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 |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D119卷 | 
| 定价 | 30.00 | 
| ISBN | 9787544466264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作者 | 何云峰 | 
| 编号 | 1201205316 | 
| 出版日期 | 2015-09-01 | 
| 印刷日期 | 2015-09-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无 | 
| 页数 | 207 | 
| ·卷首语· 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校深层次变革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成为变革性学习者:为何与何为 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00-2015 “自主驱动”型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究 档案袋评价在国培学员学业评估中的实施路径初探 促进实习生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教育实习指导模式探析 ·比较教育研究· 韩国农村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美国教师教育激励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小学数学专家教师项目与我国“国培计划”比较研究 ·教育管理专题· 建设现代民办学校的校道与治道 公办学校的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探索 浅析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学生党员培养中的新媒体应用 外籍人员子女教育政策研究:以上海为例 适应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小班化教学革新 ·课程教材改革· 课程身份:课程实施的生成性解读 在线课程对教学的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命题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生行为与心理素质发展· 再议接受学习 关于学习品质内涵的再研究 探究初高中衔接阶段的英语学习 基于中小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美术表现性评价特质及实施方法研究 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伦理思考 ·学科教学策略· 话语分析在课堂研究中的应用 论未来优效课堂的创建之路 “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尝试——以'世间*美的坟墓'为例 数学教学质量评价工具MQI述评 基于CBI教学理念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以英语课堂“社会热点”讨论为例 以合作促自主的高中英语课堂初探 '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微信的中学英语微课设计实践 高中英语读前活动的有效策略案例研究 谈化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小学低年级绘本学习单的设计与思考 | 
| 研究人员 | 
| 本书涉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诸多领域。既有从宏观教育规划与决策出发的理论论证 也有从鲜活的教育活动中总结出的相关实践经验。 | 
每一次阅读教育类的专业书籍,我都在寻找那种能够带来“顿悟”的时刻。而这第19卷的《现代基础教育研究》,可以说是多次达到了这种效果。它在处理一些长期存在的教育矛盾时,展现出了一种难得的中立和审慎。比如,在讨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平衡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站队,而是用大量的数据和文献回顾,展现了这种张力的复杂性和历史必然性,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我特别留意了它的参考文献部分,可以看出研究团队在文献梳理上的功力深厚,很多引用都是跨学科的,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边界。这本书读起来需要耐心,因为它探讨的不是轻松的话题,但所有的投入都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它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复杂肌理,提供了一个精妙的切入点。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时,我还有点担心它会不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基础教育研究”这个标题听起来就挺“硬核”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文字表达相当流畅和清晰,即便是涉及一些复杂的教育学模型和统计分析结果,作者们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释。我最喜欢的是它在案例分析上的处理方式,选取了多个不同地域、不同学段的典型案例进行交叉对比分析,使得抽象的理论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读到关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那几个章节时,我甚至在办公室里停下来,忍不住在自己的教案上做起了批注和修改。这种即时性的反思和行动的冲动,正是优秀教育著作的魅力所在。它不像教科书那样要求你被动接受,而是激发你主动去质疑、去探索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为什么”。这卷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让我们能跳出日常的琐碎,重新审视我们工作的意义和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毕竟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品,质量自然有保障。纸张手感不错,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容易疲劳。但重点还是内容本身。这一辑的研究覆盖面很广,从宏观的教育政策解读到微观的课堂互动研究,都有涉猎,显示出研究团队强大的学术视野。我个人对其中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优化”的研究特别感兴趣,它没有采用那种标准的、一刀切的培训模式描述,而是深入探讨了基于经验的内隐知识如何转化为外显的专业能力。书中提出的那种“行动研究与反思的螺旋上升”模型,对我现阶段想突破自己教学瓶颈非常有指导意义。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需要你带着自己的实践问题去“啃”,去对照着自己的工作去检验,这种互动性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充实和有目的性。
评分这本《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的第19卷,我真的得好好说说。光是翻开目录,就能感觉到它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和严谨态度。内容编排上,明显看得出编者在努力平衡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我尤其欣赏它对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的探讨,不像有些理论书籍那样空泛,而是紧密结合一线教学的痛点。比如,其中一篇关于信息技术如何真正融入课堂而非仅仅是工具展示的论述,简直是说出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心声。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技术名称,而是深入剖析了教学范式转变的内在逻辑,让人读完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了全新的启发。而且,这卷书的引文和注释做得非常扎实,每一步论证都有据可查,这对于我们进行学术研究或者撰写教学反思时,提供了一个非常可靠的支撑。整体来看,它更像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思考教育”而不是仅仅“做教育”的工具书,非常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坦白讲,作为一名资深教师,我对市面上大多数的教育研究成果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很多是“写给管理者看”的。但这一卷《现代基础教育研究》却给我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它的语言风格虽然学术,但内核却饱含对教育本质的关怀和对学生成长的敬畏。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差异化教学有效实施的障碍分析”一章,它不仅指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制约这些实践的制度性因素,这使得它的结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美好愿景。这种既能仰望星空(理论高度),又能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写作风格,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它让我感觉到,真正的教育研究,应该是这样既有理论的深度,又能真正滋养一线教育实践的,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和深入思考的学术精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