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昭义编写的《钢琴变奏曲集》分上、下两册。
《钢琴变奏曲选(上)》搜集从*浅易的小变奏曲 到中等程度的变奏曲供41首,分为欧洲古典时期、俄 罗斯作曲家和我国作曲家三个部分。 **部分主 要是欧洲古典时期的作品,尤其以莫扎特、贝多芬为 代表。 第二部分为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作者曾 在俄罗斯的中等音乐学校的统编教材中发现,俄罗斯 的音乐教育十分注重变奏曲这一形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他们从基础程度的学生刚刚获得起码的变化手段起 ,就让他们在变奏曲中去学会运用。这些以教学为目 的的曲目,不仅训练意图明确,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 特色和生动的儿童情趣,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 三部分是我国作曲家的作品。这些以中国民族音调或 儿童歌曲为主题创作的变奏曲以及其浓郁的中国风味 ,生动的音乐情趣,或故事性的叙事情节给予我们另 一番独特音乐天地,与俄罗斯富有特色的变奏曲一样 ,应该在我们钢琴教学的教材应用中取得应有的位置 。 以上三部分都以由浅入深编排。
但昭义,中国**钢琴教育家,任教于深圳艺术学校,同时获聘四川音乐学院钢琴艺术研究院院长。他培养了许多出色的钢琴演奏人才,学生李云迪、陈萨、张昊辰等相继在**、**多项知名钢琴比赛中获奖。其注重钢琴演奏与教学理论研究相结合,拥有丰富的乐谱编订经验。
前言
钢琴变奏曲选(上)注释
**部分 欧洲古典作品
1.简易变奏曲(主题选自歌剧《魔笛》)--莫扎特曲
2.夏空--亨德尔曲
3.变奏曲--车尔尼曲
4.主题与变奏--舒曼曲
5.小抒情曲与变奏--海顿曲
6.G大调变奏曲(创作主题)--贝多芬曲
7.G大调变奏曲(主题选自帕依夏洛的歌剧《磨坊姑娘》)--贝多芬曲
8.A大调变奏曲(主题选自帕依夏洛的歌剧《磨坊姑娘》)--贝多芬曲
9.C大调变奏曲(主题选自格雷特里的歌剧《狮心王理查》)--贝多芬曲
10.快乐的铁匠--亨德尔曲
11.少女的祈祷--巴达奇芙斯卡曲
12.D大调变奏曲(根据迪波尔的“小步舞曲”创作)--莫扎特曲
13.主题与变奏(选自《A大调奏鸣曲》)--莫扎特
14.降A大调变奏曲--车尔尼曲
15.即兴曲--舒伯特曲
第二部分 俄罗斯作品
16.主题与变奏--格吉克曲
17.乌克兰民歌主题变奏曲--舍勒瓦斯基曲
18.轻盈变奏曲--卡巴列夫斯基曲
19.俄罗斯民歌主题变奏曲--柳巴尔斯基曲
20.俄罗斯主题变奏曲--迈克帕尔曲
21.乌克兰民歌主题变奏曲--卡巴列夫斯基曲
22.简易变奏曲(根据斯拉夫民歌)--卡巴列夫斯基曲
23.简易变奏曲(D大调托卡塔)--卡巴列夫斯基曲
24.简易变奏曲--卡巴列夫斯基曲
25.主题与变奏--苏诺夫斯基曲
26.主题与变奏--戈罗金斯基曲
27.平原变奏曲(自俄罗斯民歌《在平坦的山谷中》)--格林卡曲
28.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别尔柯维奇曲
第三部分 中国作品
29.移宫变奏曲--黎英海曲
30.乒乓变奏曲(主题选自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钱惠堂原曲 ***编 曲
31.小变奏曲(主题选自歌曲《工农平联合起来》)--佚名改编
32.简易变奏曲(主题选自历史歌曲《共产儿童团歌》)--甘璧华编曲
33.变奏曲--于大成曲
34.内蒙民歌主题变奏曲--**亚曲
35.主题与变奏--罗忠镕曲
36.小变奏曲--谭盾曲
37.放牛娃儿盼红军(四川达县革命民歌主题变奏)--但昭义曲
38.蓝花花的故事--陕北民歌 叶露生编曲
39.小松树(同名歌曲主题钢琴变奏曲)--傅晶、李伟才原曲 储望华改编
40.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周广仁曲
41.变奏曲--刘庄曲
这本《钢琴变奏曲选(上)》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艺术气息。封面那种复古的油画质感,配上烫金的字体,让人不禁联想到十九世纪欧洲那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厅。我特别喜欢那种微妙的色彩过渡,深邃的墨绿和温暖的象牙白交织在一起,仿佛在预示着里面收录的乐曲将带给人如梦似幻的听觉体验。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那种略带纹理的米白色,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反光,保护读者的视力,更能让乐谱的印刷线条显得格外清晰锐利。排版布局上,看得出编辑团队的用心,大段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拥挤感,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心构图的版画,让人在阅读和练习的过程中,心境都能沉静下来。即便是对乐谱细节不太敏感的初学者,光是翻阅这本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和熏陶,它远超出了“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可以陈列在钢琴旁的艺术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内部内容的质量也抱有了极高的期待,相信它在选曲和版本校对上,也必然是精益求精的。
