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有天才:成就天才男孩的12种美德
定价:26.80元
作者:冯建亭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7428766
字数:
页码:23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家有天才:成就天才男孩的12种美德》以故事的形式深入阐述了天才男孩应具备的12种优良美德,帮助青少年在成长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以优良的美德成就自己的前程。男孩成长期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得当,男孩子成长;教育不当,男孩子叛逆暴戾,可能会因此误入歧途,坠入深渊。棍棒教育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孩子,面对天性顽劣,不受管柬的男孩特质,要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合适,成了家长们头疼的问题。
内容提要
《家有天才:成就天才男孩的12种美德》通过讲述近100个故事,表现了做人应该具备的12种美德,教会他们懂得感恩,富有爱心,孝顺父母,待人有礼,认真负责,坚强独立,勇敢机智。《家有天才:成就天才男孩的12种美德》从多个角度启发读者关于成长的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其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目录
章 诚实为做人的根本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永远不要欺你自己
烽火戏诸侯
司马光说谎受责
卞和献宝玉
说实话的高允
皇甫绩认错
第二章 守信是崇高的人格
一诺千金的季布
打工女的坚持
曾子杀猪教子
迟到的礼物
来之不易的丹参
不守信则没成就
贫穷的小提琴手
从小事做起
商鞅立木
第三章 忠诚是做人的基础
中国硬脖子
刚正不阿的海瑞
敢于直谏的魏征
太保申劝楚王
老黄和老黑
牧羊犬的守候
乞丐和小狗
住在铁路边的老人
天堂门前的比赛
忠诚的背叛
第四章 宽容让你成就大业
白衬衫上的墨水点
宽容是一种挽救
音乐家的告别方式
都是村里人
老人与指挥官
林肯的宽容心
第五章 勇敢是人生的信念
小老鼠偷蛋糕
小猴子请医生
小白兔与大怪兽
班超出使西域
郭子仪单骑走敌营
角斗士斯巴达克
兔子开会
水池里的玻璃
第六章 坚强让人学会生活
野菊花的坚强
苏武牧羊
张海迪的别样人生
困难时候咬咬牙
小树的启发
与苦难做斗争
弱视者的坚持
一幅画的含义
半个面包
为生命舞蹈
渔王的三个笨儿子
智者的启发
第七章 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爱学习的牛顿
司马迁放羊
勤奋可以改变世界
的中学生活
世界上没有天才
孔子学字
伟人的特点
每天多做一点事
路中央的大石块
汤姆的成功
无能为力的上帝
变成蜜蜂的苍蝇
第八章 负责是成功的前提
从小事做起
对朋友要负责
76秒的坚持
对生命负责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养花的小朋友
列车上的产妇
第九章 孝顾是基本的美德
山里的父母
坟墓上的竹篮子
太阳和月亮
孝顺的大儿子
孝顺的关门声
父爱如山
陈毅孝母
孝顺不要等
老人院里的妈妈
妈妈做的饭
父亲的眼泪
第十章 礼貌是关系的开始
孟子休妻
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礼貌和教养
礼貌套餐
一次礼貌的实验研究
不要践踏别人的尊严
学者拜师
开着的病房门
孔子拜
耐心听人讲话
谢谢不只是礼貌
第十一章 团结就是力量智慧
一壶水制胜的战役
蚂蚁搬蟑螂
将相和
团结的力量
山羊和小刺猬
五个兄弟的争吵
团结起来才能胜利
风浪中的拼搏
狼和羊
森林里的战争
第十二章 机智是勇敢的前提
墨子论战
美妙的夜莺声
智斗山妖
巧退烟商
贾嘉隐智斗王公
小乞丐的提醒
机智的仇尔卡
给宰相理发
国王的问题
添字得驴
狐假虎威
蚊子和网眼
国王与囚徒
作者介绍
文摘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做诚实的人,才有幸福可言。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他年纪已经很大了,眼睛花了,看不清事物,耳朵也聋了,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而且腿脚也开始变得不利索,走起路来跌跌撞撞。国王看着自己H渐衰弱的身体,每天都在想着,我就快要死了,我死了以后,谁有资格来继承我的王位呢?有一天,国王把他的大臣们都召集了过来,因为他要宣布一件事情。国王告诉他的大臣们,他要从全国挑选一个孩子,来当将来的国王。可是该怎样去挑选呢?这就是他召集所有大臣要商量的事情。
国王把这件事情宣布完以后,大臣们表现各异,有一部分在惊讶,如此尊贵的王位竟然要传给一个民间的孩子!而另一部分在想国王说的这个问题。大臣们一筹莫展,苦思冥想也没想出一个有用的办法来,后还是老国王自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给所有的孩子每人都发了一粒花籽,看谁拿这粒花籽能种出美丽的花,就让谁将来当国王。
有个叫勤的孩子,他也领了一粒花籽,回到家后,他把花籽种在花盆里,天天浇水,他是多么希望那花籽长出芽,抽出枝,开出美丽的鲜花啊!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花盆里什么也没长出来。勤很着急,于是他换了一个花盆,又换了一些土,把那粒花籽种上,可是两个月过去了,到了大家送花去比赛的日子,勤的花盆里还是空空的,什么也没长出来。
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孩子一齐来到王宫里,他们每个人都捧着一盆漂亮的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都很美丽,一下子真说不出谁种的花美丽。只有勤的花盆里,什么都没有,空空的,其他孩子看着他的花盆,发出嘲讽的笑声,投来轻蔑的眼神。
