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套装包含以下2本图书:
| 2018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辅导教材:一本通 | 定价: | 58.00 |
| 2018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 定价: | 62.00 |
总定价:120.00元
上篇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原理(2) 第二节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3) 第二章法理学(8) 第一节法的概述(8) 第二节法律关系(9) 第三节法的运行(11) 第三章法制史(13) 第一节西周至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制(13) 第二节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法制(17) 第三节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制(21) 第四节外国法制史(23) 第四章宪法(26) 第一节宪法基本理论(26) 第二节国家的基本制度(31)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5) 第四节国家机构(42) 第五节宪法的实施(52) 第五章民法(57) 第一节民法总则(57) 第二节物权法(65) 第三节债权(73) 第四节合同法(86) 第五节侵权责任法(88) 第六节婚姻法(94) 第七节继承法(95) 第八节知识产权法(97) 第六章刑法(104) 第一节刑法概述(104) 第二节犯罪与犯罪构成(107) 第三节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113) 第四节犯罪停止形态(115) 第五节共同犯罪形态(118) 第六节罪数形态(121) 第七节刑罚(123) 第八节重点掌握的罪名(132) 第七章行政法(140) 第一节公务员法(140) 第二节行政许可(148) 第三节行政处罚(150) 第四节行政强制(154) 第五节行政复议(155) 第六节国家赔偿(159) 第七节政府信息公开(162) 第八章诉讼法(164)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164)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172)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178) 第九章经济法(184) 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184) 第二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87) 第三节产品质量法(189) 第十章商法(191) 第一节公司法(191) 第二节合伙企业法(195) 第十一章社会法(199) 第一节劳动法(199) 第二节劳动合同法(202) | 第三节慈善法(206) 第四节环境保护法(207) 第十二章法官法与检察官法(208) 第一节法官法与法官职业道德(208) 第二节检察官法与检察官职业道德(210) 中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章常识判断(214) 第一节国情地理(214) 第二节政治(219) 第三节经济(223) 第四节人文与历史(227) 第五节科技与生活(233) 第六节行政管理(239) 第二章言语理解与表达(241) 第一节选词填空(241) 第二节语句表达(247) 第三节阅读理解(255) 第三章数量关系——数字推理(270) 第四章数量关系——数学运算(275) 第一节数学运算常考题型(275) 第二节数学运算扩展题型(284) 第五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287)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287)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294) 第六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298) 第一节定义的逻辑知识(298) 第二节定义判断考点精讲(299) 第七章判断推理——演绎推理(302) 第一节bi然性推理(302)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309) 第三节智力推理(315) 第八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321) 第一节类比推理考查方式(321) 第二节类比推理核心考点精讲(322) 第九章资料分析(326) 第一节资料分析概念(326) 第二节资料分析计算技巧(334) 下篇申论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340) 第一节题型概述(340) 第二节归纳概括主要内容(345) 第三节归纳概括主要问题(350) 第四节归纳概括部分内容(355) 第二章综合分析题(358) 第一节题型概述(358) 第二节词句阐释(361) 第三节启示分析(367) 第四节评论分析(373) 第三章应用文写作题(377) 第一节题型概述(377) 第二节一般性应用文(381) 第三节法定公务文书(396) 第四章文章论述题(404) 第一节题型概述(404) 第二节文章立意(413) 第三节文章论证(418) 第四节标题的写法(429) 第五节开头的写法(432) 第六节文章结构(439) 第七节结尾的写法(448) |
《中公版·2018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辅导教材:一本通》依据2013-2017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大纲和真题编写,全书分为上篇法律基础知识、中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篇申论,对重庆市公开招录法官助理、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考试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全书知识体系科学,内容丰富,重难点突出,符合考试难度,帮助考生备战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
《中公版·2018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辅导教材:一本通》分为上篇法律基础知识、中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篇申论。其中:
上篇,法律基础知识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法制史、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社会法、法官法与检察官法等内容。
中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部分。
下篇,申论分为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题和文章论述题四章。
全书知识体系科学,内容丰富,帮助考生明确重庆市公开招录法官助理、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的核心考点,全面提高备考效率。
上篇法律基础知识
2017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试卷(2)
参考答案及解析(10)
2016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试卷(18)
参考答案及解析(26)
2015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试卷(35)
参考答案及解析(43)
2014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试卷(精选)(52)
参考答案及解析(58)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67)
参考答案及解析(75)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82)
参考答案及解析(90)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97)
参考答案及解析(105)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113)
参考答案及解析(120)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128)
参考答案及解析(135)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143)
参考答案及解析(151)
中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7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精选)(160)
参考答案及解析(168)
2016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172)
参考答案及解析(183)
2015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精选)(188)
参考答案及解析(197)
2014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201)
参考答案及解析(213)
2013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217)
参考答案及解析(228)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232)
参考答案及解析(243)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248)
参考答案及解析(259)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264)
