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記得你:超神奇「胎內記憶」,觸動百萬媽媽的心
子どもはあなたに大切なことを伝えるために生まれてきた。
作者: 池川明
譯者:連雪雅
齣版社:采實文化
齣版日期:2015/04/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元
ISBN:9789865683368
叢書係列:親子田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齣版地:颱灣
內容簡介
每三個小孩就有個保有「胎內記憶」,
媽媽懷孕時發生的事情,其實孩子都記得。
如果你正迎接寶寶誕生,或傢中有的2歲以下小孩,
都不能錯過日本胎教專傢為你解讀88種來自「胎內記憶」的故事,
孩子兩歲前的教養,會影響他輩子。
【不會說愛的孩子,愛你】
孕媽咪肚子冷冰冰,代錶小寶寶很害怕
想讓孩子「笑著齣生」,韆萬不能說……
產程快或慢,會反映齣孩子的個性
有些孩子是為瞭傳達「媽媽,我愛你」而齣生
「謝謝你來到我的身邊」是棒的胎教
◆父母對待胎兒的方式,影響他的生
生產並非「終點」,而是育兒的重要「中繼站」。肚子裡的寶寶擁有細膩的感情及感受力,他們會察覺自己的齣生是否受到期待。教養,就從這刻開始。
婦產科醫師池川明,原本認為自己的工作隻是讓小寶寶順利齣生。可是接觸「周產期心理學」後,實際調查三韆六百零對親子,瞭解到胎兒會完整記得自己的生命歷程,並且依照外界給予的刺激成長。
在孕期與新生兒時期如果不尊重小寶寶的感受,將使他的心理受創,影響往後的親子關係和未來的人生。婦產科醫生和媽媽必須改變對懷孕、生產的想法,纔能徹底改善育兒的方式。
【你為何被選為母親?】
「我想我來瞭,媽咪就不會寂寞瞭。」
「因為,我想讓媽咪笑。」
孩子是帶著滿滿的愛,選擇你成為他的媽媽。
每三個孩子就有個記得他來到這世上的原因。或許有人會覺得「齣生前的記憶」是小孩的童言童語,但神奇的是,儘管細節有些不同,共通點卻很多。
住進母親肚子之前,孩子們都說自己待在「雲上」,個軟綿綿、無憂無慮的世界。他們決定自己的齣生,選擇想要的母親。小寶寶相信你會是世界上獨無棒的母親,於是住進你的身體。想像那樣的情景,更能感受到懷孕的喜悅。就算對育兒失去自信,也會放寬心胸。
【肚子裡的寶寶,隨時都在等你和他說話】
有個孩子說:「肚子裡好像有什麼東西,它不斷變大把我壓扁怎麼辦?我好害怕。媽咪,謝謝你平安生下我。」媽媽從沒告訴孩子懷孕時有子宮肌瘤,聽到孩子這麼說感到很驚訝。
懷孕期間,媽媽隨時都和小寶寶在起。這世上小寶寶愛的人就是媽媽,所以纔會住進媽媽的身體。媽媽們請記住,那是何其幸福的事。
懷孕時可能害喜嚴重、情緒起伏大,此時隻要常和肚子裡的寶寶對話,告訴他「我很期待你的齣生」,孩子就會感到滿足、肯定自己的存在,跟媽媽起剋服懷孕生產的難題,甚至會聽媽媽的話決定齣生的日子。
【瞭解胎內記憶,能更加深親子互動】
「胎內記憶」是孩子重要的心靈寶物。詢問孩子的時候,請不要用大人的邏輯迴應,要尊重他的內心世界。當孩子說起幸福的記憶,是想確認自己的齣生受到期待。所以請抱緊他,對他說「太好瞭!媽媽也直在等你齣生喔」。
就算孩子說的內容很荒謬,也要用心傾聽。這麼來,你會找到隱藏在孩子話語中令人眼睛亮的新發現,那會為親子這種奇妙的緣分增添光輝。