评分我最近刚开始接触一些难度稍高的肖邦练习曲,对市面上那些内容陈旧、版本缺失的乐谱集深感失望。而这本《钢琴变奏曲选(上)》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令人惊叹。它似乎不仅仅是收录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曲目,更像是一部系统梳理了变奏曲发展脉络的百科全书。我惊喜地发现其中包含了一些非常罕见的早期巴洛克时期变奏作品的精选片段,这对于理解变奏曲式的演变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它对每一个变奏的技法难度和情感基调都做了细致的标记,这种教学上的辅助性设计,对于我这种需要大量自我纠正的自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曾经因为找不到权威的版本对比,在某个复杂的装饰音处理上纠结了数周,而这本集子的注释清晰明确,直接给出了几种主流的处理方式供参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不仅仅是“弹奏”,更是“研究”的必备良品,结构严谨到令人发指。
评分这本《钢琴变奏曲选(上)》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它与其他那些只关注炫技或特定风格的曲集有所不同,它散发着一种沉稳、内敛的学术气质。我试着弹奏了其中一首相对不知名的奏鸣曲式变奏,发现编者对曲目的难度分层做得非常精妙。它不是简单地按照创作年代排序,而是巧妙地将不同技术挑战的变奏穿插排列,使得学习者可以像攀登阶梯一样,逐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技巧要求,避免了早期因为突遇高难度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尤其是那些关于和声进行的注释,极其精炼却一针见血,让我对一些看似复杂的和弦转换豁然开朗。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远比那些直接给出大量技术指导的书籍更有效。每次拿起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作曲家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而非仅仅是机械地敲击琴键。
评分从一个资深钢琴教师的角度来看,选择合适的教材或参考资料,关键在于其“可靠性”和“启发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曲谱集,更像是一份经过严格筛选和考证的“音乐文献”。我对其中一些变奏主题的来源注释非常感兴趣,它详细追溯了某些著名变奏曲的主题原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古典音乐的理解深度是极其有益的。很多市面上的版本,为了追求曲目数量而牺牲了准确性,导致一些历史性的错误和误传被不断复制。但从我粗略翻阅的几个重点曲目来看,这本选集在版本考证上似乎下了大功夫,连一些细微的力度记号和速度标记都有详细的脚注解释其历史背景。这让我在向学生讲解时,可以提供更丰富、更具学术深度的背景知识,而不是空泛地要求他们“照着弹”。它教会的不仅是技巧,更是对音乐创作历史的尊重和理解。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书籍的“触感”要求极高的人,如果纸张太薄或油墨味太重,我根本无法专注。但这本《钢琴变奏曲选(上)》的处理非常到位,它那种略微粗糙但坚韧的纸质,让我感觉非常踏实,翻页时不会有那种轻飘飘的不稳定感。更让我赞赏的是,它在处理那些快速、密集的音符段落时,字体间距和字号的调整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我以往在练习那些大量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交替出现的段落时,经常因为乐谱印得太挤而产生视觉疲劳,甚至误读音符。然而,这本集子的排版设计似乎充分考虑了演奏者的实际需求,每一个音符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即使在快速演奏时,目光也能迅速定位到下一个目标。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练习过程中的挫败感,让枯燥的技术训练变得相对愉悦起来,仿佛作者和编者是站在演奏者的角度,陪着你一起克服难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