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天台宗史略
:15.00元
作者:骆海飞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8074563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天台宗,亦名法华宗、止观宗,是我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因发端于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又因尊崇《法华经》,又名法华宗;又因该宗倡导“止观并重,定慧双修”,故又名止观宗。天台宗是我国佛教八大宗派中至今仍然较有影响的佛教宗派之一。《慧炬文库:天台宗史略》阐述了天台宗的思想渊源、天台宗的创立以及天台宗的发展历史,从陈、隋智顗一直到清龚自珍,以朝代分述,贯穿创始人、传承宗派人物、基本教义及经籍著述等等,是一部了解有关天台宗历史知识的入门书。
目录
章天台宗的思想渊源
节龙树及其大乘中观学说
第二节《法华经》的基本思想
第二章天台宗前史
节慧文及其思想
第二节慧思及其思想
第三章天台宗的创立及其基本教义
节智<岂页>的生平与著作
一、智<岂页>的生平
二、智<岂页>的著作
第二节天台宗的基本教义
一、一心三观
二、一念三千
三、性具善恶
第三节天台宗的修持方法
一、三种止观
二、圆顿止观
第四节判教体系与释经方法
一、判教体系
二、释经方法
第五节天台宗的忏仪制度
第四章智<岂页>事业的继承者——章安灌顶
节章安灌顶的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国清百录》
第三节天台学与涅槃学之融通
第五章天台宗派的中兴者——荆溪湛然
节荆溪湛然的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无情有性”说
第六章唐朝、五代时期的天台宗
节唐朝、五代时期天台宗概览
第二节唐初天台宗之传承
一、国清寺一系之传承
二、玉泉寺一系之传承
第三节中晚唐、五代天台宗之传承
第四节天台宗居士佛教
第五节天台学海外之弘扬
一、天台学在日本之弘扬
二、天台学在高句丽和新罗之弘扬
第七章山家山外之争
节宋初天台宗之传承
一、天台一系之传承
二、钱塘一系之传承
……
第八章两宋时期的天台宗
第九章元代天台宗
第十章明代天台宗
第十一章清代天台宗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率地说,初翻此书时,我有些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充满晦涩的术语和教条的引用,毕竟研究宗派史常常是学者的专利。然而,这本书意外地展现出一种面向大众的亲和力。它避开了许多纯粹的哲学辩论,转而聚焦于天台学说如何在实际的僧团生活和社会互动中落地生根、发扬光大。书中的插图和图表(如果假设存在的话,此处从风格上推测)设计得非常得体,恰到好处地帮助读者理解空间布局或者传承关系,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章节转换时所使用的过渡句,它们如同河流的支流汇入主干,自然而然地将读者从一个历史阶段带入下一个阶段,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现代读者能够以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触碰到古代高僧大德们的智慧结晶。这使得“天台宗”不再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词,而是一个有着鲜活生命力的历史实体。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精妙,它不会让读者感到被信息量压垮。在描述天台宗在唐代中晚期的发展时,作者明显放缓了笔调,详细描绘了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学说如何被地方性的文化土壤所吸收和改造的过程。这种“微观”的聚焦与前面对宏大历史背景的“宏观”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全书的层次感极其丰富。我感觉作者在撰写时,不仅仅是在罗列史实,更是在进行一种历史的“考古挖掘”,试图还原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对于那些对中国佛教思想史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更多是一种“重构”的视角,它挑战了一些固有的、被简化了的认知,促使我们去重新审视某些关键人物和事件的复杂性。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一套严谨的分析工具,让你自己去构建对天台宗历史的理解,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术引导。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它在处理复杂的历史人物和概念时,展现出一种近乎于文学化的细腻笔触。作者在描述天台宗祖师们的生平时,并未采用刻板的传记体叙事,而是融入了对他们所处时代精神困境的深刻理解。比如,在论及慧思大师的禅修实践时,文字流淌出的那种追求“定慧等持”的境界,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书中对于“止观双运”这一核心思想的解释,虽然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专注力,但最终呈现出的清晰度和层次感,绝对值得花费时间去咀嚼。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描述天台宗如何传入日本并对日本佛教产生深远影响时,处理得极其平衡和客观,既没有过度美化其传播过程,也没有回避其中可能存在的文化冲突或改编。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将如此浩瀚的历史信息,梳理得如此井然有序,同时又不失对个体生命体验的关照。它更像是一部历史的交响乐,各个声部(人物、思想、事件)相互交织,最终汇集成一曲波澜壮阔的篇章,引人入胜。
评分这本关于天台宗历史的著作,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切入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尤其聚焦于天台学派的兴起、鼎盛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作者的叙事功力着实令人印象深刻,他没有陷入繁琐的教义细节,而是巧妙地将宗派的建立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结合。读来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能清晰地感受到智者大师如何将天台思想塑造成一个庞大而自洽的体系,以及其后继者们如何维护和发展这一学说。书中对几个关键历史节点的论述尤其精彩,比如隋唐之际,天台宗如何与其他新兴佛教宗派展开对话与竞争,这种动态的视角让原本看似枯燥的宗派史变得鲜活起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思想演变时所展现出的审慎和洞察力,他不仅记录了“发生了什么”,更试图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对于一个初次接触天台宗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入门框架,它像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指引着我们去探寻这座思想宝库的宏伟蓝图。尽管篇幅有限,但其提纲挈领的能力,足以让人对中国佛教史上的这一重要分支建立起清晰而坚实的认知基础。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捕捉到了天台宗的“变”与“不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义必然会随着时代的需求而调整,但其核心的本体论基础似乎又被严格地守护着。作者对这种张力处理得十分得当,他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时期(比如宋代以后)的学者们如何巧妙地调和这种内在矛盾,以确保学说的生命力。阅读至此,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感——古代的智者与今天的我,通过这些文字进行着思维的碰撞。语言风格上,它保持了一种克制而有力的力量感,避免了过度煽情或武断的论断,所有的观点都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这使得全书散发出一种沉稳、可靠的气质,让人在阅读时产生极高的信任感。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在变动中坚守核心”的哲学思考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