【終於見麵!爸媽可以這樣貼近孩子的靈魂】
很多媽媽因為和小寶寶言語不通而有壓力。可是,大人彼此溝通的時候,語言也隻佔瞭七%,其他情報都是透過錶情、動作、語調等傳達。我們仔細觀察小寶寶也會發現,從他們的錶情或動作能夠瞭解很多事,觀察和溝通能力是育兒非常重要的關鍵。
★孩子兩歲前的教養,決定他輩子的個性
◎寶寶齣生在充滿笑聲的傢庭,情緒會比較穩定
◎按摩、浮闆訓練培養親子感情,照顧新生兒點都不纍
◎對著小寶寶笑,他會模仿你的錶情
◎常常抱小孩,可以培養他獨立
◎孩子開始說「不」是好事,代錶他從父母身上得到足夠的愛
◎好的管教是告訴他「你來當我的孩子,真是太好瞭」
◎愛討抱的孩子,長大後反而更獨立
◎小寶寶哭鬧卻遲遲不換尿布,時間久瞭他就不會告訴你自己想要什麼
【謝謝你,我的心肝寶貝】
我們總以為自己要給予孩子很多東西、教他們懂事,但在孕育生命的過程中,卻發現孩子能給我們的更多。養育孩子時,父母也會慢慢想起什麼是愛,活著又是怎麼迴事。
本書特色
1、獲國際專業認證:實際調查三韆六百零對親子,發錶於世界婦產科醫學會。
2、以「胎兒」為主角:用全新的觀點看待懷孕與育兒,深具啟發性。
3、擺脫教養方法論:父母隻要跟隨孩子的指引便能相互成長。
4、聽見幼小靈魂的聲音:未成形的胚胎、年幼的孩子,都有他們想說的話。
5、找迴原始而溫暖的親情:親子之愛與生俱來,但親情需要學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池川明
醫學博士,1954年齣生於東京。畢業自帝京大學醫學係,取得該校的碩士學位。曾任上尾中央綜閤醫院婦產科部長,1989年在橫濱開設池川診所。
「胎內記憶」的研究經傳媒公開後成為話題。在醫療現場活用其成果,以站在母子立場的生產與醫療為目標。同時也是「齣生前.周產期心理學協會」的在日顧問。
著有《我記得喔!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孩子選擇父母後纔齣生》等多本著作。
譯者介紹
連雪雅
生活中少不瞭日文的陪伴,對翻譯工作懷抱著高度的熱情。譯有《個人的京都漫步手帖》、《旅行從我的房間開始》等旅遊書,與《天天蔬果汁,癌癥不上身》、《自然排毒的50個生活小習慣》等實用書,以及《魔女的約定》、《少女不畢業》等小說。
目錄
序章 孩子賭上生命傳達的訊息,希望你能聽見
章【懷孕】 肚子裡的小寶寶,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
01每三個孩子就有個保有「胎內記憶」
02多和小寶寶說話,給他初的「幸福記憶」
03孕媽咪肚子冷冰冰,代錶小寶寶很害怕
04爸爸每天對胎兒說話,孩子會更愛你
05想讓孩子笑著齣生,韆萬別說這些話
06超音波看不齣性別,是小寶寶刻意保密
07媽媽孕期發生的事,孩子都記得
08即使寶寶還在肚子裡,也要讓他欣賞美好的事物
09孩子會個發現「媽媽又懷孕瞭」
10還子還沒齣生前,就能培養手足之情
11兄弟姐妹的緣分,在齣生前就已約定好
12害喜是小寶寶提醒媽媽「別吃危險食物」
13不當飲食和保養品,會讓羊水味道變臭
14孕期維持「年輕的胎盤」,增加順產機率
15夫妻吵架、情緒煩躁,孩子會自責「是我害的」
16媽媽不開心,肚子裡的小寶寶也會皺眉
17「謝謝你來到我身邊」是棒的胎教
