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疗愈失亲之痛:治愈哀伤的365天冥想练习
定价:59.00元
作者:【美】玛莎·惠特莫尔·希克曼(Martha Whit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154654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失去16岁的女儿后,身为母亲的希克曼女士并没有沉溺于丧失之痛,而是一边怀着对女儿的爱继续前行,一边把自己走过哀伤的历程诉诸文字,终于有了这本安慰了上百万美国失亲者的灵魂之书。·作者是哀伤管理领域的专家,其工作坊曾帮助无数美国人走出哀伤,重建生活·连续23年位居美国心理自助类图书前5名,累计好评1385条,超过1000000册·享誉全国的心理咨询师曾奇峰作序推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正奎,中国叙事疗法奠基者李明,国家体育队特聘心理专家李剑,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马燕桃联袂推荐·写作别具一格,一共365篇短文,一天一篇,教人循序渐进地走出哀伤,面对生活,极其实用·语言通俗易懂,几乎没有心理学专业术语和概念,行文充满诗性的光辉,犹如美丽的诗歌一样优美和舒缓·随书附赠当月暖心原文朗读
内容提要
生命的另一面是死亡。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都要面对亲朋好友的离去。但是,我们如此深爱他们,又该如何接受他们不在的事实,在没有他们陪伴的日子里一如往常地生活呢?经历了失亲之痛的希克曼,饱含深情地写下了《疗愈失亲之痛》这部畅销百万的心灵治愈经典。书中没有任何虚幻的宗教安慰,没有任何多余的道德说教,甚至也没有所谓的心理疗法。作者只是缓缓地讲述自己失去女儿后的心路历程:女儿的遗物是怎么让她触景生情的,早晨的鸟鸣是怎么让她感到一丝安慰的,纪念日和节假日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度过的。《疗愈失亲之痛》包含365篇诗歌一样优美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感人肺腑的珍珠。借着由颗颗珍珠串成的痛失之项链,人们也能获得直面生死无常的力量,zui终接纳挚爱之人的离去,并承载与离人共有的美好记忆而继续前行。
目录
导言 1
1月 脆弱 5
我们是如此脆弱。一切的一切皆从的伤口——失亲之痛——上拂拭而过,一次次地提醒我们所失去的一切。有时,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任哀伤顺畅地流过我们。
2月 希望 35
在漫长寒冷的冬夜,往往容易看到闪烁的星辰。严冬之际,让我们保持希望,相信夏天终将到来。时间会淡化我们的哀伤,只要我们尊重其规律且给予其公正的对待。
3月 试着放下 65
试着放下愧疚与懊悔的沉重负担。在你能够快乐的时刻品味快乐,这也是逝去的人所希望的。看看有什么新的事情要做,并付诸行动。
4月 微笑 97
幽默使我们回归生活,助我们在深知自己失去了什么或者被拒绝了什么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地利用自己尚拥有的一切。只有懂得哭泣的人才能发自内心地笑。
5月 等待 129
当痛苦如惊涛拍岸袭来时,我们以为自己会淹没其中。然而,我们可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接纳痛苦,静静等待。痛苦会逐渐消去,我们也会重新获得勇气与力量。
6月 行走 161
行走这一能够助人恢复活力的身体活动将我们带离原地——我们正在将“远离悲伤和抑郁”化为实际行动。家中无人——我出门散步了。
7月 继续前行 191
正如那些走在“终点附近那段路”的登山者,我们必须继续前行,明了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再次抵达生活的。那时,回眸四顾,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走了那么远。
8月 坚强 225
这段经历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有能力面对人生,更能够帮助他人,更加确信我们自己以及挚爱之人在人类长河中的位置。
9月 活在当下 257
生命充满了尚未有人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脱离“为未来担忧”之轨道,专心体验与品味今日的意义吧。将今日看作礼物,不要浪费它。
10月 勇气 289
是时候将曾经倾注于失亲之痛的能量(往往还有物质层面的呵护)用于新事物了。你有这个勇气吗?想象你的挚爱之人正在送给你祝福,祝福你在新的尝试中获得快乐与成功。
11月 感恩 323
感恩节的这个月,我们能够为过去的点点滴滴以及当下的福分而感激,与此同时,也认真准备好以一颗喜悦之心拥抱未来可能带给我们的任何烦恼。
12月 未来 355
未来的生活中,我们会时时遇到那些猝然而至的小小的“提醒者”,唤回那压倒一切的失亲之痛。哀伤强烈袭来之际,愿我能在心中坚守“我的心情会变好的”这一承诺。
作者介绍
玛莎·惠特莫尔·希克曼著有二十余本书,其中包括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她的著作有《成长的季节》(The Growing Season)、《时机成熟》(Fullness of Time)以及《我不会让你独自凄凉》(I Will Not Leave You Desolate)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让我感到非常亲切,没有任何生硬或空洞的理论说教,更多的是一种娓娓道来的叙述,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用她的人生智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读者进行一场真诚的交流。她善于捕捉那些微妙的情感变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失去亲人后,那种难以言喻的空虚感和失落感,这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承受这一切。她没有给出“你应该这样做”的命令式指导,而是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思考方向,鼓励我们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我特别欣赏她对待悲伤的态度,她认为悲伤不是一种需要被“治好”的疾病,而是一种需要被理解和陪伴的正常过程。这种观念的转变,本身就具有疗愈的力量。我希望在这本书的陪伴下,我能够逐渐学会如何与悲伤共存,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和方向。365天的冥想练习,听起来就像一份珍贵的礼物,每天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和力量,帮助我们一步步走出阴霾,重新拥抱生活。