国王出来看花了,他在孩子们的面前走过去,他们手里捧的花可是真美丽啊,但是国王却一直皱着眉头,一句话也不说,继续向前走着。他走呀走呀,忽然看见一个孩子手里捧着一个空花盆。那个孩子低着头,心里难过极了;人家都能种出美丽的花朵来,可自己呢,什么也没种出来,这个孩子就是勤。
国王走到勤的面前,问他:“孩子,你怎么捧着一个空花盆?”勤哭起来了,他说:“我把花籽种在花盆里,用心浇水,可是花籽怎么也不发芽,我,我,我只好捧着空花盆来了。”国王听完勤说的话,高兴得笑起来了,他说:“找到了,找到了,我要找一个诚实的孩子当国王。你是诚实的孩子,我让你做将来的国王!”原来,老国王发给大家的花籽是用开水煮过的,怎么可能会发芽、抽枝、开花呢?勤种不出花来,别的孩子也种不出花来。当然了,别的孩子是偷偷换了好的花籽才种出花来的,勤没有这样做,所以他是诚实的孩子,所以他是未来的国王。永远不要欺你自己我们说谎,在欺别人的同时也在欺自己,谎话说得多了,连自己都分不清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从而逐渐地被社会淘汰了。
有一个生活在矿区小山村的学生,他是村子里面上初中的孩子。每天早上,要走几十分钟的山路,再坐半小时火车,才能到学校。
有一年的暑假,语文老师布置了暑假作业,要求写一篇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读书心得。可是这个学生没有这本书,经过打听后得知,这本书70元,而父亲的工资一天才30元,家里人口又多,都靠他父亲一人的养活着,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决定趁着假期,自己去打工,然后买这本书。
这个学生那个时候能做的事情是在给人家扛木头挣钱,扛一根挣8毛钱。因为他是村里面聪明的小孩,学习也好,平时还喜欢帮助别人,所以老板很喜欢他。于是问他这么小,为什么要出来扛木头呢。
学生向老板说明了缘由,于是老板收下了他。干了几天,老板看不下去了,实在不忍心让他一个小孩子干这么重的活儿,于是直接给了他70元钱,但有一个条件,看完书要给老板讲故事。学生感慨万千,也答应了老板的要求。
紧接着问题又来了,这70元刚刚够买书,可是去城里还要坐火车,如果买了火车票,那么钱就又不够了,于是学生只能等待村里有人去城里。他个拜托的是一个邻居,邻居要去看望在城里上班的孩子,半个月后回来。可是半个月后,他兴冲冲地跑去拿书,邻居却说书名太难记,刚出门就忘记了,村子里又没有电话,邻居只好去书店翻找,但实在是想不起来。
隔了几天,村子里的一位阿姨带着她的儿子去城里看病,学生拜托这位阿姨帮忙买书。阿姨却责怪他说,我小孩子在生病,你叫我买书?无论他怎么哀求,那位阿姨就是不答应帮忙,他只有失望地回家去了。
这时暑假已经过了一个月,那个老板每次走过家门口就会问他什么时候来讲故事,可是他都无言以对。心里尴尬得要命。
后一次,学生拜托父亲的一个木匠朋友买书,没想到木匠师傅也没有帮着买到。这时候暑假已经快过完了,书还没有买到,读书心得也没写。那个老板每天从家门口经过,都会笑眯眯地问,书看了没?这时候,村里来了位医生,这位医生定期会到村里来给人们看病,于是他找到医生,说明了情况,那医生也是位好心人,拍了拍胸脯,说这事情交给他了。第二天,学生终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学生连夜捧读,厚厚的一本,字很小,外国人名又复杂,除了昵称,还有简称,十三四岁的小孩看起来相当费劲,看到一半,人名搞混了,于是赶快退回去再看,看得很痛苦。
老板又一次经过了学生的家门口,问他,你拿到书了,看完给我讲故事。学生说出了实情,很久才买到书,可是我真的看不懂,我也没有办法现在给你讲故事。没想到老板笑眯眯地告诉他,我知道了,你老师说,这是世界名著,14岁如果能看懂就不是名著了。
老板这里总算交代过去了,但是读书心得不能不交。学生很认真地写了买书看书的整个过程,后以老板对他说的话作总结,如果14岁的时候能看懂的话,就不是世界名著了。书已经在我的手边了,我希望长大后能把它看懂。
开学后,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说,你们这帮考上中学的子!我根本看不起你们,你们里面只有一个人是诚实的。你们14岁看不懂,我28岁还看不懂。
我为什么告诉你们要看?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很多你们不懂的东西,长大了之后就会懂,要知道知识是需要尊敬的,念书是一辈子的事情。还有,永远不要自己。
这名学生用实话,赢得了老师的称赞,并且他长大后也一直以做一个诚实的人为基准,后来他成了一位的导演。
……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写给父母看的,可能未来孩子自己长大了,拿起来重读一遍,也会对自己童年的经历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它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从内在驱动力的建立,到外在能力的培养,再到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创造力与规则边界”的平衡讨论,作者巧妙地论证了,真正的自由创造并非是随心所欲,而是建立在对基本规则的深刻理解和内化之上的。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于“自由放养”的一些片面理解。这本书的文字简洁有力,但信息密度极高,以至于我每次阅读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和划重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辟的论断。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人生这个岔路口,不仅指明了方向,还递过来一张详细的地图,让我们能更有信心地陪伴孩子走向他们自己定义的光明未来。
