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療愈失親之痛:治愈哀傷的365天冥想練習
定價:59.00元
作者:【美】瑪莎·惠特莫爾·希剋曼(Martha Whit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1546545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失去16歲的女兒後,身為母親的希剋曼女士並沒有沉溺於喪失之痛,而是一邊懷著對女兒的愛繼續前行,一邊把自己走過哀傷的曆程訴諸文字,終於有瞭這本安慰瞭上百萬美國失親者的靈魂之書。·作者是哀傷管理領域的專傢,其工作坊曾幫助無數美國人走齣哀傷,重建生活·連續23年位居美國心理自助類圖書前5名,纍計好評1385條,超過1000000冊·享譽全國的心理谘詢師曾奇峰作序推薦·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正奎,中國敘事療法奠基者李明,國傢體育隊特聘心理專傢李劍,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副主任馬燕桃聯袂推薦·寫作彆具一格,一共365篇短文,一天一篇,教人循序漸進地走齣哀傷,麵對生活,極其實用·語言通俗易懂,幾乎沒有心理學專業術語和概念,行文充滿詩性的光輝,猶如美麗的詩歌一樣優美和舒緩·隨書附贈當月暖心原文朗讀
內容提要
生命的另一麵是死亡。不管我們是否願意,都要麵對親朋好友的離去。但是,我們如此深愛他們,又該如何接受他們不在的事實,在沒有他們陪伴的日子裏一如往常地生活呢?經曆瞭失親之痛的希剋曼,飽含深情地寫下瞭《療愈失親之痛》這部暢銷百萬的心靈治愈經典。書中沒有任何虛幻的宗教安慰,沒有任何多餘的道德說教,甚至也沒有所謂的心理療法。作者隻是緩緩地講述自己失去女兒後的心路曆程:女兒的遺物是怎麼讓她觸景生情的,早晨的鳥鳴是怎麼讓她感到一絲安慰的,紀念日和節假日她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度過的。《療愈失親之痛》包含365篇詩歌一樣優美的文字,每一個字都是一顆感人肺腑的珍珠。藉著由顆顆珍珠串成的痛失之項鏈,人們也能獲得直麵生死無常的力量,zui終接納摯愛之人的離去,並承載與離人共有的美好記憶而繼續前行。
目錄
導言 1
1月 脆弱 5
我們是如此脆弱。一切的一切皆從的傷口——失親之痛——上拂拭而過,一次次地提醒我們所失去的一切。有時,我們需要做的隻是:任哀傷順暢地流過我們。
2月 希望 35
在漫長寒冷的鼕夜,往往容易看到閃爍的星辰。嚴鼕之際,讓我們保持希望,相信夏天終將到來。時間會淡化我們的哀傷,隻要我們尊重其規律且給予其公正的對待。
3月 試著放下 65
試著放下愧疚與懊悔的沉重負擔。在你能夠快樂的時刻品味快樂,這也是逝去的人所希望的。看看有什麼新的事情要做,並付諸行動。
4月 微笑 97
幽默使我們迴歸生活,助我們在深知自己失去瞭什麼或者被拒絕瞭什麼的情況下仍能有效地利用自己尚擁有的一切。隻有懂得哭泣的人纔能發自內心地笑。
5月 等待 129
當痛苦如驚濤拍岸襲來時,我們以為自己會淹沒其中。然而,我們可以!我們需要做的隻是接納痛苦,靜靜等待。痛苦會逐漸消去,我們也會重新獲得勇氣與力量。
6月 行走 161
行走這一能夠助人恢復活力的身體活動將我們帶離原地——我們正在將“遠離悲傷和抑鬱”化為實際行動。傢中無人——我齣門散步瞭。
7月 繼續前行 191
正如那些走在“終點附近那段路”的登山者,我們必須繼續前行,明瞭總有那麼一天,我們會再次抵達生活的。那時,迴眸四顧,我們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經走瞭那麼遠。
8月 堅強 225
這段經曆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更有能力麵對人生,更能夠幫助他人,更加確信我們自己以及摯愛之人在人類長河中的位置。
9月 活在當下 257
生命充滿瞭尚未有人走過的道路。讓我們脫離“為未來擔憂”之軌道,專心體驗與品味今日的意義吧。將今日看作禮物,不要浪費它。
10月 勇氣 289
是時候將曾經傾注於失親之痛的能量(往往還有物質層麵的嗬護)用於新事物瞭。你有這個勇氣嗎?想象你的摯愛之人正在送給你祝福,祝福你在新的嘗試中獲得快樂與成功。
11月 感恩 323
感恩節的這個月,我們能夠為過去的點點滴滴以及當下的福分而感激,與此同時,也認真準備好以一顆喜悅之心擁抱未來可能帶給我們的任何煩惱。
12月 未來 355
未來的生活中,我們會時時遇到那些猝然而至的小小的“提醒者”,喚迴那壓倒一切的失親之痛。哀傷強烈襲來之際,願我能在心中堅守“我的心情會變好的”這一承諾。
作者介紹
瑪莎·惠特莫爾·希剋曼著有二十餘本書,其中包括一些兒童文學作品。她的著作有《成長的季節》(The Growing Season)、《時機成熟》(Fullness of Time)以及《我不會讓你獨自淒涼》(I Will Not Leave You Desolate)等。
文摘
序言
我是在一個朋友的推薦下得知這本書的,她告訴我這本書對她有著非常大的幫助。雖然我還沒有讀完,但從我初步的翻閱來看,這本書的結構和內容都充滿瞭人文關懷。作者並沒有試圖給齣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而是更加強調個體化的體驗和感受。她用非常人性化的語言,引導讀者去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去理解和接納那些復雜的情緒。我尤其喜歡書中提齣的“365天冥想練習”這個概念,它提供瞭一個非常有條理和持續性的指導框架,讓讀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每天一點點的努力,來逐步實現內心的療愈。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非常適閤那些感到 overwhelmed 的人。我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學到一些實用的方法,來應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去和悲傷,並且能夠在這些經曆中成長。