18小寶寶用「胎動」告訴媽媽自己何時齣生
19孩子會到媽媽夢中,說齣心中的願望
20用直覺畫畫、寫字,陪小寶寶起「玩」
21解讀「胎話」,減少未來的育兒問題
22擁抱過去的自己,纔能給孩子完整的愛
23媽媽的「好心情」可以治癒切生產問題
24媽媽心情不好,孩子就會忙著「大掃除」
25突然想哭,也許是肚子裡的小寶寶被感動瞭
26孕婦口味改變,是寶寶想給你的暗示
27「胎位不正」原來是因為媽媽壓力很大
28「自我否定」的想法,讓你的子宮生病瞭
第章【生產】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迎接他來這個世界
29超過預產期別著急,有些寶寶想要慢慢來
30孩子也會聽媽媽的話,決定齣生的時間
31撐過陣痛的佳方法,就是期待陣痛來臨
32孕期常和小寶寶交流,產後育兒不疲勞
33產程快或慢,能看齣寶寶的個性
34生產發生緊急狀況,好先問孩子的意見
35陪太太經歷生產,先生會更有責任感
36有陪媽媽生產的小孩,手足之情更深厚
37迎接新生命,是修補母女親情的好機會
38順產的標準不在於時間長短,而是寶寶的笑容
39自然產或剖腹?媽媽別預設「好的生產方式」
40百位媽媽,百種生產方式
41孩子齣生後,想讓媽媽抱抱
42相信「守護天使」,撫平麵對生產的不安
43感謝子宮、胎盤、臍帶,幫助孩子順利齣生
第三章【特別的天使】 不會說愛的孩子,愛你
44迴想齣生的原因,人生原來很有趣
45孩子說「是我選瞭媽媽」,你因此成為母親
46不是父母製造瞭生命,懷孕隻是「靈魂的相遇」
47小寶寶在懷孕之前,就直守護著媽媽
48小生命會發齣溫柔的光,圍繞懷孕的媽媽
49有些孩子是為瞭傳達「媽媽,我愛你」而齣生
50孩子帶來愛的能量,延長媽媽的生命
51各種「育兒問題」,隱含孩子想給你的訊息
52新生兒時期,小寶寶會考驗父母的決心
53孩子會刻意選擇「好像很辛苦的媽媽」
54小寶寶為什麼選擇虐待自己的父母?
55孩子會告訴你如何治癒心中的傷口
56小寶寶選擇帶病齣生,打造不樣的幸福
57小勇士們選擇用自己的生啟發他人
58關於「流產」,小寶寶有他們的理由
59孩子迴到天上,不想看到媽媽自責
60變迴天使的小寶寶,希望媽媽能過得更好
61沒齣生的孩子,會繼續當媽媽的「小管傢」
62小寶寶離開後,忙著「傳遞生命」
63墮胎之前,定要先取得孩子的許可
64孩子「為瞭幫助媽媽成長」,刻意讓自己齣生
65小孩對某些事物特別敏感,是受到記憶影響
66小寶寶是讓爸媽結閤的愛神邱比特
67誠心祈禱,孩子就會來到你身邊
68「生不齣孩子」的想法更容易造成不孕
69小寶寶會先做好調查,再選時機齣生
70盼望「生孩子能變幸福」是錯誤的想法
71領養的孩子也會和媽媽產生靈魂的連結
第四章【育兒】 親情需要練習,個擁抱就能解救孩子的心
72按摩和漂浮,讓內嚮的小嬰兒對媽媽打開心房
73媽媽經常笑,纔能給寶寶好喝的母乳
74哭聲沒得到迴應,以後孩子不敢說齣真心話
75孩子的錶情,就是媽媽平常的錶情
76麵對寶寶夜哭問題,可以試著問他理由
77多說「我想瞭解你」,教齣個性穩定的孩子
78多點擁抱,孩子反而更獨立
79孩子的個性會在兩歲前形成
80不重視孩子的個性,管教變成「虐待」
81孩子學會反抗,代錶父母的教養很成功
82強迫小孩「不準哭」,他的心會生病
83你有好好接受孩子「愛」的禮物嗎?
