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
| 作者 | (英)罗伯特.艾伦 |
| 定价 | 72.00元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8099868 |
| 出版日期 | 2012-06-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681Kg |
| 内容简介 | |
时至今日,影响深远的近代次工业革命仍有不少蹊跷之处有待破解,为何这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领域出现的巨大变革没有发生在欧洲或亚洲的其他地方,偏偏在18世纪的英国横空出世?罗伯特艾伦(RobertAllen)先生的这本新著以令人信服的史料,详尽揭示出这场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奥秘何在,他认为这场革命乃是英国成功应对17至18世纪粉墨登场的全球化经济挑战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他论证了英国与同期的欧亚其他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占有优势,包括英国的工资水准普遍较高,各类资本也很充裕,特别是作为能源的各类燃料价格非常低廉。凡此种种,均导致作为次工业革命重大技术突破的几项标志性发明——蒸汽机、棉纺织设备、及用煤代替木材作为燃料的新型冶金技术——无一例外地先出现在英国,这是因为惟有在英国这些新机械、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才会有利可图,而在其他国家相关的条件则一概付诸阙如。其实早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的年代,英国特有的以高工资水准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形态,已经能够推动工业发展维持一种持续不断的势头,奥秘何在?原来普遍的高收入水平已经能使越来越多的民众有条件接受适当的学校教育和相关的学徒培训期。到了19世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国的机械师将此前的那些新发明、新技术加以改良,大幅降低其成本之后,更大范围的工业革命才开始向全世界广泛推进。 |
| 作者简介 | |
| 罗伯特·艾伦(Robert C. Allen),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兼纳菲尔德学院(NuffieldCollege)客座研究员,著有《圈地运动与自耕农:梅德兰南部地区农业发展史(1450—1850)》(Enclosure andthe Yeoma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Midlands,1450–1850),《从农场到工厂:苏联工业革命的再阐释》(Farm to Factory: A Re-interpretationof the Soviet IndustrialRevolution),两书先后于1992年和2003年出版,均荣获(英国)经济史学会颁发的兰凯奖(Ranki Prize)。 |
| 目录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编辑推荐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文摘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仿佛直接触及历史的肌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有条理,从经济基础到技术创新,再到社会变革,层层递进,让人在理解历史的同时,也体会到一种智识上的满足感。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工业革命进程中所扮演角色的对比分析。作者通过这种比较,揭示了工业革命并非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具有普遍性和区域性的特征。这种“全球性”的视角,让我看到了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是如何与其他地区的历史发展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评分这本书确实给我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开篇便以一种宏大而又不失细节的视角,将读者引入了18世纪末的英国,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作者并没有急于罗列技术发明,而是深入剖析了驱动这场革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土壤。我特别喜欢他对农业革命的论述,它如何释放了劳动力,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这种循序渐进的分析让我对历史的因果链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将目光局限于英国本土,而是积极地将英国的工业革命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他详细阐述了殖民地提供的原材料和海外市场对英国工业发展的至关重要作用,以及英国如何通过贸易和军事力量塑造了全球经济格局。这种“放眼全球”的视角,打破了以往许多同类书籍的狭隘性,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和真实的近代英国工业革命。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总觉得工业革命这类题材的书籍市面上已经很多了,很难再有新的突破。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在处理大量史料的同时,还穿插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图表,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历史事件变得栩栩如生。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不同技术发明之间的相互联系时所展现出的洞察力。他并没有孤立地看待每一项发明,而是将其置于整个工业体系中,分析它们如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生产力的飞跃。这种系统性的分析,让我对工业革命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
评分我一直对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感到好奇,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非常满意的答案。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一些重要人物和发明,而是从更宏观的层面,探讨了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价值观。他对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分析,都非常有深度。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进行了审视。这种敢于直面历史复杂性的勇气,让我对作者的严谨和良知倍感敬佩。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厚重感和历史感扑面而来。翻开目录,便被“揭秘”二字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那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亲眼见证了蒸汽机的轰鸣,工厂的崛起,以及城市的面貌是如何被彻底改变的。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生动,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层面,还深入到普通工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希望,都仿佛近在眼前。 这本书让我对“工业革命”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它并非仅仅是一场技术革新,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它重塑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思想观念。作者对这一过程的描绘,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让人在沉浸于历史的洪流中,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