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7岁孩子 ISBN:9787539041025 定价:25.00
你的8岁孩子 ISBN:9787539046044 定价:25.00
你的9岁孩子 ISBN:9787539046655 定价:25.00
你的10-12岁孩子 ISBN:9787539047126 定价:29.90
你的13-14岁孩子 ISBN:9787539047270 定价:29.90
商品基本信息 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你的7岁孩子 育儿/家教 书籍
作者:(美) 路易丝·埃姆斯 卡罗尔·哈柏
定价:25.0
出版社:江西科技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39041025
印次:1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你的7岁孩子》从以下方面介绍关于7岁孩子的一切:
(1) 介绍孩子7岁时身心发展特质和成长规律
(2) 怎样在孩子7岁时引导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
(3) 介绍7岁孩子的日常作息习惯
(4) 为父母讲解7岁孩子的管教方式
目录
章 沉静、内敛、退宿——七岁孩子的年龄特征
第二章 友善和谐,渴望别人的认同——七岁孩子的与人相处
第三章 正确地教养,精心地呵护——七岁孩子的日常作息
第四章 正面引导,合理“回馈”——和七岁孩子相处的技巧
第五章 爱动脑,爱思考,兴趣广泛,认知提高——七岁孩子的兴趣和能力
第六章 思维进入具体运行阶段——七岁孩子的心智成熟
第七章 师生感情关系着孩子对学习、学校的兴趣——七岁孩子的学校生活
第八章 家庭聚会,选择“短平快”的游戏——七岁孩子的生日派对
第九章 爱他如他所是——七岁孩子的个体差异
第十章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些麻烦?——源自家长们的真是故事
编辑推荐
(1)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美国格塞尔人类发展中心根据上千位孩子真实成长跟踪总结的早教百科
(2) 兰登书屋30年当家好书,阶梯教养经,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
(3) 中国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胡萍、小巫、安燕玲、海文颖倾情作序!
(4) 内容全面,从日常生活到教养难题,关于孩子每年的一切,都在书中可以找到!
媒体评论
我要郑重地向所有的家长们这本书,看看它是用怎样的关怀,向想要了解孩子的人讲述孩子,又是用怎样朴实贴切的招数在帮助它的读者。
——李跃儿 中国儿童教育专家,中国芭学园创始人。
这是一套研究1-14岁孩子发展规律的书,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父母,都希望在了解孩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帮助孩子成长,都希望孩子具备善良、有责任感和自律等的人格品格,由此,这套书能够帮助到中国的父母们。
——胡萍 中国儿童性教育的先驱,《成长与性》等书的作者。
儿童成长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这套书详细解释了各年龄段孩子的成长规律、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让父母们有案可寻,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小巫 儿童教育专家,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的斯波克博士”。
编辑推荐 (1) 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美国格塞尔人类发展中心根据上千位孩子真实成长跟踪总结的早教百科 (2) 兰登书屋30年当家好书,全球阶梯教养,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 (3)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胡萍、小巫、安燕玲、海文颖倾情作序推荐! (4) 内容全面,从日常生活到教养难题,关于孩子每年的一切,都在书中可以找到!
商品基本信息 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你的9岁孩子-独立而执着的年龄 学习能力跨越提高的一年 育儿/家教 书籍
作者:(美) 路易丝·埃姆斯 (美) 卡罗尔·哈柏
定价:25.0
出版社:江西科技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39046655
印次: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孩子9岁时身心发展特质和成长规律、日常作息习惯和心智能力等;告诉父母怎样在孩子9岁时引导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如何判断孩子的学习能力;为父母讲解9岁孩子的管教方式,提供9岁孩子家长面临的教养问题的全方面解决方案!
目录
★ 第二章 对他人不再过度依恋——九岁孩子的与人相处
★ 第三章 能有效进行自我控制——九岁孩子的日常作息与紧张宣泄
★ 第四章 “因材施教”、“因时制宜”——九岁孩子的管教方式
★ 第五章 意识独立,排斥异性——九岁孩子的自我意识与性意识
★ 第六章 个性差异大,整理能力提高 ——九岁孩子的心智成长
★ 第七章 抽象思维发展,更加现实和理性——九岁孩子的心智成长
★ 第八章 学习能力跨越式提高 ——九岁孩子的学校生活
★ 第九章 根据年龄特点做周密计划——九岁孩子的生日派对
★ 第十章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些麻烦——源自家长们的真实故事
编辑
★ 爱他,就要了解他,一年一本,你想知道的关于孩子的一切
★ 阶梯教养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美国格塞尔人类发展中心根据上千位孩子真实成长跟踪总结的早教百科;兰登书屋30年当家好书,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
★ 中国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胡萍、小巫、安燕玲、海文颖倾情作序!
