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你的6-12岁孩子 |
| 作者: | [美]路易丝?埃姆斯 [美]弗兰西斯?伊尔克,玉冰/译 |
| 定价: | 154.8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出版日期: | 2018-04-01 |
| ISBN: | 9787559616098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内容简介 | |
当孩子表现出教养的困难和麻烦时,如果父母知道这不是个别行为,而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共有的暂时现象,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同样,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如果了解孩子在某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就可以减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盲目性。 |
| 目录 | |
作者序 给父母一份关于孩子的成长地图 名家序(一)众里寻他千百度 名家序(二)在这里寻找答案 名家序(三)在帮助孩子的同时懂得孩子 译者序因为懂得,所以从容 六岁孩子能力发展及教养简表 020 ? 章 内心充满矛盾,行为两极化————六岁孩子的身心特征 典型的六岁孩子,是一个小小的矛盾体,集两个于一身。他的苦恼是既依赖妈妈,又想要离开妈妈,期盼走向独立,所以六岁是孩子与母亲真正开始分离的起点。大约在五岁半到六岁半之间,孩子的许多行为似乎从各个方面一起忽然转身,都朝向明显对立的方向发展。但是,从六岁的太过精力旺盛而且强横刁蛮,转向七岁的太过忧郁而沉寂的过程中,其间会有一段日子是孩子的美好绽放的时刻,也是让家长享受的一段亲子时光。 1. 六岁典型特征:小小的矛盾体,集两个于一身 ? ?内心充满矛盾,爱走两个 ? ?认为自己是整个的中心 ? ?很多行为明显恶化 ? ?使家里乌烟瘴气的小烦恼 ? ?使家里快乐的小可爱 2. 六岁半到七岁之间:孩子的美好绽放的时刻 ? ?聪明、幽默、喜欢猜谜 ? ?行为上热切,感情上炽热 3. 给父母的提醒:对孩子有一份合理的心理预期 017 ? 第二章 母子矛盾占出的地位——六岁孩子的人际交往 以六岁孩子典型“两极化”的行为特点,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他既可以展露出爱的一面,也可以展露出糕的一面。没有谁会是比他更为活泼可爱、热情洋溢、充满快乐和惹人喜爱的小宝贝,也没有谁会是比他强横刁蛮、不讲道理、充满嫉妒和让人头疼的小捣蛋。在六岁孩子的人际关系中,朋友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中比较令人注意的一点是,以性别分群的现象开始出现。 1. 与父母之间:母子之间纠葛的年龄 ? ?矛盾与冲突是母子关系的主旋律 ? ?对父亲往往心怀敬畏 2. 与祖父母之间:关系融洽且亲昵 ? ?对祖父母充满好感,充满温情与和谐 ? ?尽量每次只和一个孙儿玩 3. 与老师之间:行为得体,言听计从 4. 与兄弟姐妹之间:充满磕磕绊绊,对弟弟妹妹尤其恶劣 5. 与朋友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 ? ?在玩耍中争强好斗 ? ?对朋友往往看不顺眼,不够宽容 ? ?开始出现以性别分群的现象 ? 第三章 充满战争的硝烟——六岁孩子的日常作息 与五岁时的乖巧、听话相反,六岁孩子两极化和情绪化的性格特点,使他在日常作息方面的表现实在令家长头疼、崩溃!他们在餐桌上“胡作非为”,穿衣时挑三拣四,在宣泄情绪时每每大发脾气……这些的确都是令家长十分头疼的行为。但不可否认,放肆和野蛮是这个时期不可避免的。六岁的孩子脆弱,做家长的与其一味地责骂孩子,不如给孩子更多的宽容,同时,善用与孩子相处的技巧。 1 |
| 编辑 | |
★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美国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根据上千位孩子真实成长跟踪总结的早教百科! 为了告诉父母孩子在成长各个阶段的发展和行为,美国格赛尔人类发展研究所在耶鲁大学对数以千计的孩子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汇集在《你的N岁孩子》系列。书中不仅详细总结了孩子各年龄段在身心发展特质、心智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和人际关系表现,也总结了他们这一阶段的成长规律,并列举孩子的很多典型表现,在此基础上给父母提供教养建议、亲子共处技巧。 ★ 兰登书屋30年当家好书,阶梯教养圣经,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 《你的N岁孩子》系列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了兰登书屋30多年的当家品牌,并被授权到各地,成为了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自2012年引进简体版后,一直好评如潮,短短7年间持续就超过100万册,好评率高达99.6%。众多家长口口相传,倾情,被奉为“新手爸妈读的育儿宝典”。 ★ 内容全面,从“*好的朋友”到不肯吃饭,再到没有感,你想知道的关于6岁孩子的一切,本书都将告诉你! 1.内文改用手感更好的轻型纸,封面特种纸,高端大气,也更适合用于赠送亲朋好友; 2.开本更加小巧适手,方便家长们随身携带,闲暇之余便能翻出来一探究竟; 3.对语言文字进行加工润色,更加口语化、生活化,方便家长们理解阅读; 4.聘请知名育儿专家对内文进行审订,与时俱进,剔除部分过时的、*的案例及分析;同时结合原书观点新增了一些新鲜案例,以确保科学合理性。 ★ 中国儿童教育专家罗玲、李跃儿、胡萍、小巫、兰海、安燕玲、海文颖倾情作序! |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冲击,是它对于“家庭文化”构建的强调。很多家长把教养等同于报班、补习或者监督作业,但这本书却把视线拉回到更底层的家庭互动模式上。它没有直接批判任何一种已有的教育方式,而是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展示了长期、稳定、一致性的教养模式对孩子未来认知结构的影响。