评分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得知这本书的,她告诉我这本书对她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虽然我还没有读完,但从我初步的翻阅来看,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都充满了人文关怀。作者并没有试图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而是更加强调个体化的体验和感受。她用非常人性化的语言,引导读者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和接纳那些复杂的情绪。我尤其喜欢书中提出的“365天冥想练习”这个概念,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条理和持续性的指导框架,让读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每天一点点的努力,来逐步实现内心的疗愈。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非常适合那些感到 overwhelmed 的人。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学到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去和悲伤,并且能够在这些经历中成长。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书,能够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和方向。
评分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因为它触及的是生命中最深刻的创伤之一。但同时,封面和书名传达出的那种温柔的力量,又让我感到一丝希望。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失去亲人并非是一个可以简单“过去”的事件,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印记。这本书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没有回避这种印记,而是帮助我们去理解它,去与之共处。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前言和目录来看,我猜测作者会引导我们去探索悲伤的各个阶段,去认识到那些看似混乱的情绪背后,可能隐藏着我们尚未表达的需求和未完成的告别。365天的冥想练习,听起来像是一个漫长而必要的旅程,它需要耐心和坚持,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们重塑与自我、与逝者的连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在这段艰难时期的一位忠实的朋友,陪伴我一点一点地,从黑暗中找到光亮。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面临着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感觉生活失去了色彩,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时,这本书的名字跳了出来,它的标题——“疗愈失亲之痛”——瞬间抓住了我的目光,让我觉得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出口。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消化书中的内容,但仅仅是翻阅几页,我就感受到了作者笔下的那种深切的共情和理解。她没有回避悲伤的痛苦,而是以一种非常坦诚和温柔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悲伤的形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我特别喜欢她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来阐述观点,让我觉得那些复杂的心理感受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接纳。她似乎知道我们内心深处的挣扎,并且用她的文字给予我们最恰当的回应。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会如何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平静,而不是被悲伤所吞噬。这种期待,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探索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练习,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疗愈之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温暖,柔和的色彩和简洁的字体,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单从外观上,我就觉得它能够承载住那些沉重而细腻的情感。我相信,作者在选择这样的设计时,一定是对读者的内心世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它不像市面上许多标榜“治愈”的书籍那样,用过于鲜艳或夸张的色彩来吸引眼球,反而是一种内敛而有力量的传递。当我把它摆放在书架上时,它就像一位安静的朋友,等待着被翻开,等待着与我的内心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我想,这本封面设计就暗示了这本书并非强迫性的、要求读者立刻振作起来的“鸡汤”,而是提供一个温柔的港湾,让那些正在经历失去的人们,能够在这个港湾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慢慢地疗愈。它或许会用平实却充满智慧的文字,引导我们认识到悲伤的正常性,也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自己脆弱、允许自己悲伤,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我尤其期待书中提到的“365天冥想练习”,这种形式本身就给人一种循序渐进、日复一日的陪伴感,仿佛每天都有一个指引,帮助我们走过那些最艰难的时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