评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把我的注意力抓住了。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翻阅,光是看着那些排版和插图的风格,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呈现上的用心。它不像那种老派的说教式育儿书籍,反而更像一本精心准备的成长手册,里面穿插着很多精炼的观点和实际的操作建议,让人读起来感觉非常顺畅,不会有那种晦涩难懂的压迫感。特别是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那一章节,作者给出的几个小实验和日常观察的角度,简直是茅塞顿开。我立刻就想带回家,回家后迫不及待地找了几个朋友聊了聊这本书的某些观点,我们都觉得,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现代且人性化的教育视角,不再是单纯地要求孩子“听话”或“得高分”,而是更侧重于培养他们内在的驱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的文字很有力量,能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现有的教育模式,并从中找到可以微调和改进的地方,这种自我革新的过程,比直接灌输知识要有效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板着脸孔,而是带着一种邻家智者的亲切感。我尤其喜欢它引入的那些历史案例和跨文化比较,这使得书中的理论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广阔的视野。例如,书中对比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失败”态度的差异,深刻地阐释了“成长型思维”是如何被环境塑造成的。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意识到,培养孩子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它还关乎我们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更广阔的世界。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合上书本,静静地坐一会儿,思考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我日常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碎片时间里。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那种需要经常翻阅,每次都能从中找到新感悟的“常青树”级别的读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框架,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模板。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时,我还有点担心内容会不会过于偏重男孩子的发展路径,但翻阅之后发现,作者的考量非常周全。它所讨论的“美德”和“特质”,比如坚韧不拔、批判性思维、情绪管理能力,是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逆境商”的论述,他没有回避孩子在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反而将其视为塑造强大内心世界的关键熔炉。书中提到的一些应对孩子“习得性无助”的策略,操作性极强,不需要复杂的资源投入,只需要父母调整观察和回应问题的角度。这些建议非常务实,对于我们这些在快节奏生活中努力平衡工作与育儿的家长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更深入地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只关注表面的成绩或顺从度。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用“理解”代替“控制”,这种教育哲学让人耳目一新。
评分说实话,我很少对一本教育类书籍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感”。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将“天才”这个词描绘成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把它解构成了若干个可以日常培养的具体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尤其是在描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场景时,那种真实的拉扯感和温暖的理解,让人仿佛就坐在那个场景里。我特别欣赏其中提到的一种“延迟满足”的训练方法,它不是生硬的禁止,而是通过巧妙的游戏设置,让孩子在自愿且充满乐趣的过程中学会等待和规划。读完这部分,我立马回去尝试了几次,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孩子非但没有抱怨,反而因为完成了一个“挑战”而感到自豪。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我们如何引导,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深层次的智慧,是任何速成手册都无法比拟的。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意识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其实都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