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变奏曲选(上)

钢琴变奏曲选(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但昭义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曲
  • 古典音乐
  • 变奏曲
  • 乐谱
  • 钢琴教材
  • 音乐
  • 艺术
  • 古典
  • 练习
  • 选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音乐
ISBN:9787806670781
商品编码:27561394363
出版时间:2002-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钢琴变奏曲选(上)
  • 作者:编者:但昭义
  • 定价:48
  • 出版社:上海音乐
  • ISBN号:978780667078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02-05-01
  • 印刷时间:2017-12-19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
  • 包装:平装
  • 页数:189

内容提要

但昭义编写的《钢琴变奏曲集》分上、下两册。
      《钢琴变奏曲选(上)》搜集从*浅易的小变奏曲 到中等程度的变奏曲供41首,分为欧洲古典时期、俄 罗斯作曲家和我国作曲家三个部分。  **部分主 要是欧洲古典时期的作品,尤其以莫扎特、贝多芬为 代表。  第二部分为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作者曾 在俄罗斯的中等音乐学校的统编教材中发现,俄罗斯 的音乐教育十分注重变奏曲这一形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他们从基础程度的学生刚刚获得起码的变化手段起 ,就让他们在变奏曲中去学会运用。这些以教学为目 的的曲目,不仅训练意图明确,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 特色和生动的儿童情趣,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 三部分是我国作曲家的作品。这些以中国民族音调或 儿童歌曲为主题创作的变奏曲以及其浓郁的中国风味 ,生动的音乐情趣,或故事性的叙事情节给予我们另 一番独特音乐天地,与俄罗斯富有特色的变奏曲一样 ,应该在我们钢琴教学的教材应用中取得应有的位置 。  以上三部分都以由浅入深编排。
    

作者简介

但昭义,中国**钢琴教育家,任教于深圳艺术学校,同时获聘四川音乐学院钢琴艺术研究院院长。他培养了许多出色的钢琴演奏人才,学生李云迪、陈萨、张昊辰等相继在**、**多项知名钢琴比赛中获奖。其注重钢琴演奏与教学理论研究相结合,拥有丰富的乐谱编订经验。

目录

前言
钢琴变奏曲选(上)注释
**部分 欧洲古典作品
1.简易变奏曲(主题选自歌剧《魔笛》)--莫扎特曲
2.夏空--亨德尔曲
3.变奏曲--车尔尼曲
4.主题与变奏--舒曼曲
5.小抒情曲与变奏--海顿曲
6.G大调变奏曲(创作主题)--贝多芬曲
7.G大调变奏曲(主题选自帕依夏洛的歌剧《磨坊姑娘》)--贝多芬曲
8.A大调变奏曲(主题选自帕依夏洛的歌剧《磨坊姑娘》)--贝多芬曲
9.C大调变奏曲(主题选自格雷特里的歌剧《狮心王理查》)--贝多芬曲
10.快乐的铁匠--亨德尔曲
11.少女的祈祷--巴达奇芙斯卡曲
12.D大调变奏曲(根据迪波尔的“小步舞曲”创作)--莫扎特曲
13.主题与变奏(选自《A大调奏鸣曲》)--莫扎特
14.降A大调变奏曲--车尔尼曲
15.即兴曲--舒伯特曲
第二部分 俄罗斯作品
16.主题与变奏--格吉克曲
17.乌克兰民歌主题变奏曲--舍勒瓦斯基曲
18.轻盈变奏曲--卡巴列夫斯基曲
19.俄罗斯民歌主题变奏曲--柳巴尔斯基曲
20.俄罗斯主题变奏曲--迈克帕尔曲
21.乌克兰民歌主题变奏曲--卡巴列夫斯基曲
22.简易变奏曲(根据斯拉夫民歌)--卡巴列夫斯基曲
23.简易变奏曲(D大调托卡塔)--卡巴列夫斯基曲
24.简易变奏曲--卡巴列夫斯基曲
25.主题与变奏--苏诺夫斯基曲
26.主题与变奏--戈罗金斯基曲
27.平原变奏曲(自俄罗斯民歌《在平坦的山谷中》)--格林卡曲
28.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别尔柯维奇曲
第三部分 中国作品
29.移宫变奏曲--黎英海曲
30.乒乓变奏曲(主题选自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钱惠堂原曲 ***编 曲
31.小变奏曲(主题选自歌曲《工农平联合起来》)--佚名改编
32.简易变奏曲(主题选自历史歌曲《共产儿童团歌》)--甘璧华编曲
33.变奏曲--于大成曲
34.内蒙民歌主题变奏曲--**亚曲
35.主题与变奏--罗忠镕曲
36.小变奏曲--谭盾曲
37.放牛娃儿盼红军(四川达县革命民歌主题变奏)--但昭义曲
38.蓝花花的故事--陕北民歌 叶露生编曲
39.小松树(同名歌曲主题钢琴变奏曲)--傅晶、李伟才原曲 储望华改编
40.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周广仁曲
41.变奏曲--刘庄曲


