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别插手 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合理安排时间+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正确的金钱观) 全3册 家教

忍住别插手 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合理安排时间+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正确的金钱观) 全3册 家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高取志津香,日本NPO法人JAM网 著,李俊 译
图书标签:
  • 亲子教育
  • 儿童理财
  • 时间管理
  • 物品整理
  • 独立性培养
  • 自我管理
  • 家教
  • 习惯养成
  • 生活技能
  • 3-6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蔚蓝书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67255
商品编码:28893674861
包装:平装
开本:16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针对孩子常见的坏毛病与坏习惯给出详细的指导。

  无论是孩子爱磨磨蹭蹭,还是爱随手乱放,桌子堆满文具和资料,以及看到什么想要的东西,都缠着父母买……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去改善这样的情况,《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都有有详细的指导。

  2.让孩子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学会"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掌握 " 正确的金钱观 "

  孩子掌握了这些在教育中被忽视的环节,对于他的成长学习以及未来走向社会,都大有裨益。而且时间观、金钱观,甚至是整理物品都可以锻炼大脑,把东西整理好放在抽屉里和把生活中复杂的信息加以整理放在脑子里,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3.清晰地点明了父母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如果父母在教育中的大忌就是定位模糊,把该孩子做的给做了。孩子无法形成自己收拾的意识,他们会觉得就算自己不收拾也没什么,反正父母会收拾,从而错失了成长的机会。

  4.给出详尽的方案,并指出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针对孩子的问题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并通过实际的经验,指出了执行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5.让父母学会能够直达孩子心灵的沟通方法,也就是"说话的能力"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在每堂课的章节中都用活泼的图画和文字来告诉父母什么话一定不能对孩子说,还教会父母如何用其他方式来表达。

  6.把课程的练习融入在生活中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涉及到对孩子的练习都融入在日常的生活中,这样既能让孩子理解的透彻,还能迅速学以致用,更扩大了亲子的话题,增进了感情。

内容简介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合理安排时间》:孩子像算盘珠子似的,拨一下动一下,家长火冒三丈,孩子却还是磨磨蹭蹭。本书让孩子知道管理好时间,是自己的事情。并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建立" 时间观念 ",学会"高效时间管理",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计算还剩多少时间,合理地分配时间。

  《忍住!不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整理好身边的物品》: 孩子习惯于乱扔乱放,脱下来的袜子随手扔在地上,脱下的睡衣像蝉壳一样立在沙发上,书桌上永远乱七八糟地堆着文具和学习资料。 本书不光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整理,还从分类开始,教给孩子正确的整理方法,从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开始,终让孩子学会整理身边的物品,从而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忍住!不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正确的金钱观》: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富裕的时代,不知道钱到底是什么,也从不懂克制欲望,想要什么都缠着大人买,这样长大后很可能为了想要的东西而负债累累。本书让孩子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合理分配,通过让孩子有偿做家务的方法,教导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作者简介

高取志津香

  非营利机构法人 JAM网站代表 "语言训练夏令营"组织者

  作为关注消费者问题和孩子培养问题的记者活跃于新闻界,1998年前往美国。同美国的友人一同创立了JAM网站。在报纸、杂志、书籍上宣扬"训练孩子的自立性"的理念。在各地举办了多场演讲。现任神奈川县儿童教育支援委员会委员,致力于儿童的培育和教育工作。


日本NPO法人 JAM网

  JAM网站是,Japanese & American Mothers的首字母的缩写。是日本、美国两地父母、孩子和教师互相交流的平台。2002年,JAM依托美国的取材,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沟通技巧和训练方法。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2003年10月,JAM转变为培养孩子和父母、老师沟通技巧的非赢利机构。以父母子女和教育者为对象,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场讲座和研讨会。

内页插图

目录

《合理安排时间》


1、孩子的自我时间管理

 “快去做!” / 2

 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 6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时间” / 10


2、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16

 了解孩子的时间感 / 19

 要让孩子明白,这到底是谁的时间 /23

 通过时间管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 28


3、训练开始!

