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英漢對照)
定價:95.00元
售價:69.4元,便宜25.6元,摺扣73
作者:劉敏、周雲彩、張娜
齣版社: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92396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係統介紹瞭易術心理劇、易術錶達性心理治療的理論技術,以及相關案例解讀。本書內容涉及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心理劇、藝術治療、格式塔治療、音樂治療、舞蹈治療之整閤運用。
目錄
目 錄
部分 易術的起源
◎章 尋根
兒時的夢般歲月
早年生活的大事
◎第二章 尋求自由與平等
研究生院裏的平等
婚姻中的平等
◎第三章 開始心理治療
藝術治療和完形治療
心理劇
與澤爾卡·莫雷諾相遇
當心理劇主角的初次體驗
與約翰·諾爾蒂博士相遇
在兩個世界搭起一座橋——心理劇登上中國長城
文化劇
中醫
氣功
第二部分 易術的發展
◎ 第四章 易術的理論基礎
整體觀
中醫裏的整體觀
完形治療中的整體觀
自發性與創造性的理論
現象學觀點
禪宗與道傢論自然
儒傢論自然
莫雷諾的自發與創造理論
自發與創造的功能
自發與創造的阻礙
阻礙的根源與影響
◎ 第五章 易術的治療基礎
傳統中醫
傳統中醫的整體觀
總結
氣功
音樂
舞蹈與律動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具體化和闡述內在需求與渴望
體驗世界的道傢方式即使人保有持續性覺察的方式
心理劇和社會計量學
心理劇的程序
社會計量學的程序
第三部分 易術幕起
◎第六章 易術的治療曆程
易術作為團體治療的曆程
易術作為文化劇的曆程
◎第七章 易術曆程之案例分析
個案分析——簡(1998 年鼕)
個案分析——喬伊絲( 2001 年夏天)
個案研究——喬治(1983 年6 月至1984 年6 月)
易術與跨文化工作
在非洲的文化劇
在馬來西亞的文化劇
在颱灣的文化劇
第四部分 陽生復,萬物亨通
◎ 第八章 結 論
◎ 參考文獻
◎附 注
作者介紹
龔鉥,生於上海崇明島,國際的心理治療大師。1990年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肯辛頓大學谘詢心理學博士學位,是易術心理劇治療、易術錶達性心理治療的創始人,2016年獲得美國心理劇學會頒發的“莫雷諾”終身成就奬。
文摘
序言
《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英漢對照)》給我的最深刻印象,並非來自書中某個具體的理論或故事,而是它所營造的一種整體氛圍。閱讀這本書,就像走進瞭一個寜靜的書房,空氣中彌漫著智慧的香氣,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深呼吸。它沒有宏大的敘事,也沒有激烈的衝突,更多的是一種對內心世界的細膩探索。書中的文字,無論中英文,都充滿瞭詩意和哲思,仿佛每一句話都經過瞭精心的打磨,既有力量,又不失溫柔。我尤其喜歡它對待“改變”的態度,它不將改變視為一種挑戰或威脅,而是將其看作生命自然流淌的一部分,一種與生俱來的適應能力。這種視角,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穩定”的追求,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安定,並非來自於抗拒改變,而是來自於與改變和諧共處的能力。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思自己過往的生活經曆,那些曾經讓我感到焦慮和不安的改變,在書中的引導下,似乎都變得不再那麼可怕。它教會我,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在變化中發現機遇,這種能力,對我而言,彌足珍貴。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靜與力量。當我翻開《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英漢對照)》時,並沒有預設任何對“易術”的先入為主的概念,隻是懷著一種探索未知的心情。它沒有給我那種醍醐灌頂式的頓悟,也沒有給我那種心靈雞湯式的慰藉。相反,它更像是一場綿延不絕的對話,一場關於如何與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建立深刻連接的對話。書中的語言,無論是中文的溫潤如玉,還是英文的精準有力,都恰到好處地傳遞齣一種智慧的光芒,不張揚,卻又深入人心。我常常會在某個午後,泡上一杯清茶,隨意翻開書中的某一頁,然後便會沉浸其中,思緒如同被 Gently (輕柔地) 牽引著,在文字的海洋裏遨遊。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去“戰勝”改變,而是如何去“擁抱”改變,如何讓它成為生命中一股嚮前推進的動力,而非阻礙。那種感覺,就像是在湍急的河流中,學會瞭如何順流而下,而不是徒勞地與水流對抗。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種自我對話的展開,書中的觀點如同鏡子,照映齣我內心深處對於改變的恐懼與渴望,然後,它又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我認識到,這種恐懼,其實源於我們對“不變”的執念。
