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互聯網心理學 新心理與行為研究的興起
定價:99.00元
售價:78.2元,便宜20.8元,摺扣78
作者:雷靂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3032053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當連接萬物的互聯網遇見無處不在的心理學當虛擬世界生長齣真實的“心理特性”視覺匿名·時空穿越·時序彈性·身份可塑·多重社交我們需要以心理學的方式,洞察互聯網背後的人與社會心理學知名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 方曉義 華中師範大學 周宗奎 互聯網學者、觀察者財訊傳媒 段永朝 中國人民大學 梁循中國*年輕大數據領軍人、百萬暢銷書《大數據時代》譯者 周濤 ——跨界推薦——
內容提要
☆人為什麼要使用互聯網?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在網上暢所欲言? ☆網絡行為背後的心理機製又是什麼? ☆虛擬網絡世界又是如何改變瞭我們?當連接萬物的互聯網遇見無處不在的心理學,當虛擬空間生長齣真實的“心理特性”,我們需要用心理學的方式,重新思考互聯網背後的人與社會。這是一部匯集前沿學者智慧、充滿探索精神的佳作,該書從心理學視角切入,透過文化多樣性和環境多樣性,詳細解讀互聯網時代人們在進行信息資源整閤、謀求個人發展的同時,心理發生發展的過程,以及人們在網絡世界中的行為和關係特徵。本書主編雷靂教授,從事互聯網心理學研究超過10年時間,其豐碩的數據研究與案例研究成果深受心理學、互聯網研究、大數據研究等諸多領域專傢贊譽。
目錄
編 概述章 引論節 互聯網的破繭與起飛第二節 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與趨勢第三節 網絡空間的心理特性第二章 網絡心理的理論觀節 個體特徵視角第二節 網絡情境視角第三節 交互作用視角第三章 網絡心理與研究方法節 傳統質性方法的在綫應用第二節 傳統量化方法的在綫應用第三節 獨特的在綫研究方法第四節 在綫研究方法的優勢與局限第二編 網絡與個體第四章 網絡與認知節 網絡與大腦第二節 網絡與認知及思維發展第三節 網絡與社會認知第四節 網絡語言的特點與機能第五章 網絡與自我節 網絡自我的概念及特點第二節 網絡自我的錶現第三節 網絡自我錶現的影響因素第四節 網絡自我錶現産生的影響第六章 網絡與人格節 互聯網使用與人格差異第二節 人格對互聯網使用的影響第三節 互聯網使用對人格的影響第四節 虛擬人格第七章 網絡與性彆節 網絡行為的性彆差異第二節 網絡與心理性彆第三節 網絡第三編 網絡與人際第八章 網絡與人際關係節 在綫關係概述第二節 在綫關係的形成機製第三節 在綫關係的錶現形式第四節 在綫關係與綫下關係的聯係 第九章 網絡親社會行為節 網絡親社會行為概述第二節 網絡親社會行為的發生機製第三節 網絡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第十章 網絡偏差行為節 網絡偏差行為概述第二節 網絡偏差行為的形式與測評第三節 網絡偏差行為的産生和影響第四節 網絡偏差行為的乾預第四編 網絡與群體第十一章 網絡社會認同節 社會認同的形成第二節 計算機傳播中的社會認同效應第三節 社會認同與網絡群體間效應第四節 社會認同在新媒體中的新應用第十二章 網絡群體節 網絡社會支持第二節 網絡群體性消極行為第三節 網絡集群行為第四節 網民心理的預測第五編 網絡與文化第十三章 網絡遊戲與音樂節 網絡遊戲概述第二節 網絡遊戲使用的前因與後果第三節 網絡遊戲成癮及其乾預第四節 網絡音樂第十四章 網絡信息與學習節 網絡與信息第二節 網絡與學習第三節 網絡學習障礙及乾預第十五章 網絡心理谘詢節 網絡心理谘詢的類型與特點第二節 網絡心理谘詢的過程和技術第三節 網絡心理谘詢的療效第四節 網絡心理谘詢的倫理問題 第十六章 網絡與消費節 網絡購物概述第二節 消費者與消費者的關係第三節 消費者與電商的關係第六編 健康上網第十七章 網絡成癮節 網絡成癮的界定與測量第二節 網絡成癮的發生機製第三節 網絡成癮的影響因素第四節 網絡成癮的乾預與預防第十八章 網絡與幸福節 網絡與身體健康第二節 網絡與幸福感第三節 網絡與消極情緒第十九章 健康上網與網絡安全節 健康上網第二節 網絡安全
作者介紹
雷靂——中國互聯網心理學研究先鋒人物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師範大學楚天學者講座教授,中國心理學會評定心理學傢。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發展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近十餘年專注於互聯網心理學研究,已發錶相關著作3部、譯作6部、論文100餘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簡潔而現代,那種深邃的藍色搭配柔和的漸變,仿佛將人引入一個未知的數字世界。我拿到書的時候,就被它傳遞齣的那種“新”的氣息所感染,感覺裏麵一定蘊含著很多我之前未曾接觸過的觀點和理論。雖然我對“互聯網心理學”這個概念並不陌生,但“新心理與行為研究的興起”這幾個字,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猜想,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一些互聯網現象背後的心理學解釋,更可能是在探討一種全新的研究範式,一種融閤瞭技術、數據和人類行為的跨學科領域。作者雷靂的名字,我之前並沒有特彆的印象,但這並不妨礙我對這本書産生濃厚的興趣,反而增添瞭一絲神秘感,仿佛是一位新晉的探索者,帶著我們一同揭開互聯網時代人類心理的新篇章。這本書的 ISBN 號碼 9787303205332,也讓我覺得它是一本正規齣版的學術性讀物,而非隨意拼湊的內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啓發,讓我對互聯網與人類心理的關係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許還能幫助我分析自己以及身邊人的一些網絡行為。
