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徒手防身格斗技巧:如何应对利器攻击(全彩图解版)
定价:78.00元
作者:【德】克里斯蒂安·布劳恩(Christian Braun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54443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454幅真人示范彩图分步详解70种徒手防身技巧有效应对不同类型利器、不同攻击距离、攻击角度、攻击手段学习如何避免致命伤害、安全逃离攻击巴西摔跤德国个人冠军赛亚军得主为普通人写作的务实安全指南通过阅读本书,掌握积极防守技巧,有效提高被攻击后生存机会:· 正确的防身观念和基本知识 如何保护关键部位,避免致命伤害,防守的基本步法,攻击者的持刀方法、攻击角度、攻击形式、可能造成的伤害以及急救常识等。· 不同攻击情况下的防守技巧 近距与远距的防守技巧,针对不同攻击角度的阻挡技巧、扫击技巧、干扰技巧、夺取武器技巧、徒手技巧、地面技巧等。· 日常防守技巧训练方案 夺取武器、干扰攻击、控制攻击者手臂等多种防守目标的训练方案,通过模拟攻击场景促进防守本能的养成和防守技巧的运用。
内容提要
《徒手防身格斗技巧:如何应对利器攻击(全彩图解版)》由具有丰富的武术教练经验和职业保镖经验的德国摔跤亚军专业写作。《徒手防身格斗技巧:如何应对利器攻击(全彩图解版)》介绍了正确的防身观念和基本知识,不同攻击情况下,如不同利器、攻击距离、攻击角度、攻击手段等的防守技巧,日程防守技巧的训练方案。通过这些教学,帮助读者掌握避免致命伤害、安全逃离攻击的方法。无论是希望学习训练理念和技巧的武术专业人士,还是学上一招半式增加点自卫常识和技能的普通人,都能从本书中获益。
目录
目录
前言 7
致谢 8
敬献 8
1 反击源于大脑 9
2 持刀的方法 10
3 攻击角度 11
4 攻击形式 14
5 可能造成的伤害 14
6 受伤急救 15
7 训练建议 16
8 持刀搏斗姿势 19
8 1 攻击者将刀置于体前 19
8 2 攻击者将刀置于体后 20
9 步法/动作理论 21
10 阻挡技巧 23
11 扫击技巧 24
12 使用阻挡或扫击技巧 25
13 反应能力训练 26
14 距离 28
长距离 (Largo Mano) 28
中距离(Sumbrada 范围) 28
近距离(俘获范围) 28
摔跤距离(擒拿范围) 29
15 适用于不同距离的动作 30
15 1 拦截 30
15 2 躲闪/假动作 31
15 3 划/切 33
15 4 扫击 35
15 5 阻挡 37
15 6 阻挡加拳打或脚踢技巧 39
15 7 擒拿 41
15 8 擒拿加拳打或脚踢技巧 43
16 通过控制持刀手臂进行防守 46
16 1 角度1(持刀从下方由外向内攻击颈部) 47
16 2 角度2(持刀从下方由内向外攻击颈部) 48
16 3 角度3(持刀从外向内攻击腰部) 49
16 4 角度4(持刀从内向外攻击腰部) 50
16 5 角度5(持刀刺向腹部) 51
16 6 简化 52
16 7 训练方法 53
17 使用干扰技巧进行防守 55
17 1 角度1(持刀从下方由外向内攻击颈部) 56
17 2 角度2(持刀从下方由内向外攻击颈部) 59
17 3 角度3(持刀从外向内攻击腰部) 62
17 4 角度4(持刀从内向外攻击腰部) 65
17 5 角度5(持刀刺向腹部) 68
17 6 简化 71
17 7 训练方法 72
18 使用夺取武器技巧进行防守 75
18 1 夺取武器技巧的例子 75
18 2 成功夺取武器后保住武器的方法 75
18 3 角度1(持刀从下方由外向内攻击颈部) 76
18 4 角度2(持刀从下方由内向外攻击颈部) 79
18 5 角度3(持刀从外向内攻击腰部) 82
18 6 角度4(持刀从内向外攻击腰部) 86
18 7 角度5(持刀刺向腹部) 89
19 使用徒手技巧进行后续防守 92
19 1 角度1(持刀从下方由外向内攻击颈部) 92
19 2 角度2(持刀从下方由内向外攻击颈部) 98
19 3 角度3(持刀从外向内攻击腰部) 104
19 4 角度4(持刀从内向外攻击腰部) 110
19 5 角度5(持刀刺向腹部) 116
20 防守持刀攻击-缴械控制对方 122
20 1 角度1(持刀从下方由外向内攻击颈部) 122
20 2 角度2(持刀从下方由内向外攻击颈部) 126
20 3 角度3(持刀从外向内攻击腰部) 129
20 4 角度4(持刀从内向外攻击腰部) 135
20 5 角度5(持刀刺向腹部) 140
20 6 练习 146
21 自由防卫多重持刀攻击 147
21 1 组合攻击 1:直拳加持刀攻击(角度1) 147
21 2 组合攻击 2:持刀攻击(角度2)加直拳攻击头部 149
21 3 组合攻击 3:角度5持刀攻击(刺向腹部)加脚踢 151
21 4 组合攻击 4:角度1和3持刀攻击 153
21 5 组合攻击 5:角度2持刀攻击加角度5刀刺 155
22 防卫近距离持刀威胁 158
22 1 刀刃接触身体 158
22 2 靠墙 168
22 2 1 自卫者背对着墙 168
22 2 2 自卫者侧对着墙(呈90度角) 175
22 3 地面技巧 178
22 3 1 攻击者骑在自卫者身上 178
角度1(持刀从下方由外向内刺向颈部) 178
角度2(持刀从下方由内向外刺向颈部) 179
角度5(持刀直对胸口) 180
角度5(持刀向下刺向头部) 181
22 3 2 攻击者跪于自卫者两腿之间(防守姿势) 182
角度1(持刀从下方由外向内刺向颈部) 182
角度2(持刀从下方由内向外刺向颈部) 186
角度3(持刀从外向内攻击腰部) 187
角度4(持刀从内向外攻击腰部) 188
角度5(持刀直对胸口) 189
角度5(持刀向下刺向头部) 190
23 匕首式持刀攻击 192
角度1(持刀从下方由外向内攻击颈部) 192
角度2(持刀从下方由内向外攻击颈部) 198
角度3(持刀从外侧攻击腰部) 204
角度4 (持刀从内侧攻击腰部) 207
角度5(持刀向下攻击头部/上体) 211
24 其他攻击角度 215
角度6(持刀从外侧攻击胸部左侧) 215
角度7(持刀从内侧攻击胸部右侧) 219
角度8(持刀横向攻击胸部/颈部) 221
角度9(持刀从右侧自下而上斜击/刺) 224
角度10(持刀从左侧自下而上斜击/刺) 226
25 持刀应对贴身攻击 228
25 1 从侧面熊抱并控制双臂 228
25 2 抓住斜对面手腕 229
25 3 抓住对面手腕 231
25 4 从后方抓住双腕 232
25 5 从前方抓住双腕 234
25 6 双手抓住持刀手腕 236
26 持刀攻击后的反击措施和后续技巧 237