 加强孩子的时间意识 / 36

 训练 1 现在,几点? 培养时间意识 / 39

 感受时间 / 40

 训练 2-1 明白了什么? 意识到时间 / 43

 训练 2-2 花费了多少时间? 意识到时间 / 44

 观察生活 / 45

 训练 3 我的一天 意识到自己的行动 / 48

 给时间分段 / 49

 训练 4 划分时间 按照时间约定来完成工作 / 54

 列清单整理大脑 / 55

 训练 5 想做的事情 vs 必须做的事情 列清单 / 59

 给“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排序 / 60

 训练 6 贴上便签,提升效率 列清单和排序 / 63

 按照事件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给清单排序 / 64

 指导 1 指导孩子学会排序 / 68

 为行动设定目标 / 70

 练7-1 早晨时间分配表 规划早晨时光 / 74

 训练 7-2 明智的消费者 练习制订计划 / 74

 让孩子养成根据目标倒推计划的习惯 / 75

 训练 8 给爸爸的惊喜 :爸爸的生日派对 根据计划推算时间 / 79

 要在时间分配上下功夫 / 80

 训练 9 目标 300 分 分配工作时间 / 83

 分步骤完成该做的事 / 84

 训练10 外出计划 分步骤行动 / 87

 培养专注力 / 88

 训练11 实践!间隔学习法 提高专注力 / 92

 悠闲时间 / 93


4、行动起来吧!

 父母不要对孩子指手画脚 / 100

 指导 3 按照时间表安排行动 / 105

 美国的时间管理教育 / 106

 制订计划,实践 / 112

 指导 4 制订计划,实践 / 117

 制订中长期计划 / 119

 训练12 任务金字塔 制订长期计划 / 124

 存储时间,制作凭证 / 126

 训练13 把时间存起来 提升干劲 / 129

 计划受阻时,父母该采取的说话方式 / 130

 不能顺利进行时的计划修正法 / 133

 指导 5 为什么非要父母提醒 / 137

 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 139

 训练14 和爸爸会合 时间管理 / 141

 让孩子心怀梦想 / 142

 附录 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孩子沟通 / 146


后记

 相关制作人员的话 / 150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


1、整理的规则

 困扰大家的“收拾难”问题 / 2

 孩子收拾不了,很正常 / 5

 指导沟通有诀窍 / 8

 自立步,从收拾身边点滴开始 / 12

 测试 孩子能做到的事 / 14


2、怎样分类才更好

 想整理,先分类 / 18

 向美国小朋友学分类 / 21

 训练 1 宣传单上的分类游戏 按照类别进行分类 / 25

 训练 2 鲸鱼 PK 金枪鱼 利用图示法进行比较 / 26

 训练 3 区分太阳和月亮 通过表格进行比较 / 27

 分类训练始于生活点滴 / 28

 训练 4 垃圾其实是资源 按照规则分类 / 31

 尝试给抽屉里的东西分类 / 32

 训练 5 整理抽屉 找到实用的分类方法 / 35

 自己用起来方便的分类重要 / 36

 训练 6 找到适合自己的分类方法 / 38


3、需要父母思考的问题

 让孩子整理前,父母要注意这些 / 44

 要有参与意识 / 46

 指导 1 督促整理 / 50

 确定物品摆放的位置 / 51

 指导 2 想想玩具应该放在哪儿 / 56

 如何不费力地把东西放回原处 / 58

 保持一定的空间 / 64

 训练 7 包内探秘 提高空间意识 / 66

 处理掉不要的东西 / 67

 指导 3 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 / 70

 训练 8 跳蚤市场初体验 教导孩子要爱惜东西 / 71

 如何与家人携手打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 72

 掌握整理文件的方法 / 76

 训练 9 归档 整理各类文件资料 / 80


4、行动起来吧!