評分初次接觸《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英漢對照)》時,我被它“易術”這個略帶神秘色彩的名稱所吸引。我原本期待的是一種類似東方哲學中那種深奧難懂的智慧,或是某種能夠瞬間解決生活難題的“秘籍”。然而,這本書帶給我的,遠非如此。它更像是一本生活中的“指南針”,但並非指引你到達某個固定的目的地,而是教會你如何在迷霧中辨彆方嚮,如何在顛簸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書中的英漢對照形式,更是為我提供瞭雙重的閱讀體驗。在理解中文意境的同時,英文的精準錶達也讓我對概念有瞭更深層次的把握。我發現,書中所探討的“改變”,並非特指某種宏大的事件,而是滲透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一次工作上的調整,一段關係的微妙變化,甚至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想法的轉變。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對待這些“小變化”的態度,是否總是帶著一種抗拒和不安。這本書沒有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激發我主動去思考,去感受,去在實踐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易術”。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讓我覺得它不是一本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一本可以伴隨我長久,並在不同人生階段帶來不同啓發的“生活伴侶”。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著實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視角。我一直以來都傾嚮於尋找生活中的“確定性”,對於任何形式的“變化”都抱有一種警惕和迴避的態度。然而,《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英漢對照)》卻以一種近乎“反直覺”的方式,嚮我展示瞭“改變”的另一麵。它不像一些心靈雞湯那樣,隻是空泛地鼓勵你“擁抱改變”,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改變背後的心理機製,以及我們為何會對改變産生恐懼。我尤其欣賞它所提齣的“共處”的概念,這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融閤,而非被動的接受。英漢對照的呈現方式,也讓我能夠從不同語言的 nuances (細微差彆) 中體會到作者的用心。在閱讀中文部分時,我能感受到一種東方哲學式的含蓄與智慧;而在閱讀英文時,我又會捕捉到一些西方理性思維下的清晰邏輯。這種雙重解讀,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理解。它並沒有給我立竿<bos>. (立刻) 改變生活的方法,但它卻在我的內心深處播下瞭種子,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從根源上調整自己對待變化的心態,如何讓“改變”成為一種滋養,而非一種負擔。
評分《易術:與改變共處的生活藝術(英漢對照)》帶給我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它沒有驚天動地的改變,卻在我平靜的生活中激起瞭一圈圈漣漪。我曾經以為,“易術”是一種高深的學問,隻有少數人纔能領悟。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明白,它其實是一種迴歸本真的智慧,一種根植於我們內在的生命力。書中的文字,時而如潺潺流水,時而如清風拂麵,娓娓道來,卻又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發現,作者並沒有試圖“教導”我,而是以一種邀請的姿態,邀請我一同去探索,去感受。英漢對照的排版,讓我能夠更細緻地品味每一個詞語的含義,體會不同語言在錶達同一概念時的微妙差異。它讓我明白,改變並非意味著失去,而是意味著成長;它並非意味著動蕩,而是意味著新生。這種溫和而堅定的引導,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待生活中的不確定性,不再將其視為洪水猛獸,而是將其看作是生命綻放的契機。這本書,更像是一麵明鏡,照見瞭我的內心,也指引瞭我前行的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