★ 内容全面,从日常生活到教养难题,关于孩子每年的一切,尽在《你的N岁孩子》系列,帮助妈妈了解孩子每一年成长的工具书!
★《你的N 岁孩子》出版背后的故事——历经坎坷的翻译之路
《你的N 岁孩子》出版背后的故事
——历经坎坷的翻译之路
《你的 N 岁孩子》系列是一套在国外 40 多年的育儿经典。它讲述了孩子从 1 岁到 14 岁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家长的困惑。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父母又该怎样解决问题呢?这套书给予了中国父母从未意识到的问题缘由和解决办法。毫不夸张地说,《你的 N 岁孩子》系列是教育孩子成长的 。
这套书能在国内出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初次版权引进面临种种困难,到后来翻译遇到各种疑问。一路走来,看到这套书能够陆续顺利出版,作为该书的编辑,我深深地体会到该书的诞生、成长的过程也是我编辑生涯中的一次成长。当我们千辛万苦拿到这套书的版权时,所有编辑和发行人员都兴奋。因为,我们似乎都能隐约感觉和预见,这套亲子教育书籍将给国内的亲子教育图书市场注入一股革新的血液。《你的 1 岁孩子》 《你的 2 岁孩子》 《你的 3 岁孩子》出版后,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我们更加坚定要把这套书好好做下去。这时,发生了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情。正是这件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部书的分量。
媒体评论
★
我要郑重地向所有的家长们这本书,看看它是用怎样的关怀,向想要了解孩子的人讲述孩子,又是用怎样朴实贴切的招数在帮助它的读者。
—— 李跃儿(中国教育专家,中国芭学园创始人)
★
儿童成长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这套书详细解释了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成长规律、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让父母们有案可循,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 小巫(儿童教育专家,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的斯波克博士”)
★
想起儿子9岁时在自己房门口张贴了“闲人免进”。9岁的时候开始放学自己回家……9岁真是一个走向独立的年龄。《你的9岁孩子》提到: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一种要达到目标的意念,父母们顺势而为,将能够成就孩子的自立!
——海文颖(职场妈妈妈心灵成长小说《我要做个好妈妈》的作者,浩途家庭俱乐部创始人)
★
9岁孩子正是上四年级的年龄,进入了小学的阶段。他们的自立、担当、思考让父母欣慰的同时,又会感到小小的失落。《你的9岁孩子》让我们感到孩子就像一本书,需要我们慢慢去读、慢慢去想、慢慢去品味。
——安燕玲(《怎样说孩子才会听》的中文译者)
摘要
★第八章——九岁孩子的学校生活★
在此之前的数年间,每升高一年级,功课要求的难度比上一年都似乎只是增加一点点。而现在却遇到了一个巨大的跨越:要胜任四年级的功课,不但需要孩子具备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抽象观念,还需要孩子用全新的方法来运用以前学过的、如今或多或少能记住的一些知识。
老师们都很清楚,对四年级小学生的要求是一种跨越式的提高,但是,许多家长却并不了解这一点。因此,假如过去一直学得很好的孩子,如今忽然出乎意料地变得学习很吃力,这往往会令家长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我们从孩子刚开始上学开始就反复提醒家长,一定要确认孩子所就读的年级是否和孩子的成熟水平相吻合,这一点重要。而我们之所以要再三提醒,这四年级对孩子的额外要求,恰恰就是我们的重要理由之一。一个可能从小就过早上学的孩子,因为他本身的聪明,也因为家庭良好的背景,在过去这几年中他往往很有可能比较顺利地走过了小学初的三个年级,而且这也常常就是事实。
但是,一旦进入四年级,面对功课上难度高出很多的要求,过早上学的孩子往往这时才会清晰地显露出他的过于年幼。而孩子的父母这时则往往不得不痛苦地面对一个事实——本来应该挺有能力的孩子,怎么就在四年级跟不上趟了呢?这可该怎么办?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孩子留级一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什么太麻烦的事情,但是,到了四年级的时候让孩子留级,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已经太晚了。其实,这并不算太晚,还来得及。当然,如果能更早就让孩子留级一年那当然更好;如果能一开始就不要过早送孩子上学(哪怕是小学学前班),而是通过行为能力和成熟程度的各项测试,确保孩子真的已经充分准备好了,才送去上学,那就更好了。