参考答案及解析(275)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279)
参考答案及解析(290)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295)
参考答案及解析(306)
下篇申论
2017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12)
参考答案(315)
2016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17)
参考答案(321)
2015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23)
参考答案(326)
2014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28)
参考答案(331)
2013年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33)
参考答案(335)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337)
参考答案(340)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343)
参考答案(346)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348)
参考答案(351)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353)
参考答案(356)
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358)
参考答案(362)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64)
《中公版·2018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精心选取了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真题,包括法律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三个学科,涉及2013-2017年5年考试真题,并设置有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全书包含近5年的考试真题和高质量全真模拟题共30套。本书通过对真题的深入解析,帮助考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的命题特点,掌握作答思路,实战演练,为考生在真正的考试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公版·2018重庆市法院、检察院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中包含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和高质量全真模拟题共30套。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为:
上篇,法律基础知识包含2014—2017年4套真题和6套模拟试卷;
中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含2013—2017年5套真题和5套模拟试卷;
下篇,申论包含2013—2017年5套真题和5套模拟试卷。
中公编研团队为真题及模拟试题制定了详细的解析,帮助考生掌握作答思路,回顾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考生可据此模拟实战,获得考场答题经验,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翻开法律基础知识的部分,我最想验证的就是它对具体法律条文的梳理深度,毕竟重庆的法检考试,对基础法条的掌握要求是相当精细的。我特意选了一个相对冷门的《行政诉讼法》的章节进行试读,想看看它是否仅仅是简单罗列法条,还是能提供一些实操层面的解读。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它在核心条款后确实附带了一些“历年考点精讲”的标注,这些精讲的内容,并非那种教科书式的冗长论述,而是用非常凝练的语言总结了法院或检察院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争议焦点。不过,这种精炼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就是对于一些需要深入理解立法精神的复杂概念,比如“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行为中的具体应用边界,它的阐述就显得有些浅尝辄止了。更像是一份“速查手册”,而不是一本“深度理解指南”。我不得不承认,对于那些时间非常紧迫,只想追求“覆盖率”的考生来说,这种处理方式或许是最高效的,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刷完大量知识点。但对于我这种,习惯于刨根问底,想搞清楚“为什么是这样”的读者,我感觉还需要搭配更权威的法学专著来佐证和补充,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考试知识点的“提纲挈领”者,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奠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坦白说,初见时并没给我留下什么特别惊艳的印象,就是那种标准的考试用书风格,颜色搭配也比较保守,封面上的字体信息堆砌得满满当当,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目的性”——就是为了应试。我当时买它主要是冲着“2018年重庆法检”这个时间点和地域限制去的,心想,管它封面好不好看,内容扎实才是王道。拿到手掂了掂,分量倒是挺实在,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中规中矩,没有那种廉价到一翻就起静电的劣质纸张,但也没到那种摸起来很舒服的细腻程度,属于耐用型的。最关键的是目录排版,我特地对比了一下市面上其他几家的同类产品,这本书在逻辑划分上显得比较直接,似乎是把“法律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这三大块内容硬生生地并列在一起,不像有些教材会尝试用一个宏大的框架去串联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考试模块。这种并列结构,对于我们这种时间紧张的考生来说,可能效率更高一些,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理解复杂的知识体系构建,直接上手啃知识点。至于它最终在考场上的表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至少从实体的感觉上,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务实到有些刻板的备考工具。
评分申论部分,这本书的策略性体现得最为明显,毕竟申论是主观性最强的科目。它的教材结构是围绕“阅卷人思维”来构建的,这一点从它对范文的点评中就能看出来。它没有堆砌太多华丽辞藻的“满分范文”,而是选取了大量“中上水平”的例文,然后用醒目的批注分析“得分点在哪里”以及“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升华”。这种实战导向的分析,对于理解申论的评分标准非常有帮助,它明确告诉我们,政府工作的报告和文件阅读,重点不在于记住多少数据,而在于精准提炼出对策的“逻辑层级”和“服务对象”。我特别欣赏它在“对策拟定时”提供的那个“框架模型”,虽然在不同的主题下需要灵活套用,但至少为那些无从下笔的考生提供了一个暂时的“脚手架”。然而,这种高度的模式化训练,也让人隐隐担忧:一旦考题风格出现较大偏离,或者要求展现更深层次的思辨能力时,这种固定的模板是否会成为束缚思维的枷锁?整体来说,申论部分实用性极高,但对读者的自主思考能力要求依然不低,它能教会你如何“写出阅卷人喜欢看的内容”,但不能替你“想出有价值的观点”。
评分总而言之,回顾这本教材的整体体验,它给我的感受就是一本高度聚焦于“考试目标达成”的工具书,而非一本“知识普及读物”。它在法律基础知识上提供了足够的广度和速度,在行测部分侧重于“取巧得分”的技巧,而在申论上则提供了可操作的写作框架。这种定位决定了它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鲜明。优点是效率高,能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最大化地覆盖到考试的知识点分布;缺点是深度略显不足,对于那些想在特定领域深耕,或者追求高分段位的考生来说,可能需要辅以其他更专业的参考资料进行“补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本2018年的旧版教材,它对近年来的司法考试改革和申论热点话题的反映可能会有所滞后,这是购买任何旧版考试用书都必须考虑的风险点。但抛开时效性不谈,它作为那个时间点重庆法检考试体系下的一个“知识点地图”,还是基本尽职尽责地完成了它的导航任务。
评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部分,特别是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是我的硬伤,每次做题都感觉时间像被抽走了一样。我主要关注的是这本书在这块的解题方法是否“接地气”。很多公考书的数解部分,动辄就是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看得人头晕脑胀,最后发现考场上根本用不上。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对克制一些,它似乎更侧重于“技巧型”的解题思路,比如在资料分析中,对于增长率、比重的估算技巧,它给出了一些口诀式的记忆方法。但这种技巧的泛用性也值得商榷,我尝试用它介绍的一种“首数法”去解一个相对复杂的比例问题,发现如果数据设置得比较巧妙,这种速算方法反而容易引入误差。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它对图形推理和言语理解的编排,似乎遵循的是一种“大杂烩”式的分类,很多题目类型的界限非常模糊,这对于初学者建立清晰的题型认知体系非常不利。读完这部分,我感觉像是上了一堂“技巧速成班”,学到了一些快速得分的“窍门”,但对于提升整体的逻辑思维能力,似乎帮助有限,更像是一套针对特定出题风格的“应试策略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