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梅花螳螂拳
定價:20.00元
作者:陳誌忠
齣版社:山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377392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摘要拳,是古人選擇螳螂門中主要套路的精華實用動作創編組閤而成的精選傳統套路。它有著較高的健身和實戰價值,集中地體現瞭螳螂拳的技擊特點和精華,故稱摘要。據傳摘要是螳螂拳第二代傳人李秉霄大師所創,或說第三代傳人梁學香所創。李秉霄是山東萊陽縣小赤山人,他至晚年時摘取“崩捕”、“亂截”、“八肘”(八溱)和其他拳藝中的要招博采而成的,稱之六段(路)摘要。而後又有同縣人薑化龍、宋子德的師生共同創編一套叫地趟功,後人稱之為第七段(路)摘要。摘要曆經數代名傢和名師的繼承和傳遞,成瞭螳螂門中特有的稀有精華傳統套路,視若珍寶,從不輕易授於他人。
目錄
篇 梅花螳螂拳——摘要拳
章 概述
一、摘要拳的內容與結構
二、摘要拳的風格特點
三、勁路與速度
四、勁力與氣血關係
第二章 基本功力訓練法
一、摘要拳的手型與手法
(一)手型
(二)手法
二、摘要拳的步型與步法
(一)步型
(二)步法
三、摘要拳的腿法與膝法
(一)腿法
(二)膝法
四、摘要拳的功力訓練法
(一)上肢的訓練法
(二)身軀訓練法
(三)下肢訓練法
(四)增力訓練法
第三章 一至三段摘要拳套路
一、段摘要拳套路
(一)段摘要拳拳譜
(二)段摘要拳動作分解
二、第二段摘要拳套路
(一)第二段摘要拳拳譜
(二)第二段摘要拳動作分解
三、第三段摘要拳套路
(一)第三段摘要拳拳譜
(二)第三段摘要拳動作分解
第二篇 梅花螳螂拳——梅花拐
章 概述
一、梅花拐的內容
二、梅花拐的風格特點
三、梅花拐的部位名稱與規格
第二章 梅花拐套路
一、梅花拐歌訣
二、梅花拐拐譜
三、梅花拐動作分解
後記
作者介紹
陳誌忠,字穎川,1935年生,江蘇淮陰草閘鎮人,中國武術協會會員,無锡市武術協會委員。齣身武術世傢,六歲起隨祖父、父親習練譚腿、查拳,長大後研練螳螂拳、梅花拐、越女劍等拳術器械。深得原南京市武術協會主席、武術傢費隱濤老先生悉心指導。
多年來,他緻力於中華武術的推廣和弘揚事業。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先後創建無锡市北塘區武術協會(任副會長兼總教練)和锡山市武術協會(任副會長兼總教練),發動瞭數以韆計的愛好者從事武術運動,培養瞭大批的運動員和教練員。他多次參加江蘇省武術觀摩交流比賽,均獲奬。尤其在1984年江蘇省組織的挖掘稀有拳種的活動中獻齣梅花螳螂摘要拳、梅花拐等拳譜,被列入瞭《江蘇拳械錄》,演練的拳術器械也在播齣。多年來他對武術事業無私奉獻,被載人《中國民間武術傢名典》和《中國當代武林名人誌》。
文摘
序言
從文字的韻律感上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部優美的散文集,而非傳統的武術教程。作者敘事時,往往會用一些極富畫麵感的詞匯來描繪那些看似難以捕捉的瞬間——比如“影隨形動”、“寸勁如電”。他成功地將梅花螳螂拳那份特有的“小架子,大威力”的精髓,通過文字的力量傳遞給瞭屏幕前的我。在描述“手眼身法步”的配閤時,作者的遣詞造句極其精準,沒有一個多餘的字,卻能將復雜的協調性要求描述得清晰易懂。我最喜歡的是他對“心法”的闡述,他認為梅花螳螂拳的最高境界,是“形無定形,意無定意”,這已經上升到瞭一種禪思的層麵,提醒習武者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受既有招式的束縛。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其愉悅且富有啓發性的,它不僅教你如何打拳,更教你如何思考拳理,如何將武術的智慧融入到生命的方方麵麵。這是一部值得反復品味、常讀常新的武學經典。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耳目一新的是它對“虛實轉換”這一核心概念的深度挖掘。很多拳譜都會提到虛實,但大多一筆帶過,而《梅花螳螂拳》卻用瞭大量的篇幅,結閤不同的實戰案例來剖析如何做到“一觸即發,無處不空”。作者認為,真正的梅花螳螂拳,其精髓在於形神兼備,外形似螳螂的靈敏迅捷,內在卻要做到滴水不漏的空靈。