我们希望,你孩子的学校一直以来都会为你们提供恰当的建议,以确保你的孩子处于合适的就读年级。但是,如果学校没有这么做,而你现在又处于担忧之中,那么在这里我将会为你提供一些能给予你帮助的提示。下面这些内容都是我曾经见证过的四年级孩子还不该上四年级的一些表现。如果你家的四年级孩子现在学得很吃力,我建议你根据下面这些内容对照一下你的孩子,看他是不是也这样。不过,在使用这份对照清单的时候,请你先要记住两个关键点:其一,所有的孩子都会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某些压力过大的现象,因此,如果下列清单中有少数几项和你的孩子相吻合,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孩子肯定就读了过高的年级。其二,假如孩子真的就读了过高年级而感到压力过大,那么不论他现在读的是哪一个年级,他的许多行为表现和征兆都会是一样的。
孩子可能还不该上四年级的一些压力过大的征兆:
1. 愿意跟三年级的孩子一起玩。
2. 字迹中,楷书体和连笔字混杂在一起。
3. 不能独立完成作业,需要人监督。
4. 课堂里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吸引走他的注意力。
5. 老师布置的任务只能完成一部分。
6. 喜欢在家里东看看细瞧瞧,例如跑到厨房去看看家里人中午都吃了些什么。
7. 打球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别人总是后一个才选他。
8. 有些神经质的紧张动作:眨眼睛、清喉咙、挠鼻子,等等。
9. 同样的概念需要教了再教,例如,除法、大小写的规则、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
10. 害怕上五年级。
11. 什么事情都念念不忘要做得“对”。
12. 做算术的时候,需要不断地瞄一眼乘法九九表。
13. 表现出一些逃避行为。
14. 写作业的时候,总需要父母帮忙,而且总要折腾到深夜,搞得全家人都很低气压。
15. 写作业的时候,不断地弄断铅笔。
16. 他有可能找别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你的10-12岁孩子
作者:(美)埃姆斯,(美)伊尔克,(美)贝克 ,玉冰 译
定价:29.9
出版社:江西科技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39047126
印次: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编辑推荐
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美国格塞尔人类发展中心根据上千位孩子真实成长跟踪总结的早教百科;
兰登书屋30年当家好书,全球阶梯教养,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胡萍、小巫、安燕玲、海文颖倾情作序推荐;
内容全面,从日常生活到教养难题,关于孩子每年的一切,都在书中可以找到!
内容简介
介绍孩子10-12岁时身心发展特质和成长规律
怎样在孩子10-12岁时引导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
介绍10-12岁孩子的日常作息习惯
为父母讲解10-12岁孩子的管教方式
让父母了解10-12岁孩子的心智能力
告诉父母培养10-12岁孩子的道德意识
作者简介
路易斯·埃姆斯(1908-1996),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她毕业于耶鲁大学,毕生致力于儿童发展、儿童养育实践研究,其教育理念影响了两代美国年轻父母。
精彩书评
我要郑重地向所有的家长们推荐这本书,看看它是用怎样的关怀,向想要了解孩子的人讲述孩子,又是用怎样朴实贴切的招数在帮助它的读者。
——李跃儿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中国芭学园创始人。
这是一套研究1-14岁孩子发展规律的书,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父母,都希望在了解孩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帮助孩子成长,都希望孩子具备善良、有责任感和自律等优秀的人格品格,由此,这套书能够帮助到中国的父母们。
——胡萍 中国儿童性教育的先驱,《成长与性》等书的作者。
儿童成长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这套书详细解释了各年龄段孩子的成长规律、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让父母们有案可寻,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小巫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的斯波克博士”。
相比较个人发展和心理认知的专业书籍的晦涩,《你的N岁孩子》系列更加生动,语言容易理解。在这里,你一定会找到自己家里的那个宝贝,也能更加走进他们的内心。
——兰海 上濒教育机构创始人,中央电视台《成长在线》特邀专家。
5岁,安宁祥和的年龄段。做父母的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阶段,无论眼泪、无论欢笑都真实地刻录在记忆中。我喜欢这张“地图”,它帮助你看到“5岁”这个目的地大致的样子,从而让你和孩子一起在这趟旅行当中少一些焦虑,多一份从容。
——安燕玲《怎样说孩子才会听》的中文译者。
看到五岁孩子的特点,对照龙儿的生长,我不禁哑然失笑。他五岁时显得颇有能力处理身边的事物,但有时候我会惊讶地发现当他不得不面对陌生的或者棘手的局面时,他所需要的帮助比我预想地多很多。当时以为他在耍赖,看了这本书,心中多了份释然,原来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这样,他正在尝试和自己之外的世界进行对接。
——海文颖 浩途家庭俱乐部创始人,《我要做个好妈妈》的作者。
弗兰西斯·伊尔克(1902-1981),美国儿童行为学博士,与路易斯·埃姆斯合著的作品很多都成为畅销书。