 培养整理的习惯 / 84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责任” / 86

 训练10 诵读联络簿 做到不丢三落四 / 89

 孩子能独立完成前,父母要从旁照看 / 90

 遭遇困难怎么办/ 95

 就算采取措施也不能顺利推进 / 100

 训练11 给自己充电 父母的作业 / 104

 清晰传达需要孩子做的事 / 105

 确认孩子是否真的明白,“提示”有技巧 / 108

 积累微小的成功体验 / 110

 训练12 奖励印章 整理完成后,给孩子盖印章 / 113

 孩子做到了要表扬,没做到要重新做 / 114

 指导 4 遵守规则 / 117

 提高热情大作战 / / 119

 训练13 模拟实战 提高干劲 / 121

 训练14 预备,开始!享受整理的乐趣 / 122

 训练15 大扫除 享受整理的乐趣 / 123

 写给心中有他人的孩子 / 124

 附录 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孩子沟通 / 126


后记

相关制作人员的话 / 130




《正确的金钱观》


1、孩子的金钱观

 生活在物质富裕时代的孩子们 /2

 不要忌讳和孩子谈钱 / 6

 树立孩子的“金钱观” / 10


2、父母需要考虑的事

 孩子应该在怎样的金钱环境中生活 / 16

 指导 1 收到压岁钱要心怀感激 / 22

 生活中,要和孩子“谈钱” / 24

 附录 和钱有关的词语 / 28

 训练 1 寻找和金钱相关的话题 扩展对金钱的认识 / 31

 教孩子学习和金钱相关的等式 / 32

 训练 2 寻找免费物品 思考经济的构成 / 34

 向孩子传递金钱的价值 / 35

 测试 看看父母是怎么花钱的 / 40

 对待金钱要慎重 / 42

 训练 3 什么颜色? 硬币和纸币中包含的重要意义 / 45

 思考 :钱买不来什么 / 47


3、有计划的支配金钱

 有钱才能生存 / 52

 训练 4 自己的钱 计算个人生活成本 / 57

 训练 5 十八岁,开始计划旅行 将生活费具体化 / 58

 收入来源 / 59

 训练 6 偶尔也要吃粗粮 培养收支意识 / 62

 和孩子谈谈工作 / 63

 训练 7 Hello~Work~ 想想他是干什么工作的 / 67

 打工赚钱 / 68

 训练 8 寻找打工机会 意识到赚钱的不易 / 73

 在购物中,学习经济知识 / 74

 训练 9 定点观察 发现价格的变化规律 / 78

 训练10 成为能够发现“不同”的孩子 注意价格 / 79

 让孩子了解与银行相关的知识 / 80

 关于借钱 / 85

 捐赠 / 90

 训练11“24 小时电视”募捐 体验捐款 / 92

 附录 捐赠清单 / 93


4、开始实践吧!

 关于零花钱 / 96

 零花钱,怎么给? / 100

 指导 2 给多少零花钱合适? / 107

 零花钱应该怎么花 / 109

 如果孩子对你说“零花钱不够用” / 116

 不能顺利进行的时候 / 121

 控制欲望 10 元购物训练 / 124

 训练12 是你的话怎么办? 控制欲望 / 127

 成为一个明智的消费者吧 / 129

 训练13 选择价格实惠的巧克力 核对每克的单价 / 132

 防止卷入危险契约 / 133

 让孩子学会自立 / 136

 附录 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孩子沟通 / 139


后记

 相关制作人员的话 / 143


精彩书摘

“快去做!”

家长们的口头禅

  小孩子不写作业,在那没完没了地看电视。

  家长自然是火冒三丈:“不要老是看电视!赶紧写作业,写完赶紧睡觉!”

  这是家长每天晚上必念的台词。

  这句话只要讲了一遍,就肯定还有第二遍、第三遍。除了家长上火,什么事情都解决不了。家长不妨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怎么又忍不住发火了。


女儿晚上总是磨磨蹭蹭不肯睡觉

  早上从来都是火急火燎的。临出门的时候总是慌里慌张,“忘带笔记本了!”“忘了家长签字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每次都对女儿说 :

  “我不是跟你说了吗?让你早点儿准备好!”然而无论怎么唠叨,孩子也听不进去。

  这时候,又怕孩子赶不上校车。

  于是急急忙忙送孩子出门,然后整个人状态都不好了。

  儿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时,家长说:“别玩了!!”孩子总是会说:“再玩一小会儿。”“等我打完这关。”然后在那里玩个没完没了。说好了一天只玩 1 小时,结果从来就没遵守过约定。

  一开始的时候,家长还心平气和地说:“1个小时已经到啦。”然而,孩子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后家长不得不发火,“你玩够了没有!”强行把电源插头给拔了。

  “干吗拔电源插头啊!”“你根本就不遵守约定!”于是家长和孩子就吵起来了。

  孩子现在还是小学生,所以家长能够强行这么做,等孩子再长大一些,又该怎么办呢?等到孩子的个子比家长还高的时候,到那时,你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了。

  到那时,又该怎么办呢?