音乐的殿堂:探索古典钢琴文献的瑰宝 书名:钢琴变奏曲选(下) 作者:佚名 出版社:宏音文化 出版年份:2023年 --- 内容简介 《钢琴变奏曲选(下)》并非简单地收录了某一特定时期的作品,而是一部跨越数百年欧洲古典音乐史的宏大选集。它聚焦于钢琴文献中,以“变奏曲”这一形式为核心,所展现出的作曲家们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精湛的技巧深度以及对音乐主题的深刻哲学思考。本书旨在为严肃的钢琴学习者、演奏家、音乐史研究者,以及所有热爱钢琴艺术的听众,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导览,揭示变奏曲这一体裁在音乐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及其艺术价值。 本书的编选原则在于追求“深度”与“广度”的平衡。我们精选了自巴洛克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的代表性变奏曲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技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更在结构组织和情感表达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第一部分:巴洛克的回响与古典的严谨 (18世纪中叶至末期) 本卷的开篇,我们首先回顾了巴洛克时期向古典主义过渡阶段的变奏实践。虽然这一时期的变奏曲常以“主题与变奏”的形式出现在奏鸣曲或协奏曲的乐章中,但独立变奏曲的雏形已经显现。 我们收入了约瑟夫·海顿的几部标志性变奏作品,例如《升C小调幻想曲与变奏曲,Hob. XVII:6》。海顿的变奏曲以其清晰的结构、机智的幽默感和对主题的巧妙重塑而著称。他的作品展示了如何通过对节奏、和声的细微调整,在保持主题轮廓的前提下,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情感层次。分析这些作品,读者能清晰地看到古典主义对形式完美的不懈追求。 紧随其后的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莫扎特的变奏曲,如他为键盘乐器创作的十余部独立变奏作品,展现了一种优雅而充满内在张力的写作风格。本书着重分析了他在处理如《我多么渴望,我的爱人》(“Ah, vous dirai-je, maman”)等流行主题时,如何将其提升到艺术高峰的技巧——他将简单的旋律线包裹在精致的对位与快速的音型变化之中,使得变奏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主题精神的深度诠释。 第二部分:贝多芬的革命与浪漫主义的炽热 (19世纪初至中叶) 如果说海顿和莫扎特奠定了变奏曲的古典基础,那么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则彻底将其推向了个人表达的巅峰。本部分是全书的重中之重,收录了贝多芬晚期标志性的、极具思想深度的变奏作品。 我们详尽地剖析了《降E大调钢琴变奏曲,作品35》(“英雄”变奏曲),该作在结构上已展现出接近回旋曲的宏大叙事感。更关键的是,本书深入研究了被誉为钢琴文献中“珠穆朗玛峰”的《C大调三十三首变奏曲,作品120》(“迪亚贝利变奏曲”)。这本书不再仅仅是变奏,而是一部关于人类精神探索的史诗。作者通过对第20变奏的狂喜与第31变奏的冥想等关键段落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贝多芬如何将一个看似平庸的瓦尔兹主题,转化为对生命、死亡与超越的深刻哲学独白。阅读对这些作品的分析,读者将领略到变奏曲如何突破了体裁的限制,成为交响诗般的个人宣言。 随着浪漫主义浪潮的兴起,变奏曲的主题不再局限于原创或流行旋律,它开始承载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炫技要求。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贡献不可或缺。他的作品,如根据舒曼主题创作的变奏曲,展现了深刻的内省和对巴赫对位法的继承。勃拉姆斯的变奏通常更强调织体密度和和声的丰富性,其对位技巧和对德奥传统精神的坚守,为变奏曲增添了厚重的文学色彩。 第三部分:肖邦、李斯特与炫技的艺术(中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晚期,变奏曲成为展示演奏家巅峰技巧的绝佳载体,同时也是对既有大师作品的致敬。 