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岳建主编的《乐理视唱练耳(学前专业音乐教 育系列教材)》分为乐理、视唱和练耳三部分;编写 原则兼顾综合性、实效性和循序渐进性。
**部分乐理,共八章。主要内容“音”、“音 高”、“音值”、“节奏、节拍”、“装饰音、常用 记号”、“音程”、“和弦”以及“调的知识”,以 五线谱为主,兼顾简谱,并在各章附有复习题及练习 题。
第二部分视唱,共五章。主要内容为“基本节拍 与节奏”、“特殊节拍与节奏”、“调式与调性训练 ”、“临时变化音及近关系转调”及“歌曲视唱”, 视唱分五线谱(采用首调唱名法)和简谱,考虑到学前 教育专业学生所具有的音乐基础以及该专业各种层次 对内容的不同要求,所选编的视唱内容范围较为宽泛 ,以备选用。在歌曲视唱一章中,为突出学前教育的 专业特点,选编的歌曲以少儿歌曲为主,以使学生进 一步加强对该专业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部分练耳,共三章。因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 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只对有关“节奏训练”、“旋 律音程与旋律训练”和“和声音程与和弦训练”等基 础知识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附有简单的练习。
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乐理 知识和视唱的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听觉训练的一般 知识,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提高。
**部分 乐理
第一章 音
第一节 音的产生
第二节 音的特性
第三节 记谱法
第二章 音高
第一节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第二节 音名唱名音的分组
第三节 变音记号调号
第四节 半音全音变化音等音
第三章 音值
第一节 音符
第二节 休止符
第三节 增长时值的记号
第四章 节奏节拍
第一节 节奏节奏的划分
第二节 节拍与拍子
第三节 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和特殊划分
第五章 装饰音和常用记号
第一节 装饰音
第二节 常用记号
第六章 音程
第一节 音程的度量单位
第二节 基本音程和变化音程
第三节 单音程、复音程与音程的协和性
第四节 音程的转位
第七章 和弦
第一节 三和弦
第二节 七和弦
第三节 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第八章 调的知识
第一节 音阶大音阶调号的产生
第二节 调式调调性
第三节 大调式和小调式
第四节 汉民族调式
第二部分 视唱
第九章 基本节拍、节奏
第一节 基本音符
第二节 基本休止符
第三节 附点音符
第十章 特殊节拍、节奏
第一节 切分节奏及弱起节奏
第二节 音、.鲁_拍子和三连音
第三节 {拍子和变拍子
第四节 常见装饰音
第五节 综合节奏练习
第十一章 调式与调性训练
第一节 一个升号的各种调式
第二节 一个降号的各种调式
第三节 两个升号的各种调式
第四节 两个降号的各种调式
第五节 三个升号的各种调式
第六节 三个降号的各种调式
第十二章 临时变化音及近关系转调
第一节 临时变化音
第二节 近关系转调
第十三章 歌曲视唱
第一节 五线谱歌曲视唱
第二节 简谱歌曲视唱
第三部分 练耳
第十四章 节奏训练
第一节 节奏训练的含义、要求与方法
第二节 基本练习
第十五章 旋律音程与旋律训练
第一节 旋律音程训练
第二节 旋律训练
第十六章 和声音程与和弦训练
第一节 和声音程训练
第二节 和弦训练
附录 挥拍图式
我得承认,我是一个对细节有近乎偏执要求的人,尤其是在涉及到需要精确性的学习材料时。对于音乐教材而言,无论是理论的准确性还是印刷的质量,都是我考察的重中之重。这本书在这些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我仔细核对了书中引用的那些经典乐例,发现它们都非常严谨,没有任何模棱两可的表述。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在处理一些历史沿革或者不同流派的观点差异时,做到了非常客观和中立的平衡,没有强行灌输某一种单一的理论体系。而且,它的纸张质量和装帧工艺也绝对对得起它的价格。内页的印刷清晰度极高,无论是五线谱还是简谱,线条都干净利落,对于需要长期参考和做笔记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我甚至愿意把它放在书架上作为一个可以随时取用的“工具书”,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教材。
评分坦白说,我并不是科班出身,学习音乐更多是出于一种纯粹的热爱和兴趣。因此,那些动辄上百页、堆满专业术语的“大部头”书籍对我来说简直是噩梦。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陪伴”我成长的书,而不是一本高高在上、让人望而却步的“圣经”。这本教材恰好填补了我的空白。它最让我欣赏的地方在于它对“实践性”的强调。它不仅仅告诉你“是什么”,更会告诉你“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书里穿插的一些小练习和思考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那种机械重复的机械操练,而是引导你去主动思考音乐的内在联系。我发现自己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音阶和琶音,而是开始真正“听”到音乐的色彩和情感变化。当我尝试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去分析我喜欢的古典乐段时,那种“读懂”音乐的喜悦感,是任何娱乐都无法替代的。这本书让我体会到,学习音乐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们日常的呼吸和情感流动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眼球,色彩搭配既有古典的庄重感又不失现代的明快。我最初是抱着尝试的心态翻开它的,因为市面上同类书籍实在太多,想找一本能真正打动我的不容易。翻阅之下,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不像很多专业教材那样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耳边细细讲解。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那些抽象的乐理概念,通过书中的图示和比喻,一下子就变得具体而生动起来。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某个复杂的和弦进行时卡住了很久,翻到这本书的对应章节,作者居然用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背后的逻辑,那一刻我真是豁然开朗,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通往音乐世界的钥匙。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讲究,留白得当,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长时间看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个福音。它的整体结构安排也很有条理,知识点的递进非常自然,让你感觉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地在向前推进,而不是被生硬地推着走。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更像是一次漫长而愉快的探险之旅,而不是一次枯燥的爬山过程。我特别喜欢它在知识点之间的过渡处理,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前一章还在讲基础节奏,下一章突然跳到复杂的调式转位,让人措手不及。这本教材的编排逻辑是极其流畅的,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都像是水到渠成,前面积累的知识点成为了理解新内容的坚实基础。当我读到关于听觉训练的部分时,我甚至忍不住自己动手尝试书中的一些小游戏,结果发现,原来那些我一直觉得听不出来的音程关系,只要用书中的方法去引导,真的就能被捕捉到。这让我对自己的潜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科学、系统、且充满乐趣的学习方法论。它让我明白,对待音乐的学习,需要的不是蛮力,而是恰到好处的智慧和耐心。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接触音乐教育领域一段时间的从业者,我深知教材选择的重要性,它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效率。我这次特意为我的工作室引入了这套系列教材中的几本,其中这本的反馈尤为突出。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本书让他们对音乐基础理论的理解速度加快了,尤其是在视唱方面,过去那些需要反复磨合的难点,现在似乎一下子被打开了窍门。书中的练习设计,仿佛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铺设的阶梯,每上一个台阶,都会让你感到能力的提升,而不是那种被突然拔高的不适感。我尤其欣赏它在强调基础技能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对学生音乐审美的培养。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将那些伟大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融入到基础训练中,让学生明白,所有的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音乐本身。这种“技艺与艺术并重”的理念,在现今的教材中是十分难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