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太极拳运动(附V
定价:38.00元
作者: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00925866
字数:350000
页码:3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太极拳是我国而古老的健身拳术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以独特的练功方法和强身祛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功效享誉世界,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健身运动,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太极拳运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行文流畅、读来自然,实用更是《太极拳运动》追求的目标,它能有效地帮助读者愉快地学习和掌握太极拳、剑知识,并从容自如地进行练习。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9.穿拳:拳沿着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
10.撩拳:臂由屈到伸,拳经下向前或前下撩打撩出后拳心向下,高不过肩,低不过裆。
11.抱掌:两掌心上下相对或稍错开,在体前或体侧成抱球状上手高不过肩,下手约与腰平,两掌撑圆,两臂成弧形,松肩垂肘。
12.分掌:两掌向斜前方与斜后方或向斜上方与斜下方分开分掌后前手停于头前或体前,后手按于胯旁,两臂微屈成弧形。
13.搂掌:掌经膝前横搂,停于胯旁,掌心向下。
14.推掌:掌从肩上或胸前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指尖向上,指高不过眉,低不过肩,臂微屈成弧形,肘部不可僵直。
15.穿掌:掌沿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
16,云手:两掌在体前交叉向两侧画立圆,指高不过头、低不过裆两掌在云拨中翻转拧裹。
17.撩掌:掌经下向前或前下方撩出,掌心向上或向前上方,高不过胸,低不过裆。
18.架掌:屈臂上举,掌架于额前斜上方,掌心斜向外。
19.撑掌:两掌上下分撑,对称用力。
20.压掌:拇指向内、掌心向下,横掌下落压按。
21.托掌:掌心向上,掌由下向上托举。
22.采:掌由前向斜下捋带。
23.捌:掌向斜外侧撕打。
24.靠:肩、背或上臂向斜外发力。
25.滚肘:前臂竖于体前,边旋转边向外撅挡。
各种手法均要求走弧形路线,前臂做相应旋转,不可直来直往,生硬转折,并注意与身法、步法协调配合。臂伸出后,肩、肘要松沉,腕要松活,掌指要舒展,皆不可僵硬或浮软。关于手法的着力点,主要是说明其攻防含义,练习中应重意不重力地去体现,不可故意僵劲。
……
序言
章 概述
节 太极拳的生理保健作用
第二节 太极拳的特点、要领及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
第三节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
第二章 太极拳的技术内容及套路介绍
节 二十四式太极拳
第二节 四十八式太极拳
第三节 八十八式太极拳
第四节 三十二式太极剑
第五节 四十二式太极拳
第六节 四十二式太极剑
第七节 太极推手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些示意图和动作分解的插画,线条流畅,比例精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清晰地理解每一个招式的要领。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装订牢固,翻阅起来很顺手,完全不用担心会轻易散页。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理论部分时所采用的那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复杂的哲学思想与具体的身体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读起来既有哲理深度,又不失操作指导的实用性。比如,书中对“掤、捋、挤、按”这几个基本手法的解析,不仅仅停留在肌肉发力的层面,还融入了中医经络和气血运行的观点,让我对太极拳的内在修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书中的文字风格非常沉稳大气,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经年累月的沉淀感,不像有些武术书籍那样浮躁或故弄玄虚,而是脚踏实地地引导读者进入太极的世界。这本读物无疑是为那些真正想把太极拳练到骨子里的人准备的,它提供的不仅是招式,更是一套系统的思维方式和习练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突出优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时间有限的现代人来说。作者非常懂得如何优化学习效率,避免了冗长且不必要的理论铺垫,而是快速将重点放在了核心的练习方法上。我发现,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错误动作的对比分析做得极为出色,图文并茂,让你一眼就能分辨出自己哪里做得不对,然后立刻进行调整。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秘籍,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告诉你,比如,如何利用好早晨的碎片时间进行简易的导引练习,如何在家里的狭小空间内完成整套拳的要点巩固。这种对现代生活节奏的体谅,让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大大拓宽了。我个人尝试了书中推荐的几个基础桩功练习,坚持了不到两周,身体的平衡感和核心力量就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在其他同类书籍中是很少能带来的即时反馈。它给人的感觉是:学了就能用,练了就能见效,非常实在的一本好书。
评分从编辑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体现了出版社对武术文化推广的认真态度。比如,书中的术语注释非常详尽,对于一些较为生僻的武术名词,作者都会在页边或脚注提供清晰的解释,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避免了读者因为不理解个别词汇而卡壳。另外,纸张的选择和印刷的清晰度也值得称赞,即便是反光度不高的哑光纸,也保证了插图细节的还原度,这对于需要反复对照图片确认动作的朋友来说至关重要。我甚至注意到,全书的章节编排逻辑性极强,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动作,而是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习练体系,从基础功法到套路详解,再到养生调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总的来说,这本书展现出一种严谨、专业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出版品质,让人在阅读和练习的过程中感到非常舒心和信赖。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法指南,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太极文化史。作者在行文之中,巧妙地穿插了关于太极拳起源、流派特点以及历代宗师事迹的简要介绍,让读者在学习拳架的同时,也对这项运动的深厚底蕴有所了解。这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教育理念,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感觉作者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型习练者,他的文字既有武术家的刚健有力,又不失文人的细腻雅致。阅读时,我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连接感,仿佛与那些远在历史长河中的太极先驱们进行着无声的对话。特别是书中对“松静自然”的诠释,用了好几段优美的文字来描摹那种身心合一的境界,读后让人心神宁静,甚至连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感都减轻了不少。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多维度的,它在教你如何活动筋骨,更在滋养你的精神世界。
评分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本关于太极拳的读物时,我原本是抱着一种比较怀疑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关于武术的书籍汗牛充栋,真正有价值的凤毛麟角。但这本书很快就打消了我的顾虑。它的论述结构极其严谨,每一章的过渡都衔接得天衣无缝,仿佛是搭起了一个稳固的知识阶梯,引导读者一步步向上攀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套路演练细节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苛刻的精确度。他似乎能预料到读者在练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所有细微偏差,并提前给出纠正性的建议,这比我之前跟着录像学习时遇到的困惑要解决得快得多。比如,关于马步的深度和重心转移的细腻处理,书中描述得非常到位,让我过去感觉模糊不清的地方一下子豁然开朗。这绝对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入门介绍,而是更接近于一位资深师父在耳边亲自指点的感觉,言简意赅,却直击核心。对于那些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渴望突破瓶颈的老学员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