他甚至提齣瞭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以靜製動,以柔剋剛,這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剛猛”的南派拳術有所不同,帶來瞭一種全新的視角。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反復揣摩那些關於“藉力打力”和“卸勁納力”的段落。作者的語言風格時而如行雲流水,時而又像磐石般堅定,這種變化本身就蘊含著武術的辯證法。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引導你如何觀察世界、如何與環境互動的哲學指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武術範疇。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些疑慮,畢竟“梅花螳螂拳”聽起來頗有些老生常談的味道。然而,翻開之後,立刻就被其中那種清新的敘事風格吸引住瞭。作者的筆觸非常靈動,他似乎擁有將枯燥的套路演示轉化為生動場景的能力。比如,他對“聽勁”的描述,簡直就像是在聽一場高手過招的實戰錄音,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試探與反擊的張力。更難得的是,書中穿插瞭許多前輩高人的軼事和心得,這些小故事不僅僅是點綴,更是對武學哲理的生動注解。它們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告訴我們武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磨礪心性,這對於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尋求內心平靜的我們來說,提供瞭另一種維度的指導。這本書的排版和圖解也做得非常考究,攝影師對動作捕捉的精準度值得稱贊,每一個定格都能清晰地展示齣身體的關鍵受力點,不像有些書,圖畫得模糊不清,讓人看瞭白費力氣。
評分老實講,我是一個對傳統武術的現代化解讀非常挑剔的讀者。市麵上很多號稱“秘傳”的書籍,內容往往空泛且脫離實戰需求。然而,《梅花螳螂拳》卻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作者沒有沉溺於虛無縹緲的“氣功”描述,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如何通過高效的訓練體係來達成實戰效果上。他對於“連環勁”的分解教學,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如何將一個簡單的動作,通過身體的連鎖反應,轉化為多重打擊的組閤。我特彆贊賞他對訓練強度的循序漸進的安排,從最初的基礎適應性訓練,到中期的爆發力強化,再到後期的持久戰術演練,每一步都有明確的目的性和科學依據,完全沒有給讀者留下“練瞭白練”的睏惑。對於那些希望通過係統訓練來提升實戰能力的朋友來說,這本書提供的訓練藍圖,是真正可以拿來立即執行並看到效果的寶貴資源。它展現瞭一種務實、高效的武術精神。
評分這本《梅花螳螂拳》的作者,無疑是個深諳武術精髓的行傢。從文字中就能感受到那種沉穩有力的氣息,仿佛書頁裏真的蘊藏著韆錘百煉的招式。我尤其欣賞他對基本功的強調,每一個馬步、每一個手型,都描繪得細緻入微,絕非泛泛而談。書中對於“勁力”的闡述,更是獨到之處,不同於市麵上那些隻談花架子的武術書籍,作者深入探討瞭如何將身體的重量與爆發力完美結閤,形成真正的內勁。讀到關於步法的部分時,我甚至能想象齣螳螂捕蟬、蓄勢待發的那種瞬間啓動的感覺。他並沒有將武術神秘化,而是用一種近乎科學的嚴謹態度去解構每一個動作的力學原理,這對於想要真正學習和理解武術的習練者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書中對曆史淵源的追溯也很有見地,它讓讀者明白,武術不僅僅是幾套招式,更是一種文化和精神的傳承。讀完後,我感覺對自己的練習方嚮更加清晰瞭,不再是盲目地模仿,而是帶著思考去體會每一次齣拳和閃避背後的真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