84青春期問題,來自兩歲前的心理傷害
85讓孩子「主動想學」,他纔能真正長大
86用坦率的心麵對孩子,陪他起成長
87享受育兒的過程,那是甜蜜的負擔
88孩子默默引導媽媽,追求自己想做的事
附錄 嚮孩子詢問「胎內記憶」的方法
讀完這本書的初稿印象,我有一種被徹底打通任督二脈的暢快感。作者的敘事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他沒有采用那種平鋪直敘、按時間順序推進的老套路,而是像一位高明的建築師,巧妙地將不同時間綫索、人物情感碎片進行穿插和重組。這種敘事的手法,初看時或許會讓人有一絲抽離感,但一旦跟上作者的節奏,就會發現這種“跳躍”恰恰是最高效的情感導入方式。尤其是在處理復雜的人物內心掙紮時,作者總能精準地捕捉到那些微妙的、難以言喻的心理波動,並用一種極為凝練的語言將其勾勒齣來。我必須承認,中間有那麼幾個段落,我不得不停下來,閤上書本,默默地迴味瞭好久,因為作者在短短幾行字裏所蘊含的信息量和情緒張力實在太大瞭。這本書的結構之精妙,讓我不得不去思考,到底是什麼樣的思維深度纔能構建起如此宏大而又嚴絲閤縫的故事世界。它不是在簡單地講述一個故事,而是在構建一個復雜的認知體係,引導讀者主動去思考“為什麼”和“如何是”。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簡直是藝術品,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沉穩又不失細膩的質感所吸引。封麵設計極具巧思,那種留白的處理方式,配閤著字體那種古樸又不失現代感的排版,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是一本可以隨意翻閱的“快餐讀物”。紙張的選取也十分考究,微微帶著一點點粗糙的觸感,仿佛能從中觸摸到時間的痕跡。內頁的印刷清晰銳利,字體的間距和行距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堅持,比如書脊的裝訂,平整而牢固,讓人完全不用擔心它會散架。這種對實體書製作工藝的尊重,在如今這個數字化浪潮中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僅是文字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對美的朝聖之旅。我把書放在書架上,它自然而然地成為瞭空間中的一個焦點,那種低調的奢華感,實在讓人心悅誠服。這本實體書的質感,已經為接下來的閱讀體驗做瞭最好的鋪墊,讓人滿懷期待地想一探究竟。
評分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創新與對傳統的緻敬的完美融閤。它在繼承瞭某些經典文學的敘事傳統的同時,又巧妙地融入瞭非常現代的哲學思考和跨界的文化元素。我能看齣作者在構建文本時,背後有著深厚的跨學科知識儲備,這使得全書的討論維度得到瞭極大的提升,遠遠超齣瞭單純的個人傳記或情感記錄的範疇。它探討瞭時間性、記憶的不可靠性以及身份構建的流動性等一係列深刻的母題。每一次閱讀,都會因為思考角度的不同而産生新的理解和感悟,這本不像是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籍,而更像是一本需要不斷“迴訪”的知識寶庫。它成功地在嚴肅的文學探討和大眾的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既能讓專業人士看到其深厚的學理基礎,也能讓普通讀者沉浸其中,獲得閱讀的樂趣。這本書的厚重感,在於它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和反復的推敲。
評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帶給我的閱讀感受,那一定是“共鳴的痛感”。這本書仿佛擁有一種魔力,能精準地定位到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那些不願被觸碰的角落。它沒有刻意去販賣廉價的煽情,所有的情感錶達都建立在對人性深刻洞察的基礎之上,因此顯得格外真實、有力。我特彆佩服作者塑造角色的能力,那些人物的缺陷、矛盾和掙紮,都描繪得入木三分,他們不是完美的英雄,而是活生生、會犯錯、會猶豫的個體。我看到他們在睏境中掙紮時,我的呼吸都會不自覺地變得急促,那種感同身受的沉浸感,讓我清晰地記起瞭自己人生中一些相似的片段。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其私密的,它迫使你直麵自己的脆弱和過往,雖然過程略帶痛苦,但隨之而來的釋懷與和解,卻是任何快樂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我們得以在文字的庇護下,完成一次深刻的自我療愈和對話。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文壇的一股清流,它不像某些當代作品那樣追求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走瞭一條返璞歸真的極簡主義路綫。作者的文字具有一種驚人的穿透力,寥寥數語,便能構建齣一個完整的場景或心境。我尤其欣賞那種“惜墨如金”的筆法,每一個動詞、每一個形容詞的選擇都像是經過瞭韆錘百煉,絕無冗餘。很多時候,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剋製與精準,他似乎深諳“留白”的藝術,懂得如何將敘述的重點留給讀者自身的想象力去填充。這種文字的韻律感非常獨特,讀起來有一種古典詩詞的韻味,節奏舒緩,但力量內斂。它不是那種大聲叫喊著吸引眼球的文字,而是像一位低聲訴說秘密的朋友,你必須靜下心來,屏住呼吸,纔能捕捉到其中最精妙的弦外之音。這種對語言本身美學的極緻追求,是這本書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齣的關鍵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