本书收录了弗雷德里克·肖邦的早期杰作,例如改编自莫扎特歌剧主题的变奏曲。肖邦的变奏曲,即使在炫技的表象之下,也始终保持着波兰音乐的抒情气质和精致的触键要求。他的变奏更像是一系列精美的“性格小品”的集合,而非严格线性的发展。 紧随其后的是弗朗茨·李斯特。李斯特以其无与伦比的钢琴驾驭能力,将变奏曲推向了极致的舞台化。本书详细分析了李斯特为致敬贝多芬和帕格尼尼而作的变奏作品。这些作品,如《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中的某些变奏,是将主题几乎“分解重构”的过程,其和声色彩的奔放、跨越键盘的八度跳跃、以及对快速音阶和琶音的运用,要求演奏者具备超乎常人的体能与想象力。这些作品不仅是钢琴文献的瑰宝,更是对“演奏艺术”本身的一次极致赞颂。 第四部分:晚期与二十世纪的探索 本书的最后部分关注了变奏曲在世纪之交的演变。我们探讨了如何将变奏概念应用于更宏大、更具管弦乐色彩的钢琴语汇中。 我们选入了马克斯·雷格尔的作品。雷格尔对巴赫的推崇,使他的变奏曲充满了复杂到令人目眩的对位网络和极度的和声密度。他的变奏曲不再是简单的旋律线条的装饰,而是对主题进行全方位的、近乎微观的“化学分析”与“结构重组”。 此外,我们还简要涉猎了德彪西和拉威尔对变奏体裁的影响,尽管他们更多倾向于自由形式,但他们对音色和氛围的探索,为后来的变奏曲创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学习价值与阅读体验 《钢琴变奏曲选(下)》不仅仅是一本乐谱集,它更是一本“阅读工具书”。本书的每一个变奏体例的选取,都附有详尽的音乐分析笔记、演奏技巧指导以及历史背景阐述。 对于演奏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从古典的清晰到浪漫的激情,再到晚期的复杂织体的一条清晰技术进阶路径。理解变奏体裁的内在逻辑——如何保持主题的“身份”同时实现最大程度的“变化”——是提升钢琴演奏成熟度的关键。 对于研究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从海顿的简洁到贝多芬的哲学深度,再到雷格尔的复调极限的清晰对比样本,是研究钢琴音乐体裁演变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这些不朽作品的深入剖析,读者将体验到音乐家如何在既定的框架内,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体会到变奏曲这一体裁所蕴含的无尽魅力与深远意义。它邀请每一位读者,进入音乐的殿堂,聆听那些永恒的、在变化中寻求真理的钢琴之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钢琴变奏曲选(上)》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艺术气息。封面那种复古的油画质感,配上烫金的字体,让人不禁联想到十九世纪欧洲那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厅。我特别喜欢那种微妙的色彩过渡,深邃的墨绿和温暖的象牙白交织在一起,仿佛在预示着里面收录的乐曲将带给人如梦似幻的听觉体验。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那种略带纹理的米白色,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反光,保护读者的视力,更能让乐谱的印刷线条显得格外清晰锐利。排版布局上,看得出编辑团队的用心,大段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拥挤感,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心构图的版画,让人在阅读和练习的过程中,心境都能沉静下来。即便是对乐谱细节不太敏感的初学者,光是翻阅这本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和熏陶,它远超出了“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可以陈列在钢琴旁的艺术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内部内容的质量也抱有了极高的期待,相信它在选曲和版本校对上,也必然是精益求精的。

