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 长笛(七级~八级)(附DVD1张)
定价:38.00元
作者: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006902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其中的7级-8级分册。随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考生的需求、更好地指导考生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在总结了原考级教材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套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它不仅扩展了考生的训练空间,让考生更多地掌握音乐作品,而且在一级~九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十级,部分专业还增加了表演级,使得第二套考级教材更具有实用性,指导意义更大。
目录
七级
一、bA大调与f和声小调的音阶、琶音与音程模进
二、练习曲4首
三、乐曲
威尼斯主题变奏曲
苏格兰变奏曲
奏鸣曲(Ⅰ、Ⅱ、Ⅲ)
幻想曲(Op.79)
小奏鸣曲(清晨)(Ⅰ、Ⅱ)
C大调协奏曲(Ⅰ、Ⅱ、Ⅲ)
八级
一、E大调与#c和声小调的音阶、琶音与音程模进
二、练习曲4首
三、乐曲
D大调协奏曲(Ⅰ、Ⅱ、Ⅲ)
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俄罗斯回旋曲(又名《e小调协奏曲》Ⅲ)
圆舞曲
夕阳萧鼓
山羊之舞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那种老派的、教科书式的排版风格吸引住了。那种黑白分明、配图精准到连指位细节都掰开了揉碎了讲的架势,让我立刻打消了“这可能只是个速成班读物”的疑虑。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是深谙中国考级体系的“套路”和“门道”。它对基础音阶和琶音的拓展部分处理得极为到位,远超我之前使用的任何一本非官方教材。比如在讲解到连音和断奏的转换时,它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例子,而是先用最简单的模进方式,让你把气息的支撑和舌头的配合“磨合”到肌肉记忆的程度,那种“慢练才是快”的真谛,是通过这些看似枯燥的练习曲体现出来的。我发现,很多人学长笛容易在“美感”和“技巧”之间失衡,要么吹得光响不耐听,要么音准凑合但缺乏力度。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似乎找到了一个黄金分割点,通过对乐句的划分和表情记号的强调,引导学习者在追求技术完美的同时,不忘音乐的呼吸与情感的流淌。特别是收录的几首改编的中国民族风格小品,处理得非常考究,既保留了原曲的韵味,又完美地契合了长笛的音域特点,让人在紧张的考级备战中,还能感受到一丝艺术的慰藉。
评分从一个常年陪练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教材设计逻辑非常清晰,它成功地搭建了一个从七级过渡到八级的桥梁,而且这个桥梁铺设得异常平稳。我注意到,它对指法换位的流畅性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教材只关注音准和节奏,但这本书深入到指甲与键位的接触感,强调“干净利落”的换指,这对避免杂音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处理快速的经过句和跨把位的大跳时,教材提供的分解练习方案,简直是为那些手忙脚乱的乐手量身定做的“慢动作回放”。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不同音色的要求也提上了日程。例如,某些乐段要求使用“柔和的边音”来营造特定的气氛,而另一些地方则要求“明亮集中的音头”。这种对音乐表情的细致区分,是将考级从“技术展示”提升到“艺术表达”的关键一步。相比于市面上那些只专注于“把音吹准”的教材,这本教程无疑更强调“把音乐吹好”的理念,即便是在考级这种相对刻板的框架内,也努力为学生保留了一份对音乐美学的追求和理解。
评分这本号称是“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7-8级 长笛考级教材第二册演奏实用教程”的书,说实话,拿到手里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七上八下的。毕竟是考级教材,份量自然不轻,但初翻几页,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和严谨的编排方式,倒真让我感觉像是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指引。首先得夸夸它的选曲上,兼顾了技术难度和音乐表现力的平衡。不像有些教材,为了堆砌技巧而牺牲了音乐性,这本书里的曲目,无论是经典的练习曲还是改编的乐曲,都巧妙地将七八级的技术点融入其中,比如高音区的稳定性、快速音群的处理,以及不同调性的流畅转换,都在潜移默化中被要求你去攻克。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八级徘徊,总感觉临门一脚踢不上去的乐手来说,这种针对性的设计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欣赏它在分段练习时的细致要求,不仅告诉你“怎么吹”,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吹”,对气息的控制、口型的微调都有明确的指导,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说教。而且,从装帧上看,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长时间练习翻阅也不会太容易损坏,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反复对照、做标记的学习者来说,是个贴心的小细节。整体来看,它不仅仅是一本应试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言传身教的老师,静静地陪伴你度过这段艰难而关键的晋级期。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考完八级、但还在寻求精进的进阶学习者,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可能需要从一个更挑剔的角度来看待。坦率地说,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难度曲线可能稍微有点陡峭,它似乎默认你已经具备了相当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消化其中的高难度技巧。我记得其中有一段关于多重气流控制的练习,如果基础不稳,很容易练出“气喘”或者音色发虚的问题,教材本身虽然提示了要“均匀稳定”,但对于如何从零开始建立这种控制力,可能需要额外的辅导或参考其他基础教材。然而,它的价值在于其“实用教程”的定位——它是为“准备考级”而生的。考级曲目通常要求你在短时间内展现出全面的能力,这本书的曲目安排恰恰模拟了这种考试的压力与要求。它不是一本让你慢慢享受音乐的书,而是一本帮你系统性地“排雷”和“强化的工具箱”。每首曲子后面附带的“考点解析”部分,简直是直击要害,告诉你评委最可能关注的是哪几个技术点,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把练习成果高效转化为考场分数的乐手而言,无疑是节省了大量摸索的时间。
评分总的来说,这套教材的书籍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权威感”和“系统性”。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官方指定或参照教材,它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意味着它代表了当下国内长笛考级体系的主流审美和技术标准。我个人认为,它不像某些出版物那样追求花哨的封面或新颖的曲目,它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内容的深度挖掘和体系的完善上。对于那些希望一步到位,确保自己的学习方向与全国考级标准高度契合的家长和学生而言,选择它几乎是零风险的。它不是那种“读起来很轻松”的书,它要求你投入汗水和时间去啃,去磨,去反复打磨那些细微的差别。但正是这种对细节的苛求,保证了学习者在完成所有练习后,无论是考级还是日后的演奏,都能拥有一个非常扎实且规范的技术基础。它成功地将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考级要求,拆解成了可执行、可量化的学习步骤,让“高难度”变得触手可及,只要你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