我注意到,书中对“挫折教育”的阐述非常到位,它不是鼓励你让孩子去经历无谓的痛苦,而是教你如何将孩子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的挫折,转化为内在的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家长具备极高的情商和耐心,而这本书提供的正是提升这些“隐形技能”的工具箱。我特别喜欢它在设计思考题时的那种启发性,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如果你的孩子在A情境下表现出B行为,你过去最可能的反应是什么?而基于现在学到的知识,最理想的第三种反应是什么?”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比直接阅读一个标准答案要深刻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引人注目,色彩搭配既有知识的厚重感,又不失亲和力,初次翻阅时就被它散发出的那种专业和严谨的气质深深吸引住了。我特别关注了它在引言部分对“阶梯式教养”核心理念的阐述,作者并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居高临视的专家口吻,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引导父母思考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期望和干预方式。尤其是对6岁、10岁、12岁这三个关键节点的深入剖析,简直像是一张精准的导航图,让我这个原本对“孩子到底该在哪个年龄学什么”感到焦虑的家长,找到了清晰的路线。书中提到的那些基于长期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读起来让人心服口服,因为它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能立即应用到日常互动中的具体建议。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在高段低段儿童的友谊处理上进行有效引导的章节,让我豁然开朗,明白了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有多么笨拙和无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框架,让我们能够跳出“别人家的孩子”的焦虑,真正回归到理解和陪伴我们自己孩子的成长节奏上。
评分坦率地说,一开始我看到“耶鲁大学20年研究成果”这样的标签时,内心是有那么一丝抗拒的,总觉得这类书籍会过于学术化,读起来会很吃力,或者离我这种普通家庭的生活太远。但是,这本书的编排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将复杂的、基于长期追踪的数据,转化成了极其形象化的图表和生活场景剧本。比如,在关于“专注力培养”的章节,它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解释了前额叶皮层发展与任务切换能力的内在联系,让一个对神经科学知之甚少的父母也能瞬间理解其原理。更让我感到贴心的是,它非常注重“非典型发展”的考量,承认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差异,并提供了针对性强、灵活度高的建议。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教育”的指南,更像是一本“如何理解我的孩子”的深度传记,让我们能够真正看到孩子世界里正在发生的一切。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陪伴孩子走过好几个重要阶段的家长,说实话,市面上的育儿书看得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要么过于偏重心理学理论的晦涩,要么就是一味鼓吹某种单一的教育哲学。然而,这套书(我指的是它所代表的整个体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实战性”和“跨度性”。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不同阶段,这个‘怎么做’需要进行怎样的微调”。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自主权与边界感”的平衡探讨。在10岁到12岁的过渡期,孩子对独立性的渴望是爆炸式的,但很多父母在这时候反而会因为恐惧而收紧缰绳,导致冲突升级。这本书非常巧妙地利用耶鲁大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脚本,教父母如何在放手和托举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没有那种教条式的命令感,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又极其智慧的导师进行深度对话,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并在脑海中构建起自己孩子的立体画像。
评分这套书的排版和内容组织结构,体现了一种对读者体验的极大尊重。章节之间的逻辑推进是层层递进的,从宏观的教养哲学,逐步深入到微观的日常对话技巧。我特别欣赏它在每一章末尾设置的“反思角”或“行动清单”,这有效地防止了“读完就忘”的通病。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吸收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深度的自我迭代和教养升级。它挑战了我们很多根深蒂固的“老观念”,比如“孩子就该听话”、“犯错是件坏事”等等。它用科学的视角告诉我们,真正的权威不是靠压制建立的,而是靠建立在理解、尊重和有效沟通基础上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孩子的世界多了一层“X光”透视的能力,不再只是凭本能去反应,而是能预判、能设计更具建设性的干预措施。这本书是值得反复阅读和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重新审视的宝贵资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