27 训练方法和练习(操练):徒手应对持刀攻击 241
27 1 夺取武器的操练 241
27 2 干扰技巧和持刀手臂控制 254
27 3 循环操练 259
27 3 1 基础知识 259
27 3 2 选用角度2进行攻击 260
27 3 3 控制“第三只手” 261
27 3 4 三连击 262
27 4 练习(操练):刀对刀 269
28 空拳练习 281
附录 282
作者介绍 283
目录
作者介绍
克里斯蒂安·布劳恩 美国特种部队海狮突击队培训导师。柔术五段,柔道七段。师从杰夫·埃斯皮努和约翰·斯库尔贝格,获得菲律宾武术国际联合会(IKAEF)的六级和Madunong Guro称号。师从保罗·凡耐克学习渐进式格斗系统(截拳道)并担任教练。师从安德列亚斯·施密特学习巴西柔术并成为一级教练。师从拉尔夫·贝克曼学习振藩国术并获得二级水平。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种“全彩图解”的书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图解太多会冲淡文字内容的深度。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文字部分毫不含糊,语言风格非常硬朗、直接,没有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口号,全是干货。作者用一种非常务实的口吻,剖析了人体在压力下的反应机制,这使得书中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显得有据可依,而不是凭空臆想的“花架子”。例如,他对“抓握”和“反抓握”的力学分析,细致到让人感到专业得有些可怕。如果非要说不足,那就是对于一些进阶的地面缠斗技术着墨略少,也许是篇幅限制吧,但整体而言,其文字的深度和技术分析的透彻度,远超我预期的防身入门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简直是太棒了,色彩饱满,动作分解得非常清晰,就算是初学者也能一目了然地理解每一个步骤。我特别喜欢那种真实感,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技巧时,不仅展示了如何做,还强调了在实战中应该注意的细微差别,比如身体的重心转移和发力的角度。尤其是关于一些基础的格挡和卸力动作,讲解得深入浅出,让人感觉这些高难度的技巧似乎触手可及。我平时比较缺乏运动细胞,但看着这些清晰的图例,我还是能跟着书本比划几下,感受一下动作的要领。不过,我希望书中能再多一些关于不同体型和力量差异下的技巧调整的案例,毕竟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不同,理论指导的适应性会更强。总的来说,作为一本视觉辅助读物,它的表现力是顶级的,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性非常强,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招式,而是从最基本的身体控制和步法开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复杂的应对策略。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思维导图”式的防卫体系的构建。书中用了很大篇幅来阐述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快速评估威胁等级,以及如何选择最恰当的应对模式,这比单纯的技术堆砌要实用得多。那种强调预判和规避的理念,让我深刻体会到“防身术的核心是避免冲突”这一真谛。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上一个结构严谨的专业课程,每读完一个章节都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它培养了一种冷静、有条理的危机处理思维框架,对于提升日常的安全意识也大有裨益。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心理战”和“非对称对抗”的论述。很多格斗书籍都会侧重于拳脚相加的肢体对抗,但这本书却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如何在冲突升级前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利用眼神和姿态来建立心理优势。作者非常现实地指出了,在真实的、非受控的环境下,力量往往不是决定性因素,而信息不对称和心理震慑才更关键。这种超越纯粹“武术”范畴的思考,让这本书的价值提升了一个层次。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反击,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让自己处于需要反击的境地。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人际交往中的潜在风险有了更细致的辨别能力,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安全素养的培养,非常值得所有关注自我保护的人研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要知道,这种需要反复翻阅、甚至可能在训练中带去汗水和灰尘的书,如果质量不好,很快就会破损。这本的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便是全彩的图片也完全没有色差或模糊感,这对于精准模仿动作至关重要。我试着将它放在健身包里携带了几次,书脊和封面都保持得很好,说明耐用性是经过考量的。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反映在了内容的编排上——每一个分解动作都清晰地标注了名称和关键点,方便快速查阅和定位。这种用户体验上的友好度,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工具书长期保留和参考,而不是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快餐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