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爱顶嘴,妈妈怎么办——55个亲子互动的经验分享
定价:30.00元
售价:17.1元,便宜12.9元,折扣57
作者:徐权鼎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682211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孩子顶嘴,你该怎么回应——
怎样回应孩子的无厘头的问题怎样摆平孩子心中的不平怎样解决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的问题怎样回应孩子“分数重不重要”的发问怎样回应孩子“学习有什么用”的发问怎样让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爱顶嘴,妈妈怎么办——55个亲子互动的经验分享》是台湾的亲子畅销书作者徐权鼎的又一力作。本书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心理,作者均提出了切实实用有效地技巧;55个亲子互动的方法,是妈妈们与“叛逆”“逆反”孩子轻松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妈妈到底该如何回应顶嘴的孩子呢?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如何用身教感动你的孩子。
内容提要
在父母教养儿女的过程中,难面对的不是孩子犯错,而是孩子的顶嘴。本书通过55个案例,以生动风趣的文笔,帮助读者应对孩子在以下六种情形下的顶嘴:
目录
为什么我不能打游戏/068
打游戏会近视,读书也会啊/071
你不让我打,功课也没进步啊/074
我都考九十八分了,你还要怎样/077
我稍微放松一下,你就在念叨/080
网内互打,讲再久都不用钱/083
同学都是这样过的啊/086
别人都在玩,为什么我要超前/089
第四章怎样回应孩子“分数重不重要”的发问/093
如果你是奥巴马/094
输就是不爽啦/098
你们不是说分数不重要吗/102
大人怎么都是说一套做一套/105
如果考一百分,你还会打我吗/108
老师说不必写习题/112
可是专家说、老师说/115
高中都免试了,干吗那么认真/118
反正有学上/121
第五章怎样回应孩子“学习有什么用”的发问/125
读书有什么用/126
朋友怎么都是戴安全帽的/129
读书就能赚钱吗/132
怎么可能/135
自己都不读书,叫我读书/138
同学爸妈都有接送/141
这又不考,我读它做什么/144
人家牛顿也这样马虎啊/148
孩子马虎,我要帮他吗/152
第六章怎样让孩子主动学习/155
好难啊!我不会/156
这么多、这么难,我做不到/160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163
老师借课,从来都不做实验/166
为何要做这么无聊、重复的练习/169
吃饭配电视,胃会坏掉/173
老师没教,我怎么会写/177
看这个有效吗/180
徐老师,读书计划表如何规划/184
后记家庭教育金三角:响应、身教、感动/189
作者介绍
徐权鼎 台湾地区颇具盛名的亲子教育畅销作家、人气讲师。已出版亲子类畅销书有《我这样教出资优儿》《孩子的能力,父母亲决定》《自己的孩子自己教》《我这样陪孩子走升学路》《不补习也能教出儿》《妈妈不会回答的话》等作品。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文字风格也特别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父母。它不是那种需要你一字不漏、反复研读的厚重典籍,而是那种可以随时拿起,翻到任意一页就能获得即时灵感的“急救手册”。每一条经验分享都被梳理得清晰明了,既有情境描述,又有具体的应对步骤,可以说是实操性极强。我尤其喜欢那种带着幽默感的描述,它让原本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起来,读着读着,常常会心一笑,然后会心一笑之余,又对自己的某个过去行为感到一丝惭愧,但更多的是释然。这种介于严肃和轻松之间的平衡感,让阅读体验非常愉悦。它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过来人”经验打包输出,让人觉得“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探讨“顶嘴”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时,深度挖掘得很到位。很多父母看到孩子顶嘴,第一反应是觉得孩子没礼貌、不尊重人,立马开启“教育”模式。这本书却引导我们去思考,顶嘴的底层逻辑往往是孩子在争取自主权和自我认同感。它巧妙地将看似负面的行为,重新包装成孩子成长的信号。这让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一个高高在上的评判者,变成了一个愿意蹲下来倾听的陪伴者。我开始关注孩子话语中蕴含的“我想要什么”,而不是被“他说话的语气”所干扰。这种视角的切换,极大地缓解了我内心的焦虑和挫败感。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教我如何应对孩子,更重要的,是帮助我重塑了自己作为母亲的身份认知,更加平和、更有耐心去接纳孩子成长的“不完美”。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它不像那些严肃的学术著作那样堆砌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流畅的故事性将“干货”巧妙地融入其中。我发现,很多育儿书都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沟通”搞得过于复杂和刻板,好像每一次对话都需要事先排练好剧本。但这本书里展现的那些“经验分享”,读起来就像是邻里间的闲聊,轻松自然,但回味无穷。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提到如何处理孩子对电子设备的过度沉迷问题,作者没有直接祭出“收缴”的大招,而是提出了一种“共同探索替代方案”的方法,这种从对抗到合作的转变,简直是太绝了。它教会我的不是一套固定的公式,而是一种灵活的思维框架,明白在不同的情境下,需要快速切换角色和策略。读完这一段,我立刻在家里尝试了一下,虽然过程不完美,但那种“我们一起解决问题”的氛围确实比以往的“你必须听我的”有效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温暖的色调和略带童趣的字体,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充满了亲和力。我是在一家书店里偶然看到它的,当时正值我为我家那位正处于“叛逆期”的小家伙感到头疼的时候。我原本以为这又是一本老生常谈的育儿宝典,无非就是教父母要多听、多理解,但翻开前几页,我就被那种真诚的笔触打动了。作者仿佛坐在我对面,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把那些让人抓狂的日常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比如,孩子非要穿那件明显不合时宜的衣服出门,你越是强硬阻止,他反抗得越厉害,那种双方都快要爆炸的瞬间,作者的处理方式就非常巧妙,不是简单地说“要让步”,而是提供了一套观察和引导的思路。我特别欣赏那种不把孩子塑造成“听话机器”的理念,而是着眼于如何在高频率冲突中,保留彼此的尊重和爱意。读下去,感觉自己像是在上私教课,每一个案例都像是从我身边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让人豁然开朗。
评分从整体阅读感受上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核心价值是“赋权”——它赋予了父母重新掌控亲子关系的主动权,但这种掌控不是通过权威压制,而是通过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智慧的引导来实现的。它提供的不是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而是建立在对孩子发展阶段深刻洞察基础上的工具箱。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在孩子暴躁情绪面前手足无措的“救火队员”,而是能够提前预判、提前布局的“战略家”。那些曾经让我们筋疲力尽的“拉锯战”,现在很多时候能够被更早地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让你变成一个“完美的父母”,而在于让你成为一个“持续学习、不断成长的父母”,这才是对孩子最长久、最稳固的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