孩子像算盘珠子似的,拨一下动一下

  必须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该做什么。家长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忍不住要说。

  “快起床!快吃早饭!”

  “快去洗澡!洗完澡赶紧睡觉!”

  从来没有哪一天,不对孩子说 :“赶快做XXX!”

  等孩子睡着了,我们有时候会反省自己。“从明天开始,不再催促孩子做这个做那个”,然而等到第二天一早,又变成了老样子……

  “我不说,孩子岂不是什么也不做?”“到时候不是上学迟到,就是作业没写完,被老师骂。”“孩子晚上不睡觉对身体不好啊!我不说,孩子什么也不做!啊——”

  就因为“孩子像算盘珠子似的,拨一下动一下”,所以家长才唠叨个不停。孩子要是自觉去做,家长也不会催促了。

  那么,到底要怎么办呢?



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是不是家长一直在帮孩子管理时间?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的时候要忙得多。

  星期一放学要补英语,星期二要学游泳……另外,学校还布置了一大堆作业。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不帮孩子管理时间,事情就做不完。

  但是,始终都是家长帮孩子管理时间,这么做对吗?于是问题就来了,“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帮孩子管理时间?”

  昨天还是小孩子,今天就变得像大人一样了,任谁也办不到。突然有一天,对孩子说“从今天开始,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孩子肯定是做不好的。

  为了让孩子能够自己管理好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掌握方式方法,一点一点地教会孩子如何管理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步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要学会管理时间。

  “孩子自己的时间,自己管理。”

  虽然道理很简单,但为了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做,首先要让孩子有这样的意识。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你不掀被子,孩子都不睁眼,但是到了旅游或者足球比赛的那一天,孩子一大早就起来了。

  我小的时候,一开始也是父母叫我起床,但后来就自己起床了,也从来没有迟到过。

  只要让孩子明白,不按时起床会有什么后果,这样不需要家长的催促,孩子自己就起来了。

  要想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就必须让孩子知道,“管理好时间,是自己的事情”。

  在美国的时候,一位小学老师曾经对我说:“要想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那么首先就要让孩子知道,‘管理好时间,是自己的事情’。”老师还说,从孩子3岁开始,就要逐步培养孩子包括管理时间在内的自我管理能力。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那不是别人的责任,是你自己的责任。”早上睡过头了,就说:“妈妈没叫醒我。”孩子认为责任都是家长的,认识不到这是自己的错误。