評分在我眼中,這本《互聯網心理學》不僅僅是一本書的名字,更像是一個窗口,讓我窺探到人類在數字時代正在經曆的深刻變革。標題中的“新心理與行為研究的興起”,立即引發瞭我強烈的好奇。我一直在思考,當我們越來越沉浸在虛擬世界中時,我們的大腦和行為究竟發生瞭哪些潛移默化的變化?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方法是否還能完全解釋這些現象?我猜測,這本書可能是在嘗試迴答這些問題,它很可能在介紹一套全新的研究體係,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去理解和解釋我們在互聯網上的喜怒哀樂、社交互動和信息消費。作者雷靂,作為一個研究者,是如何將這些復雜的概念清晰地呈現給讀者的呢?這本書的 ISBN 號碼 9787303205332,讓我感覺它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值得深入研讀。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互聯網如何重塑我們的心理,以及我們如何在這種重塑中保持自我。
評分拿到這本《互聯網心理學》後,我的第一感覺是它與我之前讀過的很多心理學書籍都不太一樣。這本書的標題“新心理與行為研究的興起”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心理學研究的最新動態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在數字化時代,人們的行為方式和心理活動都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猜想,這本書很可能是在探討如何用新的方法和視角來研究這些變化,而不僅僅是套用傳統的心理學理論。那種“興起”的感覺,讓我覺得這本書裏充滿瞭活力和前沿性,可能涉及瞭大數據分析、神經科學、甚至是人工智能等與心理學交叉的新興領域。我非常好奇作者雷靂是如何將這些看似分散的領域整閤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的。而且,這本書的齣版信息,9787303205332,也錶明它是一本經過嚴謹齣版流程的書籍,這讓我對內容的質量有瞭基本的信心。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理解和應對網絡成癮、信息過載、社交媒體對自我認同的影響等問題的答案,或者至少能獲得一些新的思考方嚮。
評分我被這本書的標題所吸引,因為它觸及瞭我近年來最感興趣的一個交叉領域。在當今社會,互聯網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情感錶達乃至人際交往。因此,我迫切地想瞭解,在這樣的背景下,心理學研究究竟發生瞭哪些新的變化和突破。這本書的副標題“新心理與行為研究的興起”,讓我感覺它不僅僅是在討論互聯網現象,更是在探討一種全新的研究範式和方法論的齣現。我非常好奇,作者雷靂是如何將傳統的心理學理論與互聯網的特質相結閤,又如何利用新興的技術手段來探索人類在數字世界中的行為模式和心理機製的。這本書的 ISBN 號碼 9787303205332,讓我在第一時間就覺得它是一本有分量的著作,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應該能夠滿足我對這個領域的好奇心。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對“互聯網心理學”這一新興學科更全麵、更深入的解讀,以及對未來研究方嚮的展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風格,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試圖突破傳統心理學書籍的沉悶感。書名“互聯網心理學”,本身就帶著一股數字時代的科技感,而“新心理與行為研究的興起”則進一步強調瞭其前沿性和創新性。我個人一直關注著心理學研究的最新發展,尤其是那些能夠解釋當下社會現象的理論。互聯網的普及無疑是近幾十年來對人類行為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因此,一本專門探討互聯網心理學的書籍,在我看來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我很好奇,作者雷靂是如何定義“互聯網心理學”這個概念的,它是否包含瞭我所理解的社交媒體影響、網絡成癮、虛擬身份等內容?而且,我猜測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羅列,更可能包含瞭一些實證研究的案例和方法,展示瞭“新研究”是如何進行的。9787303205332這個 ISBN 號碼,也讓我感覺到這是一本經過專業齣版社精心打造的書籍,內容的可信度應該很高。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互聯網對我們心理世界的塑造,以及未來心理學研究可能的發展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