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0-3岁宝宝手的百项活动课程 |
| 定价 | 32.00 |
| ISBN | 9787567551909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作者 | 袁爱玲 |
| 编号 | 1201396801 |
| 出版日期 | 2016-09-01 |
| 印刷日期 | 2016-09-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129千字 |
| 页数 | 147 |
| 模块一0-3岁宝宝手的动作发展之重要性 模块二0-3岁宝宝手的动作发展常模 模块三0-3岁宝宝手的活动课程设计思路 模块四0-3岁宝宝手的动作与活动分类 模块五0-3岁宝宝手的百项活动课程设计 6-9个月-13项活动 9-12个月-11项活动 12-15个月-14项活动 15-18个月-14项活动 18-21个月-16项活动 21-24个月-15项活动 24-30个月-14项活动 30-36个月-13项活动 |
| 袁爱玲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点硕士生导师组组长;广东省幼儿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托幼机构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23部 其中'66位神童成才奥秘及分析'、'怎样教孩子百科知识'等3部著作获全国优生优育很好成果奖 '当代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获广东省社科联很好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150篇。 |
| 学龄前儿童 |
| 本书是面向0-3岁幼儿家长的指导读物 全书共由五个部分组成 分别为0-3岁手的动作发展之重要性、0-3岁手的动作发展常模、0-3岁手的活动课程设计思路、0-3岁手的动作与活动分类、0-3岁手的100项活动设计。其中 100项活动设计部分按6-9个月、9-12个月、12-15个月、15-18个月、18-21个月、21-24个月等0-3岁幼儿发展的关键月龄来具体介绍手的运动的活动。 |
作为一个从小就对“手工”有着浓厚兴趣,并且现在也是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的妈妈,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让我的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在动手过程中成长的机会。这本书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里面的活动太有创意了,而且大部分都能在家里完成,材料也很容易找到。我尤其喜欢书中介绍的那些利用厨房里常见的食材(经过处理后的,大家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哦!)来制作的感官游戏,比如用米、面粉、豆子让宝宝抓握、倾倒,那种探索和惊喜的表情,真的让我觉得一切努力都值了。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改造的活动,比如用纸箱制作隧道,用瓶盖制作拼图,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从小培养了他环保的意识,这一点我非常赞赏。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的活动设计非常注重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握、拍,到复杂的捏、剪(当然是安全的剪刀),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而且还会提示家长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我尝试了其中一些活动,比如用不同颜色的毛线让宝宝学习辨认颜色和练习编织,他的专注力明显提升了,而且还能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陪伴孩子度过那段重要的早期时光,可以如此充满乐趣和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能随时打开的“创意盒子”,总能给我带来新的灵感和惊喜,我非常推荐给所有热爱生活、乐于创造的家长!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发现的育儿宝藏!作为一名新手妈妈,之前我总是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有效地陪伴我的宝宝,尤其是他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自从翻开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找到了一个宝藏地图,里面的活动设计太贴心了,而且非常实用!它不仅仅是提供几个小游戏,而是像一个循序渐进的课程,从最基础的抓握、拍打,到更复杂的捏、放、串珠,每一个阶段都考虑得周全。最棒的是,活动所需的材料都非常常见,很多都是家里随手可得的,比如各种大小的积木、毛线、甚至是大米和豆子(当然是经过处理的!),这让我觉得育儿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还能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就得到充分的锻炼。更重要的是,书中还详细解释了每个活动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为什么这个活动能促进宝宝的感知发展,或者为什么那个动作对他的协调性有好处。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让我更有信心去引导宝宝,也更能理解宝宝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需求。我最喜欢的是书中有很多插图和详细的操作步骤,即使是没有育儿经验的人也能轻松上手,不会感到迷茫。这本书让我觉得陪伴宝宝成长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段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旅程,我真的非常推荐给所有正在为宝宝发展而烦恼的家长们!
评分老实说,在我开始读这本书之前,我对“0-3岁宝宝手部活动”这个概念并没有特别深的理解,总觉得孩子到了能走能跑的时候,手部自然而然就会发展起来。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让我明白,原来宝宝的手部发展,是如此精细、如此重要,而且是可以被“课程化”和“引导”的。我喜欢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妈妈在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的部分,它鼓励家长提供丰富的环境和安全的工具,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犯错,去发现。这本书中的活动,我真的可以在家里的任何角落找到对应的材料,比如利用家里的枕头、被子,制作成不同的触感和形状,让宝宝在上面爬行、触摸。还有一些利用厨房里的厨具,比如小锅、小碗,让宝宝进行敲打、倾倒的练习,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又能极大地锻炼他的手部力量和协调性。书中还特别强调了“亲子互动”的重要性,很多活动都需要家长和宝宝一起完成,这不仅仅是锻炼了宝宝的手部,更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我觉得育儿不再是辛苦的付出,而是一种享受。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宝宝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更有信心去陪伴他度过这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关键时期,我真的觉得非常受益!
评分我是一名对育儿有着严谨态度的父亲,一直以来都比较关注科学育儿的方法论。在给孩子选择任何育儿书籍时,我都会仔细考察其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有逻辑性的课程体系,将0-3岁宝宝的手部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罗列活动,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手部精细动作发展对宝宝整体认知、情感和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它让我这个父亲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让孩子多动动手,不仅仅是为了“玩”,更是为了构建他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书中的活动设计,既有激发孩子好奇心的趣味性,又不乏对孩子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我尝试了其中的一些活动,比如利用不同材质的布料让宝宝感受触觉,或者用小夹子夹取不同大小的物体来锻炼他的手指力量,效果确实很显著。宝宝的反应也越来越积极,他会主动去探索,去尝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学会如何从细节处观察和捕捉宝宝的每一个进步,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引导。它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书,而是提供了一个框架,让我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和实践的育儿指南,它帮助我更好地扮演了父亲的角色,也让我对孩子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专业”和“温暖”的结合体。作为一名早教机构的老师,我平时接触到很多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资料,但这本书在“实操性”和“家庭化”的结合上做得尤为突出。它将0-3岁宝宝手的精细动作发展,用一个非常有条理的“课程”模式呈现出来,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都紧扣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关注“做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它会解释为什么某个游戏能够促进宝宝的本体感觉,或者为什么模仿大人的动作对宝宝的手部协调性如此重要。这种对“原理”的深入剖析,让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够更精准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活动,并且能将其更好地传达给家长。书中的活动设计,既有激发宝宝感官体验的,也有培养宝宝独立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一些“生活化”的活动,比如让宝宝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像用小抹布擦桌子,或者用小勺子舀水,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却能极大地锻炼宝宝的手部控制能力和生活技能。而且,书中的指导语言非常温和,充满了对孩子成长的鼓励和支持,这对于引导家长和孩子都非常重要。我还会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学生家长,因为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全面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