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席雪怀孕分娩公开课》
定价:39.80元
作者:席雪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127092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全国知名母婴护理专家三十余年护理经验 专家口述实录,再现公开课现场 解答准妈妈*关心、*急需的孕期问题 现场聆听,与专家零距离 相关好书推荐: 张思莱育儿微访谈:爸爸妈妈*想知道的事(健康 养育分册 套装共2册)(百万妈妈共同依赖的育儿专家,被网友疯狂阅读9亿次的育儿实用帖)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由席雪主讲的受准妈妈们欢迎的五门孕期公开课:享受快乐分娩、孕期检查与保健、孕期营养与运动、呼吸减痛分娩法、母婴用物准备,通过专家的口述再现公开课现场生动的情境,让更多没有机会亲临现场的准妈妈们能够“现场聆听”专家的讲授。
此外,书中还分享了专家在课上及网上为准妈妈们解答关心、苦恼、困惑、急需的孕期问题,帮助广大准妈妈们顺利度过孕期、享受快乐分娩。
目录
课 全程呵护:孕期检查保驾护航
节 孕期检查知多少
第2节 孕期常规检查
第3节 孕期其他相关检查
第4节 孕期自我监测
第2课 健康与美丽同在:孕期营养与运动
节 孕期营养、运动知多少
第2节 孕期营养规划
第3节 孕早期营养与运动
第4节 孕中、晚期营养全知道
第5节 孕期体重管理三要素
第6节 孕期运动小结
第7节 孕中、晚期运动课
第3课 孕期常见问题及疑问
节 孕期常见问题及处理
第2节 孕期的疑问
第4课 分娩方式的思考
节 享受快乐分娩
第2节 分娩方式的选择
第3节 分娩的过程:自然产v.s.剖宫产
第5课 分娩前的准备
第6课 分娩那些事儿
节 分娩的基础概念
第2节 影响分娩的因素
第3节 分娩的支持与帮助
第7课 奇妙的分娩旅程
节 产程注意事项
第2节 第二产程注意事项
第3节 第三、四产程注意事项
第4节 产后24小时护理
第8课 母婴用品准备
节 准妈妈用品准备
第2节 婴儿用品准备
结束语
作者介绍
席雪,全国知名母婴护理专家,常年致力于推动专业的新生儿健康护理知识和理念。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护士长,主管护师。1981年在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开始从事医护工作。1990年起担任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护士长,从事护理管理工作。曾任产科病房、妇科病房、计划生育病房、特需病房(温馨爱屋)、产房、手术室、急诊室护士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目前负责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兼任孕妇学校的教学工作。擅长孕、产妇和婴幼儿日常生活及常见病的护理,撰写并发表过大量母婴护理及女性健康科普文章与书籍。
文摘
序言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对我的影响,那一定是“赋权”(Empowerment)。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准父母们常常被海量、甚至互相矛盾的信息淹没,导致在关键时刻反而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变得过度依赖外界的指令。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系统地训练读者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框架”。它会先抛出不同的分娩方案A、B、C,清晰列出每种方案在成功率、潜在风险、恢复时间上的差异,然后引导读者思考“对我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快速恢复、是疼痛控制,还是尽可能地减少干预?通过一系列的发问,读者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基于自己家庭价值观和身体状况的理性选择,而非盲从任何一种流行的“完美分娩”模板。这种强调个体自主选择权的理念,对我来说比任何具体的技巧都更有价值,它让我明白,生育的意义在于创造独属于自己的体验,而非复制他人的成功案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引人注目,那种温润的米白色封皮,配上烫金的书名和作者名,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踏实又充满希望的感觉。我特别喜欢封面设计中融入的那一抹柔和的淡蓝色,让人联想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非常符合主题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基调。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处理得非常到位,虽然是A4开本,但拿久了也不会觉得沉重,油墨的印制清晰锐利,即便是大段的图文排版,阅读起来也毫无压力。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师对图文的布局考虑得非常周到,特别是那些关键的产检流程图和分娩体位图,标注得极其清晰,使用了不同深浅的灰色线条进行区分,避免了信息过载的视觉疲劳。我感觉作者在书籍的整体“呼吸感”上花了不少心思,留白恰到好处,使得即便是严肃的医学知识,也能以一种相对舒缓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方对目标读者的尊重,让人在翻阅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一种被精心照顾的体贴,而不是被冰冷的知识灌输。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对即将到来的生命旅程的一种温柔的预告和准备。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特别,它成功地在专业性和口语化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读起来完全没有传统教科书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疏离感。我个人特别欣赏作者在引用医学术语时,总会紧跟着一句非常接地气、如同邻家阿姨在闲聊般的解释。例如,当谈到胎心监护的波形时,它没有停留在复杂的曲线分析上,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想象一下你家小猫咪在你胸口打盹的节奏”,瞬间就让原本抽象的医学信号变得具象可感。更妙的是,它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过来人”的独白片段,这些小插曲,虽然是虚构的叙事支撑,却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本教材,而是在参与一场由多位母亲和专业人士共同主持的、坦诚的午后茶话会。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让那些原本可能让人感到紧张的知识点,都变得像故事一样引人入胜,让人愿意主动去探索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细节的处理上,非常注重跨文化和多元化的视角。在涉及传统习俗与现代医学冲突的部分,作者的处理方式显得异常圆融和尊重。它并没有一味地批判传统观念中的“迷信”或“落后”,而是将这些习俗视为文化的一部分,并温和地指出,在哪些方面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视角进行调整,以确保母婴安全。例如,在讨论坐月子的传统禁忌时,它没有直接否定“不能洗头”的说法,而是深入解释了其历史背景(卫生条件限制),并提出了现代环境下的替代方案(如使用温和的干洗剂或特定的洗浴方式),既尊重了文化的延续性,又兼顾了现代卫生的需求。这种“理解、解释、引导”的逻辑链条,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极广,无论是来自传统家庭背景的读者,还是倾向于完全西式育儿理念的家庭,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对话的切入点,不会产生强烈的排斥感,这在处理敏感的家庭观念差异时,是极为高明的手法。
评分我花了几天时间沉浸在这本关于生命历程的著作中,它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系统性”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很多育儿书籍往往在某个阶段的知识点上过于偏重,要么是孕期营养,要么是产后恢复,但这本书的叙述逻辑,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牵着你的手,一步一步地走过整个“新手父母”的资格认证过程。它没有一味地灌输“必须”怎样做,而是巧妙地设置了大量的情景模拟和“如果……那么……”的决策树分析。比如,在讨论无痛分娩的利弊时,作者不是简单地陈述医学原理,而是描绘了不同疼痛管理方式下,产妇和家属可能面临的情绪波动,并提供了相应的心理应对策略。这种写作手法极大地降低了初次为人父母者的焦虑感,因为它告诉你:生命中的不确定性是常态,而我们能做的,是准备好工具箱,而不是试图消除所有风险。书中对“男性参与度”的探讨也十分深入,打破了传统上将生育视为女性独有压力的窠臼,鼓励伴侣共同承担责任,这一点非常具有时代进步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