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奥运影像 2008
定价:180.00元
作者:罗更前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8023633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影像见证历史。体育摄影家罗更前的《奥运影像2008》就是一部见证北京奥运会的视觉图像。一幅幅精彩的瞬间,展示了北京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努力拼搏的精神,以及他们的悲伤与无奈。画册不但给人予视觉美与艺术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摄影的技巧和方法。
目录
作者介绍
罗更前,内蒙务过农、放过马、山西经过商,部队服过役,津港当过工人。
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84年开始涉足体育新闻摄影。曾采访过四届百夏季奥运运会、两届冬季奥运会、两届足球世界杯、四届亚运会。1996年荣获中国新闻摄影“金眼奖”,2003年被证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体育摄影家,2007年举办“更快更高更强”体育摄影个展。
现为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摄影部体育照片采编室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体育摄影学会副主席 。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封面上那些捕捉瞬间的光影处理,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热烈的夏天。我特别喜欢它对于“影像”这个概念的探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照片,更像是在编织一张关于记忆、关于国家情感的无形之网。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不喧宾夺主,却又默默地烘托着主体画面带来的那种震撼力。翻阅时,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人叹为观止,比如某个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紧张到微微颤抖的手指,或是某个瞬间观众席上不同肤色面孔上交织的期盼与激动。这些都不是新闻图片能轻易捕捉到的,它更深入地挖掘了“人”在宏大叙事下的微观体验。那种超越了体育竞技本身,触及到人类共同情感的深度,让人不禁思考,我们究竟在追逐什么?是奖牌的光芒,还是挑战极限的勇气?这本书用它独特的视觉语言,给出了一个非常富有层次感的回答,远超了我对一本“影像记录”的初步预期。它更像是一本可以反复品读的摄影散文集,每一次重温,都会有新的感悟涌现。
评分最让我触动的是这本书所蕴含的、一种含蓄而又磅礴的“集体记忆”的构建。它没有采用过分煽情的文字注解,而是主要依靠影像本身的力量来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通过对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媒体和个人视角素材的精妙筛选与组织,这本书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横跨文化、种族的沟通桥梁。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国如何成功举办了一场奥运会,更是世界如何在那段时间内,在同一个赛场上,找到了共同的语言——那就是对卓越的追求和对公平竞争的尊重。读完后,我感到一种非常强大的“我们曾在一起”的情绪力量,那是一种超越了国界和政治的,纯粹的人类体育精神的胜利。这种不以文字堆砌,而是以画面直击心灵的表达方式,显得尤为真诚和有力,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能长时间地感受到那份来自盛夏的激情与荣耀。
评分我本以为这是一本关于赛场内激烈对抗的纯粹记录,但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城市变迁史诗”。它巧妙地将宏大的奥运场馆建设与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并置,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张力。比如,某张照片里,新落成的“鸟巢”在夕阳下投下巨大的阴影,而阴影的边缘,却能看到老式胡同里晾晒的衣物,这种新旧交替的对比,简直是神来之笔。作者对光线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似乎对北京这座城市在2008年所经历的心理转变有着深刻的洞察。那些关于城市交通的疏导、市民们对奥运口号的集体记忆、甚至是对志愿者们充满热情的侧面描绘,都构建了一个立体、有温度的2008北京。它跳脱了传统体育画册的窠臼,将焦点放在了“全民参与”和“城市精神”的塑造上,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关怀。这本书,与其说是记录了一场赛事,不如说是记录了一个时代昂首阔步走向世界的瞬间。
评分从技术层面上讲,这本书的印刷质量达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高度,这对于一本影像志来说至关重要。色彩的还原度非常精准,尤其是对于那些色彩饱和度极高的运动服饰和场馆灯光,那种鲜艳夺目却又丝毫没有失真的质感,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展示。更令人称道的是,它对运动轨迹的捕捉达到了近乎科学测量的精度,许多高速运动中的关键帧被凝固得无比清晰,让人能清楚地分析出运动员发力点和身体姿态的细微差别。这不仅仅是艺术家的眼睛,更需要摄影师对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例如,抓拍跳水运动员入水瞬间,水面的涟漪和运动员身体的完美切入角度,那种瞬间的平衡感被完美捕捉,仿佛时间凝固在了零点零一秒。这种对瞬间的掌控和对画质的坚持,让这本书的收藏价值也同步提升了不少,它不仅仅是留念,更是一部关于光影、速度与形态的视觉研究报告。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非常强悍,简直像一首高亢激昂的交响乐。它没有采用按时间线索铺陈的保守做法,而是通过主题和情绪的快速切换,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现场沉浸感。一会儿是田径场上百米冲刺的极致速度,下一页却是水立方内水花四溅的安静力量;刚被某个失误带来的沮丧情绪笼罩,马上就被观众席上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所点燃。这种剪辑手法非常高明,它模拟了我们在现场观看比赛时那种心跳加速、情绪跌宕起伏的真实体验。而且,它对非焦点人物的关注也极其到位,比如教练员在场边焦急等待的特写、裁判员在关键判罚时的复杂神情,这些“幕后英雄”的影像赋予了整个事件更深的人性维度。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照片,而是在“经历”2008年夏天发生的一切,仿佛能听到空气中弥漫的汗水味和看台上震耳欲聋的呐喊声。这种动态的叙事方式,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极其引人入胜,完全停不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