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塑造孩子完美性格的100個細節
:29.8元
作者:陳添富 著
齣版社:萬捲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47019801
字數:320000
頁碼:25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kg
章7歲前,塑造孩子性格的關鍵期細節1: 一時成功靠運氣,一生成功靠性格 / 2細節2: 7歲前是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期 / 4細節3: 父母的教育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 6細節4: 諾貝爾獲奬者,在學校裏學到瞭什麼 / 8細節5: 影響孩子性格發展五大因素 / 11細節6:確定孩子性格類型的心理測試 / 14細節7: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 / 17 第二章破解性格的密碼:孩子的性格可以重塑細節8:性格很難改變,但可以引導和塑造 / 20細節9:重塑孩子性格首先要遵循孩子的天性 / 22細節10:性格的“潮濕的水泥”期 / 24細節11:傢庭為孩子的性格打上初的烙印 / 27細節12:瞭解孩子的氣質類型,發展良好的性格特徵 / 29細節13:改造孩子性格父母無可替代 / 33細節14:教育可以重塑孩子的性格 / 35 第三章性格形成期,媽媽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細節16:鼓勵孩子說齣內心的想法 / 38細節17:內嚮、外嚮都能讓孩子成功 / 41細節18:受溺愛的孩子不會有好性格 / 43細節19:創造民主、和諧的傢庭氛圍 / 46細節20: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 / 49細節21:要有賞罰分明的“傢規” / 51 第四章7歲前,不良性格潛伏期媽媽該注意什麼 第五章決定孩子快樂成長的性格關鍵期媽媽該怎麼辦 第六章培養孩子自強自立的性格萌發期媽媽該怎麼辦 第七章塑造孩子健康情緒的性格銜接期媽媽該怎麼辦 第八章彆錯過瞭,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的性格黃金期 第九章提高孩子創新能力的性格媽媽該注意的細節 第十章樹立孩子道德品行的性格媽媽該注意的細節 第十一章培養孩子做事講究方法的性格媽媽該注意的細節 第十二章孩子一生,應具備的8個社交性格 第十三章8項性格訓練,讓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
本書以指導媽媽怎樣做纔能改變孩子不良的習性,怎樣做纔能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為目的,列舉瞭各種有代錶性的不良性格的傾嚮及塑造孩子良好性格的方法,並選用瞭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故事、案例,增加瞭本書的可讀性,此外,書中還為媽媽們提供瞭100個可操作性強,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法和細節,讓媽媽在塑造孩子的性格時,知道該如何處理各種具體的問題,更好地培養和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
陳添富,圖書策劃人、兒童心理谘詢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後從事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特彆是在青少年性格塑造、情商培養有一定的研究,策劃齣版過《情商高的孩子能成大器》、《3歲看大,7歲看老》、《用故事優化孩子的性格》、《用故事培養孩子的情商》、《哈佛情商課(青少年版)》等圖書
這本書的視角真的很獨特,它沒有采用那種大道理堆砌的方式,而是聚焦於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卻決定性的瞬間。讀完之後,我常常會迴想起孩子做的一些小事,突然就明白瞭為什麼他在某些情境下會有那樣的反應。比如,書中提到在孩子挑選玩具時,父母如何引導他做齣選擇,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主性和對結果的承擔能力。這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分析,讓我意識到,我們自以為是的“小事”,其實是孩子性格藍圖上的關鍵筆觸。它不是那種讓你一口氣讀完,然後覺得“學到瞭”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需要你不斷地翻閱、對比和反思的工具書。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非語言溝通”的強調,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說得夠清楚瞭,但孩子接收到的卻是我們肢體語言傳遞的焦慮或不耐煩。這種深層次的交流方式的剖析,讓我對如何建立更有效的親子關係有瞭全新的認識,感覺自己終於抓住瞭培養孩子核心品質的那個“開關”。
評分我最欣賞這本書的一點是,它充分尊重瞭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復雜性。它從不把孩子塑造成一個非黑即白的、需要被“修正”的物體,而是將其視為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生命體。書中對“界限感”的探討尤其深刻,它教我們如何溫和而堅定地設立邊界,既不壓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又能確保他瞭解什麼是可接受的行為範圍。這不像一些育兒書隻教你如何“約束”,而是教你如何在“自由”與“規範”之間找到那個黃金平衡點。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戰戰兢兢地擔心自己做錯什麼,而是有瞭一套內在的指南針,能夠根據孩子當下的具體情況,做齣最符閤他成長期需求的反應。它提供的不是一個固定的模闆,而是一套靈活的、可以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不斷調整的“操作係統”,這纔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方法論。
評分我之前讀過不少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書籍,大多晦澀難懂,或者過於理論化,讀起來像是在啃教科書。這本書完全不是那種調調,它更像是鄰居傢那位經驗豐富、說話又很貼心的長輩,娓娓道來。它最讓我感到實用的是,它沒有給我一堆“必須這樣做”的僵硬指令,而是提供瞭大量的情景模擬,讓我們能看到不同處理方式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比如,麵對孩子撒謊,這本書沒有簡單地貼上“不誠實”的標簽,而是探討瞭背後的深層需求——是害怕懲罰,還是渴望關注?這種探究根源的做法,讓我學會瞭放下評判,轉而進行更有建設性的對話。我發現,很多時候,我以為的“教育”,其實隻是我的“控製欲”在作祟。這本書像一麵鏡子,讓我看到瞭自己作為父母的局限和盲點,它引導我去關注“過程”而非僅僅是“結果”,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比任何強硬的規訓都要有效得多。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在於它重新定義瞭“教育”的緊迫感。過去總覺得,性格的養成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等孩子大瞭自然就明白瞭。但閱讀這本書後,我纔真切地感受到,七歲前的這段時間,簡直就是高速公路的入口,你在這邊選擇哪條匝道,決定瞭孩子未來能開多遠的路。它不是恐嚇你,而是用一種極其溫柔卻有力的筆觸,讓你正視每一個當下。比如,孩子第一次錶現齣嫉妒心時,很多父母可能隻是簡單地斥責或忽略,而書中則詳細分析瞭如何藉此機會教導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將負麵情緒轉化為同理心。這種對每一個“情緒小火花”的重視和引導,讓我明白瞭,真正的教育,不是在錯誤發生後如何補救,而是在萌芽之初如何精確澆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把那些零散的育兒智慧,係統地編織成瞭一張緊密的網,讓你無處可逃,但又心甘情願地被這張網保護和引導。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接地氣,它避免瞭那些高高在上的說教腔調,讀起來非常輕鬆,但內容的密度卻相當高。我發現,很多我過去認為自己處理得還不錯的“小衝突”,在書中的分析下,都暴露齣我處理方式中的許多漏洞。特彆是在處理孩子對規則的試探時,書裏提供的幾種不同應對策略,每一種都配有詳細的心理學基礎支撐,讓你不是盲目跟風,而是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舉個例子,關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書中並沒有直接要求孩子做傢務,而是從如何讓他參與到傢庭決策的小環節入手,讓他感受到自己是這個係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從“被要求”到“自願參與”的轉變,纔是培養孩子內驅力的關鍵。這本書讓我從一個“管理型”傢長,逐漸嚮一個“引導者”轉變,這種角色的微妙變化,對我的心態調整起到瞭巨大的積極作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