道”与“理”的论述,比如如何调息、如何体会“气”的运用,这些内容虽然抽象,但却为我理解古琴的意境和精神层面打开了一扇窗。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古琴的曲谱部分有些担心,毕竟我看过一些其他乐器的教材,常常是曲谱密密麻麻,看起来就令人头疼。但这套教材的曲谱部分,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在选择练习曲和名曲时,非常有针对性,并且会根据指法的掌握程度进行科学的编排。从最简单的单指练习曲,到双手配合的初级乐曲,再到中高级的经典曲目,整个学习曲线非常平缓。最重要的是,每一首曲谱都配有详细的指法标注,包括每个音需要使用的指法、右手运指的方向、左手按弦的力度等等,这些标注都非常清晰,并且会根据不同的指法类型采用不同的符号或者颜色,避免了混淆。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乐句,教材还会进行专门的提示和拆解,帮助我们攻克难点。而且,教材的选曲也很有代表性,涵盖了一些古琴学习的必修曲目,比如《梅花三弄》、《广陵散》的片段等,让我在学习基本功的同时,也能接触到一些经典的古琴音乐,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评分

这套教材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对古琴音乐文化背景的融入。它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乐谱和指法讲解,更像是一个引我走进古琴世界的向导。在讲解每个乐曲之前,通常会有一段关于该曲目创作背景、流传故事、音乐内涵的介绍。这些文字的描述非常优美且富有感染力,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音乐的意境。比如,在学习《流水》这首曲子时,教材会介绍“伯牙子期”的典故,并详细解读乐曲如何通过音效模拟出山泉、激流、瀑布等景象,这让我不仅仅是在弹奏音符,更是在用音符描绘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此外,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古琴历史、琴家轶事、古代文人对古琴的理解等内容,这些文化层面的知识,让我对古琴这件乐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古琴“非士不能品”的雅致。这种将音乐学习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的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项技能,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

评分

作为一本自学教程,这套教材在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上,充分考虑到了自学者的需求。首先,其结构非常清晰,上下册的划分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到进阶,过渡自然。每一章的开头都会明确本章的学习目标,结尾也会有相应的练习和总结,帮助我检验学习成果。其次,语言表达非常简洁明了,避免了过于学术化或者晦涩的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在讲解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左手按弦的力度和位置,或者右手指法的力度和速度控制时,教材会反复强调,并且提供多种角度的说明和纠正方法。此外,教材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学习建议,比如如何安排练习时间、如何进行视听结合练习、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习等等。这些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能够帮助我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总而言之,这套教材就像一位耐心而又渊博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地在古琴的世界里探索和成长。

评分

初次接触古琴,完全是出于对这种古老乐器的神秘与沉静的向往。我并非科班出身,也无任何音乐基础,所以选择一本能够从零开始、循序渐进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在朋友的推荐和一番细致的对比后,我最终选择了这套教材。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被其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纸张的触感很舒服,印刷清晰,字迹也很大,非常适合我这种初学者。最让我惊喜的是,教材的前期内容几乎都是从最基础的古琴常识讲起,比如古琴的构造、指法的基本概念、古琴的定弦方法等等,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来说,无疑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和图示,非常直观地展示了每一个指法的动作要领,这对我这种看图学东西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更重要的是,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堆砌复杂的曲谱,而是先从最简单的练习曲入手,比如一些基础的刮奏、勾托等指法练习,每一个练习都有详细的动作分解和注意事项,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手型,建立正确的演奏习惯。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学习古琴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探索过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