  反之,如果孩子能够明白“早上起床”是“自己的事情”,那么他自己就会思考,怎样做才能不睡过头。


《成长的指南针:孩子们的自我管理启航》 开启独立,从“管好自己”开始! 亲爱的家长,您是否曾为孩子时间观念薄弱而烦恼?是否曾为孩子房间里的“战场”而头疼?是否曾为孩子对金钱缺乏概念而担忧?我们深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是每一位父母的期待,也是孩子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成长的指南针:孩子们的自我管理启航》系列图书,正是为了回应这些育儿挑战而精心打造。它并非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故事和方法,引导孩子们逐步掌握自我管理的核心技能,为他们未来的独立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套书,将成为您和孩子共同成长、携手前行的最佳伙伴。 第一册:《时光的魔法师:我的时间我做主》 时间,是最公平也最宝贵的资源。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乃至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多孩子,看似精力充沛,却常常因为“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而导致学习拖沓、任务未完成,甚至影响到休息和玩耍的时间。 《时光的魔法师:我的时间我做主》将带领孩子们踏上一段奇妙的“时间旅行”。书中,我们将以孩子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揭示时间管理的秘密。 认识时间,感受时间的流逝: 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画和故事,孩子们将直观地认识到时钟、日历等时间工具,并理解“一分钟”、“一小时”、“一天”的意义。我们会设计一些互动小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比如“一分钟你能做什么?”、“今天有哪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 区分任务,学会轻重缓急: 孩子们常常难以区分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是紧急的。本书将通过“英雄榜”、“任务清单”等方式,帮助孩子学会识别不同任务的优先级。例如,有些任务是“必须做”的,有些是“可以等”的,还有些是“想做”的。我们会用形象的比喻,比如把学习比作“打怪升级”,把休息比作“回复能量”,让孩子明白不同阶段的任务分配。 制定计划,让每一刻都有意义: 制定计划并非是束缚,而是为了更自由地安排生活。本书将引导孩子从简单的“每日计划”开始,逐步学会制定“每周计划”、“周末计划”。我们会提供各种形式的计划模板,例如“时间轴”、“格子表”,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并将学习、玩耍、阅读、运动、家庭活动等各项内容合理地安排进去。同时,我们也会强调计划的灵活性,教会孩子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克服拖延,成为高效小达人: 拖延症是很多孩子面临的共同难题。书中将通过“小蜗牛的挑战”、“番茄工作法”等小故事,剖析拖延的原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克服它。例如,将大任务分解成小步骤,设置奖励机制,利用“开始五分钟”法则等。 培养专注力,告别“三心二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专注力尤为重要。本书将设计一些“专注力训练营”的环节,帮助孩子提升在学习和做事时的专注度,例如“静心数呼吸”、“寻找不同之处”等小游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专注力。 合理休息,保持充沛精力: 很多孩子认为玩就是休息,却忽略了规律作息和适度放松的重要性。我们将强调“睡眠的力量”,以及“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比如在课间做一些伸展运动,或者利用等车的时间听一段故事。 通过《时光的魔法师》,孩子们将不再是被时间追赶的小跑者,而是成为能够掌控时间、规划生活的小主人。他们将学会如何高效学习,如何充分享受玩乐的时光,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而建立起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 第二册:《整理的艺术:我的空间我做主》 杂乱的房间,往往是孩子内心焦虑和无序的映射。而一个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不仅能让孩子心情舒畅,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培养他们条理分明、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很多家长都为孩子房间的“脏乱差”感到头疼,试图“代劳”整理,但这却错失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责任感的绝佳机会。 《整理的艺术:我的空间我做主》将带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魔法”的整理世界。我们将打破“整理就是麻烦”的刻板印象,让孩子们发现整理的乐趣和重要性。 认识“收纳魔法”,让物品各归其位: 书籍、玩具、衣物、文具……这些孩子生活中的“小伙伴”,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家”,就会造成混乱。本书将以“物品的旅行”为主题,引导孩子认识到每件物品都需要被“安顿”。我们会介绍各种实用的收纳工具和方法,比如“分类盒子”、“文件架”、“挂钩”等,并鼓励孩子根据物品的种类、使用频率,为它们设计专属的“家”。 “断舍离”的智慧,告别不必要的负担: 很多孩子因为不舍得扔掉旧玩具、破损的画笔,导致物品越积越多。本书将通过“小精灵的建议”、“宝藏大发现”等故事,让孩子理解“断舍离”的意义。我们会引导孩子思考:这个物品我多久没有用过了?它是否还能发挥作用?它是否真的让我感到快乐?通过温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理性地取舍,减少不必要的囤积。 “立体收纳”的奥秘,空间利用最大化: 狭小的空间如何变得宽敞?“立体收纳”是关键。本书将介绍利用墙面空间、门后空间、床底空间等技巧,让孩子们学会“向上”和“向下”发展收纳思路。例如,利用置物架、挂袋等,将物品“叠高”或“挂起来”,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桌面和地面空间。 “固定位置”的重要性,养成随手整理的好习惯: “用完就放回原处”,这是整理的基本原则。本书将通过“小侦探的追踪游戏”,让孩子理解“固定位置”的重要性。我们会鼓励孩子为常用的物品设定固定的摆放位置,并强调每次使用后都要及时归位,久而久之,就能形成“随手整理”的习惯。 “定期清理”的仪式感,保持长久的整洁: 整理并非一次性的大扫除,而是持续的维护。本书将引导孩子建立“定期清理”的习惯,例如每周进行一次“小整理”,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我们会设计一些“整理小挑战”,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整理的成就感,比如“一分钟桌面整理”、“十分钟衣柜刷新”。 “美学整理”的启发,让生活更有品质: 整理不仅仅是为了整齐,更是为了美观和舒适。本书将融入一些简单的美学概念,鼓励孩子在整理中发挥创意,例如利用色彩搭配,或者用一些可爱的小装饰品来点缀收纳空间,让整理过程变得更有趣,也让生活环境更加赏心悦目。 