评分

我最近刚开始接触一些难度稍高的肖邦练习曲,对市面上那些内容陈旧、版本缺失的乐谱集深感失望。而这本《钢琴变奏曲选(上)》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令人惊叹。它似乎不仅仅是收录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曲目,更像是一部系统梳理了变奏曲发展脉络的百科全书。我惊喜地发现其中包含了一些非常罕见的早期巴洛克时期变奏作品的精选片段,这对于理解变奏曲式的演变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它对每一个变奏的技法难度和情感基调都做了细致的标记,这种教学上的辅助性设计,对于我这种需要大量自我纠正的自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曾经因为找不到权威的版本对比,在某个复杂的装饰音处理上纠结了数周,而这本集子的注释清晰明确,直接给出了几种主流的处理方式供参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不仅仅是“弹奏”,更是“研究”的必备良品,结构严谨到令人发指。

评分

这本《钢琴变奏曲选(上)》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它与其他那些只关注炫技或特定风格的曲集有所不同,它散发着一种沉稳、内敛的学术气质。我试着弹奏了其中一首相对不知名的奏鸣曲式变奏,发现编者对曲目的难度分层做得非常精妙。它不是简单地按照创作年代排序,而是巧妙地将不同技术挑战的变奏穿插排列,使得学习者可以像攀登阶梯一样,逐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技巧要求,避免了早期因为突遇高难度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尤其是那些关于和声进行的注释,极其精炼却一针见血,让我对一些看似复杂的和弦转换豁然开朗。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远比那些直接给出大量技术指导的书籍更有效。每次拿起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作曲家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而非仅仅是机械地敲击琴键。

评分

从一个资深钢琴教师的角度来看,选择合适的教材或参考资料,关键在于其“可靠性”和“启发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曲谱集,更像是一份经过严格筛选和考证的“音乐文献”。我对其中一些变奏主题的来源注释非常感兴趣,它详细追溯了某些著名变奏曲的主题原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古典音乐的理解深度是极其有益的。很多市面上的版本,为了追求曲目数量而牺牲了准确性,导致一些历史性的错误和误传被不断复制。但从我粗略翻阅的几个重点曲目来看,这本选集在版本考证上似乎下了大功夫,连一些细微的力度记号和速度标记都有详细的脚注解释其历史背景。这让我在向学生讲解时,可以提供更丰富、更具学术深度的背景知识,而不是空泛地要求他们“照着弹”。它教会的不仅是技巧,更是对音乐创作历史的尊重和理解。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书籍的“触感”要求极高的人,如果纸张太薄或油墨味太重,我根本无法专注。但这本《钢琴变奏曲选(上)》的处理非常到位,它那种略微粗糙但坚韧的纸质,让我感觉非常踏实,翻页时不会有那种轻飘飘的不稳定感。更让我赞赏的是,它在处理那些快速、密集的音符段落时,字体间距和字号的调整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我以往在练习那些大量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交替出现的段落时,经常因为乐谱印得太挤而产生视觉疲劳,甚至误读音符。然而,这本集子的排版设计似乎充分考虑了演奏者的实际需求,每一个音符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即使在快速演奏时,目光也能迅速定位到下一个目标。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练习过程中的挫败感,让枯燥的技术训练变得相对愉悦起来,仿佛作者和编者是站在演奏者的角度,陪着你一起克服难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