西德尼·贝克 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前所长,长期从事该研究所的医疗部门工作。
目录
DI一部分 我们对青少年的研究
DI一章 导读——从宏观把握孩子的成长脉络
第二章 成长是核心
第三章 个性特征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演绎
第二部分 10-12岁孩子的成长与发育状况
第四章 你的10岁孩子
第五章 你的11岁孩子
第六章 你的12岁孩子
第三部分 孩子的成熟趋势以及各年龄区间的各项成长梯度
第七章 10-12岁孩子的人体机能体系:个头和体重增长迅速,异性关系萌动
第八章 10-12岁孩子的自我照料及日常作息
第九章 10-12岁孩子的情绪起伏剧烈、渗入生活
第十章 10-12岁成长中的自我意识:追求“独立”
第十一章 10-12岁成长中的人际关系是核心的成长
第十二章 10-12岁孩子的兴趣与爱好真是反映行为能力和心理成长水平
第十三章 10-12岁孩子的学校生活对成长影响重大
第十四章 10-10岁孩子的道德意识:不必过分苛求完美
基本信息
书名:你的13-14岁孩子(叛逆与成长共存的年龄,逐渐成熟的青春期)
定价:29.90元
作者:(美)埃姆斯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390472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你的13-14岁孩子》看点:
(1) 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美国格塞尔人类发展中心根据上千位孩子真实成长跟踪总结的早教百科
(2) 兰登书屋30年当家好书,全球阶梯教养,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
(3)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胡萍、小巫、安燕玲、海文颖倾情作序推荐!
(4) 内容全面,从日常生活到教养难题,关于孩子每年的一切,都在书中可以找到!
内容简介
《你的13-14岁孩子》从以下方面介绍关于13-14岁孩子的一切:
(1) 介绍孩子13-14岁时身心发展特质和成长规律
(2) 怎样在孩子13-14岁时引导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
(3) 介绍13-14岁孩子的日常作息习惯
(4) 为父母讲解13-14岁孩子的管教方式
(5) 让父母了解13-14岁孩子的心智能力
(6) 告诉父母培养13-14岁孩子的道德意识
作者简介
路易斯·埃姆斯(1908-1996),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她毕业于耶鲁大学,毕生致力于儿童发展、儿童养育实践研究,其教育理念影响了两代美国年轻父母。
弗兰西斯·伊尔克(1902-1981),美国儿童行为学博士,与路易斯·埃姆斯合著的作品很多都成为畅销书。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系列丛书”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内容会注水,五本书读下来可能只有一本书的干货。但《你的N岁孩子系列》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每一册都精准地聚焦于一个关键年龄段的认知发展和社交困境,做到了知识的递进和深度的递增。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情感共鸣”的强调。现在的孩子接收的信息量太大,情绪管理成了重灾区。我清楚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陷入自我怀疑的低谷,我当时急得团团转,只会说“没关系,下次努力就好了”,结果反而让他觉得我不理解他的痛苦。翻到对应年龄段的那一册,书中有一段话描述了“被失败感吞噬的童年心境”,读起来简直像是我家孩子的心声被翻译了出来。它指导父母如何进行“无评判性倾听”,提供了一个让孩子安全释放负面情绪的“容器”。我尝试后,孩子真的愿意开口了,他感受到了被理解的温暖,那种信任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换不来的。这本书没有教我们成为“完美的父母”,而是教我们成为“有智慧的陪伴者”,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也接纳我们自己偶尔的笨拙。这种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力量,才是真正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