通过《整理的艺术》,孩子们将学会如何让自己的房间变得井井有条,不仅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更能体验到环境整洁带来的愉悦感。他们将培养出负责任的态度,学会爱惜物品,并理解“有序”的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和美好。 第三册:《金钱的秘密:我的财富我做主》 在现代社会,金钱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很多孩子对金钱的概念模糊,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消费欲望,或者对金钱的价值缺乏认知。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步。 《金钱的秘密:我的财富我做主》将以轻松有趣的方式,为孩子们揭开金钱的神秘面纱,引导他们从小建立起健康的金钱观。 认识金钱,了解它的来源与去向: 金钱从哪里来?要去向哪里?本书将通过“钱币的旅行”、“小商店的秘密”等故事,让孩子们理解金钱是劳动所得,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我们会介绍不同面值的钱币,并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用金钱来购买食物、衣服、玩具等。 区分“想要”与“需要”,学会理性消费: 孩子容易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产生不必要的消费冲动。本书将通过“愿望清单”与“必需品清单”的对比,帮助孩子区分“想要”的东西和“需要”的东西。我们会鼓励孩子在购买前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真的需要它吗?”,“我有没有类似的替代品?”,“这个东西能给我带来长久的快乐吗?” “储蓄”的智慧,为未来做好准备: 储蓄是实现目标的第一步。本书将介绍“存钱罐”的魔法,引导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我们会鼓励孩子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攒钱买一本喜欢的书,或者一个心仪的玩具。通过亲身经历储蓄的过程,孩子将体会到“耐心等待”和“积少成多”的乐趣。 “预算”的妙用,让钱花在刀刃上: 预算并非限制,而是规划。本书将教导孩子如何为自己的“零花钱”制定简单的预算。例如,将零花钱按照“储蓄”、“消费”、“捐赠”等比例分配。我们会提供一些简单的“预算表”,让孩子在规划中学会权衡和取舍。 “劳动”的价值,体验赚钱的辛苦与喜悦: 只有亲身体验过赚钱的辛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金钱的价值。本书将鼓励孩子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来赚取“劳动报酬”,比如帮助妈妈洗碗,或者为爸爸擦车。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不仅能获得金钱,更能从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成就感。 “分享”与“捐赠”,培养慷慨的品质: 金钱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拥有,更在于分享。本书将引导孩子将自己的一部分钱用于帮助他人,比如捐赠给需要帮助的动物,或者支持公益事业。通过分享,孩子将学会感恩,并理解金钱所能带来的更深远的价值。 “防骗”小贴士,守护自己的财富: 在数字化时代,孩子们也可能面临网络诈骗等风险。本书将加入一些简单的“防骗知识”,提醒孩子们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例如不轻易透露银行卡号、密码等。 通过《金钱的秘密》,孩子们将不再对金钱感到陌生或恐惧,而是能够理性地认识金钱、管理金钱,并懂得金钱的真正价值。他们将从小树立起负责任的消费观、储蓄观和投资观,为未来的经济独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长的指南针:孩子们的自我管理启航》系列图书,将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语言、精美的插图,陪伴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又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成长期。我们相信,当孩子们掌握了时间管理、物品整理和金钱观这三大核心能力,他们就如同拥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成长地图”,能够自信地探索世界,勇敢地面对挑战,最终成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这是一套,送给孩子,更送给未来的礼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简直像是在对我这种总想替孩子“代劳”的家长喊话,但翻开它,我发现它真的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书。我一直觉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错,是培养他们独立性的必经之路,可“忍住别插手”这五个字背后,藏着多少父母的纠结与挣扎啊。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简单粗暴地要求家长退后,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可以操作的框架。比如关于时间管理的部分,它不是那种生硬的日程表,而是教孩子如何与自己的精力波动做朋友,怎么把“我想做”和“我必须做”区分开。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它提到了“最小干预原则”,就是说我们只能做那个刚好能把孩子推一把,又不至于把他们推下悬崖的力度。这对于我这种完美主义的妈妈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以前总觉得,如果孩子做不好,我的教育就是失败的,现在我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剥夺了他们从失败中学习的机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和,读起来就像是邻居家那个经验丰富、又特别懂得倾听的家长在跟你交流,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让我感觉非常踏实。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值得称赞的是它对“整理”这件事的重新定义。很多育儿书都会强调房间要整洁,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要求孩子把玩具收进箱子里。而这套书则深入探讨了“物品与自我”的关系。它提到了“心流整理法”,教孩子思考每件物品存在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做减法。这对我家那个堆满“宝贝”的房间来说,简直是救星。我以前强行扔掉的东西,他都会偷偷藏起来,回来大发脾气。这本书引导我先和我儿子坐下来,一起讨论每件物品的“情感价值”和“使用频率”。我们甚至画了一个“物品生命周期图”。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在整理房间,不如说是在整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对物质的依恋程度。通过整理,他开始明白,有些东西只是占地方的累赘,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需要被好好对待。这种从内在驱动的改变,远比我声嘶力竭地吼叫“把房间收拾干净”有效一百倍。