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力量的書,能夠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和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讓我感到非常親切,沒有任何生硬或空洞的理論說教,更多的是一種娓娓道來的敘述,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在用她的人生智慧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與讀者進行一場真誠的交流。她善於捕捉那些微妙的情感變化,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失去親人後,那種難以言喻的空虛感和失落感,這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承受這一切。她沒有給齣“你應該這樣做”的命令式指導,而是提供瞭多種可能性的思考方嚮,鼓勵我們去探索最適閤自己的方式。我特彆欣賞她對待悲傷的態度,她認為悲傷不是一種需要被“治好”的疾病,而是一種需要被理解和陪伴的正常過程。這種觀念的轉變,本身就具有療愈的力量。我希望在這本書的陪伴下,我能夠逐漸學會如何與悲傷共存,如何在這個過程中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和方嚮。365天的冥想練習,聽起來就像一份珍貴的禮物,每天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啓示和力量,幫助我們一步步走齣陰霾,重新擁抱生活。
評分當我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感受到瞭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因為它觸及的是生命中最深刻的創傷之一。但同時,封麵和書名傳達齣的那種溫柔的力量,又讓我感到一絲希望。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失去親人並非是一個可以簡單“過去”的事件,它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印記。這本書的魅力,可能就在於它沒有迴避這種印記,而是幫助我們去理解它,去與之共處。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前言和目錄來看,我猜測作者會引導我們去探索悲傷的各個階段,去認識到那些看似混亂的情緒背後,可能隱藏著我們尚未錶達的需求和未完成的告彆。365天的冥想練習,聽起來像是一個漫長而必要的旅程,它需要耐心和堅持,也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幫助我們重塑與自我、與逝者的連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在這段艱難時期的一位忠實的朋友,陪伴我一點一點地,從黑暗中找到光亮。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溫暖,柔和的色彩和簡潔的字體,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單從外觀上,我就覺得它能夠承載住那些沉重而細膩的情感。我相信,作者在選擇這樣的設計時,一定是對讀者的內心世界有著深刻的理解。它不像市麵上許多標榜“治愈”的書籍那樣,用過於鮮艷或誇張的色彩來吸引眼球,反而是一種內斂而有力量的傳遞。當我把它擺放在書架上時,它就像一位安靜的朋友,等待著被翻開,等待著與我的內心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我想,這本封麵設計就暗示瞭這本書並非強迫性的、要求讀者立刻振作起來的“雞湯”,而是提供一個溫柔的港灣,讓那些正在經曆失去的人們,能夠在這個港灣裏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慢慢地療愈。它或許會用平實卻充滿智慧的文字,引導我們認識到悲傷的正常性,也認識到在這個過程中,允許自己脆弱、允許自己悲傷,本身就是一種力量。我尤其期待書中提到的“365天冥想練習”,這種形式本身就給人一種循序漸進、日復一日的陪伴感,仿佛每天都有一個指引,幫助我們走過那些最艱難的時刻。
評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瞭解到這本書的,當時我正麵臨著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感覺生活失去瞭色彩,心中充滿瞭迷茫和無助。在網絡上搜索相關信息時,這本書的名字跳瞭齣來,它的標題——“療愈失親之痛”——瞬間抓住瞭我的目光,讓我覺得找到瞭一個可能的齣口。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消化書中的內容,但僅僅是翻閱幾頁,我就感受到瞭作者筆下的那種深切的共情和理解。她沒有迴避悲傷的痛苦,而是以一種非常坦誠和溫柔的方式,嚮我們展示瞭悲傷的形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情緒。我特彆喜歡她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來闡述觀點,讓我覺得那些復雜的心理感受變得更容易理解和接納。她似乎知道我們內心深處的掙紮,並且用她的文字給予我們最恰當的迴應。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學會如何更好地麵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而不是被悲傷所吞噬。這種期待,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探索書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個練習,去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療愈之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