评分与其他晦涩难懂的教育学专著相比,这套书的文字风格简直是清风拂面,非常易读。它的叙事充满了画面感和代入感,大量的案例分析都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场景,让人感觉亲切无比,仿佛作者就坐在你对面的咖啡馆里跟你聊天。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界限感的建立”的那几章。在“N岁”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试探规则的底线,这对于父母的执行力是个巨大的考验。书里没有使用生硬的口号,而是用“合作式约定”和“自然结果”的原理,提供了一套既坚定又不失温柔的框架。记得有一次,孩子坚持要晚睡,我过去的处理方式通常是严厉训斥或者妥协。这次,我采用了书中的方法,和他一起制定了一个“睡眠契约”,明确了晚睡带来的自然后果——第二天早上他将减少半小时的户外玩耍时间。结果,他自己选择了遵守约定,那种主人翁意识的建立,比我单方面发号施令有效一万倍。这种处理冲突的方式,让家庭关系从“权力斗争”转向了“共同解决问题”,极大地改善了亲子间的氛围。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一盏明灯,尤其适合我们家那个正处于“叛逆期”边缘的孩子。我记得孩子刚上小学那会儿,我总觉得跟他的代沟越来越大,他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一问三不知,沟通起来就像在鸡同鸭讲。市面上那些育儿书籍大多空泛地讲理论,看得我一头雾水,感觉像是对着一本高深的哲学著作。直到我翻开这系列书,才发现它真正做到了“接地气”。它不是居高临下地教你怎么做父母,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坐在你身边,轻声细语地分享那些在实际生活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智慧。比如,书中对“如何处理孩子对电子产品的过度沉迷”那一章节的分析,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禁止政策,而是深入剖析了孩子沉迷背后的心理需求,引导父母去发现并满足这些需求,从而自然地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我试着用了书里提到的几个小技巧,比如建立家庭“无电子时间”,效果立竿见影。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在用蛮力拉着一匹野马,而这本书告诉你,其实只要轻轻拉动缰绳的正确角度,马儿就会温顺地跟你走。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僵硬的公式,而是一套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灵活变通的“工具箱”。对于我们这种每天都在和青春期前夜的挑战搏斗的家长来说,这份实操性极强的指导,简直是无价之宝。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比较“结果导向”的家长,过去总盯着成绩、排名,搞得家里气氛紧张兮兮的。这套书的出现,让我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过程的意义”。它不仅仅关注孩子“能做什么”,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孩子“为什么这样做”的内在驱动力。书中对不同发展阶段孩子的好奇心是如何萌芽和退化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我意识到,我过去总是急于给孩子答案,扼杀了他们主动探索的乐趣。比如,关于培养阅读习惯的部分,它不是简单地推荐书单,而是详细解析了如何通过环境创设和家长榜样力量,让阅读成为孩子生命中自发的、愉悦的活动。我按照书中的建议,把家里的角落打造成了一个“阅读角”,我们不再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而是变成了共同探索新世界的伙伴。孩子不再觉得读书是任务,而是乐趣。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强迫性的训练都有效得多。它教会我,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之教”,是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种,让他们自己朝着光亮奔跑。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对我个人的成长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评分这套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父母自我关怀”的重视程度,这一点在很多育儿书中是被严重忽略的。我们常常被要求成为全能的父母,却忘了自己也是一个需要喘息的个体。在讨论孩子成长的同时,这本书巧妙地穿插了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如何处理育儿焦虑的章节。它坦诚地承认了育儿的艰辛和父母的脆弱,这让我感到极大的安慰和释然。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像一位智慧的心理导师,引导我们进行自我对话。书中有一个关于“放下完美主义的陷阱”的段落,让我印象深刻:它提醒我们,一个快乐、放松的父母,远比一个疲惫不堪、事事追求完美的父母,更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我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留出“放空”的时间,不再觉得那是自私的行为,而是为了更好地做父母的必要投资。这套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教养孩子”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做一个更完整、更松弛的成年人”的心灵指南。它帮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节奏感和内心的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