评分

我接触过不少关于培养孩子自主性的书籍,但大多侧重于理论的宏大叙事,读完后总觉得空有抱负却不知如何落地。这套《忍住别插手》系列最贴近现实的地方,在于它对“冲突管理”的处理。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当孩子“管理失败”时,家长该如何介入而不至于“夺权”。比如孩子没按时完成作业导致被老师批评,或者把零花钱提前花光了想买的东西买不成。作者提倡的是一种“后果承担辅导”模式,而不是“危机抢救”模式。这意味着,我们要允许孩子品尝到自己决策带来的苦果,但同时要坐在旁边,帮助他们分析这个苦果的味道,而不是马上递上甜点来解救。这种保持距离却又随时准备提供心理支持的平衡感,正是我们这些“直升机父母”最难掌握的艺术。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终于有了一份清晰的行动蓝图,知道在不同情境下,我的“手”应该放在哪里,或者,更重要的是,应该放在哪里。

评分

说实话,刚看到“自我管理课”这几个字,我心里是有点抗拒的,总觉得这些理论化的东西,孩子听不进去,我用起来也费劲。但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关于金钱观的构建,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没有直接灌输“节俭是美德”这类陈旧观念,而是把金钱看作是一种工具和责任。我一直很头疼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谈论消费和储蓄,因为一谈起来就容易变成争吵。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基于“延迟满足”和“价值交换”的讨论模型,让孩子明白,他们花的每一分钱,背后都代表着父母付出的劳动或者他们自己通过努力换来的成果。它甚至提供了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家庭财务小游戏”,把枯燥的记账变成了一种协作。我尝试着用了书里的一个小技巧,让孩子为他想要的一个电子产品设置一个“达成目标倒计时”,而不是直接给他买。效果出奇地好,他开始主动地做家务来赚取额外的零花钱,那种成就感是他拿到礼物时从未有过的。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把抽象的道德观,转化成了孩子可以亲手实践的、有反馈的日常行为。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和引导方式非常细腻,它没有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教条主义。更像是一个多层次的对话引导手册。特别是在时间安排这块,它深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和自控力是不同的,所以它提供了不同阶段的“分级挑战”。比如针对小学的“五分钟任务法”,和针对高中的“项目式时间块划分”。我发现作者在撰写时,充分考虑到了现代亲子关系中信息爆炸和注意力分散的现状。它建议家长先从“自我示范”开始,如果家长自己都做不到在规定时间内放下手机去陪孩子,那么要求孩子专注就显得非常虚伪。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孩子学习时,把我的工作信息调成静音,这种无声的共鸣,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给孩子看的“操作指南”,更是给家长的一本“自我反省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